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对《剑桥倚天屠龙史》的笔记(9)

木偶
木偶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读过 剑桥倚天屠龙史

剑桥倚天屠龙史
  • 书名: 剑桥倚天屠龙史
  • 作者: 新垣平
  • 页数: 388
  •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 出版年: 2012-9-1
  • 第19页 南宋后期武术政治地图

    南宋后期武术政治地图主要是个人为主的五绝时代

    1、自从宋代的平民从中古时期的贵族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后,中华帝国的武术家阶层就成了被称为“江湖”这个独特社会领域的主宰。江湖来自公元前三世纪庄子的一个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江湖是缺乏海洋文明的中华文化中和坚实的陆地以及故土相对立的概念,它们构成中国内河航运体系以及广义的交通运输体系。像鱼一样在江湖中的生存者,必然首先是摆脱了对土地依附关系的自由人。

    广义的江湖世界包括一切不臣服于帝国的政治秩序而自由流动的因素:商贾、歌伎、镖行、戏班、流民、乞丐、僧人、盗贼及武术家。对于这些人数庞大流动性大又复杂微妙而随时变动的社会关系,中华帝国传统的暴力机器无疑显得过于庞大和笨拙。所以这些人就真的像庄子说的鱼儿一样在一个假想的江湖中比较自由的遨游了。

    在这个江湖世界中,一些能力够强能够慑服他人成为了这个江湖秩序中的主导力量。因为是弱肉强食的丛林从泽而非锄强扶弱的骑士精神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则。由此,各类江湖公民开始慢慢聚集在顶级武术家的身边开始形成门派、帮会甚至异端宗教。当天下大乱风起云涌时,这些特殊的力量就会趁机而起,利用自己控制的土地地盘,参与攫取最高政权的军事冒险活动。

    从12世纪直到蒙元征服中国东部之前的大半个世纪中,武术界开始出现一个名叫“华山论剑”的武术比赛,表面看是武术竞技,其实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我们可以称之为江湖界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德国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条约,标志着第一个近代国际关系史的诞生),正是以华山论剑的机会确定了此后半个世纪的武林秩序。

    而华山论剑确立的五位顶级武术家以及地盘分别为:东邪黄药师是东海岛屿和中国东南地区的主宰;西毒欧阳锋则是西域地区及河西走廊的霸主;南帝段智兴是大理国皇帝,他的家族自从10世纪就开始世代统治云南地区,势力范围扩展到归舟湖南部分地区;北丐洪七公是北方乞丐黑手党的领袖,控制着中国北部地区及部分南部地区;最后一个也是第一次华山论剑的胜利者中神通王喆,他是一个道教改革派全真教的创立人,根据地是陕西西南部的终南山。

    这个时代构成江湖武术体系的基础乃是顶级武术家的个人力量,而非后期的武林门派。比如黄药师就曾一次暴怒打断了所有徒弟的腿,扼杀了自己刚创立的门派。在五绝中唯一建立了正式门派组织的就是王喆,他的七个弟子也都是杰出的武术家,在两代人的时间里保持了全真派的威望,但在下几代继承人们逐渐混淆了宗教派别和武术门派之间的区别,导致了全真派的急速衰落。而王喆的师弟周伯通既是武术天才又是弱智愚痴,后来在第三次华山论剑将其称为中神通,但仅仅是表面领袖而已。北方黑手党领袖洪七公领导的丐帮从12世纪中期起就成为反抗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侵略者最大的地下抵抗组织,虽然丐帮不是武术门派但却吸收了很多优秀的武术家,导致这一组织始终是武术界的最大势力。

    从1220年第二次华山论剑开始,东西南北的地域划分已经呈现与江湖世界的现状脱节。那时夺冠的欧阳锋已经成为精神分裂,而南帝段智兴则已出家为僧侣并未真正参加。这次的意义在于继续确认和巩固旧秩序的合理性。

    此后,这个秩序又维持了近四十年。在1259年的第三次华山论剑中,洪七公和欧阳锋逝世,他们的传人成了北侠郭靖和西狂杨过。但此时事实上,此时西部和北部两个地区都已经被蒙古帝国控制,后来郭靖主要在襄阳进行防守,杨过则很快退出社会生活。更不用说周伯通只是一个天真的傀儡,所以此时新五绝的名号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对昔日光环的怀旧,并不能掩盖旧秩序日薄西山的惨淡状况。

    随着13世纪70年代蒙古军队的南下,蒙古人对南宋最后的征服开始了。在守卫襄阳的战役中,南宋最优秀的武术大师郭靖很可能被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制造的新型投石机打死,这一事件也预示了武术将在几百年后被火器压制的不幸宿命。而在郭靖身死之前,丐帮和大理流亡政府也有很多武术家被杀,全真派则已经被迫向蒙古朝廷效忠。随着1279年崖山海战的失败,中国武术界的各派势力基本被肃清,劫后逃生的武术家也隐匿不出。因此在13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原武术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有些新势力开始趁机崛起了。

    2019-08-13 20:37:42 3人喜欢 2回应
  • 第30页 武术门派政治的形成

    正如在其他许多文化领域中一样,蒙古对中国的全面占领使得武林江湖的水平大幅度下降,随着老一代的超级武术家或死或隐,武术界出现不可避免的代际断层,在1279年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已经不可能再出现类似“五绝”层次的顶级武术大师了。

    这一情况不仅标志着武术界的长期衰落,也推动了武术界结构的深刻变革:个人的力量下降后,门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门派不仅是武术本身的标志或武术传承的形式,它本身也是武术家联合的最重要组织。

    门派首先具有武术传承的意义:大多数情况下,武术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才能传授给他人,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武术,作为自卫及谋生手段。另一方面,从教师角度看,教授武术是一项危险工作。天资聪颖的学生经过修习不难凌驾于老师之上。所以武术界为避免此情况结合儒家思想称武术教师为师父,亦具有与父亲相等的地位。但凸显了师父的地位,徒弟的安全和地位也出现了问题。由此,这种黑格尔式的正反辩运动导致作为合题的门派规则出现:徒弟和师父都是门派的一部分,也都必须受到门规家法的约束。门派进行内部管理的执行人员就是掌门人,拥有最高权威。

    门派的出现,导致个人对门派形成了单一的人身依附关系,最终使得本来单纯的武术传授形式变成了一个拥有共同利益的武术家集团。每一个武术家都有在政治上效忠,经济上供奉,并在危急时刻支援自己门派的义务,同时也享受门派的武力保护和武术教授的权利。这一制度事实上的结果,就是武术教学上的严格限制,以及知识产权意识的萌芽。这其实是武术繁荣的象征,而是元代以后武术衰落的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用囚徒悖论在解释这一趋势:每个门派都有各自的利益,因此虽然不介意去学习其他门派的武术,但绝不希望自己的武术被其他门派得知,这会导致各门派相互提防甚至产生对立,也使得武术家的技能单一化,水平下滑。这样一来,个人力量持续下降,使得对门派的依赖性更强,个人与门派的联系更加紧密,又会加剧门派之间的对立的趋势。

