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小波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十月文化
副标题: 王小波集
出版年: 2011-10
页数: 265
定价: 2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王小波文集(新经典2011权威典藏版)
ISBN: 9787530211311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十月文化
副标题: 王小波集
出版年: 2011-10
页数: 265
定价: 2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王小波文集(新经典2011权威典藏版)
ISBN: 9787530211311
内容简介 · · · · · ·
王小波的杂文是值得也经得住反复细读的。真正能思想的人并不多,能从思想中得到快乐者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些文章游走于个人与人类、外向与内省、幽默与严肃、情感与理智、常识与哲学、逻辑与悖谬……的多重张力之间,形成了他风格独具的“小波体”。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过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被无数青年自愿充当“门下走狗”。他甚至成为很多人的文学导师和精神领袖,他的反对‘愚昧’和‘无趣’的主张已经成为无数青年的生活信条。
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的创作者
· · · · · ·
-
王小波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小波(1952-1997)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大学教师、自由撰稿人。1995年,以《黄金时代》成名。代表作“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假定有个人爱一个同性,那个人又爱他;那么此二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简直就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避免、又不伤害别人的事,谈不上不道德。有些同性恋伴侣也会有很深、很长久的关系。假如他们想要做爱的话,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反对他们。我总觉得长期、固定、有感情的性关系应该得到尊重。这和尊重婚姻是一个道理。 有的人渴慕异性,有些人渴慕同性,但大家对爱情的态度是一样的,歧视和嘲笑是没有道理的。历史上迫害同性恋者最力者,或则不明事理,或则十分偏执──我指的是中世纪的某些天主教士和纳粹分子──中国历史上没有迫害同性恋的例子,这可能说明我们的祖先既明事理,又不十分偏执,这种好传统应该发扬光大。我认为社会应该给同性恋者一种保障,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举例来说,假如有一对同性恋者要结婚,我就看不出有什么不可以。 至于同性恋者,我希望他们对生活能取一种正面的态度,既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社会负责。我认识的一些同性恋者都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很好的工作能力。我总以为,像这样一些朋友,应该能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像个样子。我是个异性恋者,我的狭隘经验是:能和自己所爱的女人体面地出去吃饭,在自己家里不受干扰地做爱比较好;至于在街头巷尾勾个性伴,然后在个肮脏的地方瞎弄几下是不好的。当然,现在同性恋者很难得到这样的条件,但这样的生活应该是他们争取的目标。 我对同性恋者的处境是同情的。尤其是有些朋友有自己的终生恋人,渴望能终生厮守,但现在却是不可能的,这就让人更加同情。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总是让人敬重。但是同性恋圈子里有些事我不喜欢,那就是有些人中间存在的性乱。和不了解的人发生性关系,地点也不考究;不安全、不卫生,又容易冒犯他人。国外有些同性恋者认为,从一而终,是异性恋社会里的陈腐观念,他们他们就喜欢时常更换性伴。对此我倒无话可说。但一般来说,性乱是社会里的负面现象;是一种既不安定又危险的生活方式。一个有理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王小波与李银河关于同性恋群体的社会研究和建议 -
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中国有种老女人,面对着年轻的女人,只要后者不是她自己生的,就要想方设法给她罪受:让她干这干那,一刻也不能得闲,干完了又说她干得不好;从早唠叨到晚,说些尖酸刻薄的话——捕风捉影,指桑骂槐。现在的年轻人去过这种生活,一天也熬不下来。但是传统社会里的女人都得这么熬。直到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这女人也变得和过去的婆婆一样刁。张爱玲张爱玲对这种生活了解得很透,小说写得很地道。但说句良心话,我不喜欢。我总觉得小说可以写痛苦,写绝望,不能写让人心烦的事,理由很简单:看了以后不烦也要烦,烦了更要烦,而心烦这件事,正是多数中国人最大的苦难。也有些人烦到一定程度就不烦了——他也“熬成婆”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王小波觉得张爱玲很有才,但不喜欢她的小说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王小波文集(新经典2011权威典藏版)(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黄金时代》《夜行记》《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精神家园》《白银时代》
。
喜欢读"沉默的大多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沉默的大多数"的人也喜欢 · · · · · ·
沉默的大多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42 条 )





论坛 · · · · · ·
这个版本的书里,《沉默的大多数》这篇文章怎么和网... | 来自#El Sur# | 2012-04-02 11:06:5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6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9.0分 24181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9.1分 221185人读过
-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9.0分 19076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9.0分 846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读后念念不忘的那些书 (影随茵动)
- 一无所知的世界,看下去,才有惊喜 (溜肉段)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十月文化 (新经典)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沉默的大多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天怜幽草 2013-04-11 10:18:12
你好,小波!
2 有用 Qi城城 2018-02-17 09:58:45
前半本还能读懂 后面就不能了
1 有用 麻麻睇 2013-11-16 22:10:28
作为仍在沉默的大多数,我感到幸运的是在那个年代我们有王小波。不幸的是前浪死在了沙滩上,后浪至今还悄无声息。
1 有用 陈小闷 2012-11-12 15:12:23
值得反复细读,慢慢就会懂得更多。
2 有用 囍弗斯 2012-06-09 17:22:35
现在超级喜欢看那些个杂文,王小波写得很有意思,不过总觉得他心里一直放不下文革的阴影,骨子里总有一种傲气使我不得不爱上这个男人,这就是所谓的“意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