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踟躇对《悲惨世界》的笔记(14)

悲惨世界
  • 书名: 悲惨世界
  • 作者: 雨果
  • 页数: 1104
  •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年: 2007-6
  • 第1页

    值此文明的嘉盛时期,只要还存在社会压迫,只要还借助于法律和习俗硬把人间变成地狱,给人类的神圣命运制造苦难;只要本世纪的三大同题: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孱弱,还不能全部解决;只要在一些地区,还可能产生社会压抑,即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愚昧和穷困,那么,这一类书籍就不是虚设无用的。

    2017-11-02 20:25:06 回应
  • 第6页

    失魂落魄的人不朝身后看、他们十分清楚,追随他们的是厄运。 城市腐化人,因而使人变得凶残。山林和海洋使人变得粗野,激发野性而一般不摧毁人性。

    总是千篇一律的故事,那些活在世上的可怜人,上帝的创造物,从此往后无依无靠,无人指引、也无栖身之所,到处漂流,谁说得准呢?也许四分五散,各奔西东,逐渐隐没在凄冷的迷雾中,那正是孤独命运的靠身之地,多少不幸的人,加入人类的悲惨行列,陆续消失在那幽冥之中。他们背井离乡。村庄里的钟楼把他们忘却;他们田地的界石也把他们忘却;再阿让在监狱关了几年,也同样把钟楼和界石忘记了。值这颗心上有过一条伤口,便留下一道伤疤,如此而已。 他逃走了,在田野里自由地游荡了两天,加果说被追捕也算自由的话:他时时要回头看,听见一点动静就心惊肉跳,什么都怕,怕冒烟的屋顶,怕过路的行人,怕汪汪叫的狗,怕奔跑的马,怕报时的钟鸣,怕看得见东西的白天,怕看不见东西的黑夜,怕上大路,怕走小道,怕钻树丛,还怕打瞌睡。

    2017-11-02 20:27:31 回应
  • 第96页

    人的任何情感,都不如得意之色那样显得可怕。

    有些动人的幻想,也许是最高的现实。

    跟谁走呢?她不清楚。去哪儿呢?她也不知道。她仅仅明白丢下葡纳第客栈走了。谁也没有想到同她告别,同样,她也没有想到向任何人告别。她走出了她恨的人家,而人家又恨她的那个家。

    2017-11-02 20:35:51 回应
  • 第23页

    如果世上还有这几种人的话。他的所有思想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对人类法律的仇恨;这种仇恨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上天制止,到了一定时机,就会变成恨社会,进而仇恨人类,进而仇恨天地万物,表现为一种模糊的、持续不断和凶残的欲望,要危害,不管什么人,逢人便危害——正如我们所见,通行证上称由阿让是“非常危险的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2017-11-03 20:12:24 回应
  • 第25页

    开头由于幻觉的扩大,他几乎想象 这门合页活起来,突然有了巨大的生命 力,像狗一样狂吠,要向大家报警,要把 睡觉的人叫醒。

    大自然有时以其姿态和景象参与我们的行为,显示一种深沉而聪明的契合,就好像要促使我们思考似的。

    “冉阿让,我的兄弟,您不再属于恶的一方,而属王善的一方了。我买下了您的灵魂;我把您的灵魂从邪恶的念头和沉沦的思想中赎出来,交给上帝了。”

    他以傲气对抗这种上天的宽宥,而傲气在人身上好似恶的堡垒。

    他的头脑正处于汹汹纷扰,又极度平静的时刻,幻想深不可测,吞噬了现实。再也看不见周围的实物,却恍若看见心中的影像在体外活动了。

    2017-11-03 20:16:12 回应
  • 第35页

    他究竟哭了多久呢?哭过之后他又做了什么呢?他去了哪里?从来没有人知道。只有一个情况似乎得到证实,就在那天夜晚,格勤诸布尔的驿车大约凌晨三点到达迪涅城,在穿过王教府街时,黑暗中车夫看见有个人跪在马路上,好像对着卡福次主教家的口在祈祷。 她为生活而劳作;后来,她爱上一个人,还是为生活,因为心也会饥渴。 有天使降临,就宣告了天堂。

    人们总是从容地安排起程,殊不知往往是生离死别。 世间就有一种人像虾子一样,不停地退向黑暗,他们不思前进,只是回头看生活,阅历只用来增加他们的扭曲形态,而且越变越环,心肠越来越污黑丑恶。 爱情是一种过失;就算这样吧。芳汀却是浮游在过失上面的天真。

    2017-11-03 20:19:27 回应
  • 第54页

    阿斯图里亚斯那地方的农民都确信,在一窝狼崽子里,必有一只属狗性,要被 母狼咬死,否则它长大会吃掉其他小狼。 社会注定要把两类人排斥在外:攻击社会的人和保卫社会的人。此外,在此有必要纠正一些词语可能表现出的绝对意义。

    一个人不可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而本能的特点,恰恰容易受干扰,容易迷失方向并误入鼓途。否则的话,本能就高于智慧,禽兽就比人聪明了。

