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落在左手上的书评 (151)

邝海炎 2015-02-17 17:57:22

左手冯唐,右手余秀华

把冯唐与余秀华放一起,很多人会诧异。确实,一个是脑门油亮、医学博士、前国企老总、女粉丝排队、正处于人生“一柱擎天”阶段、在路上每迈几步就要甩开马褂摸下自己裤裆的京城风流俏文人,一个是脑瘫、歪嘴、驼背、与老公不和、走起路来还摇摇晃晃如“瘪了一个胎的汽车”的湖...  (展开)
贝果在唱歌 2015-02-05 16:38:02

她的诗歌配得上她所遭受的苦难

诗人余秀华火得极为突然,就好像横空出世一样。借由互联网恐怖的传播力量,她的诗歌以及她苦难的身世一瞬间尽人皆知。不少人认为她的走红跟诗歌本身无关,比如作家沈浩波就认为,她的诗歌也就比那些烂诗好一些而已。而评论家李壮更是把她和另一个火爆人物庞麦郎相提并论,认...  (展开)
Layer 2015-01-23 13:07:57

她有且只有一个标签

当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官微登出余秀华诗作样书之时,我不禁大惊:如此快的出版速度,既顺应民意,又是对余秀华才华的肯定与褒奖。    恰时今日,人民日报刊出文章《‘标题党’是语言暴力》。该文章一开始就援引“脑瘫诗人余秀华”炒作一事。在说教式的论述中,作者一再以“高...  (展开)
天资 2016-01-13 11:26:43

酷的她

之前某媒体在我们学校举办了一个读诗会,余秀华是特邀嘉宾,报告厅里坐着的站着的乌压压一片,居然有一半是四十以上的大叔大妈,来得早,占着座儿,大多从周边市镇奔驰几百里而来,穿着光鲜,坐前排,特兴奋。 活动开始后,各路人马轮番上台读诗,我等小辈主要是学校诗社的同...  (展开)
和水 2015-02-06 16:59:30

她是唯一被生活选用的那一只桶

自打有了kindle,余秀华新出的这两本诗集是我唯一买过的纸质书。这些日子看过的好书很多,激动的在豆瓣嗷嗷力荐的书也很多,可是这本诗集,除了喜爱,我却是多了一份敬重在里面。 ◆爱 阳光好的院子里,麻雀扑腾细微而金黄的响声 枯萎的月季花叶子也是好的 时光有序。而生...  (展开)
林涛语文 2015-02-01 23:51:30

如果这世界还有一种鸡汤会给心灵带来养分,那就是诗了

文学的最高形式是诗歌。诗歌是文学的终极目的。它是人的心灵最崇高的活动。它是美的捷径。 ——毛姆《寻欢作乐》 海子去山海关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身上带了四本书,《瓦尔登湖》是被人提起最多的一本。很难说这本书在中国的畅销与海子的死没有关系,在海子自杀的三年前,...  (展开)
青树晓彬 2015-03-15 23:33:44

一点小想法

读她的诗,还是一个微信朋友转发时读的。当时被她的语言情绪惊到了,那是一种强大的冲击力,特别是刚读很容易被击中,就像我第一次读海子一样。但读诗更应该冷静下来读,所以当我冷静下来读,我认为大众对她的作品有些高估了。 事实上她的作品并没有那么天才,如果我们在读一首...  (展开)
曾园 2015-03-11 18:18:53

曾园:余秀华是中国的什么人?

曾园 作为普世价值的诗 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刚出版就销售一空,这不奇怪,真正值得奇怪的,是中国读者对自由体诗歌的厌腻情绪在1990年代之后,经历了短短二十多年就结束了。 普通读者对诗歌的厌腻也许是对的。诗歌在传播中经历了从民间到宫廷,再到富裕阶层的种种...  (展开)
傅踢踢 2015-02-21 17:30:34

还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余秀华的诗红了,她的生活也因此改变了。媒体频繁登门,更多诗人、诗评家开始评价余秀华的诗作,余秀华也开始有些不堪其扰。 据报道,有媒体采访时要求余秀华即兴创作。1月17日,余秀华的电脑上写了一首《假如你是沉默的》。更像对竟日喧哗的抗议:“假如你是沉默的,身边的那...  (展开)
行云天下 2015-02-13 10:23:15

对语言的饥渴是一种高级的生命状态

我读余秀华诗作 最早在微信里遇到并分享余秀华是因为感动,细想这不过是看客的猎奇心理,而且意识到这份朴素和苦难的最终宿命只能是被消费。这个时代正陷入一种非噱头、非轰动效应无以兴奋的媒体绑架状态,个体思考和生命感受萎缩为奢侈品,表面上独立的我,实际在醒来后...  (展开)
你发不现我 2018-09-16 14:02:07