    从以武术家个人为本位,到以门派为本位,这一历史趋势经过了长达数个世纪的演变,关键性的转折发生在13世纪下半页宋元交替时期,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由此被区分开来了。

    最早出现在武林世界中的新势力是1283年成立的峨眉派,创始者是郭靖的女儿郭襄。她背负着国恨家仇,一直从事反元运动,但屡次失败后退向四川盆地并出家成为佛教僧尼。郭襄另一个终其一生的目标就是寻找杨过,但却一直未曾如愿,于是才有一遇杨过误终生的说法。直到80年后,杨过的后人才重新出现在江湖世界(倚天屠龙记中的黄衫女),而杨过的行踪始终都是历史谜团。

    昆仑派是另一个崛起的门派,得益于蒙古对欧亚大陆的空前征服,这一位于新疆西藏高原交界处的与世隔绝的门派开始发展起来。这一时期他们的掌门人昆仑三圣何足道开始带领门派急剧发展,而且据说他与郭襄有浪漫的情愫,实际上两人只在少林寺有过一次短暂的邂逅。

    这一时期,华山与倥侗也相继崛起。华山派创始者很可能是王喆的徒弟郝大通,名字显然是为了缅怀华山论剑而来。几百年后华山派一系列的武术家如风清扬、令狐冲、穆人清、袁承志都在江湖世界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刺杀元朝高管阿合马的王著和高和尚很可能是崆峒派成员,起源无人可知,崛起则是在南宋灭亡带来的江湖势力洗牌时。

    最后两个影响整个中原武林的门派也相继出现,那就是少林和武当。这两个主要势力的矛盾与冲突将对14世纪的武术界走向产生决定性作用。

    少林诞生于公元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武术门派,在许多世纪中它都是武术界毫无争议的最高领导者,但由于南宋初年的内乱和分裂,导致其长达一个世纪的衰落。特别是道教的全真教崛起后,少林更是遭到多方压制。直到1258年少林寺心禅堂高僧福裕在蒙哥汗的比武大会上击败全真教掌教张志敬后,依靠蒙古支持收回了不少权益,全真教则从此一蹶不振。

    13世纪50年代,一部埋没多年的《九阳真经》被意外发现,发现它的人是一个叫觉远的少林图书馆管理员。几年后蒙古宫廷御用武术家潇湘子和尹克西将其盗走,而觉远临终前曾念过其中的一些内容,张君宝、郭襄、无色禅师均旁听,他们三人在自己记住的内容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武功,而张君宝和郭襄由此开创武当和峨眉。

    众所周知,张君宝是少林弟子,在意外击败何足道后,张君宝的武功引起了少林的警惕与不满,他不得不逃出少林,为了隐瞒身份,他又称为一个道士,并改名叫张三丰。在漫长的时间里,张君宝一直蛰伏在荒山武当山里,既不关心对异族政权的反抗,对道教的神学理论研究也缺乏热心,在六十岁的时候,他敏锐预感门派政治即将形成于是开创了自己的门派——武当。并谨慎的收了七位徒弟。虽然在一开始时,武当完全不具备与少林对抗的实力,它的威望更多是张三丰本人的威名。但到了明朝初期,形势发生转变。

    14世纪三十年代起,六大门派并立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位于第一梯队的是武当和少林,峨眉昆仑紧随其后,华山和倥侗在后。已经衰落的乞丐黑手党丐帮已经无法主导武林大势,而其他许多帮会、镖局等江湖势力也直接或间接出在这些门派的控制下。比如龙门镖局都大锦是少林弟子,鄱阳帮帮主是崆峒派门徒。

    这样一来,在五绝体系崩溃后半个世纪,经过重新洗牌,另一个与之迥异的武林体系形成了。这个新体系虽然只持续了大约三十年,但从中产生的少林和武当权力平衡体系却主宰了整整六个世纪。

    2019-08-14 15:22:50 6人喜欢 回应
  • 第46页 宋代及元代初期的明教

    与欧洲和西亚不同,中华帝国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战争。三教合一是中国历史上对于佛教道教和儒教这三大宗教之间关系最主流的看法。但实际上,道教在最初2世纪末内战中由农民起义所发明的意识形态(张角起义)。

    三世纪诞生在巴比伦的摩尼教(巴比伦兴起的世界宗教,吸取基督教——犹太教和部分祆教教义综合体,二元制宗教,教义主要为二宗三际)在七世纪末传入中国后,摩尼教很快就成了起义者手中的工具。由于信仰光明和黑暗两大势力的斗争,摩尼教徒往往将现实的政治秩序视为黑暗力量,而光明之王重生也给了摩尼教徒前赴后继的动力。蒙元征服中原之前,摩尼教是中国历代王朝禁止的对象,被称为魔教,后来改为明教以改善自身形象,但效果不显著,直到几十年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明教是世界摩尼教运动的一部分,必须接受来自波斯宗教会的命令,在后者的指导下发动宗教革命以迎接光明之王的到来。1120年在教主方腊的领导下明教徒在浙江地区发动过一次影响较大的暴动,被称为方腊起义。郭靖的祖先郭盛参加了镇压起义的军队并战死,而《九阴真经》作者黄裳也参加了镇压活动,并单枪匹马重创明教领导层。方腊本人也在同黄裳的较量中身负重伤,被少林派弟子鲁智深擒获。这一史实显示出,12世纪初期的明教只是中国南方的小教派,同后期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已经经历了彻底的新生。

    整个南宋时期(1127-1279)明教徒在东南发动过若干暴动,均因未得到国内各阶层的同情而失败。原因很明显,当时的汉族内部矛盾已经被女真汉族的民族矛盾所取代,所以在此时间暴动是不合时宜的。

    后来蒙元的到来给了奄奄一息的明教以喘息机会。元初解除了对明教的禁令,明教得以恢复生机,元朝的统治者不会想到,这个不起眼的教派在半个多世纪后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

    仇视异族的中国人很快就从这一藐视世俗统治的教派中发现了反抗的思想武器和从事地下活动的宗教掩饰,大批投身其中,因此教徒数量呈几何数增长。而随着忽必烈对日本越南缅甸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赋税劳役令南方汉族负担加重,局势岌岌可危。

    1287年,钟明亮起义是这一时期声势最为浩大的反抗运动。与此同时,广东董贤举,江西石元等明教骨干也纷纷发动暴动,相互呼应。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元朝军队进行了四次围剿,但都失败。就在起义进行中,钟明亮在1290年的离奇暴毙成为历史一大悬案。据传闻,钟明亮是在练习波斯神功乾坤大挪移的时候因犯法错误致死。但有学者怀疑,钟明亮之死是明教内部大清洗的结果。因为在其死后,以王鸣为首的曾在波斯总教学习的28个特遣使者取代了他的地位。

