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
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令读者感知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也生发出“在史中求史识”的冲动,并从中吸取一些“历史的教训”。
南渡北归(第三部)的创作者
· · · · · ·
-
岳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岳南:
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现居北京。
著有《复活的军团》《日暮东陵》《天赐王国》《风雪定陵》(合著)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另著有以自由知识分子学术精神与情感命运为主体脉络的《陈寅恪与傅斯年》《从蔡元培到胡适》《李庄往事》《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等十部,其中《风雪定陵》《西汉亡魂》《遭遇兵圣》《千古学案》《万世法门》(合著)等十余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意、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销量已达数百万册,为中国最具全球影响的当代著名作家之一。
目录 · · · · · ·
第三部
第一章 山河崩裂 001
◎ 国宝争夺战 001
◎ 学人抢救计划 007
◎ 金陵王气黯然收 015
◎ 傅斯年出任台大校长 021
◎ 人生长恨水长东 027
第二章 浮海说三千弟子 036
◎ 归骨于田横之岛 036
◎ 傅斯年之死 039
◎ 胡适:青山就是国家 049
◎ 生命的最后机缘 055
第三章 短兵相接 067
◎ 批胡运动悄然兴起 067
◎ 面对“人民的敌人” 071
◎ 再掀高潮 077
第四章 胜利的牺牲品 091
◎ 但愿来生不姓胡 091
◎ 万叶千声皆是恨 095
◎ 胡思杜之死 100
◎ 胡适出任院长 106
第五章 梅贻琦流亡海外之谜 120
◎ 告别清华园 120
◎ 梅贻琦出走内幕 127
◎ 最后的光芒 133
第六章 大师远去 140
◎ 胡适、梅贻琦之死 140
◎ 代院长李济 147
◎ 郭沫若斥骂董作宾 151
◎ 学术巨人的消失 159
第七章 池南旧事不堪记 169
◎ 吴金鼎之死 169
◎ 花落春仍在 174
◎ 林徽因之死 182
◎ 陶孟和之死 188
第八章 高才短命人谁惜 200
◎ 大时代里的曾昭 200
◎ 田野考古的第一位女性 209
◎ 改男造女态全新 213
◎ 巷哭江南尽泪痕 221
◎ 灵谷塔下付劫灰 227
第九章 “铁证”下的亡灵 245
◎ 《海瑞罢官》出笼 245
◎ 引火烧身 255
◎ 投靠胡适的“铁证” 262
◎ 吴晗之死 270
第十章 简编桀犬恣雌黄 278
◎ 花落春意尽 278
◎ 国魂消沉史亦亡 286
◎ 庙小神灵大 292
第十一章 百年驹隙过如驰 298
◎ 中国人的原子弹之梦 298
◎ 一个有志和有趣的人 307
◎ 曾昭抡之死 312
第十二章 壮志未酬陈梦家 322
◎ 今夜风静不掀起微波 322
◎ 厄运降临 327
◎ 蓝的星,腾起又落下 335
第十三章 人间热泪已无多 346
◎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346
◎ 胡康河上的白骨 350
◎ 从芝加哥到南开校园 357
◎ 诗人穆旦之死 363
第十四章 狂衅覆灭,岂复可言 379
◎ 当年盛事久成尘 379
◎ 清华一把手叶企孙 387
◎ 熊大缜遇害之谜 395
◎ 离奇的C.C.特务案 399
◎ 梁思成与叶企孙之死 406
第十五章 悲回风 415
◎ 北归残梦终成空 415
◎ 虎落平川 421
◎ 康乐园之会 427
◎ 陈寅恪之死 441
◎ 吴宓之死 444
◎ 哲人其萎 448
后记 466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南渡北归(第三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南渡北归(第三部)"的人也喜欢 · · · · · ·
- 陈寅恪与傅斯年 7.8
- 辛亥:摇晃的中国 7.5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8.5
- 北洋裂变 7.6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9.1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8.7
- 剑桥中国隋唐史 8.5
-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8.9
- 中国大历史 8.2
-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 8.0