    恶人自有邪恶的快乐。

    她边说边微笑。烛光照亮她的脸。这是流血的微笑,淡红的涎水歪脏嘴角,口中有个黑洞。

    残局发展到这一地步,芳忊已不复存在,根本不是从前那个人了。她变成污泥的同时,也化为石头了。触摸她的人感到寒气逼人。她经过一下,以身相事,却不问你是什么人;她完全是一尊受屈辱又冷峻的肖像。生活和社会秩序已经给她下了最后的判语。该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她什么都感受了,什么都感受了,什么都经受了、什么苦都吃过了,什么都失去了,什么都哭过了。她逆来顺受,而这种逆来顺受类似无动于衷,正如死亡类似睡眠。她再也不躲避什么了,再也不怕什么了。漫人大雨都浇在头上,全部海洋都倾泻在身上,又有什么关系!她是一块浸泡水的海棉。

    2017-11-03 20:25:09 回应
  • 第107页

    然而,在这一片沉寂中,忽然响起一种新的声音,是来自上天的无比美妙的仙音,跟刚才那阵可怕的喧闹,恰成鲜明的对照。这是从黑暗中传出来的天主颁歌, 是在朦胧夜色和可怕寂静中由祈祷与和声汇成的炫目之光;这是妇女的声音,由 贞女纯洁的声调和女孩天真的声调组合,这不是人间的声音,而像新生婴儿还听 得到、垂死之人已经听到的声音。这歌声从屹立在园中的灰暗大楼里传出来。在 魔鬼的喧器离去的时刻,从夜色中继之而来的仿佛是天使的合唱。

    瘸子跨步,如同独眼人送秋波,都不能迅速抵达目标。人”,这些情景在她的想象中索统回旋。两姊妹在青春年少时,各做各的美梦。

    她们都有翅膀,但是一个像天使,另一个像鹅。

    这正是马吕斯身上所发生的情况。一句话,他偏爱沉思甚至有点过分了。他 的生计差不多有了保障之后,便停下来,觉得还是安贫为好,减少工作,以便多多 思索。这就是说,有时他一连几天思考,沉浸在静思和内心光照的无言愉悦中。 他这样安排生活问题:尽量少做物质劳动,尽量多做难以捉摸的劳动,换句话说,费几个小时用在实际生活上,其余时间全用在对“无限”的思索中。他自以为吃穿不愁了,却没有发觉他这样理解的沉思,结果要成为一种懒惰的形式,没有发觉能满足于生活最低需要,过早地歇手不干了。

    十五岁。那头美发,栗色间有金黄色纹理;那额头仿佛是大理石雕成的,那脸颊宛如玫瑰花瓣儿长成的,红里透白,白里透红;那芳唇妙口,粲然一笑好似阳光,婉转一语如同音乐;那颗头,拉裴尔会赋予圣母玛利亚;那脖颈,古戎会赋予维纳斯;而那鼻子算不上美,却很俏丽,好让那张光艳照人的脸完美无缺了,那鼻子不直不弯,既非意大利型,也非希腊型,而是巴黎型的,也就是说有几分灵秀,有几分俏丽,稍欠规整,但显得纯洁,足令面家失望,却叫诗人着迷。

    2017-11-06 17:04:05 回应
  • 第163页

    孤独,超脱一切,骄傲,特立独行,喜爱大自然,摆脱日常物质活动,沉浸于内 心生活,为保持贞洁而进行的隐秘搏斗,与整个造物为善并迷醉,凡此种种、都养 成马吕斯易于受所谓痴情控制的性格。他对父亲的崇拜渐渐化为一种宗教,而且 同所有宗教一样,退隐到灵魂深处去了。可是眼前近景要有东西充实,于是爱情 应运而生。

    病人以高烧为食,恋人则以爱情为食。

    夜幕降临,正是去吃晚饭的时候,唉!还 吃饭,多少心怀理想激情的人,也有这种弱点啊!他刚跨出门槛,就听见扫地的布贡妈讲出这段令人难忘的独白:现在,有什么东西便宜?全那么贵。世上只有痛苦便宜;这世上的痛苦,是一钱不值!”

    尖突的双肩从衬衣顶出来,肌肤白里透黄。好似淋巴液色,锁骨积了泥垢,双手通红,嘴半张开,黯然无色,里边牙齿不全,两眼无神,又大胆又猥贱,整个形象是个先天不足的少女,而那眼神却像个堕落的老妇人;五十岁和十五岁相混淆,这种人集软弱和可怕于一身,叫人见了不落泪就会不寒而栗。这个姑娘生来并不丑,却落到这种丑样,叫人见了格外痛心。她幼年时期,模样一定还很美。青春的光彩尚在抗拒因堕落和贫困而未老先衰的丑态。残存的在这十六岁的脸上奄奄一息,犹如冬天早晨的白日,就要在狰狞的云雾中消失。

    2017-11-06 17:17:49 回应
  • 第173页

    城市如森林,也有最凶恶最可怕的东西藏匿的洞穴;只不过城市里隐藏的东西凶残、邪恶而短小,也就是说丑恶;森林中隐藏的东西凶残、野性而伟壮,也就是说美观。同为巢穴,但是兽穴胜过人穴,岩洞优于破屋。

    爱过的人都知道,这简单的一个“她”字,包含多少光辉灿烂的意思。

    夜晚静穆的气氛,用一种莫名的阴森而永恒的快乐,来压抑人的痛苦。

    他身子一沉,坐到石凳上,她挨着坐下。二人再也不说话了。天上的星斗开始闪闪发光。他们的嘴唇是如何相遇的呢?鸟雀如何鸣唱起来,冰雪如何融化了,玫瑰如何开放了,五月天如何呈现万紫千红的景象,曙光又如何在萧瑟的丘岗上黝暗树木后边泛白的呢?

    2017-11-06 17:21:49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

三分踟躇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64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