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2010年人民文学奖得主,鬼才马伯庸长篇力作!
三国时代的间谍战争,见证情报大师诸葛亮的暗面锋芒
一场不知敌人是谁,黑暗中的猎杀与反猎杀
三国最成功的间谍与反间豪杰们的惨烈传奇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
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
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
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
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
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
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
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
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
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
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
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作者简介 · · · · · ·
马伯庸,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昼伏夜出,喜独居,杂食性动物, 人称“网络鬼才”。在网络上发表过大量评论、杂文、历史普及、幽默小品文以及一些短、中篇小说,范围涵盖科幻、奇幻、历史、灵异、推理、动漫等多个领域,以此为乐。曾荣获2005年度科幻世界银河奖,是2010年人民文学奖得主。
目录 · · · · · ·
第一部 汉中的十一天
第一章 潜伏与忠诚
第二章 忠诚与牺牲
第三章 牺牲与阴谋
第四章 阴谋与行动
第五章 行动与调研
第六章 调研与信仰
第七章 信仰与冲突
第八章 冲突与意外
第九章 意外与爱情
第十章 爱情与圈套
第十一章 圈套与对弈
第十二章 对弈与对决
第十三章 对弈与结局
间奏 一个益州人在武昌
第十四章 结局与开始
第十五章 开始与远行
第十六章 远行与暗流
第十七章 暗流与洪流
第十八章 间奏•尾声
第二部 秦岭的忠诚
第十九章 洪流与危机
第二十章 危机与逃亡
第二十一章 逃亡与回归
第二十二章 回归与清理
第二十三章 清理与盘问
第二十四章 盘问与疑团
第二十五章 疑团与疑窦
第二十六章 疑窦与谋杀
第二十七章 谋杀与家庭
第二十八章 家庭与友情
第二十九章 友情与仇恨
第三十章 仇恨与戒严
第三十一章 戒严与追击
第三十二章 追击与坦白
第三十三章 坦白与真相
第三十四章 尾声
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风起陇西"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风起陇西"的人也喜欢 · · · · · ·
风起陇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1 条 )
-
全是黑历史 (读以致用)
脱水版: 1 田中芳树 2 克里斯提昂·贾克 《谋杀金字塔》三部曲 3 弗·福塞斯 《豺狼的日子》《战争猛犬》《新娘的代价》《第四秘密议定书》 4 罗贯中和陈寿 终于写完了。尽管二十七万字的数量对于很多强者不过是沧海一粟,只够铺陈完开头,但对于天性惫懒的我来说,已经是生平极限中的极限了。用田中大神的一句话就是:“我预支完了下半生的勤勉”。阿弥陀佛,幸亏以后我就是死上班族,再也不用干这伤筋动骨的营生了。 ...2013-05-14 12:42:54 12人喜欢
脱水版: 1 田中芳树 2 克里斯提昂·贾克 《谋杀金字塔》三部曲 3 弗·福塞斯 《豺狼的日子》《战争猛犬》《新娘的代价》《第四秘密议定书》 4 罗贯中和陈寿 终于写完了。尽管二十七万字的数量对于很多强者不过是沧海一粟,只够铺陈完开头,但对于天性惫懒的我来说,已经是生平极限中的极限了。用田中大神的一句话就是:“我预支完了下半生的勤勉”。阿弥陀佛,幸亏以后我就是死上班族,再也不用干这伤筋动骨的营生了。 如果把我称做《风起陇西》亲生父母的话,那么它的祖父是克里斯提昂·贾克,祖母则是弗·福塞斯。外祖父是罗贯中与陈寿,外祖母是丹·布朗。 克里斯提昂·贾克的《谋杀金字塔》三部曲是我灵感的最早起源。当年在大学宿舍里一口气看完他的小说后,仿佛发现了一片新大陆,惊讶地没想到历史小说也可以这么说。贾克大爷以埃及的历史为脉络,在真实历史大势的缝隙之间填夹进了无数貌似真实的细节,营造出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古代世界。和一般故意颠倒现代古代的恶搞不同,贾克老爷是以一种十分严谨的态度去写这部小说,他没有生硬地将现代玩意强行塞到古代,而是不动声色地把细节融到文章的每一个角落,逐渐让读者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接受这一崭新的世界观,并享受其中。 我必须得承认,也许是出于天生的恶趣味,我太喜欢这种古怪的东西了;这比考据详尽的历史小说更有魅力——起码对于我来说。