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的书评 (565)

邱震钰 2011-07-05 11:46:56

洗脑三部曲(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貌似我记得有位计算机科学家说过类似的话:“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把问题分解为多个层解决。” 受此句话洗脑的影响,自己看事物自然而然习惯用分层思想(有时候捏造出来的目的能够让行为更加坚定)。 要给人洗脑,大抵离不开改变人最基本的3个层:认知层、行为层...  (展开)
佚名 2013-08-01 15:17:52

本书最精华的部分是书名

一本书肯定是有一个主题的,本书的主题就是书名,所以读完第一章的时候,这本书基本就可以结束阅读了。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提示大家要把一些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这就是暗时间。 至于书中内容,我有三个不建议: 1.不建议学习具体的操作方式 至于具体的操作方式,我不建...  (展开)
叶卡 2011-07-10 23:20:31

思考,使人免于焦虑

认识未鹏好几年了。他今年也成为一个可爱小女孩的爸爸,这本书是他献给女儿的礼物。 最开始读的,是未鹏在CSDN上的博客:“C++的罗浮宫”。记得看的第一篇博客是“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一):学习与思考”。里面的这句话打动了我——“将思考成为习惯还有一个很大的...  (展开)
贺嘉老师 2011-11-26 01:10:23

暗时间读书笔记

序言 为什么每个人都该学点心理学 现代科技手段(FMRI和随机受控试验)应用于研究人脑思维的特点以及有关现实生活的关系。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脑的思维规律,思考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方式,规避心理/认识偏差,认识我们的情绪与理性思考的关系,以及人类部分...  (展开)
魏小河 2013-12-19 22:28:40

学会思考

这几天一直在重看刘未鹏的《暗时间》,也许它并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但通过它打开了一个领域的窗户,让你想要赶快推门而入,自己去一一领教那些美好的知识。 整本书的主题,或可总结为四个字:学会思考。扩展开来,则是:学习思维相关的学科(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等...  (展开)
快手Tiger 2012-07-15 14:04:59

这是一本不敢说读过的书

时间在流逝,岁月在增长,一个人总是要成长的。反观自己,虽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胡思乱想,浑浑噩噩,但也不忘在无聊至极之时回望身后,总结得失;在无助无望之时际,眺望前路,做下打算。 反思反省,回望展望,虽有裨益,但也不能以逸待劳,奉之为亘古不便良方。不...  (展开)
Sara Shen 2012-01-12 16:41:24

书中重要观点摘录

【重要观点】 0.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1.我们常常需要用理性的声音去说服内心的原始人! 2.客观意味着承认存在未知信息的可能性,理性意味着能够从对立面的视角去看问题和思考。 3.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4.M...  (展开)
胡澈 2013-06-30 18:54:49

承认自己的错误有多难?

今天看了刘未鹏的书《暗时间》,发现许多想法都不约而同。因此看到《逃出你的肖申克》一文时,心有戚戚焉。 文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我个人经历中最有感触的便是这一个事情:人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刘未鹏在书中的解释是这样:人有两个大脑,一个负责情绪,一个负责理智。...  (展开)
经观书评 2012-08-10 15:05:46

【经观书评】《暗时间》:技术男的心理学副产品

by徐卓菁 马克·扎克伯格从10岁开始编程,编程对他而言是直觉的一部分。也许是出于对计算机的自信,这位技术男在进入哈佛学习时干脆选择了心理学专业。他是这么说的,“我只是坚信,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其实是人。”多年后,乐于臆想的人们得以重新理解扎克伯格当初投奔心...  (展开)
00 2012-07-11 23:50:11

写出来,我便不再是写前的我

这几天把《暗时间》看完,是时候回来写点什么了。 刘未鹏把生命比作沙漏,能充分利用看似不能利用的、零碎的、未经规划的时间进行有效思考的人,将拥有更长的生命。这个道理就如同把人脑比作电脑,单核的、转速慢的、空置(idle)时间长的机器,产出自然会比多核的、高转速、...  (展开)
Yijun He 2012-04-24 09:21:11

