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憨˙Ꙫ˙对《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三卷》的笔记(7)
陈小憨˙Ꙫ˙ (平和有光)
读过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三卷
-
第3页 导言
理学的产生并在意识领域中逐步占到支配的地位。它是糅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哲理化的新儒学,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是儒学伦理绝对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典型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 唐代中叶韩愈提出道统的线索,抬高孟子、表彰大学;李翱吸取佛学思想揉入中庸思想中去。宋初胡瑗启发了理学家知行、性命之学的先声。周敦颐把道教无极图改变为论证宇宙本体及其形成发展,建立了一个以孔孟正统思想为主的哲学理论体系。邵雍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和道教的宇宙生成说,再加上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建构了一个宇宙构成图式和学说体系,以推行、解说自然和人事变化。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把知识分为德性之知和闻见之知,从而为理学的根本命题“存天理、灭人欲”奠定了人性论和认识论的基础。到程颢程颐建立了从天道到人道、从伦理到政治的完整的理学体系。南宋朱熹综合建立了宏大而缜密的思想体系。朱熹死后不到十年,理学就成为南宋的御用哲学,以后元明清也以政令的形式规定理学是学校和科举的内容、标准。
-
第19页 宋初儒家教育思想的复苏--胡瑗的教育思想
他重视学校章程、纪律的制定,使学校教育走向正规化、法制化。创立分斋教学和主副科教学制度,经义斋和治事斋。精湛的教学艺术,因材施教,激励教学,讲授教学,娱乐教学、游学考察。明体达用、学以致用,注重礼乐教化和道德教育、以身作则、倡导躬行实践的学风。
-
第83页 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1.张载的教育思想 从气一元论出发,人和万物一样,都是物质的气凝聚而成的,因而气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看不见的太虚、天地之性,看得见的气、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天道、天理的体现,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人形成后才有的,是善恶混的。为了恢复先天的善性,就必须排除气质之性的蔽塞,变化气质,返回到本然的善性。教育和学习能够变化气质。教育应该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分为世人、学者、贤人、圣人。生知、学知、困知,闻见所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 教学内容重实学、实用,有理论学习、道德教育和实学三部分。教学原则和方法:明确目标、坚定志向;因材施教、尽人之才,受教育者原有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心态和受教时机、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兴趣和爱好;勤勉不息、学则须疑;诱发启导、循序渐进;成诵精思、反约穷源,博学强记。 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蒙以正养,长而性美;虚心与尊礼相配合;尊德性与道问学相促进;克己寡欲、躬行实践。 2.程颢程颐的教育思想 从一元论出发,提出性即理,把人性作为从天理到伦理的桥梁,天理观、人性论和伦理观融为一体。天命之性,性即理。天理赋予有形的人就是性,人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天理是善的,人的本源之性同样是善的。把性善具体化为仁义礼智信,认为真实人性中所固有,人生来就具有,而且不能违背和反抗,否则就是没有人性、触犯天理、大逆不道。人性论和天道观的对接。气禀有善有不善。性出于天,所以性无不善;性动为情,情可以善,也可以不善,情的善恶视其是否合乎天理而定;质干为才,才禀于气,因禀气有清浊偏正,所以才有善有不善,禀气清正才就善,禀气浊偏才就不善。以性善说作为根本前提,以气禀说解释人的行为的善恶,善恶的标准是五常,把人性论与伦理观挂钩。人性中的情和才的不善都是可以改变的,肯定了教育在人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和人的可塑性。教育的功效就在于使人变化气质和复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为圣人,是封建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和化身。道心和人心的对立,天理和人欲的对立。天理就是封建纲常伦理和统治秩序,人欲就是人的物质和生理欲求。存天理就是要求人们对封建礼教制度和道德规范当成不可动摇的信条来恪守,窒人欲就是要把一切违背和反抗封建统治的言论和行动加以禁绝和消灭。思考可以窒人欲、存天理,格物致知可以去人欲而明天理。 知识分为真知和常知,闻见之知和德行之知。诚意--格物穷理--致知,在内心修养上下功夫。教学内容为四书五经、义理道统。教学方法:学圣志道,为学必先立志;居敬存诚;有恒日进;玩味自得;学宜守约;知其理,做其事,真知力行,知行统一。 3.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人才是学校教育培养的结果。改革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统一编写教科书,三经新义。