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全书介绍网络经济的十个新游戏规则,分别是:蜜蜂比狮子重要;级数比加法重要;普及比稀有重要;免费比利润重要;网络比公司重要;造山比登山重要;空间比场所重要;流动比平衡重要;关系比产能重要;机会比效率重要!
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的创作者
· · · · · ·
-
凯文·凯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凯文・凯利是《在线》杂志的执行编辑。在他的协同努力下,《在线》杂志于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六年获得该行业的奥斯卡奖――国家优秀杂志奖。在《在线》杂志创办之前,凯文・凯利曾是《全球评论》的编辑和出版人,这是个非正统的技术和文化新闻刊物。他先前出版过一本书《失控:机器、社会系统和经济世界的新生物学》,写的是技术界的新变化。有关《失控》和其他的资料可以在他的网页上找到:http://www.well.com/user/kk与他联系最好用电子邮件:kk@well.com
目录 · · · · · ·
这本书从哪里来?(代序)/萧华敬
面临新经济
1 蜜蜂比狮子重要
当力量逐渐远离中心,竞争优势属于那些知道如何拥抱分散的控制点的人。
2 级数比加法重要
当人与物之间的连线数目增加时,这些连线造成的效果会呈倍数增加,所以初期的成功不会自我设限,而会自我滋长。
· · · · · · (更多)
面临新经济
1 蜜蜂比狮子重要
当力量逐渐远离中心,竞争优势属于那些知道如何拥抱分散的控制点的人。
2 级数比加法重要
当人与物之间的连线数目增加时,这些连线造成的效果会呈倍数增加,所以初期的成功不会自我设限,而会自我滋长。
· · · · · · (更多)
这本书从哪里来?(代序)/萧华敬
面临新经济
1 蜜蜂比狮子重要
当力量逐渐远离中心,竞争优势属于那些知道如何拥抱分散的控制点的人。
2 级数比加法重要
当人与物之间的连线数目增加时,这些连线造成的效果会呈倍数增加,所以初期的成功不会自我设限,而会自我滋长。
3 普及比稀有重要
当制造技术已臻完美,副本可以大量流通时,产生价值的是普及性而非稀有性,改变了传统的商业定律。
4 免费比利润重要
当资源变得充裕,慷慨可以孕育财富。追求免费,提前迎接无可避免的价格滑落,而且运用唯一真正的稀有资源――人们的注意力。
5 网络比公司重要
当网络吸纳进所有的商业,一家公司的主要焦点从尽可能扩大公司本身的价值,转移到尽可能扩大网络的价值。除非网络存活下来,否则公司也会跟着灭亡。
6 造山比登山重要
当新的速度加快,放弃高度成功的事业或项目以避免它最终过时,遂变成最困难但重要的任务。
7 空间比场所重要
当实质上的邻近关系(场所)被不分何物、何时、何地的多重互动关系(空间)所取代,中介者、中间人及中等利基(指获利的基础)市场的机会将大幅扩张。
8 流动比平衡重要
当激扰及动荡成为商业的常态,最有用的生存策略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持续混乱,我们称之为“创新”。
9 关系比产能重要
当无形胜过有形,软件胜过硬件,最强而有力的科技是那些强化、放大、延伸、增加、革取、唤起、扩充及开展各种关系类型的科技。
10 机会比效率重要
提升机器的效率可以致富,但在无效率之中发掘和创造机会可以产生远大于此的财富。
财富无处不在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面临新经济
1 蜜蜂比狮子重要
当力量逐渐远离中心,竞争优势属于那些知道如何拥抱分散的控制点的人。
2 级数比加法重要
当人与物之间的连线数目增加时,这些连线造成的效果会呈倍数增加,所以初期的成功不会自我设限,而会自我滋长。
3 普及比稀有重要
当制造技术已臻完美,副本可以大量流通时,产生价值的是普及性而非稀有性,改变了传统的商业定律。
4 免费比利润重要
当资源变得充裕,慷慨可以孕育财富。追求免费,提前迎接无可避免的价格滑落,而且运用唯一真正的稀有资源――人们的注意力。
5 网络比公司重要
当网络吸纳进所有的商业,一家公司的主要焦点从尽可能扩大公司本身的价值,转移到尽可能扩大网络的价值。除非网络存活下来,否则公司也会跟着灭亡。
6 造山比登山重要
当新的速度加快,放弃高度成功的事业或项目以避免它最终过时,遂变成最困难但重要的任务。
7 空间比场所重要
当实质上的邻近关系(场所)被不分何物、何时、何地的多重互动关系(空间)所取代,中介者、中间人及中等利基(指获利的基础)市场的机会将大幅扩张。
8 流动比平衡重要
当激扰及动荡成为商业的常态,最有用的生存策略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持续混乱,我们称之为“创新”。
9 关系比产能重要
当无形胜过有形,软件胜过硬件,最强而有力的科技是那些强化、放大、延伸、增加、革取、唤起、扩充及开展各种关系类型的科技。
10 机会比效率重要
提升机器的效率可以致富,但在无效率之中发掘和创造机会可以产生远大于此的财富。
财富无处不在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常用当今时髦的东西来预测未来。现在,软件和娱乐公司有着可观的效益,因此我们就认为它们就是典范。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Brad DeLong有个关于经济史的浅显易懂的理论。他说,经济的各个部门就像电影明星一样,会一时间大红大紫然后又销声匿迹。美国的经济史可以说是个“英雄”产业的演兵场,一开始出现时是无名小辈,然后英雄救美般地创出经济奇迹,“拯救”了整个经济,从而作为经济明星红极一时。在九十年代,汽车工业就是这样的英雄:不可思议的发明大批涌现,许许多多汽车公司应运而生,生产力扶摇直上。那时,真是又狂热又振奋人心。可是后来,英雄主义消亡了,汽车工业变得庞大、单一、枯燥,却又利润可观。在DeLong的眼里,新来的英雄救世主是信息、通讯和娱乐的联合体。现在,软件和通讯领域是最勇猛的,他们像变戏法一样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风风火火地不断创新,上演着一幕幕的经济奇迹。计算机万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页 -
