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奇特的一生》描述了一个真正和时间成为朋友的人,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做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等各方面,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自己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柳比歇夫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儿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也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奇特的一生的创作者
· · · · · ·
-
达尼伊尔·格拉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格拉宁
俄罗斯著名作家,一生著作等身。2012年获俄罗斯“巨著奖”——俄罗斯最重大的文学奖,其奖金额度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 · · · · ·
编者的话
第一章
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
第二章
崇拜者眼中的柳比歇夫
第三章
令人惊叹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遗产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
第四章
发现“时间统计法”
令人叹为观止的编号文档
时间开销日记
时间的账簿
第五章
精确感知时间
如何与时间相处
“我对时间统计法已经习惯了,没有它就没法工作”
第六章
缘起:一生的奋斗目标
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很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
第七章
人生的容量
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
时间统计法的本质:针对过程的“事件—时
间日志”
总结的价值和意义
第八章
时间之镜
第九章
时间统计法的胜利
第十章
光亮的背面
其他的事实
柳比歇夫的自我评价
生活的内容并不是苦难,而是成果
向自己提问题
第十一章
井井有条的生活
分门别类的爱好
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热爱自己的事业
第十二章
一切皆有代价
说真话的人
平反
第十三章
了解一个人,就要看到他的矛盾
年度总结:向时间做自我剖析
不时走入岔道
无休止的内心争执
自我批评的能力
第十四章
比时间更宝贵的
计划没有全部完成
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一个一生都不断成长的人
第十五章
成为时间的朋友
简朴生活:超过最低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
保持独立的考验
时间统计法的标尺
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
第十六章
超越自己的可能
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
对待时间的态度
过得很好的一生
附录
与时间统计法无关——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
· · · · · · (收起)
第一章
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
第二章
崇拜者眼中的柳比歇夫
第三章
令人惊叹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遗产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
第四章
发现“时间统计法”
令人叹为观止的编号文档
时间开销日记
时间的账簿
第五章
精确感知时间
如何与时间相处
“我对时间统计法已经习惯了,没有它就没法工作”
第六章
缘起:一生的奋斗目标
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很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
第七章
人生的容量
随时随地利用“时间下脚料”
时间统计法的本质:针对过程的“事件—时
间日志”
总结的价值和意义
第八章
时间之镜
第九章
时间统计法的胜利
第十章
光亮的背面
其他的事实
柳比歇夫的自我评价
生活的内容并不是苦难,而是成果
向自己提问题
第十一章
井井有条的生活
分门别类的爱好
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热爱自己的事业
第十二章
一切皆有代价
说真话的人
平反
第十三章
了解一个人,就要看到他的矛盾
年度总结:向时间做自我剖析
不时走入岔道
无休止的内心争执
自我批评的能力
第十四章
比时间更宝贵的
计划没有全部完成
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
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
一个一生都不断成长的人
第十五章
成为时间的朋友
简朴生活:超过最低必需品限度的东西,他都不要
保持独立的考验
时间统计法的标尺
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
第十六章
超越自己的可能
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
对待时间的态度
过得很好的一生
附录
与时间统计法无关——谈《奇特的一生》的创作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我们的时代,决心献身于一种旁人看来极不严肃的工作,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气的。需要勇气和热爱。当然,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是热爱自己那一门科学的。特别是当 科学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很美的时候。不过,除了星星、蝴 蝶、云彩、矿物而外,还有美的东西,不过这种美,除了专家, 谁也看不见。这大部分是抽象的东西,如数学、力学、光学。 有些人完全能从不寻常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研究的对象。例如,知名的细胞学家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 亚历山大罗夫曾兴高采烈地向我描述细胞的举止行动;他告诉我,细胞无疑是有灵魂的。柳比歇夫当然深信,最高尚的科学是昆虫学。昆虫学使人保留童年时代的优秀品质: 天真、纯朴和容易对事物表示诧异。首先,他根据亲身体验感到了这一点。实际上,也正是这样。一个上了年纪的、仪表端庄的人,突然无视身旁的行人,跨过水洼去追一个甲壳虫,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婴儿般的纯洁和不顾一切的品质。他说,人们把昆虫学家们看成是傻瓜,这有时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昆虫学家们就可以毫无危险地闯入最富“掠夺性”的地点,反正人们会把他们当作无害的怪物加以嘲笑的。 他们实际上也确实是怪物。他们之中有些人真是爱上了 自己的昆虫。卡尔·林德曼说,他爱三种生物:步行虫、 女人和蜥蜴。他捉住蜥蜴后,吻一吻它们的头,又放走 了 。 柳比歇夫打趣道:“看来,他对女人大致也是如此。” 在奥赫金公墓的施万维奇的墓碑上,雕刻着他心爱的蝴蝶翅膀上的花纹。 查尔斯·达尔文也是作为一个昆虫学家开始自己的事 业的。他回忆道: “......在剑桥大学时,对哪一项工作,我都没有象收集 小甲虫那样热心,哪一项工作也没有象收集小甲虫那样使 我满心喜悦......任何一个诗人在读到自己初次出版的长诗时所感到的喜悦,都不及我看到斯蒂芬斯出版社出版的《大不列颠昆虫画册》上‘查尔斯·达尔文先生收集’这几个具有魔力的字时所感到的那种狂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怎么样才叫热爱自己的工作 -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奇特的一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奇特的一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奇特的一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18 条 )








论坛 · · · · · ·
所以柳比歇夫对进化论的观点具体是什么? | 来自迁跃 | 2022-09-08 00:05:5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海燕出版社 (2001)8.2分 12023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7.7分 3276人读过
-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79)8.5分 1902人读过
-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3)7.6分 73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新世相图书馆荐书书单 (握爪🐾)
- 206.偶尔翻翻 (三日)
- 002.Kindle记录 (三日)
- 我的Kindle Unlimited吃回本计划-通识精选 (再买书我是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奇特的一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九月海子 2017-05-15 00:13:54
柳老头的一生是奇特的一生,从26岁时开始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账本,一直到82岁离世,每日不辍地坚持了56年。对于时间流水的记录,让他对于时间的敏感超乎常人,也因而拥有了多出常人一倍(不是量,而是质)的时间。他是那个知道“时间都去哪了”的人,时间是他的朋友。
6 有用 明亮的黄 2017-11-03 23:44:59
呃……太大跌眼镜了!抱着学习时间管理的强烈欲望与“错觉”,读了一本人物传记,末了作者告诉你这是一本小说……不得不说,封面真的很奇特!
6 有用 n_n 2017-08-04 14:52:29
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受益了!不过这个版本很不良心,一个中篇小说字大行稀的印完定价42....
11 有用 EVANGELION 2019-09-08 15:44:29
全书的内容抵不上附录的两句话:1、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间统计法才成立。2、很多人都想换个样子生活,想生活得更明智、更合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句话的问题李笑来已经回答了,就是行动起来,找对方法并且坚持下去。
7 有用 子归. 2018-02-04 22:45:12
这样详细的时间统计法,最佩服的,不仅在于能够坚持记录,而是柳比歇夫能够面对真实的、懒惰的、和完美搭不上边的自己,真实地反应在日记里,冷静冷酷一如时间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