    钟死后,在1291年明教义军被腾出手的元朝军队团团围剿,就在这关键时刻,中国武术再次展现了他的神奇威力。在钟弟子石元担任新教主后,明教三万精锐浴血奋战,实现突围,开始了战略战役。这次转移历时一年多,行程两万六千里,渡过了几十条大江,翻过了很多雪山,经过了荒凉的草原和沼泽(跟后期一次行动神似)。最终到达西藏新疆交接的昆仑山地区时,人数只剩下三千多人。他们将圣火点燃在布格达坂峰,称其为光明顶。而在这次远征中受到磨炼的一批骨干,将成为明教在下一个世纪中兴的核心人物,他们就是阳顶天,殷天正。

    但这次转危为安也出现了一个隐藏的插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圣物圣火令遗失了。

    圣火令是六块合金制成的金属牌,上面有一些古波斯武术的铭文,起源非常模糊,据说来自祆教传统。他们在明教的地位类似于基督教的都灵裹尸布。对于教主的合法地位而言,圣火令可以说是类似皇帝传国玉玺或日本皇室的三神器(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也就是说圣火令代表了继承的正统。

    这一插曲导致了严重后果,那都是后面的事情了。但很快,转移到昆仑山的明教即将遇到更加强悍的敌人,给他们带来致命的威胁。

    2019-08-17 17:51:12 1人推荐 4人喜欢 1回应
  • 第56页 明教的复兴与武术界的分裂

    虽然明教官方将大迁移描绘成浪漫的远征,但现实是1292年光明顶上,一切更像是一次可耻的失败。明教残部面临的直接威胁是元朝朝廷,忽必烈此时已派遣镇守西部的将军玉溪帖木儿率大军围剿昆仑山,明教的灭亡看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但天无绝人之路,此时,忽必烈的死敌海都在中亚举兵反叛,元军不得不优先围剿势力更强的海都,直到1304年双方签订协议为止,在十二年的拉锯战中,明教借机迅速恢复并巩固了自己的力量,元朝一劳永逸的摧毁明教的最佳时机一去不返了。

    忽必烈死后,他的孙子铁穆尔维持了十一年平静的统治,1307年,铁穆尔死后,帝国因地位继承问题陷入了长期的内战,接下来的25年里,先后有八个皇帝继位。此时,元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对人民的压榨日益严重,实际控制能力不断衰颓,起义此起彼伏。

    在绝大多数时代,流动的江湖世界和帝国统治之间有着尖锐而深刻的矛盾。双方势力平衡时,往往出现均衡的局面。江湖的主导势力会在表面上承认皇帝的权威,而实则维持自己对江湖的真正统治,而朝廷也会满足于江湖人不再犯上作乱的承诺。对朝廷来说,达到这一均势的底线是江湖势力必须放弃对政治权力的追求,而对后者来说,官方必须保证自己的合法存在及基本势力范围不受侵犯。

    但是,如果说政府从上到下基本上可以被视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江湖世界却远非如此,这就是江湖之所以为江湖的特性:由于江湖世界的固有流动性,充满了各种不可操纵的因素,任何个人、门派、帮会和教门都难以控制整个江湖。在这个世界中,必然也有对现存政治势力存有极度仇恨的反叛者,他们不会理会主流势力同政府之间的默契,而总是以推翻政府建立新的政治秩序为奋斗目标。因此这些因素的威胁是双重的:首先他们的行动会导致江湖同官方之间心照不宣的协定被破坏,甚至遭致政府的报复,给整个江湖世界带来威胁。其次,如果他们获得成功,结果将会是天翻地覆的政治洗牌,对已经掌握大权不希望发生变动的既得利益集团来说,这可能会使得他们失去现有的一切。

    就如之前分析的,在14世纪,江湖武术界已经确立了以六大门派和丐帮为首的新秩序,尽快它们都曾以反元的民族口号为号召,但随着郭靖、耶律齐老一代的先后去世,各门派新首领对汉族政权曾经的光荣已经记忆模糊。而当元帝国统治日益巩固之后,反元的目标也日益渺茫。这些变化使得他们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维护自己地位和利益的方面。而随着元朝的统治日益残暴严苛,投入明教的流民和武术家也越来越多,使得其组织急剧膨胀,也具有了充分的与江湖主导势力相抗衡的实力。这是明教与江湖主导势力矛盾激化的根源。

    在蛰伏昆仑山后,随着石元得去世,光明左使衣琇任教主,再次期间,明教在西北处于恢复状态,并同波斯总教修复了关系。14世纪中叶,随着明教实力的恢复,是否回到江南的明教故地去联系发动当地力量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大多数明教高层都主张放弃这一地区,但一个年轻人却主动请缨,获得了通过,他就是殷天正。殷天正的这次赌博无疑是正确的,他回到江南后很快整合了当地的明教势力,为了麻痹敌人,他发明了所谓天鹰的标志,明教又开始了暗中的活动。这在当时不是问题,但事实上殷天正成为了江南地区的实际主宰者,这为明教二十多年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衣琇去世后,众望所归的阳顶天成了明教新教主。他被认为是仅次于张三丰的武术大师,阳顶天很快就野心勃勃的大规模扩充明教组织,他创建了锐金、巨木、洪水、烈火、厚土五旗作为新的军事编制,并且策划发动了好几次起义。

    不久殷天正也去光明顶向新任教主表达了忠心,阳顶天很满意,并封殷天正为白眉鹰王,命其继续统摄江南明教势力。进入14世纪20年代以后,一大批人才加入明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谢逊和韦一笑,他们随后被封为金毛狮王和青翼蝠王。

    阳顶天还尤其重视投入明教的高级知识分子,杨逍就是其中代表,他受到了阳顶天非同寻常的喜爱,被擢升为光明左使,地位在三大法王之上。与此同时,周颠、说不得、彭莹玉、冷谦、张中等人也先后投身明教。这些人被封为五散人。而为了平衡各派势力,阳顶天又提拔范遥为光明右使。他出自明教嫡系,武功高强没有野心,同各派系关系和睦。

    1326年,明教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事件。

    一名汉人与波斯人的混血少女黛绮丝从波斯来到光明顶,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位美少女的真实身份是波斯总教三圣女之一,也是总教派来监视明教活动的间谍。黛绮丝后来战胜了要求前来与阳顶天决斗的韩千叶,被封为紫衫龙王,但她却与韩千叶产生了情愫并迅速结婚,这一事件遭到了明教上下的反对。

    明教实力的急剧膨胀破坏了原来的武林权力平衡,使得它与主流教派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比如阳顶天一人击败了少林派的三名高手,杨逍轻松击败了峨眉派久负盛名的孤鸿子,后者郁郁而终,杨逍又在一次格斗中杀死了昆仑派掌门人白鹿子。明教展现了自己的势力,也迅速将自己推向了各门派的对立面。

