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苏同盟关系是对2世纪中国历史进程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苏同盟的形成、发展及最终走向破裂,台上台下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剧.如要理解2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解读中苏同盟关系是一把重要的锁钥.本书围绕着中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分裂所展开的历史叙事,极
无奈的选择的创作者
· · · · · ·
-
沈志华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
【个人撰写著作】
《經濟漩渦 : 觀察冷戰發生的新視角》,2022年。
《冷戰在亞洲:沈志華演講錄》,2018年。
.《最后的“天朝”——毛泽东、金日成与中朝关系(1945-1976)》,2017、2018年增订。
《大国沧桑十讲:沈志华演讲录》,2016年。
《朝鮮戰爭再探 : 中蘇朝的合作與分歧》,2013年。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2013、2024全本。
《冷战的再转型 : 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2013年。
《冷战中的盟友 :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2013年。
《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2013年。
《冷战的转型:中苏同盟建立与远东格局变化》,2013年。
...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
【个人撰写著作】
《經濟漩渦 : 觀察冷戰發生的新視角》,2022年。
《冷戰在亞洲:沈志華演講錄》,2018年。
.《最后的“天朝”——毛泽东、金日成与中朝关系(1945-1976)》,2017、2018年增订。
《大国沧桑十讲:沈志华演讲录》,2016年。
《朝鮮戰爭再探 : 中蘇朝的合作與分歧》,2013年。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2013、2024全本。
《冷战的再转型 : 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2013年。
《冷战中的盟友 :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2013年。
《冷战在亚洲:朝鲜战争与中国出兵朝鲜》,2013年。
《冷战的转型:中苏同盟建立与远东格局变化》,2013年。
《冷战的起源 : 战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及其转变》,2013年。
《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2013年。
《解密三十八度线:中蘇朝的合作與分歧》,2013年。
《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合著,2011年。
《彭德怀军事参谋的回忆 : 1950年代中苏军事关系见证》,合作整理,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卷 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派运动(1956–1957)》,2008年。
《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 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合著,2006年。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1998年天地版、2007、2013年修订、2017年再版。
《苏联专家在中国》,2003年,2009年修订,2015年再版。
《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2002年。
《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1948-1953)》,2000年。
《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合著,2000年。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1999年。
《朝鲜战争揭秘》,1995年。
《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1994年。
《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1898至1991年苏共历史大事实录》,1993年。
【主编著作】
《冷战启示录:美苏冷战历史系列专题报告》,2019年。
《窥视中国 : 美国情报机构眼中的红色对手》,2019年。
《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2018年。
《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案例研究》2013年。
《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 : 美苏争霸与亚洲大国的外交取向 (1945-1972)》,2011年。
《脆弱的联盟 : 冷战与中苏关系》2010年。
《冷戰與臺海危機》,2010年。
《金门:內战与冷战 : 美、苏、中档案解密与研究》,2010年。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专题史研究(1917-1991)》3卷,2009年。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2卷,2007年,2011年增订版、2016年再版等。
《贺齐世荣先生八十华诞学术文集》,2006年。
《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2006年。
《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2004年。
《文白对照全译<明通鉴>》,1994年。
《资治通鉴大辞典》,1994年。
《文白对照全译通鉴纪事本末》,1994年。
《白话续资治通鉴》,1993年。
《白话资治通鉴》,1993年。
【主编档案集】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34卷,2002年。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8卷,2009年。
《俄国解密档案:新疆问题》,2012年。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12卷2015年。
《《朝鮮戰爭:俄國檔案館的解密文件》》,2015年。
《东欧各国社会制度转型档案文献编目》9卷,2019年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东北问题所展示的战后中苏关系背景
一 斯大林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
二 苏共左右逢源与中共独占东北的决心
三 苏联从东北撤军与中国内战的开启
四 莫斯科对中共东北政权的物质援助
· · · · · · (更多)
第一章 东北问题所展示的战后中苏关系背景
一 斯大林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
二 苏共左右逢源与中共独占东北的决心
三 苏联从东北撤军与中国内战的开启
四 莫斯科对中共东北政权的物质援助
五 苏共对进一步援助中共的忧虑和思考
第二章 中苏两党高层接触与同盟建立的基础
一 毛泽东急于取得莫斯科的理解和支持
二 斯大林有意调停和谈与毛泽东的激烈反应
三 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的积极成果
四 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的重大收获
五 毛泽东公开宣布“一边倒”的既定方针