人才的重要性;慎择人才,推荐-从言行方面详加考察-经过实践的检验;人才要使之当,人尽其才、扬长避短、推心置腹、任之以专、久在其职;加强人才管理,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养、育、取、任。 人性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认识能力,是性之所固有,是人人都相同的。性和情是一致的,性是未发之情,情是已发之性,性是情之本,情是性之用,互为表里。七情是人生而有之的反应本能,生之谓性,人的这种反应本能,存在于心而未发时,看不见摸不着,是无所谓善恶的,但它接触外界事物而发表现在人的行为上时,就是情。情有当与不当之分,当就是善,不当就是恶。情的善恶与后天的习行即 教育密不可分。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一道德的场所,还是政治舆论的阵地,宣扬教化的场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实用人才,兼学文武。教育方法,主张用自然感化的教育、启发式教学。 4.书院与理学 理学对书院的影响:学院的课程,祭祀制度,学规建设,藏书与刻书。书院对理学的促进:著述,学术讨论,建立学派
-
第239页 理学思想的集大成:朱熹的教育思想
提出二元论的人性说。宇宙的本体是精神,宇宙的现象是物质。宇宙的本体太极是高高在上控制一切事物的原理,而事物的原理便是道。宇宙的现象是气或器,是受道支配的事物的形体。宇宙的本体是一种精神世界,是更高的存在;宇宙的现象是一种物质世界,是受精神所支配的。理与气优势不可分离的,理是气的本体,气是理的体现。先有理后有气,精神的理是第一性的,物质的气是第二性的,是由理派生出来的,是依赖于理的。人同万物一样都是禀受理与气而生的。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二元论的人性说。天地之性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善的观点,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规范,气质之性是指人禀的气而形成的,由于气有清浊不同,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恶之分。人如果禀受的是清正之气,那么他便是智者、贤者;如果一个人受的是浊偏之气,那么他便是愚者、不肖者。气质之性是可以改变的,即通过良好的教育能调整气质之性中的善恶成分,使人弃恶迁善。提出人心与道心是根本对立的,只有人心听命于道心,使道心始终处于为主的地位,才能转危为安。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无常,人欲就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以及一切违反封建礼教规定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一方面不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不断抛弃错误的道德观念,改变不好的道德行为。主要靠自我检点,下定最大的决心。 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造就醇儒。小学和大学,以年龄、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划分。小学以教事为主,道德规范和读书写字的训练,使学生知其然;大学教育是穷理、修己和治人,使学生知其所以然;相互联系又有延续性。 德育的首要地位。德育的基本内容是三纲五常。德育的过程:穷理--认知过程,窒欲--情感过程,立志--意志过程,力行--行动过程。德育的原则和方法:禁于未发,防患于未然;循序渐进;知行并重;立志,主敬,存养。省察。 教学过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格物致知。教学组织形式:升堂讲学,抽签自讲,讲论答疑。教学原则和方法:启发诱导,突出重点,少而精;因材施教,区别资质高地,抓住个性差异,注意年龄特征;循序渐进,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温故知新;启始正终;先易后难;博文约礼。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
第297页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心即理,理即心,心即道,心即太极,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使宇宙。明理、立心,万事万物皆心所生,不要执着于一事一物;要自作主宰,不要役于外物。强调人心的共同性。心如同礼一样,是超时空的,是完全一致的,一切人的心都是相同的,东安西北、过去现在未来的人的心全是一样的。个性包含先天的气禀和才力以及后天的知能上的造诣和道德上的素养,这是各人不同的。先立乎其大者,辨志。明辨义利,道义与利欲是对立的,亦即君子和小人的对立,道义的具体内容是四德,不求名、不计胜、不恃智、不矜功。做堂堂一个人,主民,完人到超人,极力扩充主观自我。 把德育放在首位。存养,剥落,减担。 道不外索,从里面出来,激发学生体认本心,陶醉于主观自我内心的活动。自立自得,师友辅导,优游读书,以精熟为贵,致疑切思。 朱陆教育思想之争:简易与支离;尊德性与问道学。
-
第353页 事功学派的教育思想
陈亮的教育思想 道在事物之中,理是事物之理,不能离开事物而空言道或理。人生来是没有圣凡之别的,人的才性是后天炼就的。教人做人的教育目的,学为成人。实理实学的教育内容,经世致用、历史文献、百家异流、艺能艺事。教学方法:敢于批判,严谨治学,用于创发,经世致用。 叶适的教育思想 道未有于天地之先,道不能离开事物而超然独在。道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言论的正确与否也必须得到事物的验证。造士使之俊秀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文武兼资、博学多能的人。考订历史、注重世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格物致知是在客观事物正考究出必然之理、当然之势。天地间没有先验独存的道或理,道在事物之中,研事物的必然之理,掌握客观规律便是道。离开事物,不去研究事物之理,便不能获得真知。