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书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文字简要,叙事详明,资料图片丰富,附图质量较好,有不少资料是过去未曾发表的,在目前同类书和资料中是较好的一部,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和建筑教学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 · · · · ·
绪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
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公元280年)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公元581――960年)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
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公元280年)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公元581――960年)
· · · · · · (更多)
绪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
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公元280年)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公元581――960年)
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公元960――1279年)
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公元1271――1840年)
附录一 注释
附录二 中国历史年表
附录三 历代尺度简表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
第三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公元280年)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公元265――589年)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公元581――960年)
第六章 宋、辽、金时期的建筑(公元960――1279年)
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公元1271――1840年)
附录一 注释
附录二 中国历史年表
附录三 历代尺度简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明清故宫 … 乾清门前狭长的横向庭院则给人以空间变化中一个关捩的感觉,表明外朝部分已经结束而将进入另一性质的空间。在这些空间中,前三殿和后三宫两组庭院的宽度比例为2:1,建筑形制大体类似而体量有差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公元1271――1840年) -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明代的苏州,清代的广州、扬州、宁波等地成为制作家具的中心。 … 由于海外交通的发达,东南亚一带的木材如花梨、紫檀、红木等源源输入中国。这些出产于热带的木材具有质地坚硬、强度高、色泽和纹理优美的特点,因而在制作家具时,可采用较小的结构断面,制作精密的榫卯,并进行细致的雕饰与线脚加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七章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公元1271――1840年)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第一本淘来的二手书居然如此出彩
旧书摊上10块钱买来的,品相不是很好但没有缺页,10块钱也值了。 此书多次易稿,成书相当严谨。66年算是最终基本确定下来,但是因为十年浩劫,真正出版是在文革之后。全书看下来感觉水平还是相当高的,比较专业和学术化,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对中国古代建筑感兴趣的人研读。浏览...
(展开)

84年最开始印刷的版本是22页插页,21世纪后面的版本是20页插页哎
87年印刷的版本(22插页)就是这个封面 [中国古代建筑史] 18年印刷的(20插页)是这个封面,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124895/?dt_dapp=1不过不是硬壳子精装,不知道是不是书评有位朋友讲的版本差的那个版本。不过拉页倒还算比较大。不知道有没有人发一下84版本的拉页?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9.5分 81人读过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0)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建筑成长书籍列表 (左倾份子)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建筑理论与历史(上)书单 (gp)
- 书海无涯 (佾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五星集中营 2009-12-05 19:56:08
|106:78|
0 有用 HTK 2018-03-02 20:20:30
案例偏少,古建简史
30 有用 Tacher 2013-07-04 15:42:55
高中时读了部分章节,趁暑假,重新完整地了解了一下中国建筑史。本书全面客观,并没有一边倒地褒扬中国古代建筑,而是冷静地分析历代形制结构的利弊。与梁思成建筑史相比,本书全面且语言更清楚;与潘谷西高教版相比,本书细节介绍简略而整体的历史贯穿更强。读罢全书,不得不感慨自己是由命运推向了历史学,终与考古、建筑无缘了。。。本书略有些别扭之处是对劳动人民的高度关怀,但是并没有大篇幅地强调,点缀一下,还是很有意思... 高中时读了部分章节,趁暑假,重新完整地了解了一下中国建筑史。本书全面客观,并没有一边倒地褒扬中国古代建筑,而是冷静地分析历代形制结构的利弊。与梁思成建筑史相比,本书全面且语言更清楚;与潘谷西高教版相比,本书细节介绍简略而整体的历史贯穿更强。读罢全书,不得不感慨自己是由命运推向了历史学,终与考古、建筑无缘了。。。本书略有些别扭之处是对劳动人民的高度关怀,但是并没有大篇幅地强调,点缀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 (展开)
0 有用 熊罴精的奥德赛 2006-08-28 23:16:08
重读一遍,有新意。
0 有用 机械唯物主义 2013-09-11 21:19:20
信息密度非常高,看的时候要查很多资料,其实不算是看过,只是扫过一遍,对于我来说,暂时没有仔细看的必要。
0 有用 逆风飞扬 2023-05-30 21:11:25 广东
配图太标杆了,考试重要材料
0 有用 Rosie 2023-03-29 21:41:24 贵州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文字与图画梗概。
0 有用 Ssyzm 2023-03-27 01:07:01 北京
其实有些吐槽挺逗的
0 有用 阳光野良医 2023-03-10 18:40:46 四川
重点在建筑“史”,而非“建筑”史,所以看了大半个月,有点索然无味的意思。
0 有用 朝夕 2023-03-05 17:49:15 河北
按需。对各朝代建筑的描述很全面,但是还是要靠自己多整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