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等待戈多》是萨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其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作品,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是没有什么情节可言。在这部剧中,两个流浪汉一直在乡间的小路上等待戈多,他们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没有人知道戈多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他们不知道,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一直等待的戈多,仿佛一个巨大的隐喻,象征人类无法摆脱的虚无与宿命感。写于1948年的两幕剧《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等待戈多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 ) 1906.4.13 - 1989.12.22,爱尔兰作家,创作的领域主要有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出生于爱尔兰,早年来到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留在法国从事文艺创作。开始他主要是写小说,后来主要写剧本。1952 年他发表的 《等待戈多》 在 1953 年上演时获得巨大成功。从此以后,他 又 创 作 了 许 多 剧 作 , 主 要 有 《最 后 的 一 局》 《哑剧》《最后一盘录音带》《快乐的日子》 等,这些都属于荒诞派戏剧。
1969 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余中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文学》 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现受聘为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毕业...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 ) 1906.4.13 - 1989.12.22,爱尔兰作家,创作的领域主要有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
出生于爱尔兰,早年来到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留在法国从事文艺创作。开始他主要是写小说,后来主要写剧本。1952 年他发表的 《等待戈多》 在 1953 年上演时获得巨大成功。从此以后,他 又 创 作 了 许 多 剧 作 , 主 要 有 《最 后 的 一 局》 《哑剧》《最后一盘录音带》《快乐的日子》 等,这些都属于荒诞派戏剧。
1969 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余中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文学》 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现受聘为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毕业,曾留学法国,在巴黎第四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长年从事法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评论、研究工作,翻译介绍了奈瓦尔、克洛代尔、阿波利奈尔、贝克特、西蒙、罗伯-格里耶、萨冈、昆德拉、勒克莱齐奥、图森、艾什诺兹等人的小说、戏剧、诗歌作品。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目录 · · · · · ·
第二幕
喜欢读"等待戈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等待戈多"的人也喜欢 · · · · · ·
等待戈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2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8.4分 11876人读过
-
Faber & Faber (2006)8.9分 585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8.6分 5222人读过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8.6分 424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已购—戏剧 (赵开放)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文新思 (森森)
- 橡皮選書 (烏普西侖巴)
- 11 (豆友02222222)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等待戈多的评论:
feed: rss 2.0
16 有用 广姐 2022-11-14 17:49:53 湖北
荒诞派的书大火不知道是因其写的过于无聊,好打发时间还是因其解读性太强以致于无数人一边说着这本书很无聊,另一边又在疯狂找寻文中线索印证猜想。本文故事十分简单:两个互相不认识的流浪汉在街边闲聊,说在等着“戈多”,他是谁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不知道,他来了之后要说什么也不知道,就知道要等。所有的对话都十分无聊,甚至没有连贯性,今天说过的话,见过的人明天就忘了是常态。其他出场人物、场景的变化也是依靠独白部分... 荒诞派的书大火不知道是因其写的过于无聊,好打发时间还是因其解读性太强以致于无数人一边说着这本书很无聊,另一边又在疯狂找寻文中线索印证猜想。本文故事十分简单:两个互相不认识的流浪汉在街边闲聊,说在等着“戈多”,他是谁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不知道,他来了之后要说什么也不知道,就知道要等。所有的对话都十分无聊,甚至没有连贯性,今天说过的话,见过的人明天就忘了是常态。其他出场人物、场景的变化也是依靠独白部分体现,场景也就是一个土堆,一棵树(第一幕到第二幕就是多了几片树叶);人物呢就是波卓变瞎了,幸运儿变哑了,没了;时间则是星期六。 (展开)
11 有用 欣宝 2023-04-11 21:25:03 陕西
他们在等待戈多,那我们又在等待什么出现来拯救我们无聊乏味的生活呢
2 有用 巴纳巴斯 2024-03-15 11:25:24 浙江
一个有趣的发现:书中两位主人公互称对方为“迪迪”与“戈戈”,而在书末尾,其中一人又喊出了“该隐”与“亚伯”的名字。他们是爱恨交织,而又无法分开的兄弟,亦是全人类的缩影。
4 有用 画楼无凭 2023-09-22 22:30:19 上海
从荒诞和虚无中看到一种力量,或许等待本身就是意义
34 有用 非虛構 2023-04-29 00:36:01 北京
活着总得等待什么,哪怕是等待戈多。有人问贝克特,戈多究竟代表什么,他回答道:“我要是知道,早在剧中说出来了。”事实上,我们一生都在等待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生活就在这等待中展开并且获得了理由。等的滋味不免无聊,然而,一无所等的生活更加无聊。不,一无所等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一无所等的时候,我们还在等,等那个有所等的时刻到来。一个人到了连这样的等也没有的地步,就非自杀不可。所以,始终不出场的戈多先生实在是... 活着总得等待什么,哪怕是等待戈多。有人问贝克特,戈多究竟代表什么,他回答道:“我要是知道,早在剧中说出来了。”事实上,我们一生都在等待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生活就在这等待中展开并且获得了理由。等的滋味不免无聊,然而,一无所等的生活更加无聊。不,一无所等是不可能的。即使在一无所等的时候,我们还在等,等那个有所等的时刻到来。一个人到了连这样的等也没有的地步,就非自杀不可。所以,始终不出场的戈多先生实在是人生舞台的主角,没有他,人生这场戏是演不下去的。精神一面要逃避无常,企求永恒,另一面却又厌倦重复,渴慕新奇。对于那些不安的灵魂来说,重复比无常更不堪忍受。精神原是为逃脱无常而不倦地追求永恒,到后来这不倦的追求本身成了最大需要,以致当追求倦怠之时,为了逃脱重复,它就宁愿扑向无常,毁灭自己。 (展开)
0 有用 赛里斯高太尉 2024-11-07 14:33:53 辽宁
这版感觉不如施先生译的…蓝字印刷也很坐牢
0 有用 云中杉 2024-11-07 11:48:49 陕西
很荒诞很虚无,看得我又要陷入之前那种空心痛苦的状态。 翻译还挺好的。
0 有用 逆天回旋玉花子 2024-11-06 00:04:24 云南
没事,你几个等通知,我明天来
0 有用 __46__ 2024-11-05 12:54:37 四川
说实话没读懂。读之前我大概知道这本书的戈多就和《城堡》里的克拉姆一样都是徒劳等待的一种宿命。但拿到这本书才发现并不是小说而是剧本。里面有很多对话所以读起来很容易,但里面出现的人物却又看不出于戈多这个主题有什么联系,就只是从等待的无聊到乱哄哄地一阵吵闹最后再归于等待的无聊。粗略地读完之后也没再想去看一看评论解说,没什么收获。
0 有用 布列瑟农 2024-11-04 19:46:13 浙江
一口气读完,合上书页感觉被某种东西吞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