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书评 (534)

jin.hao2940 2011-11-13 18:59:06

一次伟大的肖陶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看到《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时,只是因为它奇特的名字吸引了我,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很精彩的书,甚至可以用伟大来形容。这是一次最有意义的旅行,这也是对摩托车构造最深邃的解读,这也是作者的一次人格回归和思想的升华。 这本书源于一次旅行,作者...  (展开)
二嗲萌 2012-11-01 16:44:44

其实这本书就说了两件事

1. 非二元论(Nonduality):良质的存在和判断是先验于主客体的。 2. 全然(Totality):包括解释了科技的恶果并非科技本身,而是科技物化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这部分穿插了西方人对于禅宗的初步理解,大概的意思就是用心去做一件事,会让这件事的过程和结果不同于为...  (展开)
介甫 2012-08-04 16:50:18

关于良质的一切

在所有关乎技艺方面的工作,背后都有一个“道”或类似于“禅”的东西,一通百通。有时,你就得放弃已有的工匠情结,更多地要把自己的理念,思想都揉合在一个物件上,这时技术只是一个副产品罢了。今天iPhone的成功,绝不是因为它做工精细,品质优良,重要的是它带给人们简洁,...  (展开)
Larry2012 2012-05-21 23:10:44

各种启迪,受益匪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刚开始看时觉得书的内容似乎有点无趣,只是骑摩托车旅行的见闻以及作者的一些想法,但是看到后面开始被作者的想法所吸引,最后给人极大启发。 ==================== 现在的教育制度的问题 ==================== 人们去学校,是为了受到培养。人们的主观意愿是好的。但是学校...  (展开)
不系舟 2017-10-01 02:32:28

良质是作者的心魔。罗伯特,你真的了解“禅”吗?

看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很想问一句打四星五星的各位都读到底了吗? 先摘录两段作者对此书和其理论的自我定位- “伟大书籍”和“全新的真理”: “他别有企图,所以他要找的资料都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以及如何击倒对方的方法。他对其他人所著的伟大书籍不感兴趣。他之所以...  (展开)
艾莉森王 2019-10-20 17:21:06

我们只能走过那哀伤,才能脱离哀伤

今年年初我从印度上完一个月的瑜伽课以后,回到了欧洲,在布达佩斯独自面对后知后觉的离别,我舍不得在印度时与身边的人所建立起的那种共鸣与深邃,对方的一个眼神常常就好像可以懂得你内心走过的一切痛楚与忧伤,我感到自己时时刻刻都是被拥抱着的,被懂得的,那是一种浮于表...  (展开)
大象 2013-07-03 13:36:45

我很好奇,乔布斯有没有看过这本书?

这是一本有着奇怪名字的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很怪异,很混搭。 事实上,它的内容也同样混搭。既像是游记:记录作者父子二人与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的经历;又像小说:追忆和寻找一个在柏拉图《对话录》中出现的人物斐洛特的足迹和他在理性...  (展开)
鸟人 2012-01-24 20:09:49

存在的裂痕

修辞学教授罗伯特,经历了精神崩溃以后,踏上横穿美国的机车之旅,并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那使他精神崩溃的,是一种叫做“良质”(Quality)的东西。我们在观赏一幅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在听一首音乐的时候,能够体会曲调的和谐,在赏析一篇文章的时候,能够品出其...  (展开)
xxreed 2014-11-18 22:07:58

能认识汉字好幸运,能做中国人好幸运

1、我认为这本书是按照两条线来写的:一条是“我”对“斐德洛”的回忆,包括他的生活和思想;另一条是我在摩托车旅行中的见闻。两条线在书的结尾处逐渐融合:“我”意识到原来“斐德洛”就是“我”自己——因精神病住院之前的“我”;另一方面,“我”一路走来探讨了那么多哲学...  (展开)
木子 2019-03-05 21:55:48

为什么被拒稿 121 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在上世纪70年代风靡美国,至今依然出现在很多技术书籍的参考书目中,甚至霍金也曾有溢美之词。然而读过之后,可能很多人会理解到另一个事实——它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被拒稿次数最多的超级畅销书。 1. 主要内容 显然,这本书不讲怎么修禅,也不讲怎么修摩托车——...  (展开)
sinianchu 2019-07-28 09:33:07