耳目与思,内外交相成,主张人才是考后天的培养,在实用中学习和锻炼。提倡刻苦学习和严谨治学,主张立的放矢、学以致用。 事功学派与朱陆的分歧: 在朱熹看来,理是生物之本,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的精神实体,他主张格物致知、即物穷理、读书尽性的教育过程,达到存天理、明人伦的根本目的,并培养能够存天理、明人伦的圣贤或醇儒。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一种称作理或道的精神,这种理存在于仁的信众,心即理,只要认真存养、体悟本心,明心、正心,人人可以自作主宰,成为完人或超人。事功学派认为,道在事物之中,理是事物之理,教育必须注重事事实学,培养讲求事功、利国利民的实用人才,使学生在实事中领悟事物的道理,然后把这些实用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建功立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才兼备、文武相资、博学多能的成人。 朱熹强调道问学,认为理存在于事物之中,所以教育内容应是事和理,从明事、达理而逐步达到尽人性,明人伦的目的,提倡读书,认为读书时认识事理的最佳途径,尤其是读儒家经典。陆九渊认为道在人心,专事静坐养心,重在尊德性。事功学派以培养有真才实学、能治国安邦建功立业的人才为己任,主张教育内容要广通博洽,自经史以至诸子百家、方术技艺、文章书判都列入教育内容,史学备受青睐。 朱陆都注重涵养心性、涵泳体察,用心领悟圣贤之言,领悟心性中的先验之理。事功学派提出积学,锻炼历练、应用运用,所谓格物致知就是在事物中考究出必然之理、当然之势。
-
第402页 元代理学教育思想的承继与演化
北方赵复、许衡的教育思想 赵复:简在心得。 许衡:人性分为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气的清浊影响,复性说,变化气质。教人当教其短,用人当用其长。 南方吴澄、金履祥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工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命世大儒,尊朱学、重践履,化民美俗、经邦济时的实用型人才。理在气之中,是气的主宰。理是善的,人性是善的,气质有清浊美恶之分,理气不可分离,理与不同气结合便有了高低之分。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除去蒙蔽人性或污坏人性的浊气恶质。人事天理的方法论:尊德性与问道学。道德修养:主敬、主一,格物、研精,诚意、慎独,思诚。教学原则:实悟、实践爱你,格物穷理、触类旁通,学思相资,博约并重。
陈小憨˙Ꙫ˙的其他笔记 · · · · · · ( 全部1534条 )
- 文学批评入门
- 1
- 理论入门
- 1
- 理想国
- 1
- 柏拉图全集(全三卷)
- 1
- 现代西方哲学
- 1
- 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上下)
- 1
- 总论
- 1
- 德国古典哲学
- 1
- 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上下)
- 1
- 西方哲学史讲义
- 1
- Discourse on Method
- 1
- 古画新品录
- 1
- 西方哲学史(1-8卷)
- 2
- 走进审美王国
- 2
- 出世还是入世
- 1
- 西方思想史十二讲
- 1
- 判断力批判
- 1
- 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
- 1
- 中西文化的精神分野
- 1
- 怎样顺利通过答辩
- 1
- 研究生高分论文写作(第四版)
- 1
- 怎样顺利完成论文
- 1
-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 1
- 芙蓉镇
- 1
- 西方法律思想(增订版)
- 1
- 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 1
- 唐开国
- 1
- 毛泽东选集
- 1
- 筚路维艰
- 1
- 善的脆弱性
- 1
- 金刚经说什么
- 1
- 认知觉醒
- 1
- 张世英文集·第1卷:论黑格尔哲学三书
- 1
- 虚己以游世
- 1
-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 1
- 西方美学史纲
- 1
- 无法还原的象
- 1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1
-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 1
-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
- 1
- 文化研究概论
- 1
- 艺术哲学
- 1
- 大隋兴衰四十年4.自杀王朝
- 1
-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 1
- 康德
- 1
-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 1
- 规训与惩罚
- 1
-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
- 4
- 康德的批判哲学
- 1
- 从康德出发
- 1
- 康德著作全集
- 1
- 康德哲学讲演录
- 1
- 丹托的艺术终结观研究
- 1
- Aesthetics from Classical Greece to the Present
- 1
- 简明西方美学史读本
- 3
- 艺术史导论
- 4
- 西方哲学简史
- 1
- 社会交际心理学
- 1
- 中华民国史(全十六册)
- 2
- 武则天
- 1
- 西班牙同性婚姻合法化研究
- 1
- 肉体与石头
- 1
- 美术的故事
- 1
- 布迪厄:关键概念(原书第2版)
- 1
- 西方文论关键词第二卷
- 1
- 西方文论关键词
- 1
- 视听语言的语法
- 1
- 世界3:开放的图像学
- 1
-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
- 1
- 图像学研究
- 2