    明教的壮大已经引起武林江湖旧势力的极度不安,如果不是阳顶天的猝死,以六大门派和丐帮为首的主导集团围攻光明顶的战役可能会提前三十年爆发。

    2019-08-20 16:28:48 3人喜欢 回应
  • 第70页 明教宗座空位期的开始

    1327年,阳顶天的离奇失踪为明教十多年的中兴画上了句号。这次突发事件源于一桩三十年后才被揭露的丑闻。阳顶天的妻子竟与其同门成昆私通。

    阳顶天在地下宫殿练功时恰巧碰到这件丑事,让其走火入魔而死,他的妻子随即羞愧自杀,而成昆在痛苦与恐惧中仓皇逃走。不久,过分的精神压力导致成昆变成一个偏执狂,他在潜意识中将这一切悲剧归咎于明教的存在,以此摆脱自己的道德责任,从此他便处心积虑的策划着摧毁明教的计划,这为后来的明教带来了致命的威胁。

    即使没有成昆的存在,失去了阳顶天的明教处境也岌岌可危。阳顶天失踪后,他们突然缺乏一个众望所归的继承人,由此出现了长达三十年的宗座空位期。而事实上,阳顶天之死导致明教中的结构性隐患突然爆发,使得此时的任何人都难以得到教主之位。

    这一隐患在于,明教的集聚扩张并未伴随着政治体制上的同步改革,导致其中枢的权力关系紊乱。明教的指挥系统本来相当简洁:教主在理论上拥有几乎不受制约的独裁权力,在教主之下设有两名光明左使作为副手,以及若干低级的附属职位,然后就是五行旗等地发光负责人及其副手。但随着武术高手们纷纷加盟,明教组织持续扩大,如何安排他们的职位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阳顶天接纳这些来投者的方式往往是加封法王和散人等头衔。但所谓四大法王并非光明使者这样在宗教经典中有明确依据的固定职位,而仅仅是一个品阶,并非常设。五散人也是此道理。

    当然只要阳顶天作为最高决策的事实不变,这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随着他的失踪,这一隐患突然变成突出的现实困境。各大势力并存,彼此互不相让,在一切问题上都争夺权力,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明教从此开始走上了漫长的瘫痪和分裂期,这不仅让我们想到不久之前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空缺期。

    明教瘫痪的第一个信号就是黛绮丝的叛教。本来黛绮丝因与阳顶天的敌人结婚就成了众矢之的,在阳顶天失踪后,她更成为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在唯一的朋友谢逊的维护下,她与丈夫韩千叶在众目睽睽下出走,为明教的分裂开了先河。

    黛绮丝的出走导致一直倾慕于她的范遥也心灰意冷,无意留在光明顶。他的离去是致命的,明教失去了在杨逍、殷天正、韦一笑等派系间的缓冲纽带,使得他们之间早已潜伏的矛盾迅速导向了难以挽回的公开冲突。

    另一个教主候选人谢逊在不久后也离开了。他的妻子在老家临产,也就在这时,他的师父成昆随之而来,在得知谢逊已经成为明教法王后,成昆终于决定从背叛他的学生身上开始摧毁明教。他奸污了谢逊的妻子,杀死了谢逊全家,独留谢逊一人品尝这巨大的痛苦。成昆的目的实现了,谢逊陷入了疯狂,从此不惜任何代价向成昆复仇变成了他的唯一目标。

    在范遥和谢逊离开光明顶后,明教正式处于杨逍、殷天正、韦一笑的三巨头时代。

    本来作为光明左使,杨逍是教主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问题在于,明教上下并不确定阳顶天是死亡还是失踪,所以在程序上,杨逍始终不能自动接掌教主之位。另外杨逍的风流本性也使他继承教主的希望变得渺茫。

    除杨逍外,距离教主宝座最近的就是殷天正,作为明教领导层中资历最老的宿将,他的实力毋庸置疑,但关键问题是他并不是阳顶天的嫡系,而且法王只是品阶,这让殷天正的晋级之路也变得很艰难。

    虽然在史料上我们觉得韦一笑是个恐怖的人,但实际上他非常诙谐幽默,本来他武力一般,资历平平但却意外因为这些因素收到了五散人的支持。

    这就是光明顶三巨头的现状,大家都无法一家独大,也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情况还将持续三年时间。

    2019-08-21 17:23:26 3人喜欢 回应
  • 第81页 汝阳王的崛起与明教的分裂

    正当明教内斗愈演愈烈的时候,元帝国也面临类似危机。

    1328年泰定帝在上都去世,九岁太子继位,与此同时,泰定帝的政敌燕帖木儿拥戴图帖睦尔在大都称帝,一场内战开始。尽管上都集团力量更强,但军队却遭到了一支神秘偏师的袭击——一支由蒙古顶尖武术家包克图、图里及一批少林支派僧侣组成的特种军团,他们击败了百倍于己的军队,俘获了小皇帝,历史上的天历之战结束。不久后图帖睦尔又与兄长和世㻋又发生内讧,最终图帖睦尔密令包克图等人暗杀了兄长,正式登上皇位,史称札牙笃汗,也就是元文宗。

    札牙笃汗醉心汉文化,积极推崇发展儒教,正在汉文化精英分子对这个皇帝满怀期待的时候,他却英年早逝。札牙笃汗死后也许因为愧疚,最终皇位被其杀死的兄长的儿子妥懽帖睦尔取得,这位就是元朝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

    元顺帝即位后,很多当年元文宗的亲信门心生恐慌,此时他们纷纷改换门庭以避祸。比如包克图(蒙语鹿的意思)和图里(蒙语鹤的意思)此时已经成了汝阳王的部下,他们摇身一变改了名字,这就是鹿杖客和鹤笔翁。

    说说这个汝阳王。

    汝阳王明教阿鲁温,并非黄金家族(铁木真直系家族)直系后裔,而是因为履历军功被提拔至高位。14世纪以来,他的藩府里逐渐聚集了质量和数量上仅次于明教和少林寺的资深武术家,由此他产生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在剿灭江湖世界政治异见分子的名义下,向政府请求拨款支持并得到当时当权宰相伯颜的首肯。历史学家指出阿鲁温的真正意图是,在看到帝国逐渐衰落的现状后,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最终凭借武力为自己打开通向帝位之路。

    为了控制武术江湖,阿鲁温必须对江湖世界了如指掌,他所依仗最重要的幕僚就是成昆。这个野心家为阿鲁温制定了一个周详且阴毒的计划:利用江湖主导六大门派同明教的矛盾,让他们彼此争斗互相削弱,最后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摧毁他们。后来这一计划被一个意外被迫中止,直到二十年后,阿鲁温的孙女敏敏特穆尔才付诸实施。后来我们才得知一个更惊人的真相,这个计划其实也是成昆一个更大计划的一部分。在14世纪的江湖博弈中,成昆显然是一个远比阿鲁温和敏敏特穆尔更高明的棋手。

    除了这些高手以外,他还招揽了金刚门的高手,金刚门是一个神秘低调的门派,由少林叛徒火头工创立。最后一位高手是个残疾人,真实的名字就是范遥,正史说他自毁容貌,打入汝阳王府成为间谍。但实际上,或许,他不是失去黛绮丝后自暴自弃,而很可能是他曾经性侵了黛绮丝,而事后又感到极度后悔,这一点跟尹志平相似。包括考虑到黛绮丝女儿小昭的年纪,和日后范遥见到小昭的反应来看,范遥很可能是毁容后对黛绮丝夫妇进行了下毒,这在胡青牛后来的档案中有所记载。但这些事情已经随着黛绮丝母女返回波斯后而永远尘封了。