南渡北归(第三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8 条 )
> 更多书评 78篇
论坛 · · · · · ·
【讲座】9月3日《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将在上海举办讲座 | 来自雪深 | 2011-08-19 15:57:5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8.9分 442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8.7分 299人读过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1)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关于民国那些事 (圣)
- 文艺生活周刊 书•讯 (小雪)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私人藏书架(之二) (五月微蓝)
- 金融博物馆书院2012年4-6月推荐书单 (金融博物馆书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南渡北归(第三部)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钝刀龙戈 2016-05-16 00:10:38
陆续看了很多天,看完挺难过,因为整本书所写的几乎都是悲剧,都是落幕,一点不符合“核心价值观”。文人确实相轻,但也会英雄惜英雄。不管性格是狂狷还是沉闷,有真水平的总会得到认可。刘文典够狂,但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钱锺书向来看不起吴宓,但吴对钱素有爱才之心,而钱到晚年惭愧莫及,以吴门子弟自称。傅斯年要写稿子挣钱买棉裤那段快看哭了,文人的风骨与窘迫。曾氏后裔不同凡响,没想到一二百年前的刘秀成案会在文革期间... 陆续看了很多天,看完挺难过,因为整本书所写的几乎都是悲剧,都是落幕,一点不符合“核心价值观”。文人确实相轻,但也会英雄惜英雄。不管性格是狂狷还是沉闷,有真水平的总会得到认可。刘文典够狂,但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钱锺书向来看不起吴宓,但吴对钱素有爱才之心,而钱到晚年惭愧莫及,以吴门子弟自称。傅斯年要写稿子挣钱买棉裤那段快看哭了,文人的风骨与窘迫。曾氏后裔不同凡响,没想到一二百年前的刘秀成案会在文革期间再有回想,并影响曾氏后裔的命运。北大这个园子有太多的冤魂,文革中的教授自杀应该是一个敏感但又重要的研究主题。院系调整中清华受损最大,文理法全划给北大,只留了一个工学院。红卫兵真是太可怕的暴徒。叶企孙带出那么多物理学的巨匠,下场却如此悲惨。看完嗟叹: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一个时代落幕了。 (展开)
18 有用 昨日之岛 2015-12-10 10:09:58
不得不再说一遍,这不是学术著作。只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图。
4 有用 五月微蓝 2011-09-14 17:38:50
看的十分沉重和难过。那个可怕的时代。
52 有用 进行时 2015-08-24 01:18:43
饶毓泰、叶企孙、陈寅恪、傅斯年、梅贻琦、吴宓、梁思成、金岳霖……哪个不是大名鼎鼎蜚声国际的大师,只可惜被CPC带有政治目的性地屏蔽掉了。伴随着一个个大师的离去,我的心很沉重……已经七八十岁的高龄了,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真的很心疼很心疼很心疼……那是最坏的年代,那群最丑陋可憎的乌合之众,the red guard mobs简直就是不得好死。一个让人去死的party,就让他灭亡好了。(不想写书评了,... 饶毓泰、叶企孙、陈寅恪、傅斯年、梅贻琦、吴宓、梁思成、金岳霖……哪个不是大名鼎鼎蜚声国际的大师,只可惜被CPC带有政治目的性地屏蔽掉了。伴随着一个个大师的离去,我的心很沉重……已经七八十岁的高龄了,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们,真的很心疼很心疼很心疼……那是最坏的年代,那群最丑陋可憎的乌合之众,the red guard mobs简直就是不得好死。一个让人去死的party,就让他灭亡好了。(不想写书评了,估计写了又是被豆瓣吞掉的节奏)另外想说的是,当知识分子不能自由地发出声音时,不能自由表达他们的意见时,国家的灾难就开始了。 (展开)
6 有用 时间的灰烬 2018-11-08 09:09:15
抗战八年,我跋山涉水,先长沙后昆明再李庄。面对饥饿与疾病,我过关斩将,终于迎来了胜利之日。现在看来,我是过不了文革这一关了。 _________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