- 视觉思维
- 1
- 艺术社会学
- 1
- 文化与符号权力
- 5
- 艺术发展史
- 1
- 艺术哲学
- 5
- 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
- 1
- 视觉文化与新的生活图景的构建
- 1
- 刑法学讲义
- 1
- 语言、空间与艺术
- 3
- 艺术的祛魅与艺术理论的重构
- 1
- 跨学科视域中的当代艺术理论
- 2
- 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
- 2
-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学刊(第1辑)
- 1
- 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
- 4
- 视觉文化的转向
- 1
- 政治学通识
- 3
- 戏剧艺术十五讲
- 1
- 艺术与视知觉
- 1
- 西方现代美学
- 1
- 渊默而雷声
- 1
- 宗白华讲美学
- 1
- 艺术与归家
- 1
- 诗论讲义(精)
- 1
- 文学创作问题六章
- 1
- 现代视野中中华古代文论系统
- 1
- 西方文论史教程
- 1
- 文学概论
- 1
-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 4
- 文化产业管理概论
- 1
- 佛在敦煌
- 1
- 和与战的抉择
- 2
- 腐败
- 2
- 斯文
- 1
- 阁楼的大象
- 1
- 家族、土地与祖先
- 4
-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 1
- 谁的历史
- 1
- 广场与高塔
- 1
-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 1
- 初识传播学(插图第7版)
- 2
- 看得见的正义
- 1
- 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
- 1
- 社会学的想象力
- 1
- 宪法学讲义
- 3
-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 1
- 正义之心
- 1
- 美的进化
- 1
- 现代性与大屠杀
- 1
- 社会性动物
- 1
- 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
- 1
- 中国思想史论
- 1
- 另一种古史
- 1
- 武梁祠
- 2
-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
- 1
- 中外美术交流史
- 2
- 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
- 1
- 华夏意匠
- 7
- 艺术史的艺术
- 1
- 风景与西方艺术
- 1
-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
- 1
- 中国美学通史(第8卷):现代卷
- 1
- 中国美学通史(第5卷):宋金元卷
- 2
- 中国美学通史(第4卷):隋唐五代卷
- 1
- 中国建筑艺术
- 1
- 1948:天地玄黄
- 1
- 主角与配角
- 1
- 典藏:经典世界名画高清图集
- 1
- 艺术哲学
- 1
- 从陈桥到厓山
- 1
- 朱熹的历史世界
- 2
-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
- 7
- 文明
- 1
-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 1
-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 1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
- 2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
- 8
- 两宋文化史
- 1
- 青藤白阳
- 1
- 南北战争三百年
- 1
- 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
- 1
- 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
- 1
- 达达和超现实主义
- 1
-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 1
- 论绘画
- 1
- 宋画三讲
- 1
- 二十世纪艺术史
- 1
- 剑桥艺术史:18世纪艺术
- 1
- 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艺术
- 1
- 剑桥艺术史:中世纪艺术
- 1
-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
- 1
- 照夜白
- 1
- 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
- 1
- 艺术史方法与理论
- 5
- 美术鉴赏
- 1
- 艺术概论
- 6
- 图式与精神
- 1
-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 1
-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 2
- 中国美术史纲
- 1
- 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
- 1
- 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
- 12
- 中国经济史
- 1
- 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 1
- 中国哲学简史
- 11
- 悲剧的诞生
- 1
- 构建之法
- 7
-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 1
- 百年经济史笔记
- 1
- 高难度对话:如何与挑剔的人愉快相处
- 5
- 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
