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对《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的笔记(2)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
  • 书名: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增订本)
  • 作者: 林毓生
  • 页数: 581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 2011-5
  • 头脑清楚型(通人)与头脑迷糊型(困惑型)两个类型的学者

    一般地说,这些“通人”容易接受当时流行的学说与当世具有权威性的意见。对于那些能够变成博雅的人而言,这种现象可能不易避免;因为他既然能够博通,当然容易觉得他所博通的学问之中总应有些正确而有价值的东西。但对于那些具有原创能力的“头脑糊涂型”的学者而言,他会以批评的态度去考察流行的学说,不受外界干扰地自行其是;因为,对于那些不能介入他自己思考架构之内,或对他自己思想的发展没有参考价值的学说,他是不想花费许多心血去学习的。
    引自 学术工作者的两个类型

    2024-06-04 21:53:01 1人推荐 1人喜欢 回应
  • 我们对传统之复杂性与独特性要有开放心灵的真实的了解

    要维系中国文化,必须建立一个新的中国文化。这新的文化必须建立在对传统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真正的了解上。唯有真正了解西方文化才会发现西方文化不能机械式的接受。而对传统文化更不能武断的否定,因为中国现有的问题,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我们既不愿意,也不可能完全做西方人,更不能与过去传统血缘断绝,即使要求断绝,这种断绝也不足以了解西方文化。“五四”时代的人,就是无法看清这一层。我们对传统之复杂性与独特性要有开放心灵的真实的了解,这样才能建立中国的新的文化。至于如何对传统与西方文化作实际了解呢?我以为必须建立在西方及传统重要经典(classics)的了解之上,别无其他捷径,我们要对中国与西方经典采取开放性的了解与批评的态度,读得愈多愈深刻愈好。
    引自 “开放心灵”的认识与了解

    拿西洋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固有文化,发现类似处而沾沾自喜不但不足以减少崇洋心理,反而更促进崇洋心理。其实这种态度本身就蕴含着崇洋的心理。要使人们不崇洋,只有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丰富的文化。
    引自 “开放心灵”的认识与了解

    我们切不可持一个“接受”的观念,西方思想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他们本身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其思想来源自有其故,我们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加以接受。……换言之,不能只接受西方的观念,而是要对西方加以了解批判,对其基点明确认识;中国的问题自有其独特性,必须建立在一中创造性的思想上才能解决中国的独特问题。
    引自 “开放心灵”的认识与了解

    我个人以为应该想一个办法,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加以创造地转化,使之成为我们现代德先生Z由国家多元性社会的文化上与道德上的基础。这个多元的社会必须建立在一个大家一致视为当然的文化与道德秩序之上。
    引自 “开放心灵”的认识与了解

    2024-06-04 22:12:08 1人推荐 1人喜欢 回应

1N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541条 )

活出生命的意义[珍藏版]
3
生命的深度
1
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波
1
水之道与德之端
2
中国哲学史
15
空间与地方
1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1
地方与无地方
4
家园
1
建筑三观
1
住宅读本
1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1
世界住居
3
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1
中国乡土建筑
2
中国住宅概说
1
一堂二内
1
论天人之际
1
灵根再植
1
人与自然
1
我是谁?
6
法国地理学思想史
1
文化记忆研究指南
6
浪漫主义的根源
1
诗唱大唐
1
重来故鬼
1
长夜的独行者
1
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1
辽远的国土
4
“边缘人”纪事
1
孔门十弟子
4
明暗之间
1
入世与离尘
6
冷战启示录
2
制内市场
1
合众为一
6
六论自发性
8
惠此中国
5
追求幸福
5
照护
8
光变
2
人类世的哲学
5
创造的勇气
1
万物并作
4
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
1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典藏版)
1
思痛录
2
顽石的风流
2
章太炎的思想
2
鲁迅与顾颉刚
3
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
1
4
朝话
16
把自己作为方法
6
人歌人哭大旗前
2
平生六记
1
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杜维明作品系列)
1
中国的单位组织
2
往里走,安顿自己
5
仅此一生
1
“天命”如何转移
4
何为良好生活
4
漫长的余生
4
沧海波澄
1
斯文关天意
1
黄河青山
1
上学记(增订版)
1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
2
玉山丹池
2
金翼
4
知觉的世界
7
易代
1
神游
6
沈从文的前半生
6
人文主义地理学
8
我的阅读史
2
陆王学述
1
回归古典政治哲学
1
清人笔记随录
1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1
浮云远志
6
人生史与人类学
3
题写名胜
1
巴黎城记
1
左宗棠评传
2
品格的技艺
2
严复集
1
笔醒山河
1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3
走出唯一真理观
2
先秦城邑考古
6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3
洋务与赈务
1
叔本华论说文集
2
诗人革命家
3
乡里的圣人
2
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1
中国士绅
3
宋代中国的改革
2
城市
4
无穷的困惑
1
左宗棠全传
3
岁月沧桑
3
体国经野之道
4
独醒之累
2
幻想的秩序
2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1
世界现代建筑史
1
自然的大都市
1
自由与命运
1
旧日庭院
4
读毛泽东札记二集
1
呻吟语·菜根谈
3
日暮乾清门
2
传奇的风景
1
理想人居溯本:从非洲草原到桃花源
3
晚清官场镜像
1
细读的乐趣
2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5
人格心理学
1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1
我们的孩子
1
娇惯的心灵
3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
1
等不等观杂录
1
大国之基
1
无法直面的人生
7
法度与人心
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
水浒传与中国古典政治哲学
2
曾国藩家书
7
中国历史通论
1
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1
主体解释学
1
主体·互文·精神分析
1
绝望与希望之外
1
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
1
叙事的虚构性
1
蒙田随笔全集(全三卷)
2
第一堂课
2
二十世纪的历史学
2
发现乡土景观
2
潮打石城
2
史学的时间之维
3
陆游的乡村世界
1
五更盘道
2
我的人生故事
3
古典正义论
1
城镇平面格局分析
3
平常的恶
3
风险与理性
7
逃避主义
2
甜与权力
3
冯友兰的伦理思想
1
当经成为经典
3
爱的阶梯
6
从混沌到秩序
3
清代人物研究
1
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
1
中国青铜时代
3
万古江河
1
艺术、神话与祭祀
3
走进生命的学问
17
五十自述
34
龚鹏程四十自述
21
焚书·续焚书
2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1
平凡的一生
2
考古学专题六讲
1
近代中国史学十论
1
持灯的使者
3
鸣鹤园
2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2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9
中国考古学
7
考古人類學隨筆
2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2
考古学是什么
3
古史的考古学探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