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从军情五处的间谍,到英国国宝级小说家。《柏林谍影》作者约翰·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
☆ 他是约翰·勒卡雷,也是大卫·康威尔,近四十个人生片段,狙击一个伟大小说家充满矛盾与挣扎的自我。
☆ 间谍生涯与小说写作其实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者都要随时准备好去窥视人类的罪过,以及通往背叛的种种途径。
☆ 有一种鸽子天生就被培养成狩猎游戏的靶子,它们飞越专门修建的漫长隧道,而出口就是猎人们的枪口。
-----------
服务过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初试写作,就震惊文坛。
这是英国国宝级小说大师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记下了他人生中近四十个刻骨铭心的片段,再现一个伟大作家的双重身份和多重自我。他目睹残酷战争与冷血杀伐;他跟着战地记者藏身壕沟,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他采访狱中的恐怖分子,却被对方堵得哑口无言;他目睹苏联巨变前后的社会,感慨万千;他见证了布罗茨基获得诺奖的...
☆ 从军情五处的间谍,到英国国宝级小说家。《柏林谍影》作者约翰·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
☆ 他是约翰·勒卡雷,也是大卫·康威尔,近四十个人生片段,狙击一个伟大小说家充满矛盾与挣扎的自我。
☆ 间谍生涯与小说写作其实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者都要随时准备好去窥视人类的罪过,以及通往背叛的种种途径。
☆ 有一种鸽子天生就被培养成狩猎游戏的靶子,它们飞越专门修建的漫长隧道,而出口就是猎人们的枪口。
-----------
服务过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初试写作,就震惊文坛。
这是英国国宝级小说大师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记下了他人生中近四十个刻骨铭心的片段,再现一个伟大作家的双重身份和多重自我。他目睹残酷战争与冷血杀伐;他跟着战地记者藏身壕沟,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他采访狱中的恐怖分子,却被对方堵得哑口无言;他目睹苏联巨变前后的社会,感慨万千;他见证了布罗茨基获得诺奖的瞬间,也亲历了电影大师弗里茨·朗的失意;他写下骗子父亲与自己既疏离又难舍的亲情,并苦苦思索间谍与作家的异同。
“逃避与欺骗是我童年非有不可的武器。青少年时期,我们都是某种间谍,而我却早已是退役的老兵。情报世界拥我入怀的时候,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
------------
在这本书里,有两个勒卡雷,一个是作为间谍小说作家的他,他写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就像是托尔金写中洲世界;另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当代小说家,搜寻着出逃的自我。
——《卫报》
鸽子隧道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勒卡雷
John le Carré
原名大卫·康威尔(David Cornwell),1931年生于英国。曾就读于伯尔尼大学和牛津大学,在伊顿公学教授过法文与德文。18岁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1958年就职于英国安全局军情五处,同时开始写作。1963年,第三本小说《柏林谍影》问世,知名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赞:“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由此奠定文坛大师地位,并转为全职写作。在过去的50年中,勒卡雷居留于伦敦与康沃尔郡,笔耕不辍,迄今共著小说25部,有4部入选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百佳犯罪推理小说”,3部入选MWA十大流派名作排行榜“十佳间谍小说”,获奖无数,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50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也被西方评论界誉为“在世最好的英语小说家之一”。
目录 · · · · · ·
自序
第一章 别对你的秘密情报局太凶残
第二章 柯洛布克博士的法律
第三章 官方访问
第四章 发言权
第五章 敬启者
第六章 英国司法之轮
第七章 伊万•谢罗夫的倒戈
第八章 遗产
第九章 穆拉特•库尔纳兹的清白
第十章 走出去,前往现场
第十一章 撞见杰里•威斯特贝
第十二章 在万象的孤独
第十三章 实景剧场:与阿拉法特共舞
第十四章 实景剧场:碧姬别墅
第十五章 实景剧场:罪责的问题
第十六章 实景剧场:亲密关系
第十七章 死在自己盔甲里的苏联骑士
第十八章 东部蛮荒:一九九三年的莫斯科
第十九章 鲜血与财富
第二十章 花园里最大的熊
第二十一章 在印古什人之中
第二十二章 约瑟夫•布罗茨基的获奖
第二十三章 别向错误的人寻求答案
第二十四章 兄弟的守护者
第二十五章 巴拿马什么鬼!
