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小吃札记的书评 (43)

明法™抗议豆瓣删组 2012-09-26 19:32:55

舌尖上的台北——《台北小吃札记》读书笔记

舌尖上的台北 ——《台北小吃札记》读书笔记 对于各地风味小吃,我完全就是一个叶公式的美食爱好者。就是说,我既喜欢搜集美食地图一类的资料和随笔,也信奉真正的美味藏诸街头巷尾寻常人家,而极不喜欢大酒店讲究而刻板的菜式,但是真正到了嘴边,对那些简陋随意的路边摊、油...  (展开)
阿winter 2007-12-22 19:08:17 皇冠文化2007版

舒国治的吃

舒国治这两年大出书,我当然是近年才晓得他,一见倾心。手头有两本,一是《门外汉的京都》,一是这一本《台北小吃札记》,皆为朋友所赠。 《台北小吃札记》本是他为《商业周刊》所写专栏,每周一篇,写了一年半,而后结集成书。探寻走食的不但有台北小吃,附录中也有记录南下...  (展开)
林清樾 2011-09-26 18:28:04

闲中滋味几人知

舒国治来南京做新书宣传,席间笑谑自己的胃囊中每年大概至多有一碗方便面、一瓶可乐的份额,遇到不得已时也能陪同朋友欣然吃下饮毕。然而,日常生活中,他是以“十全老人”自居的,对于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往往敬而远之。是这样一个终日游荡无所事事的闲人,他的脚步才得以在急速...  (展开)
齐物秋水 2011-10-20 11:07:39

街巷小吃与都市风韵

小吃之于都市,可能只是一极微观的日常物什而已,但味蕾牵动的那端却是微妙的情怀。如吊炉烧饼、爆肚、豆汁、焦圈、炒肝、面茶……对北京人而言,大约不仅仅是食物那么单纯,其中还包涵着如许文化与审美的意味。而舒国治写《台北小吃札记》,“发掘小吃,实也为了发觉台北之...  (展开)
司徒佩德 2012-12-12 17:49:24

人间至味,总在寻常巷陌

刚刚打完的一段全没了。杯具。再写就不完全一样了,简略几笔。 读舒国治《台北小吃札记》。极好,就好像作者的口味,胜在清淡天然而味永。好的食物,不在华丽,而在里面浓厚的人情味,市井气,故乡情,是这些让它们隽永,值得回味。作者是我很喜欢的那类写美食的人,不炫耀自...  (展开)
Miss Tansy 2012-09-01 10:54:20

要像吃小吃那样去读他的文字

记得梁文道在某一期的《开卷八分钟》里曾力荐舒国治的书。本打算在去台湾之前读完这本札记,结果却拖到了今天。不过事后阅读也有一个好处,省去许多漫无边际的遐想,直接从字里行间找寻可能的共鸣。质朴无华、率真、平淡,这就是他的文字风格。 这样的随笔漫谈不宜多读,如同...  (展开)
上官竹 2014-03-26 15:11:29

在理想的下午寻台北小吃

关于台北的文字,我喜欢舒国治「台北小吃札记」。 舒国治的笔下有一种非常别致的文人情怀。读他的文字,你会觉得时间被拉长了,人也融于恬淡。 「台北小吃札记」是一本生活小品散文集,没有什么匠心独运的语言。是的,舒国治从来都不善于把自己的文章化作大师把玩文字游戏的...  (展开)
D 2012-12-29 12:43:20

那些年随意晃荡过的小店

回到大陆后,才看到这本书,惊觉里面的小店一个都没有去吃过,真是....伤心欲绝.... 不过在台湾短短半年,误打误撞吃过的小店也不少;看书的过程中,想到了以前的点点滴滴,在这里权当做个追思吧。 先说说辅大,念书期间,基本都在附近打转;吃的最多的有: ...  (展开)
子亱閒讀 2009-03-25 19:08:55 皇冠文化2007版

《書邊雜談:「外婆红烧肉」攷》

《書邊雜談:「外婆红烧肉」攷》 一个周末在「渡口书店」买了一本舒国治的《台北小吃扎记》,作家谈吃何其多也。直弄得代有英雄尽遮腰,肚儿都是这样吃大了的,腰儿自然也吃没了,必须藏着点、掖着点。 梁实秋谈吃,汪曾祺谈吃,陆文夫谈吃......这边厢,筷儿方落下,那边厢,...  (展开)
nuonuo 2010-07-07 16:50:37 皇冠文化2007版

