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周易本义》成书后,流传甚广,一度成为科举考试标准用书。《周易本义》释卦爻辞,无一不是从筮占的角度入手,并收有河图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等九个图,是易学史上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周易本义的创作者
· · · · · ·
-
朱熹 作者 / 校注
目录 · · · · · ·
前言吴革序易图 河图 洛书 伏羲八卦次序 伏羲八卦方位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文王八卦次序 文王八卦方位 卦变图卷一 周易上经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卷二 周易下经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央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卷三 周易彖上传卷四 周易彖下传卷五 周易象上传卷六 周易象下传卷七 周易系辞上传卷八 周易系辞下传卷九 周易文言传卷十 周易说卦传卷十一 周易序卦传卷十二 周易杂卦传卷末上 周易五赞 原象 述旨 明筮 稽类 警学卷末下 筮仪附录一 序跋 新锓《周易本义》后序(杨守陈) 跋《周易本义》咸淳本(钱大昕) 清江南书局刊十二卷本跋(李鸿章) 《文公易说》序 董氏《周易程朱氏说》序 新校《周易本义》跋(孙葆田) 宋本《周易本义》跋(陈鳢) 宋咸淳本《周易本义》跋(陈鳢) 跋仿宋本朱子《周易本义》(钱泰吉) 宋本《周易本义》十二卷八册二函(杨绍和) 元刊本《周易本义》跋(朱彝尊) 又(顾广誉) 跋《周易本义》(汪由敦) 《周易本义》跋(彭元瑞) 《周易本义序》(曹寅) 跋《周易本义》(陆子传录本) 重刊《周易本义》原本序(段玉裁)附录二 版本附录三 著录附录四 相关研究
前言吴革序易图 河图 洛书 伏羲八卦次序 伏羲八卦方位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 文王八卦次序 文王八卦方位 卦变图卷一 周易上经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卷二 周易下经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央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卷三 周易彖上传卷四 周易彖下传卷五 周易象上传卷六 周易象下传卷七 周易系辞上传卷八 周易系辞下传卷九 周易文言传卷十 周易说卦传卷十一 周易序卦传卷十二 周易杂卦传卷末上 周易五赞 原象 述旨 明筮 稽类 警学卷末下 筮仪附录一 序跋 新锓《周易本义》后序(杨守陈) 跋《周易本义》咸淳本(钱大昕) 清江南书局刊十二卷本跋(李鸿章) 《文公易说》序 董氏《周易程朱氏说》序 新校《周易本义》跋(孙葆田) 宋本《周易本义》跋(陈鳢) 宋咸淳本《周易本义》跋(陈鳢) 跋仿宋本朱子《周易本义》(钱泰吉) 宋本《周易本义》十二卷八册二函(杨绍和) 元刊本《周易本义》跋(朱彝尊) 又(顾广誉) 跋《周易本义》(汪由敦) 《周易本义》跋(彭元瑞) 《周易本义序》(曹寅) 跋《周易本义》(陆子传录本) 重刊《周易本义》原本序(段玉裁)附录二 版本附录三 著录附录四 相关研究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摘要:论文探讨了王家台秦简《归藏》和传世本《归藏》的一些问题,认为秦简《归藏》应当是《归藏》易 的《郑母经》,“郑母”即“莫母”,即“薄母,、“帝母’,以母为尊,以母为主;像,秦简《归藏》作介,说明《周易》 像卦的本义当为大;秦简《归藏》的规卦相当于《周易》的随卦;传本《归藏》以“典”或“爽”为坤卦的卦名,是 错把卦辞当作了卦名;秦简《归藏》的“天目”当为“天曰”之讹;秦简《归藏》的卦名与今本《周易》同者更多 于帛书《易经》;秦简《归藏》以A表示阴又,表明A是阴艾的一种别写,而不是性质不同的数字。 关.词:秦简;归袱;周易 ------------------------------------------- 因此,秦简《易占》不仅是《归藏》,更准确一点,应当是《归藏易》的《郑母经》。 贾公彦曰:“此《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 又曰:“殷以十二月为正,地统,故以坤为首。” 《归藏》又号为《坤乾》,在卦序上先坤后乾,以坤为首,而“奠母”这一名称正体现了《归藏》卦序“尊母”、“帝母”,即以母为尊、以母为主思想。其称“经”而不称“篇”,就是势所必然的了。 王家台秦简《归藏》有两种竹简,一种竹简宽而薄,一种竹简窄而厚。王明钦《概述》据 此认定有两种抄本。这是可信的。据介绍,这两种秦简《归藏》出现卦名76个,其中重复 者23个,不同者53个。这53个卦名,与《周易》同者居多,不同者也有一些。研究这些异 文,对于认识《周易》卦名的本义,了解传本《归藏》的卦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本《周易》卦名豫,阜阳汉简本、[’5]汉石经残字、王弼本等皆作“豫”。帛书《易经》本 作“徐”,帛书易传《系辞》、《衷》作“余”,〔’6]上海博物馆所购楚简《周易》作“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 ,廖名春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 -
坤下,震上。 豫:利建侯行師。豫,和樂也。人心和樂以應其上也。九四一陽,上下應之,其志得行,又以坤遇震,為順以動,故其卦為豫,而其占利以立君用師也。 《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以卦體、卦德釋卦名義。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以卦德釋卦辭。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極言之而贊其大也。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雷出地奮,和之至也。先王作樂,既象其聲,又取其義。殷,盛也。 初六,鳴豫,凶。陰柔小人,上有強援,得時主事,故不勝其豫而以自鳴,凶之道也。故其占如此。卦之得名,本為和樂,然卦辭為眾樂之義,爻辭除九四與卦同外,皆為自樂,所以有吉凶之異。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窮,謂滿極。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豫雖主樂,然易以溺人,溺則反而憂矣。卦獨此爻中而得正,是上下皆溺於豫,而獨能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也。其德安靜而堅確,故其思慮明審,不俟終日,而見凡事之幾微也。 《大學》曰:「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正如此。占者如是,則正而吉矣。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盱,況於反。盱,上視也。陰不中正而近於四,四為卦主,故六三上視於四,而下溺於豫,宜有悔者也。故其象如此,而其占為事當速悔。若悔之遲,則必有悔也。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簪,側林反。九四,卦之所由以為豫者也。故其象如此,而其占為大有得。然又當至誠不疑,則朋類合而從之矣。故又因而戒之。簪,聚也,又速也。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貞疾,恒不死。當豫之時,以柔居尊,沈溺於豫,又乘九四之剛,眾不附而處勢危,故為貞疾之象。然以其得中,故又為恒不死之象。即象而觀,占在其中矣。 《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坤下,震上。豫:利建侯行師。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四书五经名家注解(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四书集注》《春秋左传集解(上下册)》《四书集注》《四书五经》《诗集传》
等
。
周易本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中华书局 (2009年)9.0分 359人读过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04)9.1分 32人读过
-
中国书店 (1987)8.7分 1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涌潮悲歌)
- 书单-11.6.23 (童)
- 书名含有“周易”(2011—2015) (布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周易本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散人小白 2011-07-06 00:26:06
经典
0 有用 王旬 2014-12-04 09:14:04
有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