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1965 - 1970年的北京四中
出版年: 2012-3
页数: 439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40107
内容简介 · · · · · ·
北京四中是名重全国的重点中学,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校史。这所学校的特殊不仅建立在其高超的教学质量上,通过本书还可以看到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半叶更为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四中以拥有大批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弟而闻名,由于他们家庭地位的特殊和特定时期社会对“革命后代”的期许以及“ 阶级斗争”理论的盛行,四中的学校风气和环境气氛也就大不同于其他中学。本书就是当年那个特殊中学的学生对“文革”山雨欲来之际和暴风雨高潮时期的翔实记述:关于“血统论”、《出身论》的争议,曾经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争论的中心,而一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如“家庭问题研究小组”和《中学文革报》的内幕——却是第一次向公众披露;关于“破四旧”和抄家,“黑五类”和“红五类”在这个时候相见,其中的微妙,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楚;关于大串联,的确让参与者“经风雨、见世面”,过程之混乱、“革命形势”之匪夷所思,读...
北京四中是名重全国的重点中学,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校史。这所学校的特殊不仅建立在其高超的教学质量上,通过本书还可以看到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半叶更为独特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四中以拥有大批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弟而闻名,由于他们家庭地位的特殊和特定时期社会对“革命后代”的期许以及“ 阶级斗争”理论的盛行,四中的学校风气和环境气氛也就大不同于其他中学。本书就是当年那个特殊中学的学生对“文革”山雨欲来之际和暴风雨高潮时期的翔实记述:关于“血统论”、《出身论》的争议,曾经是当时的一个重要争论的中心,而一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如“家庭问题研究小组”和《中学文革报》的内幕——却是第一次向公众披露;关于“破四旧”和抄家,“黑五类”和“红五类”在这个时候相见,其中的微妙,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楚;关于大串联,的确让参与者“经风雨、见世面”,过程之混乱、“革命形势”之匪夷所思,读读起来就像编造的小说,但那都是真的……正如北岛在序中所说,记忆往往具有模糊性、选择性及排他性。但是,“历史的真实”就存在于不同的记忆的重合错位与对立中。这些曾经在“文革”暴风雨中心经过的人,用这种方式,将暴风雨中的记忆留下,或许这是对那个疯狂时代的细节的补充,从而为重新认识那个时代,提供线索和史料。通过这本书,可以对那个年代有更为切近和深入的认知及理解。那是整整一代人终生难忘而又不堪回首的青春年代,事实上也是对衍生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的那个“六十年代”的追溯。
暴风雨的记忆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北岛,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与顾城诗选》,中短篇小说集《波动》,译著诗集《现代北欧诗选》,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等。最短的诗歌作品是生活,诗歌内容只有一个字——网。维一:上海出生,自幼居北京。初中肄业后,先赴内蒙古阿荣旗农村挑水种庄稼,再去云南西双版纳农场砍树种橡胶。后回北京闭门读书,到故宫博物院看大门。“文化大革命”结束,先在北京的研究所和科隆的大学读考古,后到哈佛大学及法兰克福大学访学。现居美国。
目录 · · · · · ·
似水流年
昨夜星辰昨夜风
青春剑
“社教运动”与我
四中往事
我的“红色记忆”
亲历者的见证
风雨飘摇忆当年
为争取平等而斗争
走进暴风雨
读书声、风雨声
往事岂堪容易想
四申的“先生”
我的阅读与思考
一个七届眼中的四中
性压抑与政治中立
走在大潮边上
留在北京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你同F是什么关系?!知道不知道你爸爸是反革命?!不知道现在让你知道!!F是不是盗窃集团头目?!你敢说不知道?!你们偷车想干什么去?!想开到苏联去?!你们想叛国?!对不对?!不对?!站起来!!你给我老实点!!告诉你,咱是毛主席派来的!!他老人家还给咱工人送了芒果,咱还舍不得吃,用药水泡起来了!!他老人家是咱工人心里的红日头!!你不交代,老子一拳揍扁了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5页 -
“编辑把我的文章篇幅消减了三分之二,文字上改得面目全非,显得咄咄逼人不说,更重要的是,我根本就不想在六六年的春天发表一篇这样的文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暴风雨的记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暴风雨的记忆"的人也喜欢 · · · · · ·
暴风雨的记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 更多书评 42篇
论坛 · · · · · ·
转让一本牛津版的 | 来自鄭生如晤 | 3 回应 | 2024-12-17 20:56:58 |
求解惑,F.L.G.都是谁呢 | 来自丫头 | 3 回应 | 2024-05-04 22:50:56 |
中学生四处旅行的经费问题 | 来自晓梦初静 | 3 回应 | 2024-05-04 21:25:26 |
再版加印了 | 来自巫谢 | 2023-11-06 23:09:36 | |
对照本书好容易破解陶洛诵小说里打码得很随意的假名 | 来自山中杨 | 4 回应 | 2021-06-23 11:34:36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1)8.2分 343人读过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6)8.4分 8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8分以上优质图书 (howhaty)
- 若我窮苦,皆賴迷書 (豬貓虎六郎)
- 2012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港台引进★ (皮特4)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暴风雨的记忆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Grey 2015-03-13 17:19:50
高干子弟的文革回忆录
7 有用 黑左。 2012-09-02 02:40:24
了解一个时代,最便捷最可靠的方式不是查阅资料,而是关注细节
178 有用 碧梧 2015-07-07 17:11:53
也算是见了众生了。所谓的忏悔永远是轻飘飘的,不悔改的永远死不悔改,该反思的也都在会先强调自己受的罪。怪不得文革结束后,这群人就又俨然以受害者和最早的觉醒者身份,傲然自立、糊弄大众了。
7 有用 松雨轩 2012-05-25 16:36:35
一口气看完,再现了很多历史场景和当时的观念认识,大多数的回忆比较真诚,但都不可避免隐瞒了什么。最让我恶心的是刘某人,为自己辩护得振振有词上纲上线,在书中还特意拍了一下薄xl的马,真想吐!
6 有用 亘亘LOOK 2012-04-22 19:52:22
恩师李家声先生曾在课上讲过文革的经历,提起被逼死的老师、被迫害的师生们,声音都发抖。《暴风雨的记忆》也提到同一件事,文字背后的哀恸无法消散。就像北岛说的,“暴风雨过去了,如果连什么记忆都没留下,我们不仅愧对自己,也愧对我们的后代——所以有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