    在这些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岁月中,明教的争权夺利也同样惊心动魄。

    在元帝国内战期间,殷天正主张主动攻击,而杨逍则认为单方面进攻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样来看,遵奉原旨教义的殷天正可以被称为降临派,而杨逍则更像是拯救派。虽然拯救派在高层有着极高的影响力,但狂热的降临派无疑更能煽动底层教众,所以殷天正逐渐占据上风。

    殷天正为了使自己的权力诉求找到新的神学支撑,他从摩尼教经典《生命福音书》中发现了如下表述:当世界毁灭时,圣火将会变成圣鹰,成为光明之王的使者。随即他从西北返回东南正式成立了以他为教主的天鹰教。

    明教的第一次大分裂开始了。

    殷天正的离去反而给韦一笑集团带来更多尴尬,他们也不得不在暗中筹建一个改革派,特别是彭莹玉精心的将明王信仰和佛教教义结合起来,弥勒宗诞生了。不久之后,弥勒宗很快成了明教最成功的派别,与天鹰教晦涩的教义不同,弥勒宗作为融合了佛道信仰的混合教派,更容易得到底层教众的理解和信封。众所周知,朱元璋曾经也是一个弥勒宗的信徒。

    但在光明顶,杨逍仍然牢牢把握着权力,五散人始终无法插手。所以在弥勒宗发展壮大后,五散人决定单独行动,于是在他们的策划下,河南地区爆发了胡闰儿(棒胡)起义。而元帝国则派出了汝阳王进行镇压,此时汝阳王旗下的武术高手集体出动,在韦一笑和五散人不在的情况下,义军很快就被镇压。

    棒胡起义的悲剧失败不仅削弱了弥勒宗的影响力,也给杨逍向他们发难的机会。最后双方互相让变成了异常殴斗。杨逍先后将他们击败,从此,韦一笑集团再也没有实力同杨逍抗衡,被迫离开光明顶。彭莹玉开始与说不得和周颠开始在中原腹地传教,让奄奄一息的弥勒宗得以死灰复燃。

    而杨逍也未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在十年的时间里,明教四分五裂,各地都已经不再受光明顶支配,光明顶只是成为名义上的圣地。所以进退维谷的杨逍在1338年也心灰意懒的离开了光明顶。

    而令人意外的是,彭莹玉等人在中部地区的传教事业却成果颇丰,他们培养出了周子旺、徐寿辉、刘福通、韩山童等一批重要骨干,这些魔王的名字将在伺候二十多年变得家喻户晓。

    1348年彭莹玉与师弟周子旺在江西发动了一系列起义,与此同时在浙江屡遭围攻苟延残喘的殷天正也开始认真考虑与弥勒宗联合作战的问题。他派手下白龟寿去联系弥勒宗并最终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但结果仍然是他们被镇压了,周子旺殉难,彭莹玉受伤。刚刚复兴的弥勒宗再次陷入失败边缘,从此又沉寂了许多年。

    起义失败后属于五散人系统的胡青牛一直居住在淮河北岸的蝴蝶谷,这位医术高超的医学家诊治了数不胜数的明教教徒,但却由于拒绝为叛教者疗伤,而被黛绮丝杀死。

    周子旺失败的几年中明教陷入了自阳顶天失踪后的最低谷,有组织的反抗行动几乎销声匿迹。但是神奇的是,在1357年,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戏剧性的成为教主后,全教的统一却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明教爆发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盛的气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革命,直到夺取最高政权。这种神奇的逆转,令很多史学家觉得匪夷所思。难道张无忌真的是明王或弥勒佛下凡吗。

    后来,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驳斥了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张无忌的个人成就本质上源于元代末期日益激化无法调和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失败的货币政策。这一解释是对的,但却没有涉及到具体问题。

    而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虽然明教上层机构已经成为一盘散沙,但是中下层的教徒自发活动却是极为活跃的。基于这种情况,有史学家大胆推断,正是由于高层的分裂和瘫痪使得明教基层摆脱了集权体制的束缚,焕发出更多的活力。当帝国的国家机器日益腐朽之际,弥勒宗以及天鹰教各系统播撒下的火种正悄悄蔓延。表面混乱下的潜在结构正在生成,只要有适当的时机,就可以正式浮出水面。张无忌的出现充其量只是让这场化学反应更快到达临界点的催化剂而已。

    这跟基督教非常相似。当罗马皇帝们一次次对基督教成功围剿时,他们不会想到,他们的臣民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皈依这一东方宗教。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发现支持他的军队中大多数人都是基督徒时,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来临了,他自己也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

    事实上,当时主要门派帮会的领导人比任何历史学家都明白一点:他们越来越感受到底层民众中,魔鬼的势力不断膨胀,对自己形成越来越难以忍受的威胁。于是江湖主导势力在阳顶天时代没有实现的计划在分裂初期也无意实行的计划却在三十年后实现了,这就是1357年围攻光明顶的军事行动。

    不过在正面论述这一行动之前,我们先从各主要势力的内部关系入手,考察14世纪中期的江湖世界权力结构及关系,这将使我们更为深刻的理解此后的一系列历史变迁。

    2019-08-24 19:00:02 3人喜欢 2回应
  • 第105页 武当的崛起与龙门镖局事件

    就当阳顶天的明教如火如荼发展的时候,武术界的眼光都被他们吸引,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新门派的快速崛起,那就是武当。后世很多人都对武当的重要地位丝毫不感到奇怪,但武当仅仅是14世纪初期才被创建,是六大门派中最晚的,而在创建后短短三十年间就迅速超越其他门派成为与少林并列的最具声望的江湖集团,可以说令人称奇。而实际上,武当的崛起时间还要短一些,张三丰仅仅在14世纪最初十年才招收了宋远桥、俞莲舟等门徒,他们独立执行任务至少在十年后,因此可以说,武当是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内就占据了江湖世界的第二把交椅,崛起速度实在是前无古人。

    诚然,创始人张三丰对武当的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他个人的威名不会自动转变成武当派的声誉,只有当他的弟子展现出震慑武术界的惊人能力后,武当才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崛起。在30年代初期,因为阳顶天失踪,明教陷入瘫痪,江湖世界刚刚松了一口气却突然发现,张三丰的弟子们陆续出现了,他们年富力强,无数高超,热心公道,很多成为许多地区江湖纷争的协调者和仲裁者,并编织起一套紧密而广泛的关系网络。这一时期,至少有五名张三丰弟子在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各个省份频繁活动,在行侠仗义的光辉口号下拉拢或打压各派势力,使得武当突然成为江湖世界举足轻重的力量。

    这一切都让江湖老大少林如坐针毡并颇为尴尬。因为张三丰是少林的背叛者,而这个中途辍学的学生的武术成就居然远比少林优等生出色,而这个叛逃者创建的武当又迅速在崛起,威胁到了少林的霸主地位。但一个加速进行的现实是,张三丰以天才的武术造诣和圆熟的交际手段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就在少林对武当日渐头疼却不知所措的时候,成昆出现了。

