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从《红楼梦》出世二百年以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乃至刘姥姥、焦大都成了人民熟悉的人物。在广大人民中,多少人为贾宝玉叹息,为林黛玉流泪,痛恨王熙凤,绝不因为曹雪芹的生卒年月尚未考证清楚而发生影响。为什么?因为作品本身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表现了人物性格,直接发生启发读者思想认识、激动读者情感的作用。所以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首先还在于面对作品本身。
本书作者对于熙凤、贾赦、贾珍之流是痛加鞭挞和无情暴露的。直到今天,《红楼梦》仍然成为我们认识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最后崩溃阶段的历史宝典,成为我们民族文学最优秀的遗产之一。
红楼梦人物论的创作者
· · · · · ·
-
王昆仑 作者
目录 · · · · · ·
关于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花袭人论
晴雯之死
李纨与秦可卿
大观园中的遁世者
政治风度的探春
平儿与小红
《红楼梦》中三烈妇
贾府的太太奶奶们
宗法家庭的宝塔顶——贾母
刘老老是丑角吗?
王熙凤论
贾府的老爷少爷们
贾府的奴仆们
史湘云论
薛宝钗论
林黛玉的恋爱悲剧
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及其归宿
后
· · · · · · (收起)
花袭人论
晴雯之死
李纨与秦可卿
大观园中的遁世者
政治风度的探春
平儿与小红
《红楼梦》中三烈妇
贾府的太太奶奶们
宗法家庭的宝塔顶——贾母
刘老老是丑角吗?
王熙凤论
贾府的老爷少爷们
贾府的奴仆们
史湘云论
薛宝钗论
林黛玉的恋爱悲剧
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及其归宿
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批判宋明理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用巧妙的手法,写出了“成则王侯败则贼”,写出了四大家族互相勾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写出了官吏们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实际上是尖锐的政治批判。贾宝玉拒绝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说圣人的书,除“明明德”外皆是杜撰,这明显地是批判程朱理学是杜撰,是曲解圣人之意。曹雪芹还明确地批判八股科举,他让贾宝玉反对读书,反对走仕途经济、升官发财的道路,也就是反对八股科举制度。这也是当时进步思想界的共同批判课题。所以王昆老早在四十年代就指出了作者的这种先进思想,指出了他与时代进步思潮的合流,这确是一种远见卓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关于曹雪芹的创作思想(代序) -
对黛玉宝钗评价中的思想性反应。 (宝钗)的容貌、品德、才智,不但处处可以与黛玉为敌,而且她取得被环境所推崇喜悦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最美满的女性。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宝玉黛玉的反时代性之顽强,使人理解到在正统风格以外,还有更优越的灵魂存在。 黛玉的博览诗书,只为了满足文艺兴趣,发挥性灵,于是心醉于《西厢记》、《牡丹亭》这种浪漫传奇。那“学以致用”的宝钗对于求知就有个一定的规范,她不但认为那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甚至于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关于曹雪芹的创作思想(代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红楼梦人物论"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俞平伯说红楼梦 8.6
-
- 红楼夺目红 7.2
-
- 俞平伯点评红楼梦 7.7
-
- 红楼梦魇 8.1
-
-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8.4
-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二部) 7.1
-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9.6
-
-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8.6
-
- 红楼小讲 8.1
-
-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8.8
红楼梦人物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宝玉是红楼梦里最痛苦的人
宝玉是红楼梦里最痛苦的人,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但是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心爱的姐姐妹妹们一个个香消玉损,直到林黛玉的死让他绝望。女孩们越可爱,想起他们的结局就越悲伤,小时候聚在一起越开心,长大了的下场就越痛苦。他们全都被生活和时代吞...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北京出版社 (2004)7.4分 781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09)8.2分 146人读过
-
三联书店 (1983)8.1分 134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1)8.3分 10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那些『溢价』的绝版書 (与碟私奔)
- 梦里不知身是客 (引愁玉女)
- Red Mansions (那颗晴空)
- 2012 (天际之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红楼梦人物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冷月 2008-09-12 16:16:35
即使带有文革后的时代特色,也不失为到位的点评。客观而准确,最值得读的红楼人物论。
0 有用 假如我是蘑菇精 2014-10-27 14:01:16
让我一个人连红楼梦都没读完的人读完这个也是蛮拼的,愿晚上考试顺利(怎么说我也是认认真真读完了啊)
0 有用 大冠田者 2010-01-19 14:34:43
封面与旧三联版同,是时意外买到,又读一遍
0 有用 bigfish 2006-03-27 20:25:13
读的不是这个版本!
0 有用 Meidodo 2015-02-04 12:04:26
袭人,晴雯,还有黛玉的部分,分析得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