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却又无才,却又喜欢把事情写得庞杂充大,含金量极低

浪费时间的一本书。写这个评价,是为了提醒别的读者 西方现在有一些介绍东方思想的、非常好的畅销书,但是也有一些鱼目混杂,比如这本,newage新时代运动里面的流行读物,优美的风景,哗众取宠的题目,自言自语,散乱难读,最关键是没什么内容,本质不过是肤浅的提出一个肤浅的...  (展开)
目良 2013-11-24 17:07:21

给混乱开一道口

看完整本书,第一感觉便是混乱,作者的混乱。正如他在书中快结尾时所提到的,他可能又要发病了。但此次发病会与以往不同。他将赢得胜利。因为至少他不再恐惧。 本书在我看来,是属于作者自己私人的东西,是他的自我记录,可能对于他自己的意义更为重要而不是要向我们宣传或者...  (展开)
Dante820 2013-12-11 02:49:03

良质的哲学体系

《禅》是一本哲学小说, 不是严谨的哲学教材, 其中的理论也未必经得起严格推敲. 良质是作者苦心建立的一个哲学体系,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建立起这样一种哲学的. (本文只描述不评价) 首先作者要证明良质是存在的, 以及说明什么是良质. 由于无法或者说作者拒绝对良质下定义, 所...  (展开)
Joker Lee 2012-10-17 01:13:05

理性社会、辩证法之殇

第一人称描写摩托车之旅,第三人称描写了斐德罗对浪漫古典、感性理性对立的思考,视角经常转换。第一次看的时候很晕,第二次看的时候把哲学部分做了一个大纲 P6 肖陶扩 P64 二分法 二元论 古典vs浪漫 P88 系统 P95 逻辑 归纳法 & 演绎法 P102-105 理性的缺陷 P114-122 Hume & ...  (展开)
Conan 2019-01-07 16:31:29

机械主义和理性洁癖的病态偏执

我发觉后半本讲Qualiy时很难理解,远难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不是因为作者更有道理,而是作者残存的偏执自我嘟囔。 作者早慧,但情商低,凭主观思考教育改革而不给学生学分,进一步被学校领导压坏了神经,迷恋上了Quality,进入语义分析的死胡同。被解雇后因压力而自残,精神...  (展开)
苏小蛇 2022-02-20 13:15:36

每一个行动都在与自己的理论背道而驰

讲真,我觉得对东西方哲学有一点点浅薄的理解的人,就不需要再去读这个人的作品了。他所努力创造的“良质”,试图套上古今中外所有人所创造的元概念的外衣,结果什么都不是。 一会儿,“良质”试图是终极的“美”,不该被分析的“美”,作者对美学大光其火认为其不应该被分析,...  (展开)
王叔叔 2019-06-22 11:47:58

又浪费了我一个夜晚,不得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没什么价值。是不知所云的哲学概念、机场成功学、嬉皮时代公路文学杂糅的产物。虽然畅销四十年,但只能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首先是写的很啰嗦,原本一篇文章就可以讲清楚的事情,写了一本书。充斥着大量无用的书写。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与儿子的交往、游记、与朋友的互动...  (展开)
两条水平线 2016-05-29 23:12:18

良质是什么

这段时间读了一些书,科幻、侦探、爱情都有,把心境从之前的忙碌、焦急,烦躁等调整了回来,找回一些读书的节奏,于是拿起了在KINDLE里尘封了两年多的这本《禅与摩托车艺术》。这本书,用一种对我来说是很不同的视角,一度甚至觉得枯燥沉闷。内容讲的不是禅也并非单纯的摩托车...  (展开)
甫陵 2013-04-20 20:27:31

另一篇Chautauqua

读完这本书后,还是有一个问题未能想清楚,就是所谓的古典与浪漫究竟是不是一个东西。 所谓的古典,可能会包括数学,物理学,做木匠,写代码等等,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技艺有关,换句话说,这些东西是可以被学习和重现的。 而浪漫,可能会包括,诗歌,音乐,绘画,...  (展开)
怪咖研究院长长 2012-05-20 22:31:22

二元论和一元论

二元论和一元论 作者行文之慢,让我产生错觉。这可能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致。西方人习惯二元论,理性思维,所以要说禅,说主客体实由同一事物发展而来,他们可能不好接受,所以要慢慢的讲。 中国人是一直习惯一元论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吾道以一贯之。送礼不送脑白金,...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6 27 后页> (共534条)

订阅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