    为蒙古人效力许久的成昆逐渐意识到,汝阳王仅仅把汉人当做工具,不可能真正信任,自己也很难爬到高位。在成功策划了对明教的计划后,成昆开始转向少林发展。他向渡厄申请加入少林,于是,摧毁明教的既定目标让成昆与少林的称霸计划不谋而合。在渡厄的安排下,成昆成为少林高手空见(无色徒弟练就九阳功)的弟子,法名圆真。空见是未来少林方丈,作为他唯一门徒的成昆未来可期,这对组合与其说是师徒不如说是一种默契的政治联姻。

    但就在少林和成昆心照不宣打自己算盘的时候,谢逊的疯狂让一切中止。

    实际上,谢逊的一些列暗杀活动早已被成昆和空见掌握,但他们只能秘而不宣,否则成昆身份泄露,丑事曝光会连累到少林,如果暗中除掉谢逊,又会导致一系列凶杀案死无对证,最为霸主的少林也难辞其咎。所以当谢逊计划暗杀武当宋远桥的时候,少林必须出手。

    少林当然不会在意宋远桥的死,但他们不能让他死,因为宋远桥一死,张三丰必然会亲自干涉,那么作为找到谢逊的唯一线索,张一定会追查成昆的下落,以张三丰的能力和种种蛛丝马迹,找到潜藏在少林的成昆应该不难。这会引起两大门派的直接冲突,而少林接纳成昆的丑闻更是少林不愿意泄露的。

    空见找到了谢逊,双方决斗,但却在谢逊试图自杀时他出手阻止,反被谢逊击中要害而死。此时,成昆应该在附近观察,但他没有阻止。

    事实上,成昆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空见死后,空闻成为少林方丈,渡厄以及他的两个师兄弟渡难和渡劫都被边缘化,成昆也彻底被冷落了。也就在这时,一个突发事件,突然让少林找到了对付武当的天大的借口。

    一切起源于1336年,导火索就是屠龙刀的出现。

    这把刀堪称中国人的朗基努斯之枪(相传刺过耶稣身体的长枪,拥有征服世界的魔力),越来越多的传说更让许多武术家梦寐以求,对它的追逐更可以视为是对江湖世界支配权争夺的具体形式。

    1336年春天,张三丰的三徒弟俞岱岩在东南沿海执行任务,这是武当稍微渗透的地区。他偶然卷入对屠龙刀的争夺战并一度得到了它,但最后被殷天正的儿女偷袭,得手后,殷天正并不想激怒武当,于是将俞岱岩交给一家保安公司,委托他们将其送回武当。

    这家保安公司叫龙门镖局。

    仔细分析,殷天正的这个安排是非常刻意且用心叵测的。所有人都知道,龙门镖局的领袖都大锦是少林弟子,离开少林后,他在临安创建龙门标记,少林本身可能就是这家镖局最大的股东。而殷天正将武当弟子俞岱岩交给少林弟子,颇有一番深意。

    由于都大锦的疏忽,最终俞岱岩落入了金刚门之手,并被折磨至瘫痪。

    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在于,殷天正的女儿殷素素也加入了进来,结果被金刚门武士打伤。因为金刚门历史上是少林分支,让殷素素误认为是都大锦和金刚门串通,以获取屠龙刀。

    这个致命的误会导致了日后一系列的重大事件,甚至改变了自此之后的整个中国历史。

    张三丰得到消息后,认为少林派已经向武当派开战了。为此他一方面让宋远桥、张松溪、殷梨亭赶赴少林与空闻会面,一面让俞莲舟、莫声谷、张翠山前去龙门镖局调查真相。另外,都大锦得知俞岱岩受伤后也联系少林,空闻紧急派出几名干练弟子前往临安以监控事态发展。稍早,殷素素也向殷天正报告了事态发展,于是,三方势力在临安碰面了。

    在龙门镖局事件中,天鹰派的视角一直被忽略却很可能是决定性因素。

    从殷天正的角度看,从都大锦护送俞岱岩回武当,到金刚门对俞岱岩的劫持,乃至少林高手纷纷南下,构成了一根清晰的因果链条:少林已经知道屠龙刀在自己手中,并做好准备对付自己,这对于刚从明教母体脱离出来的天鹰教来说是异常严重的危机。为躲过危机,他开始采用如下策略应对:设法利用此事挑起本来已经关系紧张的少林武当的冲突,这样不仅可以化解自己的困境还可以有利于自己的扩张。

    因此,很可能是在殷天正的亲自主持下,1336年阴历四月,殷素素换上与他们严密监控的张翠山的衣服,利用张初到临安的时间差抢在他之前半小时,对龙门镖局进行了大屠杀。

    一共71人惨死,几名少林武士意外逃脱,待他们发现姗姗来迟的张翠山时,他们一致认定这就是凶手。

    殷天正的策略还有第二步,张翠山虽然被指认是凶手,但他完全可以为自己辩护,而且以武当之前铸就的声望,很多人也不会相信他们会这样痛下杀手。如果张三丰展开调查,天鹰教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殷天正的第二部计划就是让张翠山永远消失,让其彻底丢失为自己辩护的机会。

    这时候他的女儿殷素素再次登场,她成功色诱了血气方刚而又没有谋略的张翠山,然后两个人偷尝禁果后意外失踪了。这出乎意料的变故,反而让殷天正的计划更加缜密。

    结果到最后很明显,少林与武当门徒展开激烈摩擦,双方各执一词,认为对方在加害自己,这很快成为无法探知真相的口水战。

    在少林看来,空闻并不关心凶手到底是不是张翠山,因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向武当施压的契机。他们开始在江湖世界散播武当威胁论,这种说法在没有真相的前提下甚嚣尘上,昔日武当对江湖世界的援助变成了狡猾的阴暗伎俩,其他门派也不愿看到武当的崛起而跟随少林一起行动,随后,少林倥侗昆仑华山丐帮开始结成反武当同盟,而唯一对武当施以援手的仅仅是力量弱小的灭绝师太作为掌门的峨眉。

    这次双方的冷战持续了十年,终于在1347年,张翠山和殷素素从海外归来。与此同时,他们还带来一个儿子。

    就在张三丰一百岁生日那天,以祝贺为名,空闻空智空性少林三巨头带着九名最精锐少林武僧来到武当,与此同时,昆仑崆峒等数十个门派的精英武术家们也来到这里,对武当形成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

    武当看上去不论输赢注定在这一天覆灭。

    出乎意料的是,张翠山的自杀拯救了武当,殷素素也跟随丈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张三丰默许了这一切,他本可以以超级的武功做出救援动作,但他有可能故意放慢了速度,眼看爱徒结束了生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下一秒,他就以不可思议的高速穿过大厅,用一只手制服了蒙古高手包克图,也就是鹿杖客。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张翠山夫妇的死对武当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保全了自己的名声,使得对武当的诽谤不攻自破,少林没有理由再对武当发难只能悻悻离去。张三丰有意或者无意弃卒保车的危机公关令武当渡过了最严重的危机。

