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大家小书(第三辑)”丛书之一。本书作者、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在书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经典常谈的创作者
· · · · · ·
-
朱自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朱自清(1898—1948)生于江苏东海。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此书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1980年三联书店重刊。作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序言 General Education: 博雅教育,通识教育 钱穆先生曾主张:要读经典。他在一次演讲中还指出:“此时的读书,是个人自愿的,不必硬求记得,也不为应考试,亦不是为着做学问专家或是写博士论文,这是极轻松自由的,只如孔子所言:“默而识之”便得。” 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借此向香港的莘莘学子们提倡深度阅读,扩大文史知识,博学强闻,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为求学青年培育人文知识的养份。 朱自清得出结论:“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 作者序 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公元1942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说文解字》第一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造的。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识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 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 我们现在所用的字,本义的少,引申义的多,一字数义,便是这样来的。这可见假借的用处也很广大。 象形字本于图画。 《周易》第二 卜辞: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 我们一班人直到现在,还嫌恶奇数,喜欢偶数,该是那些巫术的遗迹。 《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巫书。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 八卦原只是数目的巫术,这时候却变成数目的哲学了。那整画 - 是奇数,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我们知道,经典训练并不就是恢复读经教育。恢复读经教育是开倒车,这是“五四”运动早已解决了的问题。但一股脑儿反对读经,走极端,弃之如敝屣,造成文化的断层,这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这却是“五四”运动未曾解决好的问题。经典训练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来的。朱自清说:“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他特别指出:“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他所说的“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是指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国民;所说的“接触的义务”,是指国民接受经典训练的义务。他把经典训练提到国民义务的高度,就是确定它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中国人,有义务通晓本国传统文化有关经典的基本知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小书(共38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周易简要》《三国史话》《史料与史学》《《红楼梦》人物论》《人民诗人杜甫》
等
。
喜欢读"经典常谈"的人也喜欢 · · · · · ·
经典常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2 条 )



学习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的好帮手
四大文明古国里边,中国是唯一不必冠之以“古”的国家。这是因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除了当时的区域与现在存在相似之外,其他的一切,人民、语言、文化都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而中国却是一脉相承,语言、文字、文化都是在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再发展。现在的埃及人、...
(展开)

《经典常谈》,写给中学生的国学入门书
记得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会时,我看的是英文电视台转播,当时开场一群弟子手持竹简,在那儿吟诵《论语》时,外国主持人瞬间进入了静音模式,诚然,他们是不懂的。可问题是,我们自家中国人懂吗?都说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可我们真的了解《四书五经》《尚书》《汉书》《史记...
(展开)

【须叔试读】朱自清的国学课开课啦
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学生时代的散文《背影》和《匆匆》就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但朱自清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散文家,还是一名诗人一名国学家甚至是一名老师。这本《经典常谈》就相当于是他的课件,每一个文字都经过细细推敲与挑选,他化身为亲切...
(展开)

一本承载国学经典的“掌上春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相对于大部头作品来说,这本《经典常谈》实在是够精致、小巧的,比手掌大不了多少。从内容上来说,却囊括了经史子集的起源、发展,比想象的“深”很多。尤其是附录部分,深度超越过了当下大学文学课的程度。语言风格半文半白,言简意赅,值得称道。 其一,谈谈本书的背景。本书...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8 )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7)8.9分 80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8.6分 683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8.7分 535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9)8.7分 38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家小书 (张遂州)
-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 (随云)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2007购书单 (傅踢踢)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经典常谈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翡冷翠的玫瑰 2019-09-22 01:33:49
大多未免过浅,不过作为导读足够。喜欢史记汉书,以及诗的章节。适合初中学生的入门教材。
3 有用 阿懒 2010-05-03 21:19:31
国学入门的一本好得不能再好的书了。
0 有用 杰克船长 2009-10-30 17:35:39
大一时候读的
1 有用 深海鱼不吃鱼 2020-07-28 12:20:01
经典入门指引。更适合边学边看,横向阅读时的参考书籍。比如读诗时来看看诗的渊源脉络。这样交叉阅读中不至于让自己在浩瀚书海中迷路,算是一种切入方法。单独阅读会有些读不知味,不好深入。
0 有用 傅踢踢 2007-02-11 01:14:27
常识也是常读常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