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兹中国的书评 (58)

icarus 2012-03-20 13:27:02

简单的道理,也应一读。

这是一本聪明人写的书。书中基本上都是利用二手资料或他人研究的讨论和再讨论,原创不足而空疏难免。但是,它的长处不在于深入细致、探微发覆,而在于指出了一个虽浅显却重要,并且常常让人惑于其中而不自知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国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者,应该如何理解中国...  (展开)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3-03-12 11:08:05

葛兆光:在“东风”与“西潮”中追寻中国

葛兆光也许是中国史学界最有反思和自我挑战意识的人。从早年《中国思想史》对所谓经典知识的质疑,对思想的知识背景的解构,再到近十年来所致力的“从周边看中国”,葛兆光从不致力于给予读者和学界一个掷地有声的答案,而是希望用研究给予一种悠游于学术史和现实之间的新的视...  (展开)
澈之 2011-11-27 21:53:39

评《宅兹中国》——以国族正统论的维度追述有关“中国”的历史叙述

《宅兹中国》书评 ——以国族正统论的维度追述有关“中国”的历史叙述 一 关于“中国”的历史叙述——《宅兹中国》的论述体系 当如今的我们习惯的称自己为“中国人”并把自己的国家成为“中国”,当我们经常在人们的口中听到“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对比之时,很显然...  (展开)
诚明 2021-01-20 16:22:51

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序 【解题】书名“宅兹中国”用的是1963年在陕西宝鸡发现的西周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一句话。何尊铭文说的是周武王灭商后营建东都之事,“宅兹中国”的“中国”可能指的是常被称为“天之中”的洛阳。我只是借它来作为象征,不仅因为“中国”一词最早在这里出现,而且也因为“宅”...  (展开)
雨来 2011-12-07 12:50:08

日本“东洋学”之兴起及对“现代中国”之影响——《宅兹中国》札记之一

   本札所记大体出自于《宅兹中国》第七章“边关何处?——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日本‘满蒙回藏鲜’之学的背景说起”。而本章之旨据本书作者葛兆光篇前交代:将从19、20世纪之交,即中国的晚清民初,也就是日本的明治大正之间中国、日本的学术史,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  (展开)
晏渐罄 2019-06-18 15:09:31

“从周边看中国”

在二十世纪初,一是因为日本自身的崛起、一是由于地理位置处在亚洲与欧美文化圈的边缘,日本学界兴起了超越中国并突显日本的亚洲主义思潮。由它指导的研究一方面构建了一个“亚洲”共同体以此与西方相对立,一方面又把日本当做亚洲的现代化领袖,以此来强化日本的自信并为帝国...  (展开)
小郡主 2012-02-04 14:17:26

未完成的預流之書---關於《宅茲中國》的閱讀筆記和思考

《宅茲中國》是一部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的預流之書,提出中國民族國家認同的諸多新材料與新問題,指出當務之急不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而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國家”,即在中國歷史脈絡中理解歷史中國(34-35)。讀罷《宅茲中國》,作者廣博通達的學識,深遠...  (展开)
雨来 2012-01-21 12:46:23

日本(人)、韩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宅兹中国》札记之二

几年前,曾有韩国率先将端午传统节庆及祭祀屈原相关仪礼打包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旧闻,虽不知后事如何,犹记得消息甫一传出,国人惊愤之心如烈火烹油沸反盈天,嘲骂之声甚嚣尘上充塞于途,大有以唾沫星子将此“悖逆”之国淹亡而后已之势。只是,恰如鲁迅先生预见的...  (展开)
情兽 2011-11-13 17:32:35

几点随感

1国家民族的心理学: 书中说到唐代的书籍出境,确实有种令人怀念的王者气象,唐对于当时周围国家遣唐使、留学生、僧人回国时带走大量中国书籍毫无限制,连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游仙窟》《素女经》《玉房秘诀》也任由他们抄去带走,并不觉得这些有辱天朝上国斯文,或者泄露国家...  (展开)
避秦者言 2019-07-03 11:33:52

基于学术史的思想史

葛兆光的文字一向学究味很浓,让人很难沉浸进去。可一单进入他的思想世界之后,他的论述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让人欲罢不能。《宅兹中国》是葛兆光先生在多篇论文基础上修改成的著作,各个章节之间关键性并不很大,但通观全书,其主旨和思路却很明显。 第一编主要从思想史和知识史...  (展开)
爱笑客 2011-04-16 00:37:17

葛老师对于宋代时期“中国”意识的异变情况的眼光很是读到,但是,还是有点问题似乎没有说清楚

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宋代当时的“边界”究竟具有怎样的概念内涵,而宋代之前和宋代之后的“边界”的意义又是如何呢? 我们如今对“边界”(以及更广义上的“边疆”)的认识往往交织着历史学的视角以及西来的法学的视角,不大容易厘清。  (展开)
摸鱼是打工底线 2022-06-23 16:18:31

评《宅兹中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在追寻身份认同问题上读的又一本书。本书的副标题叫《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但根据内容,我觉得叫《重建有关“中国学”的历史论述》更恰当些,书中讲的更多也不是对“中国”的认识,而是对“中国学”的认识。书虽名为《宅兹中国》,作者却用大量篇幅去讲日本,...  (展开)
飞鱼逆流中 2016-04-06 20:30:52

共同体是想象的还是实际的——为回应西方理论反思“中国”

本书的问题意识在绪论,即在回应“区域研究”、亚洲研究、同心圆理论、后现代历史学的基础上,直面蒙元与大清“帝国”对中国传统历史叙述的挑战,倡导历史地理解历史中国,主张:第一,历史的中国是一个移动的“中国”;第二,文化意义上,中国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文化共同体”...  (展开)
ddddultra 2011-10-12 16:32:15

【一些摘录】

【序】 言之有理必须持之有故。 【北宋】 在思想史上,北宋时期有两篇文献相当引人瞩目。一篇是右介的《中国论》,这是迄今为止可 以看到的古代中国第一篇专以"中国"为题的著名政治论文,而且这篇论文中民族情绪非常激烈 ,显示了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关于"中国"的焦虑。一篇是...  (展开)
Ray 2024-05-12 23:04:40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宅兹中国》的解惑,延续千年的底气

1、前几天听一个播客,三联的李菁曾经去美国采访傅高义,后来去那边读书(或者是访问学者?)时采访过伊佩霞。后来她在采访写稿时自我怀疑是不是对历史研究太少,葛兆光还给过她鼓励和建议。 于是就想到我几年前看过《邓小平时代》(傅高义著)后,逢人就推荐;看伊佩霞的《天...  (展开)
Andrewjrl 2024-02-29 11:46:15

读书小记

这本书里的论点和《何为中国》多有重复,先读过后者,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带来很多新意或启发(虽然作为晚出的《何为中国》更有炒冷饭之嫌)。但书中提到了以地图、图像等资料进行思想史研究的思路还是拓宽了我的视野,使我回忆起一年前,自己曾经迷迷糊糊地地听过一门艺术史课程...  (展开)
遠遊 2022-05-04 13:27:47

一些观点总结

唐末以后传统中国的华夷观念和朝贡体制由实际策略转向想象秩序,至于宋朝民族和国家边界意识初步形成,不准书籍外流、排斥外来宗教即是表现。 及至满清入关,易华夏衣冠,则朝鲜、日本隐然有小中华居高临下之意,国族意识更强,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东亚已然崩溃。 清末明治维新后...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8条)

订阅宅兹中国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