在《风起陇西》中,我也在不停地试图追寻前辈的足迹,创造出一个拥有现代感的三国时代,还不能露出斧凿之痕。很遗憾的是,我做到了前者,却没做到后者。比起《谋杀金字塔》的浑然天成,《风起》刻意的痕迹太重了。 《风起》中的很多名称,比如靖安司、司闻曹、军正司,以及繁琐冗长的蜀汉行政程序,全部都是我毫无考据的凭空杜撰,这都是为了增加文章真实性而创造出来的古代机构。所以,严格来说,《风起》并非是一部三国历史小说,而是一部借用了三国历史的架空小说。如果有人指责我到底看没看过三国历史,我也只能挠着头回答:“唔,其实这发生在不同的次元……” 克里斯提昂·贾克造就了《风起》的灵,而弗·福塞斯则生成了《风起》的肉,英法两大强国伺候着我一个人儿,这日子过得多美气……好吧,后记应该严肃点。最早看弗·福塞斯老爷的作品就是赫赫有名的《豺狼的日子》,今年年初购到了其作品集,一口气看完,如饮醇酒。这位大爷的文笔风格极端冷静简洁,无论描述什么事都不动声色,毫不脱泥带水,全无小资式的呻吟与感慨,就如同一名真正的间谍行事;另外一方面,他的文笔又十分细致,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巨细靡遗地详细描写其细节,甚至具体到飞机的航班号以及购买物品的商店名称。比如《战争猛犬》中,最后突击总统府的过程只花了不到二十页,前面煌煌几百页都是在事无巨细地描写主角如何筹划这一次进攻。一般来说,这是冗笔赘肉,但在福塞斯的小说里却显示出无比真实的现实质感,让人肃然信服。 《风起》是一部间谍小说,欠缺独创性的我毫不犹豫地追随福塞斯,刻意模仿这种文字风格,甚至情节。熟悉福塞斯的人很容易就能在《风起》中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徐永的叛逃我几乎写成了《新娘的代价》,而糜冲的死亡显然是在模仿《第四秘密议定书》彼得罗夫斯基杀掉瓦西里叶夫的桥段。至于文字痕迹,则更是比比皆是。就我个人感觉,间谍小说就要这样如福塞斯这样写才够帅气。 很多读者批评说这本书的西式翻译腔实在是太重了,以至于有人说把名字和地名全部替换掉的话,就是一部典型的苏美间谍小说。对于这一点,我只能抱歉地回答:“我是故意的,哇哈哈哈哈!”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只是单纯觉得将两样完全不相干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会有别样的美感。换句话说,这是一部二十七万字的恶搞,我真闲。 关于罗贯中和陈寿对我的影响,就无须赘言了。我和所有喜欢三国的读者一样:自罗开蒙,从陈渐深。我之所以选择三国作为背景,也是出于对这个时代深深喜爱的关系。只不过,金戈铁马四方征战的体裁写的实在太多,有无数珠玉在前,我也只得另辟蹊径,希望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观看这段历史。不管怎么说,描写三国间谍的小说我应该是头一个,能占了“最早”我就满足了。 至于丹·布朗,则完全是因为他的阴谋史观和我臭味相同。身为一个阴谋论者,我的信条是:历史上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内幕,如果没有,那么就制造一个出来。对于小说来说,其实历史的真实性并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意思。我喜欢阴谋史观,不是因为那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也不是因为那更能反映出人性的暗面,单纯是对于这种体制式的诡计与内幕有着叶公好龙式的兴趣罢了。阴谋对我来说,有着一种别样的美感与质感,流光溢彩的政治殿堂中隐藏的黑暗,才是最富魅力的宝藏。 这一次的《风起》就是一个例证。书中所描写的那种阴谋当然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基于真实人物的戏说。我只是试图将不同时间点的事实用可能性连缀在一起并加以居心叵测的解释。这种可能性未必是史实,但很好玩。或者这样说,史实的事件是固定的,但是事件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却存在着诸多的可能。就好像《达芬奇密码》煞有其事地把名画中的种种细节敷衍成一篇隐藏了千年的传奇,大家都知道是胡说八道,但同样看的津津有味。 另外要感谢禽兽大那颜和林公笑雪在三国史方面的指导,更要感谢一个叫DA的大胖子,他在失业赋闲的时候,用纤细的笔触代我写了柳萤与高堂秉的爱情悲剧,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第二部里毫无感情戏了吧?因为他找到工作了。 至于一直追着连载的读者们,辛苦了,以后要多多宣扬我后清威名,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太监与坑的伟大国家。 马伯庸
回应 2013-05-14 12:42:54 -
看完了马伯庸的成名之作《风起陇西》,可谓是一部三国时期的无间道,一本书写的精彩到让读者欲罢不能,恨不得舍弃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来阅读,就知道这本书写得有多好! 《风起陇西》,马伯庸成名代表作。他以诸葛亮出祁山、伐北魏为背景,采用真实的史料与推理悬疑相结合,以不曲解、破坏史料为前提,描绘不见于正史,为汉室复兴默默做贡献的一群清道夫的生活。马伯庸打破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神人形象,让诸葛...
