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 · ·  ( 228本 )

  • 牟宗三先生與蔡仁厚書
  • 四書纂疏
  • 周易哲學演講錄
  • 牟宗三先生講演錄·貳
  • 戰地春夢
  •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
  •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
  • 朱子新学案
  • 苦闷的象征
  • 豫章羅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

想读  · · ·  ( 173本 )

  • 游定夫先生集
  • 巴赫金文集·第四卷
  • 天人不相胜
  • 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
  • 蜀石经集存·毛诗(附近代出土残石拓片)
  • 宋司马文正公年谱 司马光资料汇编
  •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 顾宪成全集
  • 城邦与人

子庸的书评  · · ·  ( 4篇 )

现代人及其敌人
子庸   评论: 现代人及其敌人

據說,古典政治與現代政治的根本不同在於對“nature”的理解——人性之惡是否是自然的(natural)?上帝退隱,現代政治將人性之惡看成是自然而然、無辜的,進而變成一種權利(right),並基於此人民的權利.........
政治哲学史(第三版)
子庸   评论: 政治哲学史(第三版)

英文版: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the Third edi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后记:列奥·施特劳斯与政治哲学史(译者:刑建玉) 施特劳斯著作中译名: 《自然法及历史》,此书当......... (15回应)
中國哲學十九講
子庸   评论: 中國哲學十九講

牟宗三先生在對魏晉玄學(《才性與玄理》)、隋唐佛學(《佛性與般若》)、宋明儒學(《心體與性體》《從陸象山到刘蕺山》)梳理后,寫成此書《中國哲學十九講》。全書更是在中西哲學比較的大視野中展開,而......... (3回应)

子庸的笔记  · · ·  ( 222篇 )

心體與性體(二) (2)

  • “心性是一”兩解
    本體論的陳述中之心性是一究如何一法,是有待于心之形著而形像化之這一形著關係是如何的形著而决定。在此問題上,可有兩個不同之講法,因而可岔開而爲兩系統。 (一)心之覺識活動是道德本心之實踐的活動,其形著...
  • 道有三義
    道有三義:(一)靜態的存有義即「理」義;(二)動態的「於穆不已」義;(三)帶着氣化之用的行程義,如明道說「浩浩大道」,橫渠說「由氣化有道之名」,乃至普通所喻解如大路然,此皆有「行程」義,所謂「天行...

心體與性體(一) (1)

  • 心性五義及朱子學之綱維,p563~565
    性具五義: 一、性體義:體萬物而谓之性,性即是體。 二、性能義:性體能起宇宙之生化、道德之創造(即道德行爲之純亦不已),故曰性能。性即是能。 三、性理義:性體自具普遍法则,性即是理。 四、性分義:普遍...

朱子全书 (1)

  • 朱子語類 卷第五 性理二 性情心意等名義,p230
    心之全體,湛然虚明,萬理具足,無一毫私欲之間;其流行該徧,貫乎動静,而妙用又無不在焉。故以其未發而全體者言之,則性也;以其已發而妙用者言之,則情也。然心統性情,只就渾淪一物之中,指其已發、未發而爲...

最近阅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