    2019-08-31 18:23:25 1人推荐 8人喜欢 1回应
  • 第128页 张无忌与光明顶战役

    张翠山夫妇的自杀只是暂时解除了武当的危局,但事后张三丰面临的情况仍然不乐观。

    但张三丰仍然以一个伟大政治家的魄力应对了这一切。首先严词拒绝了天鹰教殷天正借口为女儿女婿报仇而希望结盟的请求,重申了和邪教势不两立的立场。另外,不顾弟子反对,亲自带被玄冥二老打伤的张无忌到少林,卑躬屈膝的请求用武当武术交换少林的九阳功。这其实是给少林一个明确的信号,武当愿意向少林低头,表示臣服。少林的领导人空闻傲慢的拒绝了这一请求,却达到了张三丰也许最想要的效果:认为张三丰已经低头认输的少林不再把武当当做主要对手,随后张三丰的做法更仿佛进一步坐实了这点,他辞去了掌门之位闭关不出,仿佛他已经百无聊赖生命走到了尽头。

    但这一切很可能是张三丰精心自导自演的韬光养晦。

    就在所有人认为闭关的张三丰已经无所作为的时候他开始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这个计划如果成功,那么无妨不大可以反败为胜彻底压倒少林,还能实现无上的光荣和梦想。

    这一切都始于1349年张三丰和一个年轻人的相遇。据历史记载,张三丰从少林返回武当的路上救了一个明教起义领袖周子旺的卫兵,他很喜欢这个年轻人,提出让其加入武当,但这个逃亡的卫兵却拒绝了,声称不愿意背叛自己的信仰。这个年轻人名叫常遇春,他的态度突然使张三丰意识到,明教已经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并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这股蓬勃的民族主义力量虽然暂时被压制但很快就会冲破枷锁推翻现在的江湖秩序甚至改变历史命运。

    张三丰受此触动开始将目光投向幼小的张无忌,作为张翠山和殷素素的儿子,又是谢逊的义子,张无忌将是沟通主流势力和魔教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

    在某种意义上,张无忌可以说是第一个美国人。事实上,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出生的美洲的华人。1336年张殷夫妻被谢逊挟持乘船出海,在暴风雨中被黑潮(西太平洋最大的洋流)裹挟,越过日本以东洋面,带到白令海上,最终辗转来到了阿留申群岛中的卡纳加岛。卡纳加岛是一个活火山岛,隶属于今天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因为目睹了冰雪芒芒中火山喷发的情景,张翠山夫妇称他为冰火岛。在他们登岛400年后的1778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才再一次发现了它。

    由于张无忌特殊的身份和张三丰对其亲密的态度已经引起了徒弟们的不满,加之张三丰看到了隐隐约约与明教建立桥梁的可能性,最终以寻医治病为名,张三丰委托常遇春将张无忌带到蝴蝶谷,交给神医胡青牛医治。张三丰相信,作为名叫首脑殷天正的血亲,张无忌将会在未来明教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张三丰的规划出现了波折:胡青牛不久后被意外杀害,张无忌失踪,直到1357年在昆仑山下被远征明教的峨眉派发现。有证据表明,他曾到过红梅庄园,并与庄园主人朱长岭一起失踪,并表现出极高的武术造诣。而张无忌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张三丰的预期。

    同时,由于解除了武当的威胁,少林开始执行下一步计划,通过征服明教而成为江湖世界的最高主宰,轰轰烈烈又奇特诡异的光明顶战役开始了。

    虽然看上去少林一派的联合势力咄咄逼人,他们联合了各怀鬼胎目的不一的六大派,但其中三个方面不得不引人注意。

    首先,已经分崩离析的明教各派反应出奇一致,殷天正、韦一笑、彭莹玉等各派大佬迅速组织义军支援光明顶。深层原因很可能是如果谁能击退强大的敌人就意味着此人获得了明尊的保佑,可以得到会更多的拥戴甚至成为新的教主。各派大佬都看到了这次机遇又不愿给其他竞争者可乘之机,而不约而同援助光明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共同抵御敌人的联合作战其实是三十年来内斗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其次,丐帮也加入其中,虽然势力大不如前,但丐帮仍然纠集了一些小门派组建了远征军。而成昆在杀害了丐帮帮主史火龙后安排自己的徒弟陈友谅进入了丐帮管理层,这是他的秘密王牌。最后,这次行动不可避免的引起了汝阳王府集团武术家的重视。此时这群武术家的领导者变成了敏敏特穆尔,他的哥哥廓帖帖木儿日后将成为元王朝最后的中流砥柱,他的汉名王保保可能更为人所熟知。由于在一次击退女真人袭击中有功,她被封为绍敏郡主,汉名赵敏由此而来。本来在汗八里朝见元顺帝时,后者被她美貌所倾倒,但在丞相脱脱的阻止下作罢,脱脱借喇嘛之口称赵敏为海迷失(元定宗皇后,祸乱朝政),但脱脱没预料到的是,赵敏对元帝国的损害远远大于海迷失。

    失去入主皇宫的赵敏将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看作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很快和成昆一起制定了趁光明顶战役之机俘获六大派的计划。

    光明顶战役就这样爆发了。

    光明顶战役爆发的第一阶段是接触战,在杨逍的率领下天地风雷四部率先对昆仑派住所三胜坳发动奇袭,以期在其余五派到来之前消灭昆仑派,但并未成功。半个月后,以庄铮为首的五行旗赶来,他和杨逍却在是战是守方面产生分歧,这也是明教分裂的直接影响之一,最后双方妥协,五行旗主动出击,杨逍则进行防守。

    第二阶段则是一个号称曾阿牛的神秘少年现身,此时他的身旁还有一个少女,这个少女刚杀死了朱氏庄园的女主人朱九真。他们双双被峨眉派俘获,看上去并不可能对整个战局产生影响。而五行旗随即发动了流沙地会战,起先明教军队胜利,但在峨眉和武当赶到后,明军开始失败,庄铮更是被灭绝师太击毙。就在灭绝师太在胜利后开始屠杀五行旗俘虏时,张无忌出面阻止却被打成重伤。而本可以救援的天鹰军团在殷野王的率领下却无动于衷,只是救出了五行旗的部众却并未追击六大派军队,这样做,明显是殷野王在保存实力。

    第三阶段,成昆终于出现了,他从密道里出现对明教实行了斩首行动,重伤七人,使明教领导层陷入瘫痪。正当他要杀死奄奄一息的敌人并熄灭圣火以完成他所致力的事业时,曾阿牛也就是张无忌出现并挫败了他的行动。

    第四阶段,虽然成昆失败但足以对明教产生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联军已经攻入了光明顶的情况下。也就在此时一个武当弟子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就是宋青书。本不想重创明教的宋青书提出了一比一比武的建议,这是一个最佳的策略,也得到了本就各怀鬼胎的其他几派的同意。正是这个建议无意有意中拯救了明教。张无忌如同战神降临般出现,逐一挑战六大派高手并无一例外的取得胜利,即使张三丰也从未有过如此辉煌的胜利时刻。

