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亨利·戴维·梭罗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译者: 王海萌
出版年: 2011-8
页数: 222
定价: 28.00元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ISBN: 9787545804546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译者: 王海萌
出版年: 2011-8
页数: 222
定价: 28.00元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ISBN: 9787545804546
内容简介 · · · · · ·
《种子的信仰》是梭罗的遗作,《种子的信仰》一如既往着他特有的文风:明澈和优雅,正如在我国拥有广大读者的《瓦尔登湖》文体。梭罗接受了当时还不被广泛认同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写就了这本现在看来依然新奇的19世纪中期的著作。
梭罗为了求证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的,通过实地考查和日常仔细观察,揭示了油松、五针松、柳树、樱桃等树木的种子如何通过风力、水、冰雪和动物传播开来,甚至远涉重洋,异地生根成长。种子易于传播的巧妙构造、利用多种外力最大范围的传播,表现出的坚韧和生命力,让作者赞叹不已。
种子的信仰的创作者
· · · · · ·
-
亨利·戴维·梭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美国超经验主义作家、诗人及思想家。生前鲜为人所知,二十世纪以后成为少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国作家,深受世界各地读者喜爱。他的作品主要来自于日记,绝大部分都在死后才出版,生前只出版过两本书,其一便是代表作《瓦尔登湖》。
梭罗崇尚大自然,主张返璞归真,强调简单生活,重视精神层面,被归为自然主义者。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有一段时光,往往是一个人,引导着我们的生命轨迹。在年轻的时候,我既想当诗人又想当生物学家。周围的人——导师、朋友、父母——告诉我,必须在这两种互不相容的领域中选择其一。 梭罗、爱默生及其同仁均“认识到在文学与科学两种文化之间并无裂痕,他们相信研究自然和理解自身最终都会达到同一个终点,那也是文学想要表达的目的。” 在逝世前六周,梭罗自己写道: 我还没有涉及植物学的任何具体工作。如果我能活下去,我对自然历史有那么多话要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学习田野和森林的语言 -
我们不需惊讶这样的结果,只要好好想想,大自然有多么坚持不懈,并为此花费多少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自然的行动有多么的迅速或成功。一大片松林每年可以落下数百万枚种子,但只要有半打种子被传播到四分之一英里外,停在某处篱笆,其中又有一枚成长起来,那么经过十五到二十年,那里就会有十五到二十棵年轻的松树,开始崭露头角,荣耀它的出身。 大自然以这般随意的作风,最终造就一片森林,尽管它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它踩着看似细弱而隐微的步伐——就像地质形成那样——跨越了极远的距离,取得了极大成就。认为这些森林系“自然发生”的想法是种庸俗偏见,但科学知道,这些不是突发的新创造,而是依循既有法则的持续发展,它们是起自种子——源自仍持续不断的运作之中,即便我们或许并未意识到它的运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共259册),
这套丛书还有
《《马氏文通》读本》《形而上学》《书目答问补正》《捕获法》《近世欧洲史》
等
。
喜欢读"种子的信仰"的人也喜欢 · · · · · ·
种子的信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它们不会说话,却具有非凡的力量
在裸子植(比如松柏)和被子植物(比如杏李)之前,是没有种子这一说的;种子就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从植物学本身的意义上来说,种子的形成可以使幼小的孢子体胚珠得到母体的保护,并像...
(展开)

编辑和原著编写的N多错误,让我仿佛在看劣质盗版书
总体来说 ,内容是很好的,但是涵盖面稍窄了些,全书主要讲述到的种子和树木比较有限。主要是松树、橡树、桦树、 榆树、柳树这种比较常见的,而且大篇幅多篇章重复讲松 、橡,论点也是经常重复。当然 这主要是编者的责任,不在于作者和译者。 而且,我发现这本书的好多译者对原...
(展开)

下次出游 一定要带上本书
最初之所以我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一眼望过去发现它的作者和《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等我将书拿起来时才发现,原来这就是那个我知道的那个亨利·戴维·梭罗——好吧,必须承认我实在不是梭罗的忠实粉丝,他的作品我只读过《瓦尔登湖》和那篇《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随笔。 但我...
(展开)

刻在心里的那株白橡树
谈论一位大家以及他的书,这无疑是一件并不那么容易的事。因为他的经历、思想乃至身后的评价都已经被许多人说了许多遍,比如说到梭罗及其思想轨迹的形成,就一定要说到爱默生及其超验主义、华兹华斯及其湖畔派诗歌,梭罗受到他们的影响至深。这不仅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更...
(展开)

孙晶翻译的此书涉嫌侵权
请看这里http://www.unicornbbs.cn/dispbbs.asp?boardID=17&ID=34155&star=2&page= 或这里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352089/
(展开)
>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8.5分 908人读过
-
Island Press (1996)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7)8.2分 576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8.3分 10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然 (举钟人)
- 2012-2013过书录 (saturnus醉倒在月光下)
- 博雅致知 (momo)
- 2016书单 (scales_ying)
- 璃の悦读纪@2015 (璃人泪@2011)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种子的信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麦可煮 2012-08-25 19:46:36
直接去看蚂蚁上树吧,如果你不想,没性情,就看看这书,看看能否呼唤出来。。。我更愿意看BBC的纪录片,我想说,梭罗在今天会是个不错的制作人么。
0 有用 宇宙真理猪大肠 2012-08-13 19:51:45
没看过梭罗最著名的《瓦尔登湖》。本书是后人用梭罗手稿攒出的,主体是《种子的传播》,加上了《野果》和其他零散的博物志,总体上显得比较散乱。但从本书可以看出,作为作家的梭罗对自然的热爱并不停留于情感层面,而是极具科学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的,这种经验和探索精神也使他坚定地支持了达尔文。
0 有用 soulmate 2013-03-18 14:52:17
我们无知地可怜那些脆弱却如芦苇般坚韧的小树的艰苦命运,但现在我们得赞美它对伤害的抵抗力:“柳树啊!柳树!但愿我能永远保持如你一样的热情,但愿我能拥有你顽强的生命,迅速从伤痛中恢复......”
0 有用 momo(禁言中) 2021-11-14 22:57:30
导师鼓励我写科普借我看的 要是科普都写成这样…那也怪不得大家不爱看吧 反正我看不下去,只能说精神可嘉
0 有用 八月 2016-04-19 01:32:39
道法自然。都是被设计好了。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安排。奶牛和松树这对有趣的天敌也是基因自带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