2022-02-02 21:56:31
看完了马伯庸的成名之作《风起陇西》,可谓是一部三国时期的无间道,一本书写的精彩到让读者欲罢不能,恨不得舍弃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来阅读,就知道这本书写得有多好!
《风起陇西》,马伯庸成名代表作。他以诸葛亮出祁山、伐北魏为背景,采用真实的史料与推理悬疑相结合,以不曲解、破坏史料为前提,描绘不见于正史,为汉室复兴默默做贡献的一群清道夫的生活。马伯庸打破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神人形象,让诸葛亮回归人间。小说中,诸葛亮下了一盘很大的棋,为了集中军政大权,实现“汉室复兴”,他以狐忠、谷正为刀,用阴谋手腕废掉李严的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感触良多。尤其对于诸葛亮这一人物,看完该书颠覆了我以前的看法。在看这本书前,我只看过三国演义,三国里的诸葛亮是一位机智,忠诚,善良,有谋略的大人物。在本书中,诸葛亮给我的感觉是有那么一点点野心,狡诈。可是没有野心,又怎能复兴汉室呢。不狡诈,怎能在实现自己目标的道路上,顺利扫除像李平这样的人物障碍。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历史的空隙中,就如作者在封面说的:“历史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在不违背历史的情况下,填充历史的‘可能性’”。这也是封面的一句话。这本书在真实历史的背景下,填充了更多的情节以及人物。这本书中许多真实人物和记忆中还是很不一样的。
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马伯庸把复杂枯燥的历史小说写的和谍战片一般,在这种欢快的氛围中把那段复杂的历史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新颖,忍不住想把马伯庸其他几部作品也给看了,强烈推荐给每一个喜欢读书的小伙伴。
回应 2022-02-02 21:56:31 -
后知后觉和执拗任性是我这个人的毛病。 开始对马伯庸我是抵触的,所以也并没有关注过。 然而这一切的改变发生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上映之后。电视剧看的不过瘾,就想找来原著看。 于是,kindle里有了《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和这本《风起陇西》。 亲王的这些书,好就好在即使十年后才开始看,一样没有年代的印记和时代的障碍,依然会很过瘾。
2021-12-29 21:26:16
-
看完了马伯庸的成名之作《风起陇西》,可谓是一部三国时期的无间道,一本书写的精彩到让读者欲罢不能,恨不得舍弃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来阅读,就知道这本书写得有多好! 《风起陇西》,马伯庸成名代表作。他以诸葛亮出祁山、伐北魏为背景,采用真实的史料与推理悬疑相结合,以不曲解、破坏史料为前提,描绘不见于正史,为汉室复兴默默做贡献的一群清道夫的生活。马伯庸打破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神人形象,让诸葛...
2022-02-02 21:56:31
看完了马伯庸的成名之作《风起陇西》,可谓是一部三国时期的无间道,一本书写的精彩到让读者欲罢不能,恨不得舍弃吃饭和睡觉的时间来阅读,就知道这本书写得有多好!