    围攻光明顶的行动可以说失败了,六大派悻悻离去,而张无忌这只在昆仑山上的蝴蝶已经扇动了翅膀,其第一轮冲击波即将扩散到江湖世界的各个角落。

    2019-09-08 08:49:11 2人推荐 8人喜欢 3回应
  • 第162页 张无忌的辉煌与湮灭

    光明顶战役后,所有明教教徒对于张无忌弥赛亚主义式的崇拜到达了顶峰,这种狂热的崇拜可以解释此后十多年明教教徒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终于缔造出一个伟大国家的心里动因,另一方面为了意识形态的需要,人们也有意无意的将张无忌的事迹进一步放大为不可思议的神迹。

    在这种大势下, 张无忌就任第34任明代教主已成定局。明教也终于在阳顶天身死之后获得了一个众多势力都认可的教主。

    在抵挡住成昆心腹陈友谅率领丐帮对光明顶的第二次攻击后,张无忌与众多高层决定放弃已经付之一炬的光明顶转向东部地区,这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比如从此后历代帝国丧失了对西部边疆的有效管理,而信仰上明教也被它的精神姊妹伊斯兰教所替代。

    突破了光明顶之围,若想迁移东部,必须还要解决明教与江湖主导势力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巧合的是,在下山后张无忌发现了生命垂危的殷梨亭,他重伤的方式与俞岱岩相似,都是被金刚手击伤,张无忌自然认为这是少林寺的报复行为,于是决定前往嵩山与少林摊牌。

    实际上,殷梨亭是被赵敏领导的组织所伤,赵敏现在已经调整目标转而向明教下手,在以宋朝旧贵族身份博得明教的好感后,赵敏指使手下下毒,所有人中毒,但身体体质异于常人的张无忌无事,张无忌在向赵敏索要解药的时候与其一同掉下机关,这决定了之后一切的不同。

    虽然对付明教的计划被意外打断了,并催生了赵敏与张无忌之后一段罗曼史,但赵敏的第二步却施行的非常顺利,趁六大派主力围攻光明顶还未回归的间隔,赵敏先后以武力俘获一大批六大派高手,仅仅武当幸存。

    赵敏看似成功的行动之后被列为zz学经典反面教材,它清楚的表明一个战术上的辉煌胜利是如何导致战略上的惨重失败的。虽然六大派的被俘暂时缓解了江湖世界对帝国的威胁,但只要双方对立的结构依然存在,任何一劳永逸将对方纳入自身机制的尝试都是痴人说梦。特别是当一个帝国统治摇摇欲坠的时候,这无疑彻底将六大派主导的江湖世界推向了帝国的对立面。一旦这些江湖势力站到了同明教一起的立场,帝国所面对的敌人将更强大更众多。原有的江湖均势会被彻底打破,江湖世界会形成新的秩序。任何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此时都不会梦想消灭或臣服六大派,而是极力维护其作为中间力量稳定的存在,就像1866年俾斯麦对奥地利所做的那样(击败奥地利后,俾斯麦实行宽松议和,保证了奥地利在后期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中立)。

    赵敏的战略失误导致了第一个结果就是武当山之战后明教与武当正式同盟,代表事件就是殷梨亭与杨逍女儿杨不悔的婚约。随后八月十五日,在张无忌曾经居住过的蝴蝶谷,明教召开大会,这次会议具有宗教和政治上的双重重要性。即解决了一系列神学问题,在形式上统一了天鹰教、弥勒宗、白莲教的教义,又明确世界末日已经到来,明教教众即将迎接一个新的天国。

    这次会议首先毋庸置疑史无前例的确立了张无忌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此权威下,衰颓的明教获得了崭新的精神动力并指向弥赛亚主义的价值目标,使得明教得以排除过去种种看似不可克服的阻碍并重新组合各派系的政治资源,在总部的指挥下发动全国范围内的反元军事行动。在进行全国范围内新的权力分配后,一大批出身底层却手握军权的将领也被明教认可,比如韩山童、朱元璋、徐寿辉等。从这一点看,明教下属的直接组织五行旗实际上被削弱殆尽,但因为明教长时间中枢中断,地方各自为重,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却也有明显的隐忧。

    在宗教狂热主义过去后,一些冷静的地方军阀会重新思考,权力斗争的冷酷逻辑也会迟早上演。

    蝴蝶谷会议不久,张无忌亲自领导了对六大派的营救行动,在再次出现的范遥的帮助下,明教里应外合在万安寺击败赵敏救出俘虏并将万安寺付之一炬。而就像之前说的,六大派正式确立了不再与明教为敌,而是共同抵抗元帝国的立场。

    营救行动结束后,张无忌神秘失踪四个月,与之一起失踪的还有小昭、周芷若与赵敏。

    就在张无忌失踪的时候,全国的义军形式大好,西南,徐寿辉部攻克两湖,东南,朱元璋部攻克安徽大部,北方腹地,韩山童部向大都进攻,似乎一夜之间,整个元帝国被突然迸发的红色火焰所侵蚀。而就在韩山童部苦苦进攻大都的时候,关于张无忌已死的谣言传播开来,杨逍不得不以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假冒张无忌进行了一次阅兵才平息了传言,这也是可能为什么史书上将韩林儿当做明教教主的原因。

    张无忌回归后,北方形式危急,察罕帖木儿反攻,击溃明教义军,韩山童身亡。为了安全考虑,在彭莹玉建议下,张无忌跟新任未婚妻周芷若来到了濠州,朱元璋的驻地。

    在韩山童死后,明教义军又经历了新的一轮的整编。

    原洪水旗的朱元璋吸收了巨木旗常云春各部,组成东路军水木军团,徐寿辉则吸收火土金三旗人马,组成西路军天完军团(汉字结构中,天完是大元各加上一个前缀,意味着压倒大元)。这两大势力的分化此时只是雏形,在未来十年,他们将角逐最后的胜利果实。

    而张无忌的命运也即将来到终点。

    本来在宣布了与周芷若的婚约后,明教上下是广泛欢迎的态度。但就在两人婚礼当天,赵敏突然出现,而张无忌居然停止婚礼,并随之而去,消失了一个月后,他再次出现,此时赵敏已经成为他的未婚妻。产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历史上有很多猜测,后世大家更倾向于金庸先生的推测,两人就是相爱了这么简单,但后来心理学家又通过赵敏男性化的权力欲与张无忌的恋母情结来解释这一问题。

    总之,张无忌的这次选择让他走上绝路。

    1358年七月,朱元璋进行了一次豪赌,在宴请张无忌时将其下药迷晕,随后命部下驾马车连同韩林儿一起离开濠州,在乘船渡过扬子江时,船只意外倾覆,张无忌与韩林儿溺亡。而赵敏因为其特殊身份一直被秘密囚禁,后来三十多岁的她在明朝建立后被迫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爽,朱爽死后,赵敏被迫殉葬,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2019-09-26 19:28:37 5人喜欢 2回应

木偶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28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