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代表作。内容涉及到文章体裁著名诗人诗人年谱以及诗歌的积译。他对类书与诗的关系、宫体诗的堕落与自赎年谱的整理与考订尤其是对唐朝一些著名的诗人“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和分析。文章论述精辟引用的诗歌皆具有代表性语言生动形象兼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引人人胜。
唐诗杂论的创作者
· · · · · ·
-
闻一多 作者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讲到这里,我们许要想到前面所引时人批评李善“释事而忘意” ,和我批评类书家“采事而忘意”两句话。现在我若给那些作家也加上一句“用事而忘意”的案语,我想读者们必不以为过分。拿虞世南、李百药来和崔信明、王绩、王梵志比,不简直是“事”与“意”的比照吗?我们因此想到魏徵的《述怀》 ,颇被人认作这时期中的一首了不得的诗,《述怀》在唐代开国时的诗中所占的地位,据说有如魏徵本人在那时期政治上的地位一般的优越。这意见未免有点可笑,而替唐诗设想,居然留下生这意见的余地,也就太可怜了。平心说,《述怀》是一首平庸的诗,只因这作者不像一般的作者,他还不曾忘记那“诗言志”的古训,所以结果虽平庸而仍不失为“诗”。选家们搜出魏徵来代表初唐诗,足见那一个时代的贫乏。太宗和虞世南、李百药,以及当时成群的词臣,作了几十年的诗,到头还要靠这诗坛的局外人魏徵,来维持一点较清醒的诗的意识,这简直是他们的耻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 类书与诗 -
太宗所鼓励的诗,是“类书家”的诗,也便是“类书式”的诗。总之,太宗毕竟是一个重实际的事业中人;诗的真谛,他并没有,恐怕也不能渗透。他对诗的了解,毕竟是个实际的人的了解。他所追求的只是文藻,是浮华,不,是一种文辞上的浮肿,也就是文学的一种皮肤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 类书与诗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国学入门丛书(共19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字典史略》《古文字学初阶》《金石丛话》《宋元话本》《汉语音韵》
等
。
喜欢读"唐诗杂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 8.9
-
- 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 8.4
-
- 文言津逮 8.2
-
- 论士衡史 8.3
-
- 神话与诗 8.6
-
- 黄仲则年谱考略 8.2
-
- 玉吅讀碑 8.6
-
- 碑铭研究 8.8
-
- 陈尚君自选集 9.6
-
- 国学概论 8.2
唐诗杂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1 条 )
> 更多书评 9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7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9.0分 1985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9.2分 496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8.9分 53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1分 47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蒋寅老师给研究生开的必读书目 (ariosto)
- 美 云 词 (琼斯黄)
- 中國文化把脈【2】 (南池子)
- 藏书记录 (QS)
- 我的书 (60092)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唐诗杂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弓上弦 2008-12-08 21:54:45
还行,有点浅,休闲时读可以长长知识
2 有用 Mel. 2016-03-17 16:30:40
十二歲時從外公書架上看到過,二十岁时拥有自己的一本。
1 有用 艾弗砷 2012-05-02 20:49:13
闻一多感情太充沛了。每个单篇都是江河行地,一泻千里,一口气读下来,不肯须臾离也。
0 有用 fanneyfly 2015-01-22 12:52:09
期末监考看完,诗人写诗史文采斐然,尤爱《贾岛》一篇,“为责任做诗以自课,为情绪做诗以自遣”(“这像是元和长庆间诗坛动态中的三个较有力的新趋势。这边老年的孟郊,正哼着他那沙涩而带芒刺感的五古,恶毒的咒骂世道人心,夹在咒骂声中的,是卢仝、刘叉的“插科打诨”和韩愈的宏亮的嗓音,向佛老挑衅。那边元稹、张籍、王建等,在白居易的改良社会的大纛下,用律动的乐府调子,对社会泣诉着他们那各阶层中病态的小悲剧。同时远... 期末监考看完,诗人写诗史文采斐然,尤爱《贾岛》一篇,“为责任做诗以自课,为情绪做诗以自遣”(“这像是元和长庆间诗坛动态中的三个较有力的新趋势。这边老年的孟郊,正哼着他那沙涩而带芒刺感的五古,恶毒的咒骂世道人心,夹在咒骂声中的,是卢仝、刘叉的“插科打诨”和韩愈的宏亮的嗓音,向佛老挑衅。那边元稹、张籍、王建等,在白居易的改良社会的大纛下,用律动的乐府调子,对社会泣诉着他们那各阶层中病态的小悲剧。同时远远的,在古老的禅房或一个小县的廨署里,贾岛、姚合领着一群青年人做诗,为各人自己的出路,也为着癖好,做一种阴暗情调的五言律诗,阴黯由于癖好,五律为着出路”)。ps:《少陵先生年谱会笺》槽点甚多 (展开)
0 有用 王紫 2011-07-06 18:29:04
此书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