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哈吉穆拉特》叙述鞑靼英雄哈吉・穆拉特由于一直摆脱不了敌我两方君主的包夹宿命,一步步踏上命运的不归路。哈洛・卜伦认为这是全世界最好看的一篇故事,是托尔斯泰最具莎士比亚风味的一则故事,也是托尔斯泰晚年最特出的成就。而维根斯坦在其弟子Malcolm从军时,给了他这本书,告诉他书里有丰富的宝藏。
《神性与人性》、《孩子的力量》、《为什么》等篇之前由于沙皇及苏俄的禁令,埋没了一世纪之后,直到近期才陆续被转译介绍到世界各地。
这几篇故事主要探讨生命与信仰的复杂性,角色呈现人类各种情感与特质,从爱恨、喜悦到悲伤,从人性的高贵到怪异的自我中心。这些故事被托氏认为是他生前所完成最重要的作品---收集几世纪累积的智慧于一本书,因此他临终前曾要求3样东西�圣经、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及这些故事。
作者简介 · · · · · ·
草婴,著名俄语文学翻译家。
1923年生。浙江镇海人,原名盛峻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开始为《时代》、《苏联文艺》等刊物译稿。50年代主要翻译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包括《一个人的遭遇》、《新垦地》等。从1960年起翻译列夫·托尔斯泰小说集《高加索故事》,并于1964年出版。“文革”期间被迫停止翻译。从1977年起,开始从俄语原文系统翻译托尔斯泰的小说作品,历时二十年,最终译成“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共八卷,十二册,其中包括三部长篇小说、一部自传体小说和六十多部中短篇小说。
除了托尔斯泰和肖洛霍夫的作品,草婴还翻译有俄国著名诗人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苏联作家尼古拉耶娃的中篇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等作品。
1987年,在莫斯科国际翻译会议上,草婴荣获“高尔基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个人被判流放服苦役是因为他揭发长官盗窃;第二个被判刑是因为长官无故抄他的财产,他打了长官;第三个被判刑是因为制造假钞票。老爷、商人不论干什么都没事,可是贫穷的农民动辄被投入牢房喂虱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假息票 -
他惊异地知道,人与人之间除了相互需要之外,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不是擦擦靴子,送送货物,或者套套马车,而是莫名其妙地需要另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照顾,另一个人的爱抚。现在阿廖沙就有这样的需要。经过厨娘介绍,他认识了乌斯金妮雅。乌斯金妮雅是个孤女,年纪很轻,同阿廖沙一样是个用人。她开始疼爱阿廖沙,阿廖沙也第一次感觉到,她需要的不是他的伺候,而是他这个人。母亲疼他,他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他自己疼自己一样。如今忽然发现,乌斯金尼雅虽不是亲人,但也疼他,给他在罐子里留一点油炒饭。他吃东西的时候,她把下巴搁在衣袖卷起的胳膊上瞧着他。他对她也看了一眼,她就笑,他也笑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瓦罐阿廖沙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哈吉穆拉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牛蒡花与圣战 ——读托尔斯泰《哈吉穆拉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哈吉穆拉特》是托尔斯泰晚年写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作时间为1896—1904年。 为写此作,托翁曾广泛研读有关高加索战争的历史文献,历经九年,十易其稿,足见作者所耗费的心血与郑重态度。 1912年,托翁去世两年后,小说才作为遗作发表,遭到俄国书报检查机关的大量删改。 作为... (展开)
舞会之后和哈吉穆拉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托尔斯泰有篇不长的小说,叫《舞会之后》,写于1903年,故事非常简单,写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儿,参加首席贵族家里的舞会,在舞会上他爱上了首席贵族的女儿,爱得神魂颠倒如醉如痴,舞会结束以后,小伙子从舞会里走出来,路过一个操场,在体罚士兵,托尔斯泰很详细地描写了体罚的... (展开)
托尔斯泰晚年历经九年,十易其稿的一部中篇小说

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博学的艺术大师

> 更多书评 10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自然减压冥想 (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名同上)