- 1
- 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
- 1
-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 3
- 中国改革三部曲
- 1
- 改革的逻辑(修订版)
- 1
- 剑指Offer
- 1
-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 2
- 区块链
- 4
- 卖晾衣杆的小贩为何不会倒
- 1
- 第二性
- 2
- 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
- 1
-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 1
- 历史深处的忧虑
- 1
- 道德情操论
- 1
- 国家构建
- 1
- 雷海宗史论集
- 6
-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 1
- 中国大历史(全新精校版)
- 4
-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 3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 1
- 美国秩序的根基
- 1
-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1
- 6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 3
- 旅行的艺术
- 1
- 地理学与生活
- 4
-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 1
- 国富论
- 1
- 国富论(上册)
- 1
-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 3
- 人生不过一场爱
- 1
- 法律人的救赎
- 1
- 启蒙的三个批评者
- 1
- 法律何为
- 2
- 江城
- 1
- 性之变
- 4
- 穷查理宝典
- 1
- 统计数据会说谎
- 1
- 法律史的视界
- 3
- 这个世界病了吗?
- 1
- 万物静观皆自得
- 1
- 中产阶级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
- 1
- 政府论(下篇)
- 1
- 东方历史评论(第3辑)
- 1
- 达·芬奇笔记
- 1
- 西方绘画大师经典画作赏析
- 2
-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 1
- 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
- 1
- 先秦诸子
- 1
- 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
- 1
- 现代世界的诞生
- 2
- 台湾史事解读
- 1
- 中国艺术简史
- 2
- 从点子到产品
- 1
- 正义的理念
- 3
-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
- 1
- 先放一把火
- 1
- 特劳特营销十要
- 2
- 文学回忆录
- 1
- 如何看懂印象派
- 1
- 活着本来单纯
- 1
- 活着回来的男人
- 1
- 忍不住的“关怀”
- 1
- 何谓文化
- 1
- 鱼羊野史·第1卷
- 1
- 这个社会会好吗
- 4
- 助推
- 3
- 民国清流3
- 2
- “错误”的行为
- 1
- 明智行动的艺术
- 1
- 我的凉山兄弟
- 2
- 姥姥语录
- 1
- 新中国传奇
- 1
-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
- 4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4
- 多媒体学习
- 1
- 法哲学
- 2
- 致命的自负
- 6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1
- 给青年诗人的信
- 1
- 清醒思考的艺术
- 1
- 博弈与社会
- 5
-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
- 4
- 产品经理手册
- 1
- 金字塔原理
- 1
- 定位
- 2
- 智慧社会
- 4
- 大败局
- 1
- 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 2
- 淘宝十年产品事
- 2
- 帝国的终结
- 1
- 好好学习
- 2
- 目送
- 1
- 人性的优点
- 4
- 伟大的博弈
- 2
- 费城风云
- 1
- 大数据时代
- 1
- 卧底经济学1
- 2
- 观念的水位
- 2
- 与神对话
- 1
- 富爸爸穷爸爸(最新修订版)
- 1
- 自卑与超越
- 5
- 腾讯方法
- 2
- 大国大城
- 3
-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 1
-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下
- 1
- 说话的力量
- 1
-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 1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 2
- 牛奶可乐经济学
- 4
- 众媒时代
- 2
- 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
- 3
- 大变局与新动力(中国经济下一程)(精)
- 1
- 重新定义团队:谷歌如何工作
- 1
- 赢
- 1
- 剑桥中国隋唐史
- 3
- 剑桥中国秦汉史
- 1
-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
- 1
- 大数据
- 1
-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 1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 3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 2