第二十六章 深入敌后
第二十七章 追寻军阀
第二十八章 理查德•伯顿需要我
第二十九章 亚利克•基尼斯
第 三 十 章 遗失的杰作
第三十一章 贝尔纳•皮沃的领带
第三十二章 与囚徒共进午餐
第三十三章 作者父亲的儿子
第三十四章 向雷吉致谢
第三十五章 头号罪犯
第三十六章 斯蒂芬•斯彭德的信用卡
第三十七章 给志存高远的小说家的建议
第三十八章 官方的最后机密
资料来源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你知道沙漠风暴行动吧,大卫?”普里马科夫问我。 是的,叶夫根尼,我知道沙漠风暴行动。 “萨达姆,是我的朋友,你知道我说的朋友是什么意思吗,大卫?” 知道,叶夫根尼,我想我知道你说的朋友是什么意思。 “萨达姆,他给我打了电话。”普里马科夫越说越愤慨,“‘叶夫根尼,给我留点面子,把我带出科威特。’” 他停顿了好一会儿,让听众们清楚认识到萨达姆这个请求的重要性。慢慢地,我们都了解了。他这是在告诉我们,萨达姆·侯赛因曾经请求他说服老布什,让他的军队可以有尊严地撤出科威特——也就是所谓的“给他留点面子”——这样一来,美国和伊拉克之间就不必开战了。 “所以我就去找布什,”他继续说,提起布什的名字时,明显十分生气,“这个人,”——他停了下来,紧张地和翻译讨论了一下。即便普里马科夫刚才确实打算从嘴里蹦出些态度强硬的词汇去形容老布什,现在也已经重新调整了用词。 “这个布什不希望展开合作,”他很不情愿地说道,脸上露出愤愤不平的神情,“所以,我就到英格兰来了,”他说下去,“对于你们英国,你们的撒切尔夫人,我来——”他又急忙和翻译商量了一番,这一次,我听到一个俄语词“dacha”(指郊外别墅),这是我唯一听懂的词。 “契克斯。”翻译说。 “所以,我来到契克斯。”他大手一挥,要我们安静下来,但其实大家早已安静下来,“整整一个小时,这个女人都在教训我。他们就想要战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十章 花园里最大的熊 -
照相机对我而言根本没用,当我书写笔记的时候,我的记忆就会自动储存这些想法。而我拍照的时候,照相机反而会偷走我的工作成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七章 追寻军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鸽子隧道"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鸽子隧道"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间谍的遗产 8.4
-
- 召唤死者 7.4
-
- 夜班经理 7.2
-
- 史迈利的人马 8.7
-
- 完美的间谍 7.8
-
-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8.4
-
- 第二本书 8.6
-
- 和帕斯捷尔纳克在一起的岁月 8.2
-
- 永恒的园丁 7.3
鸽子隧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 更多书评 9篇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减5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Viking (2016)9.0分 15人读过
-
木馬文化 (2017)8.2分 24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2017)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Viking (2016)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且论身前千秋事——有趣的自传 (tuppence)
- 好奇心日报的推荐书单2019 (Dao里个Dao)
- 2019华文电影图书 (妖灵妖)
- 已购待阅 Part 1 (iamjaneite)
- 我的推理藏书单(七)~ (风~.宿命'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鸽子隧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oceaneagle 2019-09-11 13:04:17
非常好看!
0 有用 蘑菇菌 2021-04-05 22:12:30
艺术来源于生活hhhhh
8 有用 Anhedonia 2020-12-01 00:55:10
勒老师,永远滴神。副标题应是《我的师承》,确实很多地方都能够在小说中找到对应的部分。写龙尼的一章令人心碎,写艾略特和菲尔比的一章令人叹息(并且发出kdl的怪笑),写库布里克的那段令人捧腹,写牛津富二代男友(并不是!)的一章令人由衷感叹这真他妈太浪漫了。总之,如果你读了太多勒老师(并且吃了至少一对他笔下的西皮),你一定会从这本书里得到超过勒老师原本设想你能得到程度的乐趣。
1 有用 文景 2019-09-24 11:25:02
《柏林谍影》作者约翰·勒卡雷的唯一回忆录。有一种鸽子天生就被培养成狩猎游戏的靶子,它们飞越专门修建的漫长隧道,而出口就是猎人们的枪口。
9 有用 Endoriel布 2019-07-02 00:40:01
冷战意识形态与互惠至上的国际关系狙击着他的间谍们,而勒老在这部回忆录里狙击着双重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