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明史1-28(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8册)》内容简介:明史三百三十二卷,清张廷玉等撰。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以后,一三六八年(洪武元年)建立的封建政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中央政权。同年,清军入关,分兵向农民起义军和明朝南方势力进攻。一六六一年(顺治十八年),明朝南方势力被消灭。明史记载了明朝自建立到灭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清朝在一六四五年(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开始修史。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明史定稿,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刊行。
明史先后由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等任总裁,最后由张廷玉等定稿。先后参加具体编撰工作的人数不少,其中以万斯同用力最多,但是他没有担任明史馆的职名。王鸿绪就万斯同已成的明史稿加以修订,张廷玉等又在王鸿绪稿本的基础上改编成为明史。有关明代...
《明史1-28(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8册)》内容简介:明史三百三十二卷,清张廷玉等撰。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以后,一三六八年(洪武元年)建立的封建政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中央政权。同年,清军入关,分兵向农民起义军和明朝南方势力进攻。一六六一年(顺治十八年),明朝南方势力被消灭。明史记载了明朝自建立到灭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清朝在一六四五年(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开始修史。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明史定稿,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刊行。
明史先后由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等任总裁,最后由张廷玉等定稿。先后参加具体编撰工作的人数不少,其中以万斯同用力最多,但是他没有担任明史馆的职名。王鸿绪就万斯同已成的明史稿加以修订,张廷玉等又在王鸿绪稿本的基础上改编成为明史。有关明代的各种史料的编排处理,明史用大量篇幅记载了封建国家的各项制度,但很少涉及地主的庄田、佃户、田租、雇工,以及地主对雇工、庄仆、佃户的奴役。卷一六五丁瑄传所载福建佃户送租上门及额外馈送,卷二九○姬文胤传所载江西新城地主用大斛征租,这类材料为全书所仅见。食货志田制下附有“庄田”一节,所记限于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不只是内容简略,而且所记皇庄偏于京畿一带,所记勋戚又偏于戚臣。诸王传中有一两个传里提到庄田、庄租及管庄旗校,也零碎而不具体。《明史1-28(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8册)》有关经济方面的记载,总的说来和前代史书一样,根本不曾触及阶级剥削的本质。明史为了颂扬统治阶级的“武功”,就不能不记述农民起义和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如卷三○九及卷二五二、卷二六○关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记载,卷一六五、卷一七二和卷一七八关于叶宗留、邓茂七起义的记载,卷一九五关于江西及其附近地区反抗斗争的记载,卷二五七和卷二九○关于山东白莲教起义的记载,以至土司传各卷中所提到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虽然编者作了这样那样的歪曲,还是保留了一些可供我们分析参考的资料。地理志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当时的行政区划。天文志、历志和河渠志包含了不少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并反映了一些明代新的成就。但天文志和历志,仍不能完全摆脱封建史书中传统的神秘色彩。明史新创了阉党传和土司传。土司传、外国传、西域传,有些地方混淆了国内国外的区别,这是很错误的。但也保存了一部份有用的资料。
《明史1-28(繁体竖排版)(套装共28册)》的点校,由郑天挺同志及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完成点校初稿,白寿彝、王毓铨、周振甫同志复阅定稿,魏连科同志担任编辑整理工作。点校中的错误和缺点,希望读者指正。
明史(全二十八册)的创作者 · · · · · ·
-
张廷玉 作者
目录 · · · · · ·
张廷玉上明史表
在事诸臣职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署。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属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候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57页 -
赞曰: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而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惜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明史(全二十八册)"的人也喜欢 · · · · · ·
明史(全二十八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 更多书评 27篇
-
梦醒子 (慎独)
1.(于谦)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2.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3.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4.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2016-07-12 08:32:01 3人喜欢
-
书事荼蘼 (鸟语花香身似梦,风轻云淡水成烟)
勘误:,,,郭子兴军娄门,【按,郭子兴于朱元璋有知遇之恩,义同父子,军中纵有重名者,当避讳,而明史述及徐达军围张士诚于平江,其时,元璋已称王建府,主军之将,断不会以郭子兴为名,然检以万本明史,亦作郭子兴,然读明史一三一卷,有郭兴传,检其事迹,果有“围平江,军于娄门”文字,见3844页,则,徐达传此处之郭子兴,必为郭兴,万本误笔,王本承袭,中华照钞,是有此误。】2016-01-10 18:06:13 2人喜欢
-
雨茶MeLoDy (梦醒 十分)
孝弟之行,虽曰天性,岂不赖有教化哉。自圣贤之道明,谊壁英君莫不汲汲以厚人伦、敦行义为正风俗之首务。旌劝之典,贲于闾阎,下逮委巷。布衣之氓、匹夫匹妇、儿童稚弱之微贱,行修于闺闼之中,而名显于朝廷之上。观其至性所激,感天地,动神明,水不能濡,火不能爇,猛兽不能害,山川不能阻,名留天壤,行卓古今,足以扶树道教,敦厉末俗,纲常由之不泯,气化赖以维持。是以君子尚之,王政先焉。2014-03-10 16:12:22
论坛 · · · · · ·
为什么网上都说明史修了近一百年? | 来自ACER | 2024-03-29 02:26:16 | |
目前明史的版本有多少种?中华书局的好像有1974年1... | 来自書林一蠹 | 1 回应 | 2022-05-04 12:56:21 |
喜欢明史的语言 | 来自larry | 16 回应 | 2022-05-04 12:55:56 |
明史这部书存在的部分问题。 | 来自醉卧逍遥 | 2022-05-04 12:54:25 | |
明史好多开国功臣最后死因不明? | 来自MrZongli | 13 回应 | 2022-03-01 20:09:56 |
> 浏览更多话题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非实体收集02 (36.4℃)
- 了解明史需要读的10本书 (西丰客人)
- 管理人必看的300本书籍(1) (tony)
- 《二十四史系列》——中华书局 (彼岸)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明史(全二十八册)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翔子 2011-09-17 15:15:41
您应该知道,《明朝那些事儿》只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畅销的历史小说而已,小说,那是讲故事的。试着去耐着心思读读正史吧!推荐阅读《明史·阉党传》!
1 有用 镜花水月 2011-10-16 12:15:20
看完明朝那些事特意借来看的……28册甚有桑……
7 有用 庄蝶庵 2014-01-29 08:35:05
体例精当、逻辑清明,固是二十四史中的佼佼者,唯其固守旧例,并无发明,最是要命的,乃是人物扁平,毫无个性光芒之照耀,比诸前四史,则地下天上。
2 有用 東寫西讀 2008-08-21 21:53:24
最近在床头看儒林文苑传
175 有用 浦东第一美狄亚 2013-08-14 00:07:18
看到最后张廷玉说“告竣”我眼泪都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