喜欢就是没压力

大陆人有他们自己想事情的习惯,每一代都有一种习惯。有些人唱歌,穿着像军装,唱成那样的腔调,是有他的时代的来由,把唱歌当作是正面颂扬。在这个国家很容易找材料,把它写得大,对照古人今人。可能因此就被人家认为是要找足“大散文”的材料,他才做。我们不容易这样去找题...  (展开)
瘦猪 2011-10-20 12:08:16

小吃一吃十六年

我一向佩服舒国治,不单是他四处晃悠,常年如一日地不干“正经事” ,还因为他居然十六年没在家开伙,都在外边吃。十六年,大姑娘能够变成黄脸婆。舒国治那张长脸在台北的各色小吃摊上不紧不慢地出现,却不见老。 一个喜爱夹克衫牛仔裤的人——这行头必定是地摊货——绝对爱...  (展开)
大熊 2021-02-03 20:50:06

今天吃什么?

今天吃什么? 每天看着愈发肿胀的脸颊,不禁担心这脸皮是否会包不住内藏的芝麻馅,像一颗贪心的汤圆。我的发现是,人的肥胖程度和父母的厨艺是成正比的,假如你曾吃过我家里的饭,那么你就会感叹我的身材管理真是好,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能正常出入家门不至于被门卡住实在是不容易...  (展开)
小妖 2011-12-08 09:14:27

吃喝乃人间大事

从2002年来南京至今,日夜混迹流连于市井中,吃吃喝喝倒颇有些心得。只是,财力有限,金陵饭店等奢华、奢侈场所未曾进入过,穿肠而过的无非是些几元乃至几十元的街边小食而已,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在隆冬时节、苦风凄雨时,能得片刻暖身子、暖心窝总是极好,能和三五老友闲坐闲...  (展开)
宇飞 2012-09-17 22:37:24

平淡中见真滋味

  用笔平淡,记得也是一些街头巷尾人人见之的小吃,但让人不由心生好感。因为不是猎奇,所有没有因为新或者未知而误以为是美味;因为不是大餐,也不能因为贵价而误认为就好吃;反倒是人从都尝过,且经常吃的东西里有真滋味  (展开)
百药 2012-06-10 20:56:58

不是书评

。。。。。。。。。 。。。。。。。。。。。。 。。。。。。。。。 。。。 就觉得现代人的小吃真贫乏,吃来吃去就是面啊饼啊包子,我觉得外面卖的东西就是比不上家里做的家常菜!老舒应该找个人天天给他做小菜。。。  (展开)
小楼 2011-09-20 11:50:34

简体版后记

近几年,我一直想写一些解决生活问题的文章。例如养生这一问题,例如住房这一问题,例如追求快乐这样的问题,例如善用财富这样的问题。当然,还有最基本的,吃饭的问题。 这本书《台北小吃札记》,主要记录我解决吃饭问题的些许痕迹。 二〇〇七年台湾版《台北小吃札记》出书后...  (展开)
密斯陈 2013-06-19 21:35:47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在天津出差,慕名“狗不理”,于是和朋友到一家装修的富丽堂皇的“狗不理”饭店专吃包子。一口吃下去,油香四溢,却让我胃里不断翻腾,朋友是宁波人,也直摇头。后来好奇,查了查狗不理的来历,原来,在清朝,一个叫“狗不理”的小伙计给一家蒸食铺打工,专做肉包和什...  (展开)
葛兔痣 2012-01-10 11:32:22

读这本书时,你需要一盒纸巾,和一颗就要去寻遍台北的心。

至于推荐和力荐的区别 我想就在于 这本书是否会让你有去实践的冲动。 早些时候去过台北 可惜那时候人还小 世界里除了五颜六色就是花里胡哨 记得从那里回来 行李里多了几件在101买的T恤衫 台北故宫的明信片 日月潭边的手工鞋 阿里山的木质纪念品 一堆我梳着麻花辫儿的照片...  (展开)
kivo 2011-11-29 22:44:39

【读书志】温暖时光◎舒国治「台北小吃札记」

时光已近岁末,但天气却有些异常。白日里暖得像夏天,但一到夜晚却寒气逼人。下午下班之后,忙碌了一天的身体疲乏之极,于是和友人说,去吃鸡蛋面吧。 顶着冷冷寒风找到那家曾经吃过的面店。店铺很小,老板和老板娘亲自下厨。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点了一碗汤面,不一刻,热腾腾的...  (展开)
爱吃苹果的男孩 2021-03-10 12:29:30

舒国治的台北记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疫情正严重的2020年开始读这本书,刚翻开的时候会在想,这本十几年前的美食札记记录的店面,会在台北的各个小街小巷保留到现在吗?他们能再坚持到十几年后的今天吗?就算能坚持到今年,今年这个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这种小店面带来的冲击也是很可怕的吧,又有多少店面能幸存下...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3条)

订阅台北小吃札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