《风起陇西》,马伯庸成名代表作。他以诸葛亮出祁山、伐北魏为背景,采用真实的史料与推理悬疑相结合,以不曲解、破坏史料为前提,描绘不见于正史,为汉室复兴默默做贡献的一群清道夫的生活。马伯庸打破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的神人形象,让诸葛亮回归人间。小说中,诸葛亮下了一盘很大的棋,为了集中军政大权,实现“汉室复兴”,他以狐忠、谷正为刀,用阴谋手腕废掉李严的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我感触良多。尤其对于诸葛亮这一人物,看完该书颠覆了我以前的看法。在看这本书前,我只看过三国演义,三国里的诸葛亮是一位机智,忠诚,善良,有谋略的大人物。在本书中,诸葛亮给我的感觉是有那么一点点野心,狡诈。可是没有野心,又怎能复兴汉室呢。不狡诈,怎能在实现自己目标的道路上,顺利扫除像李平这样的人物障碍。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历史的空隙中,就如作者在封面说的:“历史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
“在不违背历史的情况下,填充历史的‘可能性’”。这也是封面的一句话。这本书在真实历史的背景下,填充了更多的情节以及人物。这本书中许多真实人物和记忆中还是很不一样的。
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马伯庸把复杂枯燥的历史小说写的和谍战片一般,在这种欢快的氛围中把那段复杂的历史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新颖,忍不住想把马伯庸其他几部作品也给看了,强烈推荐给每一个喜欢读书的小伙伴。
回应 2022-02-02 21:56:31 -
后知后觉和执拗任性是我这个人的毛病。 开始对马伯庸我是抵触的,所以也并没有关注过。 然而这一切的改变发生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上映之后。电视剧看的不过瘾,就想找来原著看。 于是,kindle里有了《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和这本《风起陇西》。 亲王的这些书,好就好在即使十年后才开始看,一样没有年代的印记和时代的障碍,依然会很过瘾。
2021-12-29 21:26:16
-
终于又倒过来看完了风起陇西。说实话,结局比两京十五日,长安十二时辰合理一些。马在后记里面说了,是模仿之作。确实,有一些西方小说的感觉。特别是他提到的达芬奇密码,很久前看过了。后来又看了汤姆汉克斯无聊的表演。感觉书更好看,虽然基本记不得了。 今天看到新闻说李泽厚去世了,老先生的纸质书只有一本世纪新梦,电子书倒是有几本,抽时间再看看。
2021-11-03 23:11:27
论坛 · · · · · ·
请问《风起陇西》小说里有写衣带诏吗?还是只是剧... | 来自肥啾啾 | 2022-05-19 20:18:09 | |
有没有人讨论下狐忠的下场啊(这个标题算剧透么。。) | 来自barrel organ | 7 回应 | 2022-04-30 22:35:43 |
能整个第一吗? | 来自黑人 | 2022-04-27 19:55:56 | |
我仿佛在第二章就看到了bug | 来自BINBIN | 3 回应 | 2021-12-01 13:23:29 |
荀诩真的是病死的吗? | 来自时空幻想 | 2020-08-22 22:36:2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8.0分 2978人读过
-
海洋出版社 (2006)8.5分 2007人读过
-
奇幻基地 (2013)暂无评分 19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豆瓣8分以上优质图书 (howhaty)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三国就是我的命 (臣亮言)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风起陇西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CKLG 2015-10-21 15:07:12
无新意
443 有用 张小耗 2011-03-18 17:19:29
这本书被我男友遗忘在亚航的灰机上以后,亚航三天后就掉了一架灰机
10 有用 音量 2016-03-23 15:04:11
趣味性大于文学性
4 有用 科学少年猫煮锡 2012-02-03 18:13:14
话说间奏有什么意思→_→难道是为了提出【祥瑞】么............
41 有用 不平行 2016-03-12 21:12:33
这本是力荐的。创意棒,以及马伯庸找了别人写男女情真是太对了,他古董局中局里面的恋爱情节,真是太烂了。
0 有用 不暗 2022-07-04 19:08:46
对比原著,剧版的修改和调整确实更符合观众观看的节奏。猜卧底和双雄戏并行。
0 有用 肖邦不拉琴 2022-07-03 23:29:42
可能是早期作品?有点失望
0 有用 Nonion 2022-07-03 13:34:30
读到后面觉得索然无味。
0 有用 sojeuhe 2022-07-01 13:40:54
读了1/3没坚持下去,感觉为了写出宏大感导致整个世界特别乱,没有章法的那种,别的不比,比长安的荔枝都要差好多。弃了
0 有用 yulumyy 2022-07-01 12:29:45
如后记中所言,这是借了三国的场景讲了一个现代的谍战故事。但是表述过于现代,构造的术语也很多,容易出戏。暂时不想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