因为技能组合限制(或捍卫)了一个组织,创立一个组织比变革一个已经既成的组织更简单。 在边缘地带,新生事物并不必要去对抗旧秩序的惰性;它们大多相互竞争。边缘地带让新生事物在不必反抗高度进化的事物中,获得了改进自身缺陷的时间。然而,一旦改善之后,它们会快速地横扫旧秩序,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大多数。 这就是臭鼬模式的逻辑。远离公司的中心安排一个工作小组,让他们能够独立运行,不会被公司已有的成就所淹没。不要给他们业绩压力,直到他们产生新奇的点子。然后把这些点子介绍到中心。偶尔这些点子就会盛行起来成为新标准。 成功是一种惰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的人也喜欢 · · · · · ·
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7 条 )
![](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78572720-2.jpg)
《新经济 新领域》核心观点举例说明
@生椒牛肉 第一章举例。在第一章中,我愿意举“新浪微博”的例子。在没有微博之前,每个人手里都有信息,可是发布平台非常有限,当微博把每个人仅有的少部分信息通过“关注与被关注”的形式发布,每个人就从网络上的死点变成活点。每个人单一推出信息功能的能力被无限放大化,...
(展开)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2387281-15.jpg)
谈论新经济学时我们在谈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经济学是什么?是宏观上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还是微观上的个体追求资源配置合理化进而取得收益的最大化? 新时代是怎样的?是继个人电脑之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异军突起(硬件方面),还是传统数据的本地读取转向了“云端”的进程(软件方面)? 当大众尽情享受着新时代... (展开)![](https://img3.doubanio.com/icon/u36711523-7.jpg)
BookReview: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Embrace the Swarm 拥抱集群 蜂群比狮子重要 当力量逐渐远离中心,竞争优势属于那些懂得接受去中心化控制点得人 策略: 让技术隐形。如果说技术成果的标准是让人们对它习以为常,那么最好的长期策略就是去开发那些最终会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它不是活的... (展开)![](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2293772-4.jpg)
KK的书,过了17年后仍然值得一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惭愧,虽然自己已经读过绝大多数KK公开出版的书,但是这一本的确是去年出了中文版之后才知道和购买的,这两天才抽空看完。 可以说,这本98年就出版的书,分析和描述的网络规律,已经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且截止目前依然有效,至少可以为那些对互联网思维还... (展开)![](https://img1.doubanio.com/icon/user_normal.jpg)
新经济,孕育着新世界的动力。
虽然这本书是KK在十多年前的著作,那时互联网的泡沫还没有散去,互联网还没有广泛地普及起来,但是KK就准确预测到互联网将带来的巨大变化,将冲击已有的经济规则。 新经济,即互联网经济,正如KK在书中所说的“网络即未来”。而在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
(展开)
> 更多书评 57篇
论坛 · · · · · ·
有些浮夸之嫌,泡沫时代的鼓吹作品 | 来自OliverDing | 2006-05-02 21:36:4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8.5分 1562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1999)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Penguin (1998)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Locus (1999)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TEDster 的书架 (Tony Yet)
- 《罗辑思维》第一季推荐书籍 (郭誉峰)
- 优酷 罗辑思维 2013(第一季) 介绍的书籍 (IVAN)
- 21世纪读书赚钱 (小布斯特)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陈大强bigwall 2014-10-21 15:00:07
2000年,学校开了一门“微机”课,第一次接触电脑的记忆充满了脚臭味,因为进入电脑室要脱鞋子……这一年,已经出了这么有预见性的书,相见恨晚啊。
0 有用 Oscar.Zhang 2015-02-25 22:28:57
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回归自然运行方式。
4 有用 小K童鞋 2012-03-18 23:07:25
真佩服KK的远见啊,social media, web2.0, Freemium...所有大趋势都被预见到了!
0 有用 Luyao 2013-10-09 02:11:59
非常犀利,我还要消化消化。
0 有用 阿绿 2012-05-08 14:19:45
这种启发是迸发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