第三章 同盟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突及其结果
一 斯大林有意回避处理中苏条约问题
二 毛泽东坚持必须签订新的中苏条约
三 莫斯科对中苏谈判文件的精心准备
四 斯大林迫于形势而做出重大让步
五 苏联在后期谈判中的经济要求和算计
六 斯大林为维护苏联战略利益的深层考虑
第四章 中苏同盟在朝鲜战争期间的巩固和发展
一 中共搁置台湾战役计划及其制约因素
二 毛泽东被迫接受朝鲜战争的既成事实
三 中苏对出兵援助朝鲜问题的各自打算
四 苏联空军出动和“米格走廊”的建立
五 斯大林在战略策略上对毛泽东的支持
六 战时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第五章 苏联调整对华政策与中苏同盟“蜜月”
一 赫鲁晓夫把中苏关系推上新台阶
二 苏联退出股份公司和归还旅顺港
三 新中国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
四 苏联对中国的大规模经济援助
五 苏联专家在中国的作用和影响
第六章 苏共二十大与中共八大的政治双重奏
一 苏共二十大提出的新方针及其实质
二 对个人崇拜的批判与“非斯大林化”
三 “秘密报告”冲击波与毛泽东的反应
四 以苏为鉴与中共对发展道路的思考
五 中共八大新党章不再提毛泽东思想
第七章 波匈事件与中共对莫斯科的政治支持
一 赫鲁晓夫急需中共协助处理东欧问题
二 波兰危机与中共提出的原则和立场
三 中共在匈牙利事件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 赫鲁晓夫面对波匈事件余波的困境
五 周恩来在苏、波、匈三国的穿梭外交
第八章 中苏两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走上顶峰
一 毛泽东提出召开共产党会议解决问题
二 六月事件与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的支持
三 赫鲁晓夫决定帮助中国研制核武器
四 中苏在政治上紧密配合的经典之作
五 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指点江山”
第九章 “大跃进”、人民公社与中苏对内政策分歧
一 中苏两国团结合作的继续努力
二 毛泽东追求的共产主义乌托邦
三 在狂热群众运动中的苏联专家
四 莫斯科从热情支持到谨慎反对
五 毛泽东在庐山向赫鲁晓夫“宣战”
第十章 炮击金门、中印冲突与中苏对外政策分歧
一 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引起的风波
二 炮击金门与赫鲁晓夫的尴尬处境
三 赫鲁晓夫决定停止对中国核援助
四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中立立场
五 两国领导人之间激烈的争吵和辩论
结 语 关于中苏同盟破裂深层原因的再讨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与莫斯科一样,也有同样的顾虑。因此,美国人需要与苏联人共同保守苏联空军参战的秘密。实际上,美国空军很早就知道他们真正的空中对手既不是朝鲜人,也不是中国人——美国飞行员不仅在空中看到了欧洲人的面孔,而且在无线电通话中听到了俄语。这一情况上报以后,美国当局认为对此必须保持沉默并封锁消息,以免刺激舆论迫使政府采取报复行动,从而导致战争升级。在决策机构关于是否应公布俄国人参战的消息的辩论中,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司司长保罗·尼采起草的建议保密的文件对此做出了结论。尼采对后来的访问者说:“如果我们公布真相,公众将要求我们对此采取相应的行动。最终,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只能是扩大战争,卷入与苏联更加严重的冲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 苏联空军出动和“米格走廊”的建立 -
斯大林想要参与调停国共内战的想法早已有之。对苏联的安全和经济利益来说,只要中共能够在整个东北取得政权,就已经满足莫斯科的要求了,若再对华北和西北有所控制,当然更好。正是在这个范围内,如前文所说,苏联对中共的援助是比较及时的慷慨的,因为这毕竟与苏联的安全和利益有着直接关系。如果中共的势力范围继续扩大,则很可能招致美国的干预。那样,莫斯科就会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或者眼看着中共在美蒋的合理打击下败退,而使苏联失去东方的安全屏障;或者全力援助中共,而不惜与美国在远东大陆发生直接冲突。所以,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促使国共停止内战,以保住既得利益而不冒任何风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 斯大林有意调停和谈与毛泽东的激烈反应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无奈的选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无奈的选择"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8.9
-
- 冷战中的盟友 9.0
-
-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共三册) 8.3
-
-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 9.3
-
- 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 8.9
-
- 中苏关系史纲 9.2
-
- 脆弱的联盟 7.8
-
- 最後的「天朝」 9.2
-
- 权力优势 9.4
无奈的选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冷战格局中中苏同盟的兴衰嬗变:一种历史脉络的深度解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创新点 • 史料运用:大量使用中国外交部、国防部等及台湾地区“国史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资料中心所藏档案资料,还到美国、俄罗斯等收集档案并对当事者访谈,为研究提供丰富一手资料。 • 观点见解: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颠覆中外学者既有定论的独到看法,如指出早在...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本书内容和毛,斯与朝鲜战争有重复吗? | 来自沙鸥 | 3 回应 | 2025-01-22 18:29:51 |
买书要趁早? | 来自mowo | 2 回应 | 2025-01-22 18:28:58 |
出毛、斯、朝鲜 | 来自King的小书摊 | 2024-11-02 16:48:23 | |
敬请期待新书,还有沈志华老师讲座哦~ | 来自社科文献 | 13 回应 | 2024-08-30 18:49:49 |
无悔的分手——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1960-1973) | 来自lookout | 17 回应 | 2024-04-16 17:37:28 |
> 浏览更多话题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关于民国那些事 (圣)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37°暖书单(二) (37°暖)
- 2013年新书(第一辑) (嘉木立)
- 社科文献好书推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无奈的选择的评论:
feed: rss 2.0
40 有用 此号不用! 2017-05-21 02:18:40
禁书,又是禁书
13 有用 Boromir 2018-12-19 21:22:34
中国能从谷底爬上来,最内核的是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自强不息,熬出来的。
5 有用 部局 2020-05-08 19:07:48
重构历史叙事,重建解释体系。期待《无悔的分手》尽快出版。
1 有用 Tradition 2013-11-09 16:23:48
今天弄到一套
4 有用 Apocrypha 2017-06-08 20:07:10
一部凤凰男的逆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