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梅洛-庞蒂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郑天喆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59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ISBN: 9787100189088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郑天喆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59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
ISBN: 9787100189088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于1948年接受电台采访的七篇谈话录。在这次访谈中,梅洛-庞蒂以谈话的形式,清楚易懂地解释了他的哲学思想。具体地说,在这本书中,梅洛-庞蒂借助于现代艺术,尤其是塞尚的作品,探讨了我们如何通过知觉建立起与世界的关联。
作者简介 · · · · · ·
梅洛-庞蒂: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主要著作:《知觉现象学》、《行为的结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哲学赞词》、《世界的散文》等。
译者简介:
郑天喆: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法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译有:《法国认识论》(合译)。
目录 · · · · · ·
告读者
第一章 知觉世界与科学世界
第二章 探索知觉世界:空间
第三章 探索知觉世界:感觉事物
第四章 探索知觉世界:动物性
第五章 从外部看到的人
第六章 艺术与知觉世界
第七章 古典世界与现代世界
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第一章 知觉世界与科学世界
第二章 探索知觉世界:空间
第三章 探索知觉世界:感觉事物
第四章 探索知觉世界:动物性
第五章 从外部看到的人
第六章 艺术与知觉世界
第七章 古典世界与现代世界
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无论观察精进到了何种地步,在我们的构想中它都依然会有变得更加完备更加精确的空间。科学的任务一一去澄清具体之物、去澄清感性之物一一是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完成。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再像古典时代那样把具体的感性之物看作仅仅是有待被科学认识所扬弃的表面现象。被知觉的事实以及一般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事件不能够从一些号称构成了宇宙之永恒面孔的规律中演绎出来;而是恰恰相反:规律仅仅是对物理事件的近似表达,所以说规律永远也不可能彻底澄清其晦暗。如今的科学家已经不再像古典时代的科学家那样抱有通达事物之核心、通达客体之本身这样一个幻想了。关于这一点,相对论物理学确证了绝对而最终的客观性是个虚幻的妄想——通过向我们证明每一次观察都严格地系于观察者的位置,都和观察者的处境密不可分;通过使得绝对的观察者这样一个看法被摒弃。我们不可沾沾自喜地以为可以在科学中通过运用纯粹且非处境的理智抵达那不带任何人类痕迹的对象一一正如上帝所见那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讲 知觉的世界与科学的世界 -
然而,随着非欧几何的兴起,这一切都变了:我们开始认为空间本身就是弯曲的,我们开始认为位移这一事实本身就会改变物体,我们开始认为空间的各个部分和各个维度是不能互换的,这些部分和维度会对在其中进行位移的物体施加某些改变。由此,世界中的同一和变化就不再被各自归因于相互间了然无涉的原则;世界中的物体就不再能够自处于一个绝对的同一性中,世界的形式和内容就被混合了起来,世界就不再是欧氏几何的均质空间所描述的那个僵化的框架结构。故此,严格地把空间和空间里的物体区分开就变得不再可能了,严格地把作为纯粹概念的空间和具体地呈现给我们的感官的空间区分开就变得不再可能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讲 探索知觉的世界:空间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共53册),
这套丛书还有
《色情史》《作为一个他者的自身》《声音与现象》《文学空间》《继承人》
等
。
喜欢读"1948年谈话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胡塞尔哲学中的发生问题 8.7
-
- 雅典与耶路撒冷 8.7
-
- 本真性的黑话 9.0
-
- 我,眼睛,声音 8.1
-
- 观物如实:一种知觉理论 6.9
-
- 伦理与无限 9.1
-
- 哲学赞词 9.4
-
- 烛之火 7.4
-
- 法国哲学研究 8.2
-
- 谢林导读 8.3
1948年谈话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全文到底都讲了些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遇到好书还是得强迫自己写点东西。 总的来说,这本书围绕“知觉”这一主题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1、科学是否值得我们无条件地奉为圭臬?2、人如何感知作为客观实在的空间?3、客观物体以何种方式被我们感知?4、小孩、原始人、病人和动物能像正常成年人一样理解客观世界吗?5、... (展开)
【转】韦永琼:表达与儿童画——梅洛-庞蒂的儿童现象学管窥
摘要:儿童画的研究除了从美术教育或儿童心理学方面展开之外,还可从现象学上对之进行不同于前两者的观照。梅洛-庞蒂以现象学的眼光来审视儿童画这一现象,并指出:儿童画是一种原始表达;儿童画是儿童对他所感知到的世界的一种再现;儿童的表达是一种时间性表达,不同于成人的...
(展开)

听梅洛-庞蒂时,北方降雪
今日听罢《知觉的世界:论哲学、文学与艺术》。讲者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1908-1961),1945年出版其代表性著作《知觉现象学》,1952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与萨特合办《现代》杂志,深刻地影响了二战后法国的公共领域。译者王士盛、周子悦,皆是在读博士生,一为哲学...
(展开)

备忘|梅洛庞蒂《知觉的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第一讲中,他首先指出了知觉的世界和科学的世界在当下语境中的对立。他没有论证二者孰优孰略,也没有指责理性主义的广布,最多只是借科学的不足,试图为知觉的世界正名:科学的世界无法达到绝对客观,它对物理事件的近似表达呼唤我们去重新认识知觉。 随后从第二讲开始,他带... (展开)> 更多书评 4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9.0分 3245人读过
-
Routledge (2004)8.6分 40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3)9.4分 41人读过
-
Routledge (2008)8.5分 4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0 (普照)
- 文化漫笔 (森森)
- zhouyuph的西哲书单 (zhouyuph)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9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1948年谈话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 2022-10-23 16:07:10 吉林
小册子真香
0 有用 三金属元素 2022-11-01 21:27:00 吉林
“我们能够而且应当分析我们时代的含混性,并穿越这种含混性,尝试去探索一条可以在意识和真理中坚持的道路。” “复兴从来都不是重建,而是掩盖。”
0 有用 入黄逐青 2022-04-24 11:14:45
即使是近100年前的谈话录,于我们,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5 有用 绵宁 2021-01-09 14:02:08
额....不是出过一次了嘛……
0 有用 不顾。 2022-11-11 21:20:59 甘肃
我们与空间的关系不再是脱离肉体的纯粹主体与遥远对象的关系,而是居住在空间中的人与其熟悉环境的关系。 我们与事物的关系并不疏远,每个事物都对着我们的身体和生命说话,它们被赋予了人类的性格,反过来,这些事物作为我们所喜好或者嫌恶的行为的象征而活在我们中。人被投到事物中,事物被投到人中。 因此,无论机械论生物学可能说什么 ,我们所生活着的世界无论如何也不仅仅由事物和空间构成,某些我们称为生命体的物质碎片... 我们与空间的关系不再是脱离肉体的纯粹主体与遥远对象的关系,而是居住在空间中的人与其熟悉环境的关系。 我们与事物的关系并不疏远,每个事物都对着我们的身体和生命说话,它们被赋予了人类的性格,反过来,这些事物作为我们所喜好或者嫌恶的行为的象征而活在我们中。人被投到事物中,事物被投到人中。 因此,无论机械论生物学可能说什么 ,我们所生活着的世界无论如何也不仅仅由事物和空间构成,某些我们称为生命体的物质碎片在其周围、用其动作或行为描画出一一种属于它们自身的事物面貌,只有当我们接受动物性的景观、与动物性共存、而不是轻率地拒绝承认其各种内在性,这种事物面貌才会向我们显现出来。 我们只是在接触了其他人之后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反思永远是一种向我们自身的回归,而这种回归又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与他人的来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