- 两面之词:关于革命问题的通信
- 1
- 人生的智慧
- 2
- 说中国
- 2
- 顾客为什么购买(珍藏版)
- 2
- 运营之光
- 1
-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 1
- 产品经理面试攻略
- 1
- 剑桥艺术史:20世纪艺术
- 1
- 人工智能
- 3
- 浩荡两千年
- 5
- 性史1926
- 2
- 美学漫话
- 1
- 君主论
- 2
- 乡土中国
- 4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 4
- 迟到的文明
- 1
- 论自由
- 2
- 饥饿的盛世
- 2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 1
- 坐天下
- 4
- 大中东行纪
- 3
- 《社会契约论》导读
- 8
- 朱元璋传
- 2
- 中国戏剧史
- 3
- 中国当代艺术史(1978-2008)
- 2
- 物尽其用
- 1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 4
- 中国民族史
- 1
- 南渡北归(第一部)
- 1
- 文章皆岁月
- 1
- 非暴力沟通
- 5
- 好的孤独
- 1
- 小毛驴与我
- 1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
- 4
- 南明史
- 6
- 外婆的道歉信
- 1
- 互联网产品修炼手册/产品管理与运营系列丛书
- 3
- IBM商业价值报告
- 4
- 提问的力量
- 1
- 中国的世界秩序
- 3
- 印度狂奔
- 1
- 西行漫记
- 1
- 数据挖掘与数据化运营实战
- 5
- 上瘾
- 1
- 旧制度与大革命
- 1
- 清代宫廷社会史
- 1
- 权力
- 3
- 历史的教训
- 5
- 野火集
- 3
- 民主新论
- 8
- 通往奴役之路
- 2
- 论历史
- 3
-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 3
-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纪念版)
- 2
- 济南的冬天
- 3
- 真正的生活者
- 1
- 背影
- 1
- 不忘此生优雅
- 1
- 山之四季
- 1
- 那时的大学
- 1
-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
- 2
- 约翰·克利斯朵夫(两册)
- 5
- 白鹿原
- 1
- 赫鲁晓夫全传
- 4
- 最好的告别
- 1
- 正义女神不睁眼
- 2
- 癌症·真相
- 3
- 独裁者手册
- 4
- 访谈的艺术
- 12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 4
- 钓愚
- 4
- 出梁庄记
- 2
-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 1
- 幸福的哲学
- 2
- 腾讯传
- 4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 7
- 毛泽东传
- 2
- 邓小平时代
- 1
- 人类简史
- 2
- 容忍与自由
- 1
- 皮囊
- 1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3
-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 2
- 从0到1
- 1
- 重新定义公司
- 1
- 东宫·西宫
- 1
- 思考,快与慢
- 1
- 我在宝岛长大
- 1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下)
- 6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 10
- 妻妾成群
- 1
- 刻意练习
- 3
- 二手时间
- 2
- 月亮与六便士
- 1
- 历史的本色
- 1
- 认识电影
- 1
- 中国文学史
- 3
- 从历史中醒来
- 1
- 再也不怕跟人打交道
- 2
- 网站分析实战
- 4
- 自在独行
- 1
- 大问题
- 11
- 感知艺术
- 7
- 文学理论入门
- 4
- 沟通圣经
- 7
- 争辩力
- 1
- 我与地坛
- 3
- 故事
- 4
- 认识艺术(全彩插图第8版)
- 5
- 麦肯锡精英的48个工作习惯
- 1
-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
- 1
- 万物
- 1
-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 5
- 晚明大变局
- 6
- 尘埃落定
- 1
- 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 1
- 大卫・科波菲尔(上、下)
- 1
-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 9
- 物种起源
- 1
- 狂热分子
- 1
- 合作的进化
- 1
- 乌合之众
- 2
- 菜根谭
- 5
- 小窗幽记
- 4
-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
- 2
- 时空中的美术
- 4
- 情史
- 1
- 周作人俞平伯往来通信集(修订版)
- 1
- 美的沉思
- 16
-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 11
- 美议
- 7
- 美学
- 3
-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
- 12
- 中国教育史
- 11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 14
- 禅者的初心
- 1
- 教育概论
- 7
- 中国宗教史
- 1
- 孟森讲明史
- 2
- 孟森讲清史
- 1
- 经典常谈
- 1
- 佛学常识
- 7
- 中国通史教程 第一卷 先秦两汉时期
- 11
- 信息资源共享
- 5
- 华夏美学
- 1
