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旧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史著作,探讨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军事力量控制权高度分散化、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共和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20世纪中国政治史的叙事。《旧邦新造:1911-1917》集中探讨了三大问题:(1)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所构成的“大妥协”,突出其对于保持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意义,并阐发了其作为共和基础的薄弱;(2)1912-1914年在共和旗帜下的政治精英就政体选择进行的博弈和冲突,强调了国家建设的缺陷对于宪政建设的压力以及晚清以来的政治精英分化对政体选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3)1915-1917年两次不成功的向君主制的回归,重新审视导致共和革命之后的君宪运动成败的因素。本书熔宪法学、政治社会学...
《旧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史著作,探讨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军事力量控制权高度分散化、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共和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20世纪中国政治史的叙事。《旧邦新造:1911-1917》集中探讨了三大问题:(1)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所构成的“大妥协”,突出其对于保持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意义,并阐发了其作为共和基础的薄弱;(2)1912-1914年在共和旗帜下的政治精英就政体选择进行的博弈和冲突,强调了国家建设的缺陷对于宪政建设的压力以及晚清以来的政治精英分化对政体选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3)1915-1917年两次不成功的向君主制的回归,重新审视导致共和革命之后的君宪运动成败的因素。本书熔宪法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哲学于一炉,观点新颖,内容丰富。
旧邦新造的创作者
· · · · · ·
-
章永乐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章永乐,常用笔名海裔,浙江乐清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博士(2008年)、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2年),现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罗马历史编纂学、西方法律/政治思想史、中国宪法与行政法。
目录 · · · · · ·
序言: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汪晖)
导言
第一章 多民族王朝国家的共和转型:四国比较
第二章 1911-1912年的“大妥协”:过程、意义与局限
第三章 清末民初的“主权在国论”:一个理论命题的重构
· · · · · · (更多)
序言: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汪晖)
导言
第一章 多民族王朝国家的共和转型:四国比较
第二章 1911-1912年的“大妥协”:过程、意义与局限
第三章 清末民初的“主权在国论”:一个理论命题的重构
第四章 共和的诤友:康有为《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评注
第五章 首届国会的解散与总统集权的诞生
第六章 渐行渐远的君主立宪制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旧邦新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旧邦新造"的人也喜欢 · · · · · ·
-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8.4
- 清季的革命团体 8.2
-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 8.9
- 革命与反革命 8.8
- 现代人及其敌人 8.4
- 民主的本性 8.9
- 民国乃敌国也 7.8
- 共和与经纶 7.7
- 中华帝国晚期的权力与政治 7.5
旧邦新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旧邦新造》最后两章内容梳理
张泰苏|评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
“大妥协”背后的不妥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现代化的潮流中,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走向何方成为一百年前能人志士的疑问。这也只能是能人志士的疑问,大清垮掉的废墟之上仍是乡绅弄权的舞台。民初的历史纷乱不堪,仅是历史事件梳理变令人厌烦。作者从法理角度剖析退位诏书与约法之间的联系,对1... (展开)读《旧邦新造》:旧民主主义国家是怎么失败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前言 20世纪10年代开始,复合君主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向共和宪政转变的时候,总是遭遇国家分裂以至于最终形成的是同质化民族国家,例如奥匈帝国、土耳其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但是中国在这一“旧邦新造”过程中,成功地继承了过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和人民,没有出现严重的分...