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  · · ·  ( 9本 )

  • 青苔不会消失
  • 歌德全集·第32卷
  • 一个神经衰弱者的二十一天
  • 非洲短篇小说选集
  • 万叶集(全四册)

读过  · · ·  ( 90本 )

  • 读库2405
  • 童话镇的邮递员
  • 我的文学白日梦
  • 读库2305
  • 蝴蝶之家
  • 二次生长
  • 读库2304
  •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 在细雨中呼喊
  • 秋园

想读  · · ·  ( 29本 )

  • 歧路行
  • 唐人绝句精华
  • 渡海记
  • 饥饿的盛世
  • 幽灵之家
  • 百鬼夜行图鉴:中国画师笔下的日本妖怪世界
  • 萨拉米斯的士兵
  • 大地之上
  • 诗海水手飞白传
  • 撞空

收藏的作者  · · ·  ( 2位 )

余自仙的书评  · · ·  ( 12篇 )

我在北京送快递
余自仙 (灵魂沉香)  评论: 我在北京送快递

第一次知道作者,是豆瓣推送的那篇阅读量过万、让作者第一次被更多人知道的文章:《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读完,只觉得作者写得太详细了,通过详细抵达了真实——这也正是非虚构写作的意义:它让读者见识到一个.........
自我的探寻
余自仙 (灵魂沉香)  评论: 自我的探寻

和这本书的作者戴君第一次见面,他就和我聊起了哲学和精神分析,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特意提到了“阉割”一词:文学和艺术,本质上就是欲望被阉割之后的转化;并小声地举了个例子:一个人想“啪啪啪”,但不能直......... (1回应)
彷徨
余自仙 (灵魂沉香)  评论: 彷徨

近来回归写作,于是重拾短篇小说阅读,就翻出了这本印刷于1976年的《彷徨》,断断续续地看了一些日子,才一篇一篇看完,有一个感想,特别深刻,虽不一定对,但值得斟酌和考据。 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当然和他独特......... (9回应)
炸裂志
余自仙 (灵魂沉香)  评论: 炸裂志

《炸裂志》买回来很久了,之前豆友 @乔迦 又寄过来作者陈年喜的签名本,于是觉得是时候为它写点文字了。但每次试图下笔,便总觉得千头万绪,不知该从何说起。 时间慢慢过去,我不时地翻出来,随意看几首,忽然就.........

最近阅读  · · ·

  • 11月6日
  • 想读 歧路行
  • 11月1日
  • 读过 读库2405
    活了这么久 第一次在杂志书上发表文章 还是很激动的 感谢老六 不过收到样书 看完前三篇(其中就包括自己的) 心里一凉 感觉完了 这期恐怕只能打7分 后续看《梅林春早》 原本以为是介绍深圳梅林关的文章 没想到看完 被一个外国人完全折服 感谢朱石生老师的深情介绍 看了这样一段人生经历 感觉历史又有了浓浓温情 收尾篇《翻遍每一页》 则让人对调查记者 以及写作态度 有了全新的感受和体认 让人想要以相同的写作态度 长长远远地走下去
  • 10月2日
  • 读过 童话镇的邮递员我的文学白日梦
  • 9月6日
  • 在读 青苔不会消失
    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像一个个小水洼,在生活低低处。看得人陷进去,仿佛也被网罗住,被低洼捕捉,压抑得很久透不过气来。想起教过的一个深圳学生发出的感慨:人最大的不公平,除了智商,就是出身。
  • 9月2日
  • 读过 读库2305
  • 8月29日
  • 读过 蝴蝶之家
    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曾经在网上了解过这本非虚构里的两个故事:一是参加过《超级演说家》的消防公益宣传;二是看过电影《七十七天》,甚至在拉萨见过剧组在迎亲大桥取景。还模模糊糊对全家福拍摄团和流浪动物之家有印象。 看完全书,对第一篇第二篇和最后一篇,有格外深切的触动,甚至也想去广州看看24小时不打烊书店,至少,它是去广州的一个生动且充分的理由。 这是一本治愈之书。读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觉得,这个世界因为有温情存在,而美好幸福,甚至忍不住也想奋起做些什么,成为这温情的一部分。如果因此激发,而真的做了些什么,那才是这本书真正的价值所在。
  • 8月25日
  • 读过 二次生长
    书名起得好 每个人都需要二次生长 书里许多视角 是我作为男性从未审视过 甚至从未想到过了 因为很有借鉴和学习的意义 但书中最打动我的部分 还是原生家庭 像非虚构一样暴露某些真实的不堪 是需要极大的真诚和勇气的 以及智慧 这大概也是乔迦在现实中航行的能量来源
  • 8月16日
  • 读过 读库2304
    读完《饥饿的高中》,想写写自己的经历,那会是隔着一个时代的另一种饥饿;第二篇《和衡水中学在一起的2557天》,让我意识到,自己似乎从未如此努力过;《二砂建设始末》,则让人意识到,组织与组织之间,从来不是简单的人与人的叠加,它复杂到让人心生老虎吞天之感;《一个不得不失败的产品》,则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作为文学家之外的林语堂,他立体,丰富,且健全,也更让人唏嘘;《魔笛》背后的权力游戏,我怀疑作者王星,就是之前出版《大师的小样儿》的王虎头教授。
  • 8月13日
  • 读过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有些诗写过之后 才算真正的诗人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就属于这样的诗
  • 8月11日
  • 读过 在细雨中呼喊
  • 7月28日
  • 读过 秋园
    非虚构《活着》
  • 7月26日
  • 读过 战争与和平
    从去年读到今年,终于读完这部史诗。让人不由得思考:它如何拥有史诗的气质?又或者,它史诗的气质是怎么诞生的? 这问题还没琢磨清楚,我又有了加缪的焦虑:托尔斯泰这个年纪,已经在动笔写《战争与和平》了,我在干嘛?我在干嘛?
  • 7月25日
  • 读过 空相
    读完丁小龙的《空相》和《渡海记》,感受是非常复杂的。好几天过去,终于有一点清晰地浮出水面:我第一次强烈地意识到,原来诗歌,文学,哲学,艺术,创作,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真的可以和一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它们不是过客,不是点缀和装饰,不是消遣和休闲,不是锦上添花,也不是雪中送碳,而是生活和命运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认识的人里,有且仅有丁小龙一例。他二十多岁的作品,就狠狠地让我惊艳,如今,同样的文字,让有深度的灵魂更加具体化了,他们是老人,是失意的中年妇女和中年男人,他们灵魂的褶皱,就是你我的褶皱,印着时代的痕迹。
  • 7月8日
  • 读过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特别唯心 神乎其神
  • 3月18日
  • 想读 唐人绝句精华
    没想到这本书竟然有了新版本 记得大学某个假期 从学校图书馆借了这本选集回家 在山里背了一个假期的绝句 后来从孔夫子淘了本二手回来 心里感到极大的满足 回想起来 这已经是快二十年前的旧事啦 喜欢绝句的人们 见到这个版本 该是一桩幸事
  • 3月13日
  • 读过 追问
    某些跌宕,甚至有史诗气质。
  • 3月1日
  • 在读 歌德全集·第32卷
    冲动了 网上搜歌德日记 花了七十多 结果买回来这个 发现公务员歌德整天都在社交 没有像托尔斯泰 多关注灵魂和创作
  • 2月23日
  • 读过 京城大蛾
    读完特别想写篇以拉萨为背景的短篇小说 不过琢磨了好一会儿 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呈现 于是感到怅然(我可是在拉萨呆了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