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周国平专著的《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时期。当一个人回忆自己的生活时,往往受与透视相反的原理支配,他会发现,幼时再小的事也显得很大,近期再大的事也显得比较小。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的四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部所写皆儿时细小记忆,但是,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
第二部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多篇幅回,忆了郭世英,因为他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奠定的。
第三部说的是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度过在农村的长期寂寞岁月。
第四部的时间跨度最大,篇幅却较小,笔调显得有些匆促...
周国平专著的《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童年和少年时期、大学时期、毕业后在农村锻炼和工作的时期、回到北京读研究生和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时期。当一个人回忆自己的生活时,往往受与透视相反的原理支配,他会发现,幼时再小的事也显得很大,近期再大的事也显得比较小。
《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的四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部所写皆儿时细小记忆,但是,童年无小事,人生最早的印象因为写在白纸上而格外鲜明,旁人觉得琐碎的细节很可能对本人性格的形成发生过重大作用。
第二部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多篇幅回,忆了郭世英,因为他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奠定的。
第三部说的是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本能的人是如何度过在农村的长期寂寞岁月。
第四部的时间跨度最大,篇幅却较小,笔调显得有些匆促。我对此的辩解是,许多事情正处在现在进行时态中,尚缺乏回忆所需的必要距离。不过,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在这里有了基本的归宿,因而我在这一部分中比较集中地表达了我对自己和世界的成熟认识。
岁月与性情的创作者
· · · · · ·
-
周国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周国平,一九四五年生于上海,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代表作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自传《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主要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目录 · · · · · ·
序 我判决自己的城市
第一部 儿时记忆
第二部 北大岁月
第三部 农村十年
第四部 走在路上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现在我重读这些信,多少感到悲哀。如果世英只是在探讨理论问题,当然很正常,他的思考中还不乏闪光之处。但是,实际上他是在一种被迫接受原罪意识的支配下进行这些思考的,忏悔者的身份已预先规定了思考的路径。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不肯口是心非,也不肯敷衍了事,一定要用自己的头脑把问题真正想明白。这使他的忏悔显得不是盲目的改宗,而是理性的选择。然而,唯其如此,就更可哀怜。他身上最宝貴的东西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本能,这种本能驱使他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权利。他的思考可能并且事实上也发出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当他现在用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人性论等理由否定个性自由时,他不只是在批判自己确实犯下的错误,而更是在否定自己的精神本能。在貌似自觉的自我革命下面,隐藏着的正是不自觉的对自身精神能源的压制。当然,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世英身上,凡是有比较强烈的精神本能的知识分子无不是如此,我也不例外。区别只在于,在他身上这种本能格外强烈,已造成严重的后果,因而必须施以格外努力压制。在中国当时的政治语境中,知识分子是有原罪的,真正被判为原罪的正是这种精神本能,而所谓思想改造就是与之进行斗争的漫长过程,改造的成效则体现在能否成功地将它削弱乃至扼杀。回头想一想,多少人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耗费在与自己的精神本能作斗争上了,而他们本来是应该让它结出创造的果实的。 不用说,上面这些都是我现在的认识。由于我一向比世英正统,因此,当时我不但由衷地为他的转变高兴,而且在他旁边起劲喊加油。 事实上,文革中一个个具体的悲剧都是由一只只具体的手促成的,大背景是他们得逞的条件,但不是赦免它们的理由。文革只是暴露了人性中的恶,恶的存在却不能用文革本身来解释和辩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5页 -
我自己认为,我基本上做到了两点。一是尽可能地诚实,正视自己的任何经历,包括不愉快的经历,把经历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二是尽可能地超脱,从自己的经历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它们,把自己当作认识人性的标本。我相信,无论谁只要用这样既诚实又超脱的眼光看自己,一切外部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岁月与性情"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岁月与性情"的人也喜欢 · · · · · ·
岁月与性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3 条 )






一个脆弱的但是很执着的幸运跨时代学者自传

岁月流淌过的历史侵染着我们的性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个人的过往都是由无数的岁月堆砌而成,在这些过往的岁月里,有些琐碎的不值一提的小事却能深埋在我们的记忆里,也有如惊雷一般炸响当时岁月的“大事”却悄然溜走不留痕迹。而我们的性情正是在这些过往中被渲染了生活的各种颜色。回首往昔时,我们或忠于自己的内心,或惑于生... (展开)> 更多书评 9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7.7分 3967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8.0分 885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8.7分 17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7.7分 5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全都有1 (狗狗)
- 2014,Dumbledore's Army (小北)
- 物质生活书吧2012.10.1~2012.10.7号销售排行榜 (物质生活书吧)
- 纸上灵 (liuchou)
- 读书 (锅大侠)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岁月与性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GwongJukW 2020-06-07 09:30:40
mark阅读启蒙
0 有用 橙橙橙 2015-10-23 20:43:39
大概是因为一开始是带着偏见去读,而这本书因为是自传,总有点自恋,导致我对周国平喜欢不起来。其中讲婚姻和性自由的部分还是蛮……新颖的。他其他的书有机会再看吧。
0 有用 fayizym 2020-07-31 19:24:17
绝对不能自杀。
0 有用 空空 2013-08-17 16:25:46
朴实而真挚的经历复述,同事阐述自己的新路历程。对其中一些自己也有切身体会的经历,感触会更深。虽然还没有执迷与哲学,但起码做到内心淡定而强大,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并少一些畏惧。
1 有用 𝘽𝙀𝙉 2015-10-12 21:47:20
我觉得很多人讨厌周国平除了伪哲学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自大,这一点在这本自传里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体现,似乎他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情有可原合乎常理的,都能找到坚实的理由,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除此之外,文革那段最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