人间不值得,但还是要用点心生存下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磨叽了大半个月的睡前时间才把《月光落在左手上》看完,想必任何东西都一样,看久了会审美疲劳,也许这就是我看这么慢的原因。 这本书啊,蓄满了悲伤。里面不乏深情又动人的句子,充斥着“白、蓝天、白云、”一类的词语,充满了大自然的热切与朴实。 有些诗句着实动人。我无法...  (展开)
阿卡狄亚 2020-01-10 12:16:10

关于春天、稗子、月亮与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个叫余秀华的女人无数次凝视庄稼、月亮、横店、父亲、儿子,费大力气在纸上写字,她的诗歌干净明了,只承载她自己。 “而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过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之心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  (展开)
傅立叶变换 2022-04-29 14:09:55

余秀华身上的标签:农妇、脑瘫女诗人、46岁时与90小伙恋爱

小记《月光落在左手上》四星半 余秀华反复用的意向:麦子、椑子、中药当归、白、把XX从胸膛掏出来、把XX从胸膛塞进去、被家暴/抛弃的女人、吸烟带着口音有胡子的男人、月亮/月光、暗恋、疾病/残疾 次要重要的意向:麻雀、横店、北风 看完这本书诗集可以简单的勾勒出诗人的形象...  (展开)
PulpOrange 2018-11-16 14:37:16

活在春天,独自哽咽

余秀华是谁? 哦。农妇,脑瘫,诗人。 但只这三个标签,就足以吸引你点击的手,注视的眼。 这种标题党式的简单粗暴,用逻辑有时可能只是刻板印象上的矛盾冲突,去营造一种文字上的视觉奇观,比如说一提起农妇,你往往会想到的是手足胼胝,目不识丁的苍老模样,与诗人这词是八竿...  (展开)
小哒1 2020-11-17 17:43:53

(ZZ)锵X三人行聊余秀华

窦文涛:我觉得现在的微信还有微博,就是传媒工具比人的思想还多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什么,就是一个话题不给嚼烂了不算完。我觉得像是。现在有时候看一些东西,都腻歪了。你就看这些人嚼,你就觉得无数个嘴,就碰到一个事真是翻来覆去的聊,翻来覆去的嚼,最后都嚼成渣了。 周...  (展开)
吾在 2020-03-14 13:07:20

诗的触觉

性别与残疾、农活与婚姻,让她对自己身体的存在敏感到了极致。她的诗尽是触觉,偶有视觉也一笔填之。就连诗集的标题《月光落在左手上》,也在尝试着触碰。 几乎每首诗里都带着对身体的感知,“被秋天咬了一口”、“一想到你就小了、轻了”、“把身体捶打得越来越薄”、“你的名...  (展开)
晚熟 2021-03-19 00:56:04

在格格不入的生活里,痛苦挣扎的余秀华

来自农村女诗人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收录了作者余秀华主题涉及爱情、亲情、生活的困难与感悟,生活的瞬间的意义等题材的百首诗歌。作者出生的时候因倒产丶缺氧而造成脑瘫,这也成为她一生痛苦的根源。编辑刘年在她的博客上发现了她的诗。出版后虽大火,但农民,残...  (展开)
有时海零 2020-05-19 10:08:48

余秀华:一颗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读余秀华起初是一种逆反心理,因为她的身上挂了无数的标签,无数的骂。她最火的诗是《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被称为身体写作的诗人,最火的事件是得意后付十几万元离婚,她仍然生活在横店村。 在B站首页无意刷到一个视频《“脑瘫诗人”余秀华:我始终觉得,中国的男人,配不上...  (展开)
顾瑾辰 2019-11-24 16:42:44

“我心涌悲伤的时候,大口吃饭/这种炫耀,唯有风知道”

【2019.8.23】 我不知道大家听到余秀华这个名字会想到什么。在没看书之前,我对她的印象是脑瘫病人、农村妇女、诗人。最开始我对这本书没有抱有多大期望。我带着这样的偏见去读,看了之后完完全全震惊到了我。 她写美好: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  (展开)
伍小仙 2018-11-13 13:55:35

如何评价余秀华的诗?

“你真该看看余秀华的诗,她真实、极度有自知之明且悲天悯人。自知之明对作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而悲悯,是很高贵的品质。” 当我翻开余秀华的诗集,我知道:注定一发不可收拾了。 中国现当代诗人,我最爱有二:其一是顾城,其二是余秀华。他们都是天生的诗人。 ▼ 入眼即为诗 ...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51条)

订阅月光落在左手上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