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為麥田出版的《管家》改版書!
◆獲得1982年筆會/海明威文學獎(PEN/Hemingway)和提名普利茲獎。
◆小說家翁達傑最喜歡的小說。
◆蘇格蘭導演比爾‧福斯電影原作。
◆2005年美國國家書評獎、普立茲獎得主
◆瑪麗蓮‧羅賓遜《紐約時報》評選為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無聲無息的潛入心靈深處,如同雪融之後…… 一本在最安靜的角落,獻給最安靜的閱讀的療傷之書。
《管家》混合了論文的精省文字、詩意的韻文、強烈的情感、優雅的幽默,以及大量的典故與暗喻,二十多年來已經成為美國的當代經典。 講述在愛達荷州農村的二位小女孩,在失去母親、外婆後,由希薇阿姨扶養的成長故事。作者詩意的文字細膩地描繪出美國西北部森林和湖的圖像,也刻劃出兩位小孤女面對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內心的沉靜世界。
「希薇抵達那個禮拜,指骨鎮有三天燦爛的晴天,另外四天下著細雨。第一天,冰柱...
◆本書為麥田出版的《管家》改版書!
◆獲得1982年筆會/海明威文學獎(PEN/Hemingway)和提名普利茲獎。
◆小說家翁達傑最喜歡的小說。
◆蘇格蘭導演比爾‧福斯電影原作。
◆2005年美國國家書評獎、普立茲獎得主
◆瑪麗蓮‧羅賓遜《紐約時報》評選為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無聲無息的潛入心靈深處,如同雪融之後…… 一本在最安靜的角落,獻給最安靜的閱讀的療傷之書。
《管家》混合了論文的精省文字、詩意的韻文、強烈的情感、優雅的幽默,以及大量的典故與暗喻,二十多年來已經成為美國的當代經典。 講述在愛達荷州農村的二位小女孩,在失去母親、外婆後,由希薇阿姨扶養的成長故事。作者詩意的文字細膩地描繪出美國西北部森林和湖的圖像,也刻劃出兩位小孤女面對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內心的沉靜世界。
「希薇抵達那個禮拜,指骨鎮有三天燦爛的晴天,另外四天下著細雨。第一天,冰柱很快地掉下來,屋簷下的碎石因而跳動,發出聲響。雪在陰影下呈粒狀,在陽光下就變軟,溼漉漉地覆蓋在任何東西上面。第二天,冰柱在地上摔碎,大塊沈重的雪懸在屋簷下。露西兒和我用木棍把它們捅下來。第三天雪積得很厚,很有可塑性,我們做了一個類似雕像的東西。我們把一個大雪球放到另一個大雪球上,拿廚房用的湯匙來雕刻,做出一個穿長洋裝,交叉著手臂的女人。露西兒想讓她面向旁邊,我跪在地上削她的裙擺時,露西兒就站在廚房的板凳上塑她的臉頰、鼻子和頭髮。結果我把她的裙子雕得離屁股太遠,她的手臂交叉在胸部很上面的地方。這不過是意外──有的雪較堅硬,有的較軟,雪球有些部份還有被堆進去的黑色枯葉,我們得用乾淨的雪來填補──不過她的姿勢還是逐漸成形了。」——《Housekeeping—管家》
「……當希薇伸手把頸子後面的頭髮綁緊時,她的頭古怪而笨拙地偏向一邊,我母親也是這副模樣。這並不神祕。她們倆跟我一樣,都是瘦長的女人,跟她們一樣的神經行走時舉我的手投我的足。如此的巧合,難道又是感官和世界所共謀的另一項證據?幽靈在明亮而滑溜的表面顯形,像是,記憶和夢。希薇的頭側向一邊,然後我們看到的是我母千雙肩上的肩胛骨,還有她脊椎上方的圓骨。海倫就是鏡子裡的女人、夢裡的女人、記憶裡的女人、水裡的女人,她的神經拉動盲從的手指把希薇所有散開的髮絲全收攏在一塊。」——《Housekeeping—管家》
【好評推薦】
◎「我發現自己讀得很慢,然後越讀越緩慢——這不是一本急著要讀完的書,因為它每個句子都讓人心曠神怡。」——朵莉絲‧萊辛(Doris Lessing)
◎「這第一本,然而,可能是最後一本。它在二十世紀的美國小說的大師之作裡已佔有一席獨特而安靜的地位。」——英國小說家保羅‧鮑利(Paul Bailey)
作者简介 · · · · · ·
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1943—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在爱达荷州的科达伦镇。写过四本小说和五本非虚构作品。处女作《管家》1980年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获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并入围普利策文学奖,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经典。24年后,第二本小说《基列家书》出版,连获2005年普利策文学奖和国家书评人两大文学奖项。随后推出此系列另两部获英国橙子文学奖的《家园》(2008)与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的《莱拉》(2014)。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为她颁发国家人文奖章,授奖词称:罗宾逊博士的小说以及非虚构作品勾勒出我们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充分探索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并定义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普世真理。2016年4月,玛丽莲・罗宾逊从艾奥瓦大学作家工作室退休。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这样的时刻,他忽略了妻子的存在,亦忽略了自己的吊裤带和循道宗教义,可尽管如此,那却是她最爱他的时刻,一个完全无人作伴的灵魂,和她自己的灵魂一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页 -
我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和其他人如此不同?要么是在跟随西尔维过桥的时候,那座湖夺走了我们;要么是母亲在我等她的时候撇下我,使我养成了等待和期许的习惯,让眼前的每个时刻因其不包含的东西而显得无比重要;抑或是在我被孕育的那一刻。 对于孕育我的过程,我知道的和你对孕育你的过程所知道的一样多。那发生于黑暗中,未经我的同意。我(I)(这个最纤细的单词,对当时稀薄的我来说过于臃肿)永久地穿行在无边无际的湮没中,心情犹如人在嗅闻夜间绽放的花朵,突然——强暴我的人在我体内留下他们的踪迹,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数月后,我变得滚圆、体重增加,直到这件丑闻再也掩盖不住,湮没将我驱逐出境。但这一点是我和我所有同类的共同之处。由于某种严酷的法术,原先区区的乌有之物,当与生命联结在一起时,便成了死亡。于是他们封住门不让我们回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管家"的人也喜欢 · · · · · ·
管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那些看似平凡的“管家”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管家》是美国作家玛丽莲·罗宾逊上世纪80年代发表的长篇处女作,曾荣获海明威奖,作者本人也因其“优美、睿智的写作”于2012年被奥巴马总统授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二十五年来一直在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任教,在写作方面也颇有心得与特色,而《管家》则是其个人风格确立的... (展开)

家是漂泊的起点和终点

探寻日常生活中金光闪闪的悲凉
>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8.2分 821人读过
-
Picador (2004)8.7分 162人读过
-
麥田 (2005年05月30日)8.6分 35人读过
-
Faber and Faber (2005)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城邦麥田 (the Wor(l)d)
- TIME Magazine - ALL-TIME 100 Novels (Woland)
- 手上的港台外書 (antho🌈)
- 时代周刊评选百部最佳英文小说 (一九八零)
- 港台外(三续) (湮没人群)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管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om 2012-01-12 22:20:48
玛丽莲.罗宾逊 美国小说 1945后的美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