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段为大众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书中以其60余年的考古生涯为主线,回顾了他在实践中探索考古学科理论和方法所走过的艰辛道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考古学的成长过程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方面的主要成就,因此,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世纪之作”。
作者简介 · · · · · ·
苏秉琦(1909一1997),中国著名考古学家。1949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并积极推动考古学普及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先后提出中国六大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和“发展模式三类型”等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理论。90年代初提出世界性的中国考古学,更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成熟的代表性论点。论著有《瓦鬲的研究》、《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和《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等,并主编多卷本《中国通史-远古部分》和《考古学文化论集》。
目录 · · · · · ·
开头的话
一、两个怪圈
二、学读“天书”
三、解悟与顿悟
四、“条块”说
五、满天星斗
六、三部曲与三模式
七、双接轨
附录: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年表
本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里程碑
捕捉火花
· · · · · · (收起)
一、两个怪圈
二、学读“天书”
三、解悟与顿悟
四、“条块”说
五、满天星斗
六、三部曲与三模式
七、双接轨
附录: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年表
本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里程碑
捕捉火花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近两千年间,正是北方草原民族几次大迁徙、大融合的动乱时代。几次大迁徙、大融合的主要民族是鲜卑人建立北朝(北魏等)、契丹人建的辽朝、蒙古人建立的元 明、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它们立体交叉,各自的开国史都经历过古国、方国、帝国这三部曲。它们所建立的国家是中国国家形成的又一类型,可称中国国家发展三 模式中的“续生型”。 举鲜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权的南北朝时代为例。我们在史前时期划分的面向海洋和面向欧亚大陆的两半块,在秦汉帝国解体后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社会大转轨时期,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农牧接壤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在历代农牧文化交流中形成若干交通要道和口岸,北方民就是通过这口岸沿太行山上下入主中原的。“五胡乱华”是个贬义词,可但它与欧洲人 所评的“蛮族人侵”不完全是一回事。“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它为中华民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它还带来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的各信息,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都源于北朝。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六、三部曲与三模式 -
所有这一过程,都不是由中原向四周辐射的形势,而是各大文化区系在大致同步发展的前提下,不断组合与重组,形成在六大区系范围内涵盖为大致平衡又不平衡的多元一体的格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条块”说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 条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本书内容概述 如其学生开篇所言,本书乃是苏秉琦先生对自己几十年来研究成果的自我归纳与总结,它生切地反映了我国考古学界在学科本身建树上所取得的突破与进展。在本书首章,苏秉琦先生提出在历史教育中存在两大怪圈,一种是大一统观念,另一种是将社会发展规律等同于历... (展开)
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比喻
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这些文明如同大地上的一个个湖泊,这些湖泊没有水道互相连接,独立的发展变大——古国产生了,这些古国大多是原生型。某一天,这些湖泊有了水道互相连接,这水道形成的长河是即是中国文明的共同传统,水道和湖...
(展开)

(读书笔记)全书对文明起源的论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中有一张特别宝贵的区系图,我印下来放在整理远古史的手帐中,几乎每日在看。这本书讲了许多对考古学说该如何建立的思考,也有对文明起源本身的认识。我整理的这篇读书笔记暂时主要倾向于后者,略去前者。 一、两个怪圈 略 二、学读天书 略 三、解悟与顿悟 梳理仰韶文化,提... (展开)
读《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这本书是苏秉琦先生晚年(1996年)赴深圳期间半疗养半工作、聊天中回忆往事,再由郭大顺先生全程记录而成的,郭先生“穷数月之力,整出了初稿”。1993年适逢台湾倡议召开“海峡两岸考古学与历史学学术交流研讨会”,由于种种原因,苏先生出行的愿望未能实现,如他的儿子苏恺之...
(展开)

量化的分析与分析的量化
我最近大强度的看了七八本史前研究的书,到了苏秉琦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我决定要告一段落了。 除了史蒂文.米森的《史前人类简史》,其他的都是国人或者有深切国内渊源的海外华人学者的著作。 我得说,除了苏秉琦,其他的学者,都实在太缺乏那个足以有创造性的“我见”了。 ...
(展开)

文化区系类型学说:“条块”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问题意识:两个怪圈 1.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 2.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历史本身 文化区系类型学说 1.考古类型学:生物分类学启发,研究考古学遗存外部形态的演变,又被称作形态学或分类学 (1)从15世纪后期开始,欧洲出现收藏罗马古物的热潮,逐渐形成了古物学 (... (展开)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读书笔记
苏秉琦(1909.10.04-1997.6.30),河北高阳人。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学的指导者、奠基人、考古教育主要创办者之一。代表作有《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等。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是1996年,苏秉琦先...
(展开)

【转】李新伟: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 ——苏秉琦“中国”观的新思考
一 苏秉琦早在1979年就指出中国考古学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回答“中国文化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完成这一使命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是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前基础,即在史前时代识别历史时期中国的雏形。 苏秉琦提出“中国”的形成经历了“共识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4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9.1分 139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8.5分 518人读过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9)8.9分 201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2013)9.2分 15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购书实架 (Lebold)
- 文朙的黎朙·PreHistory·史前人类序列 (漆园吏玫)
- 中国先秦史 (冷官)
- 刀退隐的藏书(2014) (刀退隐)
- 东方文明 (江右赤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已注销] 2013-01-27 14:04:53
“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1 有用 icarus 2016-05-02 09:29:18
虽然是当通俗书出,其实并不通俗。
0 有用 ourmfzh 2014-05-09 23:47:52
再也不敢随便看考古书了
0 有用 耒昔 2012-04-23 21:09:33
于个人学术思想之变迁中见社会学术思想之变迁。
0 有用 啦啦&css 2013-04-29 10:01:05
当当特价时买的,10块钱左右。断断续续读的,关于器物知识部分不太懂,中华民族起源部分真的有很多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