- 国史新论
- 3
-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 9
- 中国哲学史大纲
- 13
- 先秦政治思想史
- 7
- 士与中国文化
- 6
- 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世界
- 4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 3
- 中国文化史(全二册)
- 6
-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 13
- 中国艺术精神
- 4
- 论语今读
- 1
- 学佛三书(共3册)
- 2
- 逆流而上的鱼
- 2
- 佛法概要
- 13
- 美的历程
- 9
- 中国建筑史
- 4
- 礼仪中的美术
- 5
- 中国建筑史
- 2
- 启示录
- 22
- 移动设计
- 4
-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
- 9
- 中国艺术史
- 2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3
-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 1
- 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 9
-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
- 10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3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 4
- 宅兹中国
- 6
- 教育学文集
- 5
- 外国教育史教程
- 3
- 教育原理(第三版)
- 3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八卷
- 2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七卷
- 11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六卷
- 11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五卷
- 6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四卷
- 3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二卷
- 6
-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一卷
- 7
- 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
- 1
- 中国教育通史。第5卷
- 3
- 中国教育通史。第4卷
- 2
-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
- 10
- 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
- 9
- 中国教育通史(第1卷)
- 13
- 美国与中国
- 2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11
- 中国艺术与文化
- 1
- 中国近代史
- 2
-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 2
- 天朝的崩溃
- 2
- 重说中国近代史
- 5
- 清日战争
- 2
- 朱熹的历史世界
- 3
- 佛学概论
- 2
- 《论语》批注
- 1
- 苏菲的世界
- 7
- Conducting Educational Design Research
- 16
- 顾家北手把手教你雅思写作
- 2
- 奇迹集
- 1
- 十天突破雅思写作(第3版)
- 4
- 英语世界精选(第1册)
- 2
- 葛传椝英语写作
- 1
- Writing the Research Paper
- 1
-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 4
- 冬牧场
- 1
- 万物静默如谜
- 1
- 因自由而美丽
- 4
-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
- 1
- 十天突破IELTS写作完整真题库与6-9分范文全解
- 3
- 进化心理学
- 13
- 世界是开放的
- 1
- 雅思考官口语实战指导
- 3
- 性经验史
- 2
- 城殇
- 2
- 十天突破雅思写作
- 3
- 雅思阅读高分榜中榜
- 1
- 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
- 6
- 学会关心
- 3
- 被压迫者教育学
- 3
- 看见
- 1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 3
- 决策与判断
- 15
-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 11
- 傅雷家书
- 2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 1
- 美学原理
- 30
- 近代中国史纲
- 2
- 赖声川的创意学
- 6
- 乡愁里的中国
- 4
- 花乱开
- 3
-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
- 4
- 金瓶梅
- 15
-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
- 3
- 中国近代史
- 2
- 民国范文观止
- 2
- 告别皇帝的中国
- 4
- 社会动物
- 8
- 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研究
- 1
- 认知盈余
- 14
- 王小波全集 第九卷
- 1
- 史蒂夫·乔布斯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