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国]
拉罗什富科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何怀宏
出版年: 1998-10
页数: 154
定价: 7.2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联精选
ISBN: 978710801196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何怀宏
出版年: 1998-10
页数: 154
定价: 7.2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三联精选
ISBN: 9787108011961
内容简介 · · · · · ·
道德箴言录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拉罗什福科,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体道作家。一生作品不多,唯有《回忆录》和《道德箴言录》两部作品传于后世。拉罗什福科以犀利的洞察力和优美的文字分析人的情绪,激情以至疯狂分析人的精神、理智和判断力,追溯人们言行的动机。《道德箴言录》并非人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而是揭示人们在做什么、想什么。
目录 · · · · · ·
序 识读“边缘”
1、摩梭母系家庭在当代的变迁
2、西藏上层妇女在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西江苗族:妇女与文化互动关系的个例
4、傣族妇女的生育行为与选择
5、伊斯兰教影响下的西宁回族妇女
· · · · · · (更多)
1、摩梭母系家庭在当代的变迁
2、西藏上层妇女在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西江苗族:妇女与文化互动关系的个例
4、傣族妇女的生育行为与选择
5、伊斯兰教影响下的西宁回族妇女
· · · · · · (更多)
序 识读“边缘”
1、摩梭母系家庭在当代的变迁
2、西藏上层妇女在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西江苗族:妇女与文化互动关系的个例
4、傣族妇女的生育行为与选择
5、伊斯兰教影响下的西宁回族妇女
6、宽容与辛酸
7、华南家族文化与自梳风习
8、“男人生活”与“女人生活”
9、家庭、亲属、商务:城市妇女的推动作用
10、女人与男人
……
· · · · · · (收起)
1、摩梭母系家庭在当代的变迁
2、西藏上层妇女在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西江苗族:妇女与文化互动关系的个例
4、傣族妇女的生育行为与选择
5、伊斯兰教影响下的西宁回族妇女
6、宽容与辛酸
7、华南家族文化与自梳风习
8、“男人生活”与“女人生活”
9、家庭、亲属、商务:城市妇女的推动作用
10、女人与男人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悲痛中有各种虚伪的东西,其中一种是:在哀悼与我们亲近的一个人的死亡的借口下,我们哀伤的实际是我们自己,我们哀伤他对我们的好的看法,哀伤我们的利益、快乐和对我们的敬意的减少。同时,死者也有了使人流泪的体面,虽然这些眼泪只不过是为生者流的。我说这是一种虚伪,是因为在这些悲痛中人们是在欺骗自己。还有另一种虚伪却不是这样天真无邪,因为它要强加于全社会,这是那样一些人的悲痛,他们渴望着一种十足和不朽的痛苦的光荣。在时光已经载走了所有的悲痛,终结了他们实际上有过的痛苦之后,他们还是不放弃,仍然坚持他们的悲伤、他们的呻吟和他们的叹息,他们表现出一副悲哀者的模样,通过他们所有的行动努力使人们相信:非到生命终结,他们的痛苦不会停止。这种悲悲戚戚、让人厌烦的虚荣心通常可以在有野心的妇女那里发现,就仿佛她们的性别已经关闭了所有能使她们通向光荣的道路一样,她们就拼命通过攀登一种不可消解的痛苦的高峰来获得名声。此外,还有一种眼泪,其根源是微不足道的,它容易流出,也容易干涸,如人们为了有仁慈的名声而哭,为了被哀怜而哭,为了被人哭而哭,最后还有为了避开不哭的羞耻而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3页 -
494. 别人谈论他们的行为举止时常使他们觉得他们是毫无过错的,这一事实说明人们比我们所想的更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缺点。蒙蔽他们的同一个自爱通常会在那时照亮他们,给他们一种非常准确的洞见,使他们能隐匿或略去那些可能受到指责的哪怕最小的事情。 496. 假如错误只在一方,争吵就不会持久进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三联精选(共4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文思》《语言与社会生活》《蛇与塔》《旅途日记五种》《北京城杂忆》
等
。
喜欢读"道德箴言录"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启蒙的时代 7.4
-
- 周辅成文集(一、二) 9.6
-
- 形而上学的恐怖 7.4
-
- 康德学述 8.3
-
- 第一哲学(上、下卷) 8.1
-
- 瑜伽箴言 7.8
-
- 20世纪的哲学与哲学家 8.0
-
- 道德语言 8.6
-
- 雅典与耶路撒冷 9.1
道德箴言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转】何怀宏:人类行为动机的透视者——拉罗什福科和他的《道德箴言录》
【作者简介】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12月生于江西樟树市;1984-1986,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1986-1988,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1989-199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1993-1994,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95-1998,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
(展开)
> 更多书评 3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0 )
-
新世界出版社 (2008)8.5分 513人读过
-
LGF - Livre de Poche (1991)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8.3分 221人读过
-
西苑出版社 (2004)8.9分 18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三联精选文库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nick)
- 豆瓣五星图书【伦理学】 (爱玛·包法利)
- 2013乱买书 (乱看书)
- 旧藏与新读:中外人文|社会文化|综合 (竹马笃笃)
- 杂2 (达哒)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道德箴言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19-09-20 16:44:35
至始至终相信“命运和情绪统治着世界”的拉罗什福科在《道德箴言录》一书中认为“研究人比研究书本更必需”,人,一般的人,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世界,以及人的现状和命运等等。其方法主要是从两个方向进行的,一是分析人的情绪、激情以至疯狂;一是分析人的精神、理智和判断力。他认为人永远会被自己的激情纠缠,我们的德性经常只是隐蔽的恶,所以触及德性的品质都可以从反面解读之,真正是应了《红楼梦》里的那句话:世事洞明... 至始至终相信“命运和情绪统治着世界”的拉罗什福科在《道德箴言录》一书中认为“研究人比研究书本更必需”,人,一般的人,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世界,以及人的现状和命运等等。其方法主要是从两个方向进行的,一是分析人的情绪、激情以至疯狂;一是分析人的精神、理智和判断力。他认为人永远会被自己的激情纠缠,我们的德性经常只是隐蔽的恶,所以触及德性的品质都可以从反面解读之,真正是应了《红楼梦》里的那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展开)
0 有用 [已注销] 2008-02-19 07:12:03
又本中间矫情的 诶
0 有用 藕片 2012-09-26 21:06:42
疯狂版《论语》
0 有用 stonywall 2016-10-17 21:48:35
减去原作中“删去的"部分,此书无疑可以得满星。
0 有用 读书如吃饭 2007-09-24 11:21:11
没多大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