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Leung对《中国往事》的笔记(11)

LisaLeung
LisaLeung (Vrij en onbevreesd)

读过 中国往事

中国往事
  • 书名: 中国往事
  • 作者: [德] 顾彬
  • 页数: 296
  •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 出版年: 2017-4
  • 第20页

    作者是七十年代去了日本寻找中国,发现了清水寺“在清水寺感受到的深沉是我在所有建筑中感受最深的,我那微小的存在,在清水寺被一个愿望瓦解了”,这就是日本人努力仿造和维护的中国,未被触摸,无法接近,以及无法重复。而“清水寺的深沉,在中国的寺庙里可能曾经有过,但早就被破坏,荡然无存了。宁静变成了叫喊,美好的简单变成了臆想的伟大。只有在卧佛寺,会有一种巨大损失的形象向我袭来……但卧佛本身不就是梦幻吗?对它来说,过去的世界已然消逝,而它也泰然处之”

    “因为只有消失的东西,才是真实的,留下来的,只是映像中的映像而已”

    2018-01-07 14:53:38 回应
  • 第30页

    顾彬在香港中转到北京的这一段,28-30页,对long ago的东西的乡愁漫溢笔下:

    在未来寻找遥远的过去,但这过去,却只想成为未来。

    他时不时就对七十年代的中国,当下的中国,发几句点到即止的批评,没有愤慨,没有剑拔弩张,隐晦的偶发的,时空不分的,密码一样的,通通有着乡愁的着色。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2018-01-07 15:31:53 回应
  • 第64页

    本章64-68

    作者在这里用了很多隐喻和指代,翻译应该是遵循了原著该有的风格,缺少了一些补充,所以有些句子显得破碎不通。

    需要用读诗的精神,耐心地破解密码,去体会他的讽刺和幽默。

    2018-01-07 23:02:51 回应
  • 第69页

    开头第一句就惹人喜欢。

    “陌生人来了,是为了在灰色里欺骗自己,而北京城可以提供足够的机会。”

    灰色是指代现代化,当今的水泥钢筋建筑道路以及北京的天空

    在灰色里欺骗自己:来到已经变成现代化的地方寻找古代中国和文化的人,都是自我欺骗。

    提供足够机会这一句引出下文。

    2018-01-07 23:12:11 回应
  • 第107页

    “香港是为定居者,是为那些宁愿呆在木桶里而不是大海深处的鱼而设的,是为那些把鸡窝而不是自由的天空当成家的鸡而设的。在尾巴和翅膀之间,造物者设定了人类的命运。两条腿的鸡需要的远比圆木桶的鱼更少,不需要水,也不需要供呼吸的空气,只需要一个用柴棍搭起的窝来抵挡雨水和太阳,以及一个几乎准时的交通工作,从一个柴棍厢到另一个柴棍厢,无论柴棍厢的高度是否令其晕眩,宽度是否极度有限。

    这篇,写香港人和文化差异,穿插写了很多鸡和鱼,妙趣横生。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批评隐含其中了。

    2018-01-10 10:10:48 回应
  • 第114页

    “如果只将中国白酒简单评为一种酒精度高的酒,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饮法得当,中国的白酒可以作为良药,能驱赶疲惫,令人重获力量,既能温暖身体,也能梳理思想和灵魂。”

    关于诗人的这两篇,作者写得很好读

    没有密码,完全可以读字面

    作者对白酒的热爱不亚于对足球的热爱,而且写的时候是像小孩一样兴奋的,不像写足球时那样,有着忧愁的底色。

    他是真的爱李白。

    2018-01-09 00:08:01 回应
  • 第183页

    “他的绝对意志,他的无我状态,以及他幽灵似的存在,所有这些,再加上他的唯我独尊,让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神,一个能决定生死的神。对他来说,他的爱是一种让其他人为他的生活而服务的手段,只是为了他而存在。”

    2018-01-09 23:32:11 回应
  • 第189页 向往的哲学

    这一章,名字叫向往的哲学,处处有“向往”的字眼,也处处离不开“忧愁”

    作者对古中国的向往注定他在现代化的新中国是忧愁的。

    “没有一种向往是独自成行的,每一种向往都伴随着另一种向往而来。我向往山,向往神圣的山,而在山中,我则向往着遥远的过去。”

    “一个心情沉重的外国人,是将忧愁作为一切思念与向往的源头的。我享受忧愁,拒绝一切暴力。”

    “人消失的地方,石头也会消失。而石头消失时,人早已消失了”

    “众所周知,智者一般都独自追寻着自身的向往。”

    2018-01-10 00:11:53 回应
  • 第184页
    这让我们来到忧郁的价值中心:忧郁最终不过是对爱的渴望,对一切形式与阶段的爱的渴望,从最基础的肉体之爱到最高的精神之爱。忧郁的中坚力量是爱神。对爱及美的渴望。它知道美者易逝的痛苦,知道爱的东西会被夺走,知道鲜活的爱只能短暂存在,知道死是美的邻居。……人生的两大最基本欲望是得到满足和走向毁灭,二者在忧郁者眼里有一种特别的颜色,它们之间的矛盾令人伤神。在忧郁者眼中,对绝对的渴望是与一种深层次的意识联结在一起的,以至于一切都显得枉然。……这是因为,想如何得到绝对的方式,已经决定了它的不可能性。这种着急想要的不耐心,让其看不到中间物的存在,从而走上了一条幻想之路。
    引自第184页
    2018-01-10 10:04:05 回应
  • 第228页 翻译出现了常识问题

    这里的咖啡茶

    就是咖啡+奶茶

    就是鸳鸯啊

    239页:

    清初忧愁诗人

    估计这里顾彬想说的是“婉约派”诗人

    2018-01-10 15:27:36 回应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