以闲为体,以技为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书了,讲述了很多作者自己专业领域(计算机编程)和许多作者称之为“元知识”的知识(例如心理学、行为学等)。我本人也是因为看了作者的豆瓣推荐才发现了不少好书,包括印象最深刻的进化心理学。但是这本书也有瑕疵。其一是,语言稍显生涩,有极少数...  (展开)
凌波微步 2012-10-15 20:12:52

思想者的世界里

本书给我很大震撼,让我知道了很多以前未曾想过的问题。 因为是从日志上摘下来的,所以可以思路有些零乱,好在作者给它分了章节,看起来才颇得要义。 了解了很多心智方面的东西,也扩展了视野,推荐!  (展开)
RickyZhang 2013-11-04 23:40:35

“暗”潮汹涌

〔“暗”潮汹涌〕 标题一定要够醒目,这样才更容易记住。 但并不是这本书的内容有什么汹涌的,而是看过以后心绪会有些激荡,一个IT牛人的心智模式、学习方式和时间利用等等心得的分享和我自己产生了一些共鸣。当然我还没攀登到小刘的境界,只是一直期望找寻这这种状态。允许我...  (展开)
Windsper 2012-03-01 17:22:56

延伸思考

昨天读了刘未鹏的一系列关于人类思维的博文——这些博文很多都收录在《暗时间》里,受益匪浅。 刘大认为,物理学是探索外在的自然物质世界,而心理学是勘察内在的人类心智世界。 由此想到哲学。《苏菲的世界》里说:大部分人活得像是潜伏在皮毛之下的虱子,只有极少人会挣脱思...  (展开)
Suave 2011-08-22 11:00:40

牛人不是天生牛,是掌握了自己的暗时间

这不是科幻小说,看名字真的很像。 这不是讲时间管理的。 这是本关于思维的书,讲了思维习惯的重要性,思维习惯的培养,人类关于思维的研究。 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两口气读下来(信息量很大,分两次读完),对于自我的思考是有帮助的,验证自己的一些好习惯,也发现了自己...  (展开)
小菲子Lexie 2012-12-17 14:15:55

坦述思维和时间管理

暗时间 这本书的有些文字像刀子,觉得把自己的缺点赤裸裸的挖出来,袒露在文字中,自己就是作者批判的某些人的代表啊!读到现在,作者主要说了三个问题,思辨力、记忆力和专注力。哎,自己又非常欠缺,其实还有口才和社交能力。这三种能力又像绑一块的,思辨能力强了,考虑问题...  (展开)
yycendall 2012-10-31 11:13:35

技术男的思维深沟

相同: 作者只有28岁,笔者与之类似 作者在微软研究院做软件开发,笔者与之类似 作者感兴趣的领域与笔者交叉的地方挺多,包括:专业技术、机器学习、心理学、时间管理、认知论、方法论、数学等。 作者有大量的非专业笔记与笔者类似,包括:心理学、计划、认识等 不同: 作者读...  (展开)
sky 2011-12-18 08:52:07

读暗时间联想

首先说排版,没有传统的首行空格,但是重点加重,注释做的不错,而且引用书籍都写的很清楚,易于查找相关资料。 第一篇写按时间,是学习、时间、效率及一些方法;第二篇写的是两个大脑之间的斗争,核心是大脑还没有完全从石器时代进化到信息时代,理性与本能的区别,还有就是...  (展开)
laogao 2011-08-04 12:16:55

信息量很大,组织稍欠

几乎是拿到手第一时间就翻开来看,下班时间加上回家后的两小时看完。整体感觉是信息量非常大,但信息组织应该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如果目标读者是广大程序员群体,或者知识工作者群体,读起来会比较有跳跃感,尤其当书中提到的其他读物对你来说完全陌生时,你会感觉大量信息...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8 29 后页> (共565条)

订阅暗时间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