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中文参考书目 | 来自江湖遠人 | 2012-10-30 21:32:03 | |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全文) | 来自紫川 | 2012-01-31 19:37:1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9.0分 36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宪政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 (木暮阡陌)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优酷 罗辑思维 2014 (第2季) 介绍的书籍 (IVAN)
- 《罗辑思维》第二季推荐书籍 (郭誉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0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旧邦新造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Tradition 2012-06-23 21:17:02
民初政治的绝对好书
0 有用 丰无涯 2012-03-15 20:55:19
封设有点意思
2 有用 Tacher 2014-11-20 18:22:10
为了写溥仪的论文,我尝试熟悉清室逊位相关的材料,于是阅读了这本书。我曾经觉得,自己作为比较温和的人,是不会对近代政治史感兴趣的,但这本书说明了我这一想法的错误。虽然不是很传统的历史学著作,但是作者通过中西政体对比,政治文本解读,政治理论探讨,政治实践分析,充满激情地诉说了革命派、立宪派的国家理想。诚如题目所言,“旧邦新造”,这条新造之路何其艰辛和曲折,共和派、君宪派都有自己的完整理论,但是理论与现... 为了写溥仪的论文,我尝试熟悉清室逊位相关的材料,于是阅读了这本书。我曾经觉得,自己作为比较温和的人,是不会对近代政治史感兴趣的,但这本书说明了我这一想法的错误。虽然不是很传统的历史学著作,但是作者通过中西政体对比,政治文本解读,政治理论探讨,政治实践分析,充满激情地诉说了革命派、立宪派的国家理想。诚如题目所言,“旧邦新造”,这条新造之路何其艰辛和曲折,共和派、君宪派都有自己的完整理论,但是理论与现实的错位告诉每一个当事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而最大的失意者似乎就是康有为。突如其来的革命打破了中国的传统政制,无论是妥协、革命还是守旧,都描绘着重新形塑国家政体、重新布局中央权力的图景。遗憾的是,民族问题、国际环境、地方分权让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展开)
1 有用 狂而无依 2013-10-16 12:33:52
理清了一些读史料时不甚理解的法学问题。
13 有用 小J快跑 2012-02-27 13:07:12
这本书体现了新一代学人以更公允的眼光破除“想当然陈见”的锐意,深入反思辛亥革命中的多民族王朝与共和国之间的断裂和连续性问题,试图理解当时受制于结构性制约的各方力量做出的历史选择,是对革命胜利者时候目的论的自我追认以及今日流行的革命后悔派的双重回应,为中国未来的政治改革走向提供历史的参考。门槛不高,论述清晰,引人入胜。此外,读后颇感:康梁真乃维稳大师,袁世凯则是“国情论”的信徒,而《走向共和》作为历... 这本书体现了新一代学人以更公允的眼光破除“想当然陈见”的锐意,深入反思辛亥革命中的多民族王朝与共和国之间的断裂和连续性问题,试图理解当时受制于结构性制约的各方力量做出的历史选择,是对革命胜利者时候目的论的自我追认以及今日流行的革命后悔派的双重回应,为中国未来的政治改革走向提供历史的参考。门槛不高,论述清晰,引人入胜。此外,读后颇感:康梁真乃维稳大师,袁世凯则是“国情论”的信徒,而《走向共和》作为历史演义,虽颇有可赞之处,却也有误人之危险。 (展开)
0 有用 止水 2023-11-15 17:28:24 安徽
历史的厚重。与其它国家比较时,对于缺乏相应历史知识的我来说有点痛苦。
0 有用 含碘软膏 2023-08-15 17:30:26 江苏
当作旅途消遣读物看完了。开头对于清朝与民国之间如何实现国统的转移的解释有一定趣味,指出了革命破旧背后仍然离不开一种连续性(即使这种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疑的),后面对于南北对立及其中博弈的叙述则显得稀松平常,甚至有点嗯当懂哥的嫌疑,各阵营斗争冲突的细节让位于了简单的命题重构。
0 有用 门松秋零 2022-12-28 22:18:12 湖南
标准论文结构
0 有用 浅海 2022-12-05 13:04:49 北京
本书有宪政学的深厚功底,出色的理论素养和思维分析,难能可贵的是对历史情境的理解。本书主题是对民初宪政过渡的重新发现。清帝退位诏书与主权移转(此为2011年学术界一大主题了),1912大妥协,不妥协的民族完成了一次非常珍贵的妥协,有成就也有遗憾;然后是对康有为中后期政治思想的重新发现,康梁主权在国的表述,康有为的宪法方案,对西方宪政的反思(游历、见闻与阅读),非常精彩。章永乐对于民初政局的复杂、内忧... 本书有宪政学的深厚功底,出色的理论素养和思维分析,难能可贵的是对历史情境的理解。本书主题是对民初宪政过渡的重新发现。清帝退位诏书与主权移转(此为2011年学术界一大主题了),1912大妥协,不妥协的民族完成了一次非常珍贵的妥协,有成就也有遗憾;然后是对康有为中后期政治思想的重新发现,康梁主权在国的表述,康有为的宪法方案,对西方宪政的反思(游历、见闻与阅读),非常精彩。章永乐对于民初政局的复杂、内忧外患的条件理解十分到位,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需要一个强势的权力,以应对时局。袁世凯短暂地提供,但是以旧治新无法维持,北洋集团、革命党、立宪派,都无法凝聚。拿着这一点去审视,可以发现历史的发展实在是太过自然,中间一次次错过可能性窗口,最后成为单线进程。 (展开)
1 有用 智术师 2022-11-20 22:28:46 广东
本书乃是章永乐的学术代表作,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研究必读书目,内容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