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笔记本的书评 (25)

《苹果笔记本》——关于时间、欲望和激情之杂想(一)
很久没有读温特森的文字了。《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看了很多遍,之后的两本书收藏着,仅有个开头,故意错过不读,其实是勇气不够。就像张悦然说的,每次看温特森都是一场被挟持的旅程。她极大的拓宽了你的想象空间,让你的感官都调动起来,许多象征手法和比喻堪称绝妙。她的文...
(展开)

《苹果笔记本》里喜欢的句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要有自信,”他建议我说,“即使你犯了错误也要有自信。只要安拉在,没有一条道路是错误的,那是你唯一要穿行的道路。” “如果这条道路通往的是无有之地呢?”他耸耸肩。“那就将这无有之地变成某地。” 2)如果真像你所说,没有什么是存在的,那就没有一... (展开)
如果可能,请承认时间
一切,只有在时间中,才是真正的存在。 看了某一篇评论,才算理解我用一周的时间很吃力的读完的书,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得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试着想象了一下全世界人民知道这个消息后,找来莫言的文字来读,是什么感受。是否像我一样,难以接受勒克雷齐奥和北岛一般...
(展开)

节操是假的,爱却是真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本描述生死的书 一本平铺生活的书 一本说我说你的书 一本满是金句的书 愿意分享秘密,是因为陌生 最后选择缄口,亦是因为陌生 愿意消耗自己,是因为爱啊 最后选择离开,也正是因为爱 但生活的主宰者终究是自己 既是两把锁 就应当继续找寻属于他们的那两把钥匙 (展开)
意象思维太过于刻意+翻译太直白
看书的大致内容是本跳跃式的写作法。 但不知是翻译者在此书的理解上不到位还是本身作者的意象思维太过于刻意,总之是不喜欢的书,当时看书的内容简介觉得还比较有意思,就买了。看了一点,就觉得很难再看下去。翻译的语句直白到赤裸,明显感觉在词语表达上不够考究。总之,不好...
(展开)

刺穿手足的巨大疼痛;原子与梦境
珍妮特·温特森这本书的文风别具一格,像是一本随想录,作者称之为“powerbook”——笔记。全篇几乎没有完整详细的剧情介绍和铺垫,意识流和隐喻的写法贯穿始终,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思想上的交谈、毫无顾忌的对话,一种脱离了肉体在数据与电子之中穿梭的自由的经历。借助她身...
(展开)

橘子,樱桃,苹果与激情 十年之后再读珍妮特
《苹果笔记本》甚至是我大一的时候买的书,高中的时候狂热地看珍妮特温特森,买那时候能买到的所有珍妮特温特森,但是大学了才买到《到灯塔去》和《苹果笔记本》,真没想到我竟然是博二了才读完了这本小说。比她其他的小说都要轻盈一些,台版就将它的标题《the PowerBook》翻译...
(展开)

关于红狐的故事开头是猎人爱上了公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就那样简单。 就像是童话故事。但童话故事都是十分残忍的故事。 这种意识流的文字看过许多,谈不上喜不喜欢。但只要是我写不出的文字,都得赞扬。想试着用这种方式写。或许下次可以。 p40 你喜欢活多少次都可以,只要你花费得起。 p42 整页 你想穿过那座大玻璃金字塔,你说这样... (展开)
伟大而具有毁灭性的恋人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试想一下,如果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中跳跃,人生会不会有不同? 伦勃朗一生画了五十多副自画像,在这些画作里,他时而年轻,时而衰老,时而盛装,时而简朴,他是他作品的主题。他在时间的界限中来去自如,从一个自我进入到另一个自我。在画里他有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 (展开)
容易从封面和排版吸引读者的作品
坦言说一开始看这本书完全是被秘密花园一般的封面吸引,书名THE POWER BOOK总让我有些关于力量和治愈的猜想,随便翻了几页感受到的是排版的奇特,肤浅如我,自然决定要看一看。 排版很空,阅读速度明显提升,给我以一种效率极高的满足感,不知道这种感受是不是提升了对于书的...
(展开)

故事与故事与故事的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能理解喜欢,也能理解对这本书的不喜欢。 我的理解里,这本书的所有故事,都是身为作家的“我”为需要“我”书写故事的人(故事要求者)所写下的。 紧接着的一层,也就是最接近“我”和要求者身份的第二层故事,是都市男女于巴黎相遇,在婚姻困境中借由旅行寻找突破的故事,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