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洪业(1893—1980),号煨莲,系英文学名(Wiliiam)的同音异译。1922年自美国学成归国,参与创建燕京大学,并历任燕大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文理科科长、图书馆馆长等职。1946年后赴美,担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洪业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者,与钱穆、顾颉刚、陈寅恪等人同为大家。治学严谨,特重治学方法与工具书的编纂。自创“中国字庋撷法”,曾主持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工作二十余年,编纂出版经史子集各种引得六十四种、八十一册。著有《我怎样写杜甫》《洪业论学集》等中文著述四十多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等英文著述二十一种。
洪业的一生,正反映着中国近百年来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各种抉择与问题,他一生的经历与故事、治学与交游都与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有着极丰富而深远的关联。
本书作者陈毓贤女士,自幼侨居菲律宾,后经台湾而赴美留学,在美国高校与洪业及其他多位华...
洪业(1893—1980),号煨莲,系英文学名(Wiliiam)的同音异译。1922年自美国学成归国,参与创建燕京大学,并历任燕大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文理科科长、图书馆馆长等职。1946年后赴美,担任哈佛燕京学社研究员。洪业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历史学者,与钱穆、顾颉刚、陈寅恪等人同为大家。治学严谨,特重治学方法与工具书的编纂。自创“中国字庋撷法”,曾主持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工作二十余年,编纂出版经史子集各种引得六十四种、八十一册。著有《我怎样写杜甫》《洪业论学集》等中文著述四十多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等英文著述二十一种。
洪业的一生,正反映着中国近百年来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各种抉择与问题,他一生的经历与故事、治学与交游都与中国近百年来历史有着极丰富而深远的关联。
本书作者陈毓贤女士,自幼侨居菲律宾,后经台湾而赴美留学,在美国高校与洪业及其他多位华人学者及汉学家多有交往互动。此传记为作者与晚年洪业交谈逾三百小时,录音整理,又汇集多种信史资料,以自然而生动文字写就。是洪业先生这位被历史沉埋的重要学人唯一的翔实传记。
洪业传的创作者
· · · · · ·
-
陈毓贤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毓贤,祖籍广东中山,生长于菲律宾马尼拉。曾就读台湾师范大学,获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硕士,波士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从事金融业多年。退休后写作聊以自娱,在美国及中国两岸三地报刊发表,主要写二十世纪人物。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也许再也不会出现一群那么有自信、有抱负、充满着爱国热忱的青年。1910年代在美国为数两千左右的中国留学生,个个都以改造中国为己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1页 -
洪业在(哥大,摘者注)校际青年会很活跃……拜托他拉红线的也不少。有个念博士的黄君告诉洪业,他非常倾慕一位叫江安真的女士,黄君想安排一个四个人的晚餐,席上有洪、黄、江,还有江的一个旧同学。黄君说江安真对洪业的印象很好,每次在会议上洪业说话,江安真一定赞成,可见她很信任洪业。吃过晚饭后,能不能请洪业告诉她黄君要向她求婚。洪业自己在会议上也注意过江安真这个人,而且在用英文发表的基督教刊物《留美青年》上看过她的文章。她在夏威夷长大,毕业于麻州(马萨诸塞州,摘者注)的维顿女子大学,在哥大研究院进修教育。她态度大方,很会说话,而且别的女同学生病,她就去照顾,大家对她印象都很好。吃过饭后,黄君与另一位女士先走了。洪业就告诉江安真说:“我有使命在身。”江安真就说不必讲,她已知道了,她说黄君读书虽好,可是常识太差,打电话给她约吃晚饭,她说不行,就约吃中饭,说也不行,他就约吃早饭。江安真说:“我实在告诉你,我心目中另有人,你就告诉他不要白花功夫。”洪业就问她心目中的人是谁?她说:“我暂时不想告诉你。” 后来洪业与江安真熟了,有次问她:“你心目中什么人,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吧?”她说:“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就是你老兄。” 六十多年后,洪业讲到他与江安真的婚事时,一向率真坦白的他反而含蓄起来,轻描淡写地便抹过去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洪业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文苑英华 9.8
-
- 国学与汉学 7.5
-
- 陈垣来往书信集 9.4
-
- 在华五十年 8.4
-
-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9.2
-
- 宋人轶事汇编(上下)(第二版) 8.9
-
- 论学谈诗二十年 8.7
-
- 陈与义集校箋 8.4
-
-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 7.5
-
- 章太炎全集(第一册) 8.6
洪业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四个版本的《洪业传》(编辑札记)

火中生莲华——《洪业传》里的洪业

亦儒亦洋真洪业 哈佛燕京寄此生

一位传奇历史学家(谢泳 撰)

閒來翻書:陳毓賢《洪業傳》

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九八○年底中国史学界不幸失去了两位重要的人物:顾颉刚先生和洪业(煨莲)先生。两位先生都是一八九三年出生的。逝世的时间也仅仅相差两天:洪先生卒于十二月二十三日,顾先生卒于二十五日。顾先生是苏州人,系出著名的吴中世家,早年所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历史教育;洪先生... (展开)>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商务印书馆 (2013)8.4分 374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88)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聯經出版公司 (2021)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08月)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之汉译 (岁已江春香未尽)
- 图书馆书 (chunjiang)
- 已译成中文的外文中国近现代史书目 (豆友10086)
- 历史选读 (关山难越)
- 25本好书 (diggerwan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洪业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易又饕 2014-02-04 22:51:52
洪业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学者,但此书作为口述历史著作,着眼稍浅,文字亦稍显平淡。当然,作者治传,本来就是私人纪念,并非为了学术考据或历史研究,所以上述种种缺憾,倒也不难理解。
0 有用 MyLibrary 2008-05-14 00:56:09
封面是台湾联经版,也是我看的版本.
0 有用 芝书酱 2010-05-19 17:38:08
吾师所赠
0 有用 小豹子 2022-05-31 23:47:22
娓娓道来一个近代重要学人的一生,生动有趣,仿佛看了一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
0 有用 Intelligentsia 2013-04-30 09:16:52
31 gray st. cambridge ma
0 有用 小豹子 2022-05-31 23:47:22
娓娓道来一个近代重要学人的一生,生动有趣,仿佛看了一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
1 有用 易又饕 2014-02-04 22:51:52
洪业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学者,但此书作为口述历史著作,着眼稍浅,文字亦稍显平淡。当然,作者治传,本来就是私人纪念,并非为了学术考据或历史研究,所以上述种种缺憾,倒也不难理解。
0 有用 Intelligentsia 2013-04-30 09:16:52
31 gray st. cambridge ma
0 有用 芝书酱 2010-05-19 17:38:08
吾师所赠
0 有用 MyLibrary 2008-05-14 00:56:09
封面是台湾联经版,也是我看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