“正如马科维茨基提到过的那样,一九〇五年夏天作家的一位亲友给雅斯纳雅·波良纳寄来了一张木板印刷的哈吉-穆拉特的肖像。“我想象中的他就是这样。” 《哈吉·穆拉特》译者前言中写道: “托尔斯泰于1851年12月在梯弗里斯见过哈吉·穆拉特……”并在脚注中补充说:“在撰写我的《托尔斯泰传》时,我并不知道哈吉·穆拉特的整个故事,在第一版中,我把他和另一个人搞混了,并称托尔斯泰于1871年在Karalyk见过他。托尔斯泰伯爵...2019-04-10 15:21:38
-
自然减压冥想 (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名同上)
“正如马科维茨基提到过的那样,一九〇五年夏天作家的一位亲友给雅斯纳雅·波良纳寄来了一张木板印刷的哈吉-穆拉特的肖像。“我想象中的他就是这样。” 《哈吉·穆拉特》译者前言中写道: “托尔斯泰于1851年12月在梯弗里斯见过哈吉·穆拉特……”并在脚注中补充说:“在撰写我的《托尔斯泰传》时,我并不知道哈吉·穆拉特的整个故事,在第一版中,我把他和另一个人搞混了,并称托尔斯泰于1871年在Karalyk见过他。托尔斯泰伯爵...2019-04-10 15:21:38
-
自然减压冥想 (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名同上)
“正如马科维茨基提到过的那样,一九〇五年夏天作家的一位亲友给雅斯纳雅·波良纳寄来了一张木板印刷的哈吉-穆拉特的肖像。“我想象中的他就是这样。” 《哈吉·穆拉特》译者前言中写道: “托尔斯泰于1851年12月在梯弗里斯见过哈吉·穆拉特……”并在脚注中补充说:“在撰写我的《托尔斯泰传》时,我并不知道哈吉·穆拉特的整个故事,在第一版中,我把他和另一个人搞混了,并称托尔斯泰于1871年在Karalyk见过他。托尔斯泰伯爵...2019-04-10 15:21:3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8)9.0分 25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8.9分 117人读过
-
现代出版社 (2012)8.0分 49人读过
-
外文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7)9.2分 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小说理论与创作 (羊的门)
- 我的俄罗斯之冬Ⅰ (羊的门)
- 格非《文学名著与写作训练》书单 (茅厕女神)
- 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RMR)
- 自用2013 续2 (cruyff)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哈吉穆拉特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赵松 2017-07-09 23:08:20
草婴的译本并不可靠,对照其他译本会发现,不时会有漏譯的点,中文也算不上高明。而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好像丝毫不受译本的影响似的,他的力量是厚重的、滚滚而来的。他在晚年是喋喋不休的,更加自相矛盾的,但在他倾注到小说中的巨大生命力面前,这些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
2 有用 微笑迦朵 2011-12-29 17:53:52
单说主文哈吉穆拉特。所谓猛士的悲剧,永远是无用武之地。且先读完最长这篇。
1 有用 风挑一点灯 2017-04-30 18:16:46
典型的晚期作品,宗教的救赎对那时的托尔斯泰而言或许是唯一的可能,然而就像不相信西欧理论,不相信激进革命,不相信改良等等一样,他也不能完全相信《福音书》,尽管有非常强烈的渴望。
0 有用 三重雪 2022-01-16 14:20:36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旦作者不再借人物开口说话,人物反而走出文本,自由行走于读者心中。
0 有用 秋水 2020-11-21 16:30:26
托尔斯泰对同一问题在这种短篇上不断地思考与练习。
0 有用 三重雪 2022-01-16 14:20:36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旦作者不再借人物开口说话,人物反而走出文本,自由行走于读者心中。
0 有用 秋水 2020-11-21 16:30:26
托尔斯泰对同一问题在这种短篇上不断地思考与练习。
2 有用 雷恩 2017-07-11 22:41:45
托尔斯泰向往穆拉特式的死,在小小的火车站,他却死得悄无声息。作家笔下的死亡是种自我主导的仪式,生活中的死亡则太过平庸单调。作家易朽,作品长存。
5 有用 赵松 2017-07-09 23:08:20
草婴的译本并不可靠,对照其他译本会发现,不时会有漏譯的点,中文也算不上高明。而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好像丝毫不受译本的影响似的,他的力量是厚重的、滚滚而来的。他在晚年是喋喋不休的,更加自相矛盾的,但在他倾注到小说中的巨大生命力面前,这些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
1 有用 风挑一点灯 2017-04-30 18:16:46
典型的晚期作品,宗教的救赎对那时的托尔斯泰而言或许是唯一的可能,然而就像不相信西欧理论,不相信激进革命,不相信改良等等一样,他也不能完全相信《福音书》,尽管有非常强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