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郑永慧
出版年: 2003-01
页数: 256
定价: 13.0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
ISBN: 9787805674971
内容简介 · · · · · ·
贵族出身的青年瓦朗坦破产后投身到社交场所,落得穷途未路,准备投水自杀时,一个古董商给了他一和神奇的驴皮。这张驴皮能实现他任何愿望,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但愿望一经实现驴皮立刻缩小,寿命也随之缩短。起初他认为是无稽之谈便随口许愿。成了百万富翁后,他惊恐地发现驴皮缩小了,从此他整天满怀恐惧地注视着那张驴皮,惟恐它继续缩小,因而有福不能享,有心爱的姑娘却不能白头偕老,眼睁地看着自己的末日来临。
驴皮记的创作者
· · · · · ·
-
巴尔扎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
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是凄凉的光线,无情的智慧!它照亮了已经完成的事件,揭露了我们的错误,把我们毫不原谅地放在我们面前。他突然想到,拥有权力,不管是多大的权力,却没有教会我们怎样去使用权力。君主的权杖对儿童来说,只是玩具,对黎塞留大主教来说,是一柄斧头,对拿破来说,是撬起世界的杠杆。权力对我们来说,只能让我们仍然是我们,但却能使伟大人物越加伟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4页 -
人类总是爱和自己闹对立的,他用自己目前的痛苦哄骗自己的希望,又用并不属于自己的前程,来欺骗目前的痛苦,人类的一切行为,无不打上自相矛盾和软弱的烙印。 005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None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驴皮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驴皮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神奇的驴皮,带你发家致富不是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巴尔扎克,你知道多少? 如果你问我,我会沉吟一会,也就知道一些他的作品《人间喜剧》,还有那个讲述吝啬鬼的故事《欧也妮葛朗台》,对于这部他早期的书《驴皮记》,原谅我的孤陋寡闻,这几乎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没关系,我现在恶补一下,希望能亡羊补牢犹时未晚。 《驴皮... (展开)
欲望与生命的冲突:巴尔扎克《驴皮记》的象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巴尔扎克小说的“例外” 文学史对于作家的遮蔽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每个作家都有其“例外作品”,当我们怀着自省的眼光审视被“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庸俗化了的作家们时,我们总能发现许多例外,因为事实上,在任何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中,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都... (展开)> 更多书评 4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Gallimard (2006)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8.3分 573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7.9分 33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8)7.9分 21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附录——经典书目 (民主时代) (迎风追)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有得看^^ (==)
- 《转喻》中提到的文学作品 (麓麓)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驴皮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温凉玉 2018-09-02 14:48:11
洋洋洒洒滔滔不绝几百页的辩论辞章中夹着一小块可怜的情节,像方便面里的肉丝。 能看出作者写作时的逸兴遄飞和自我陶醉,当然,也确实不乏闪光之处。 但还是太啰嗦了,真的太啰嗦了。
0 有用 已刻录 2011-02-19 21:17:53
2001年购于抚州 读于2001年
0 有用 噬笑 2011-02-18 12:20:29
啰啰嗦嗦的
1 有用 毓簌 2017-04-03 13:04:34
欲望毁灭我们,痛苦也许只是一种强烈的快乐。猜测这次胖扎写地挺掏心掏肺的。抵挡不住的欲望之火与对生命的恐惧。
0 有用 孟冬 2019-04-27 15:50:32
奥维德笔下的弥达斯因释放酒神的养父得到了一件被形容为“合意但危险的礼物”:点金术,之后的事迹不用细说,弥达斯的欲望给他带来了灾难。巴尔扎克的拉斐尔由一块驴皮获得无限权力,也如弥达斯一般被困在欲望的黄金牢狱里,不同的是他付出的代价是生命,如同浮士德与魔鬼的交易,但不是出卖灵魂。弥达斯为了得救,翻过群山到河流的尽头,通过洗浴洗清了罪孽,可与其说是纯净的河水清洗了欲望和愚昧,不如说是自然。巴尔扎克也如此... 奥维德笔下的弥达斯因释放酒神的养父得到了一件被形容为“合意但危险的礼物”:点金术,之后的事迹不用细说,弥达斯的欲望给他带来了灾难。巴尔扎克的拉斐尔由一块驴皮获得无限权力,也如弥达斯一般被困在欲望的黄金牢狱里,不同的是他付出的代价是生命,如同浮士德与魔鬼的交易,但不是出卖灵魂。弥达斯为了得救,翻过群山到河流的尽头,通过洗浴洗清了罪孽,可与其说是纯净的河水清洗了欲望和愚昧,不如说是自然。巴尔扎克也如此安排他的拉斐尔,在生命行将结束时让他在自然中得到短暂康复…古董商所言的欲望与能够一直是巴尔扎克笔下主人公的现代病,但驴皮记像寓言,当拉斐尔坐在窗旁沉思,思想诞生、串联、消失,却没有结成形体,像淡淡的浮云掠过脑际,直到黄昏的光照和芳香的空气将他拉回现实:小说成了将真实与欲望及感觉的纯粹多样混合的象征。 (展开)
0 有用 Wendy118 2023-04-01 11:38:42 广东
故事很精彩,读起来很轻松~古董商说一套做一套的的情节很讽刺,哈哈。
0 有用 蓝 2023-03-04 11:47:12 浙江
读这本书,是我的时间不值得一个驴皮嘛……
0 有用 云朵等候月亮. 2022-12-29 20:15:13 浙江
撑过第一章的议论后变得非常好看,结尾好像童话。
0 有用 一角厂房 2022-09-10 16:25:26 四川
“最后的日子里,弗洛伊德在读巴尔扎克的《驴皮记》。” “欲望达到,寿命缩短”,或许每个人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驴皮。前半部分枯燥无味,坚持看完,发现后面越来越精彩。 福多拉伯爵夫人:“不,我不爱您,因为您是男人,这理由就足够了。我单独一个人很幸福,您可以说我自私,可是我为什么要改变我的生活,去换取一个男人的专断?”在那个时代巴尔扎克能塑造这样一个角色,我觉得很了不起。
0 有用 豆友Z3VyFCMFVo 2022-09-07 07:06:21 广东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