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 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 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作者简介 · · · · · ·
法布尔,全名若盎-昂利·卡西弥尔·法布尔,通常称作若盎-昂利·法布尔。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其父亲安杜瓦纳·法布尔能言善辩,好鸣不平;其母维克陶尔·萨尔格性情温顺,和蔼可亲。但他们是个山乡究户。人们曾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到晚年公认他为“昆虫学家”;他去世后,人们在一段时间里称他为“昆虫学家、作家”,后来又把他称为“作家、昆虫学家”。
目录 · · · · · ·
致儿子汝勒(卷首语)
1 圣甲虫
2 西绪福斯虫夫妻
3 草原食粪虫育婴室
4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
5 食尸虫埋肉
6 金步甲的婚俗
7 三种垒筑蜂
8 隧蜂
9 蟋蟀出世记
10 意大利蟋蟀
11 螳螂猎食
12 绿螽斯的怪异胃口
13 蝉卵的遭遇
14 蝉和蚂蚁
15 坚果象的手钻
16 矮栎树胭脂虫
17 大孔雀蛾的晚会
18 萤火虫备餐
19 对付菜青虫
20 松毛虫长征
21 天牛吃路
22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23 白蝎自杀
24 黑步甲装死
……
法布尔传略
译编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娇小的赤条蜂 法布尔 细细的腰,玲珑的身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丝红色的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赤条蜂的巢穴是建筑在疏松的极容易钻通的泥土里的。小路的两旁,太阳照耀着的泥滩上,那些地方的草长得很稀疏,都是黄蜂最理想的住所。在春季,四月初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在这样的地方找到它们。 赤条蜂通常在泥土里筑一个垂直的洞,好像一口井,口径只有鹅毛管那么粗,约有二寸深,洞底是一个孤立的小房间,专为产卵用的。黄蜂建巢的时 候,总是静静地、慢慢地工作着,丝毫没有什么热烈或兴奋的样子。像别的蜂一样,它用前足作耙,用嘴巴作挖掘的工具。有时候我们就可以听到,从洞底发出一声 尖利、刺耳的摩擦声,这是因为它遇到了一颗极不容易搬去的沙粒引起翅膀和全身剧烈振动的缘故。每隔短短的十几分钟,我们就可以看到赤条蜂在洞口出现,嘴里 衔着一些垃圾或是一颗沙粒。它总把这种垃圾丢到几寸以外的地方,这样可以保持自己的居所和周围环境的整洁干净。 有几颗沙粒会被区别对待。赤条蜂们会对它们进行特殊的处理,使它们免遭被远远抛出去的命运。这些沙粒被赤条蜂们堆在洞的附近,将来会另有重大的用途。当赤 条蜂把洞完全挖好了,它就在这小沙滩上察看有没有适合它需要的沙粒。如果没有,它就到附近去找,直到找到为止。它需要的是一粒扁平的,比它的洞口稍大一些 的沙粒,它可以把这个沙粒盖在洞口,做成一扇门。第二天它从外面猎取一条毛毛虫回来,就不慌不忙地把门打开,把猎物拖进去。这门看起来和其它沙粒完全一 样,谁也不会想到它底下会藏着食物,藏着一只赤条蜂的家,只有它自己才能辨别出它的家。它打开门,不紧不但地把猎物放到洞底后,就开始在上面产卵,然后再 用它以前藏在附近的沙粒把洞口堵住。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芝麻开门"的故事。 赤条蜂所猎取的食物是一种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全部原文摘录
昆虫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7 条 )




现在决定了,另外九卷也要陆续买来看
-
tarjin (https://www.cnblogs.com/tarjin)
情节内容: 这章交代了作者观察昆虫的地方--一片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而正因为这里的荒凉所以无人打扰所以作者可以一心一意地对沙泥蜂和石泥峰进行观察。他在那片土地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废墟。在这片废墟中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些生命力极强的草本植物只有这些植物才可以在如此荒芜的环境下存活,作者很厌恶但是生命力最强的植物是犬齿草。这种植物在战争的硝烟中仍然顽强地生存。数量居第二位的是矢车菊,这是一种防御性很强的菊...2020-07-09 16:28:16 2人喜欢
情节内容:
这章交代了作者观察昆虫的地方--一片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而正因为这里的荒凉所以无人打扰所以作者可以一心一意地对沙泥蜂和石泥峰进行观察。他在那片土地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废墟。在这片废墟中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些生命力极强的草本植物只有这些植物才可以在如此荒芜的环境下存活,作者很厌恶但是生命力最强的植物是犬齿草。这种植物在战争的硝烟中仍然顽强地生存。数量居第二位的是矢车菊,这是一种防御性很强的菊类植物,他高达一两米,表面长满了硬刺。作者不是昆虫学的专家但是他却是一位比专家还有对昆虫兴趣的人。
这就是我意欲从此从此永远于我的昆虫们亲密无间地生活的美丽迷人的伊旬园。 引自 致儿子汝勒(卷首语) 感悟:
作者在本文中倡导大家应该多多研究我们脚下的土地上的生物而不是花费大量资金去建立实验室研究并无多大意义的海洋中的小生物。作者认为现在人们的注意力放在了软体动物和植虫动物身上了,而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却漠然处之,不甚了解。而也想就此文章引发我们对昆虫的兴趣。
回应 2020-07-09 16:28:16 -
《昆虫记》 译者是书本的第一位读者,有时候译者的见解品味以及文字功底也是译著非常关键的要素,比如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便是译者王光先生的序言,我记得序言中有这样的话,法布尔曾问自己:只为活着,吃苦是否值得?…… 脑海里浮现了杀手里Matilda问Leon:“人生好辛苦,还是长大就好了?”Leon简单地回答:“一直如此。” 哦,一直如此,这条路你会怎么走? 法布尔给出了相当不一样的答卷,译者很详细的介绍了法布尔的生平 ... (2回应)
2012-02-17 11:43:41 1人喜欢
《昆虫记》 译者是书本的第一位读者,有时候译者的见解品味以及文字功底也是译著非常关键的要素,比如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便是译者王光先生的序言,我记得序言中有这样的话,法布尔曾问自己:只为活着,吃苦是否值得?…… 脑海里浮现了杀手里Matilda问Leon:“人生好辛苦,还是长大就好了?”Leon简单地回答:“一直如此。” 哦,一直如此,这条路你会怎么走? 法布尔给出了相当不一样的答卷,译者很详细的介绍了法布尔的生平 让人非常感叹的是他的自我修炼,在不被外界认可接纳,甚至嘲笑排斥以及生活窘迫的条件下,他以非同一般的毅力和定力,决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对工作的热忱,执著,细致,深深刻画在我心里。 回到书本,或许我对植物学和动物学有外行看热闹的兴趣,对法布尔书中的专业术语感到很有意思,让我觉得这本书比起一般的散文又多了些知识性,我发现一些植物的名称非常雅致动听,我发现原来昆虫也有自己的思维和爱好,真是佛家说:一花一世界,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种轮回。 一篇篇不太长而充满法布尔情致的散文每日伴随我在2011年的秋天。
2回应 2012-02-17 11:43:41 -
tarjin (https://www.cnblogs.com/tarjin)
情节内容: 在法布尔生活的地区,最有名的动物就是象态橡栗象了,这种生物样子看起来有些可笑,嘴里像是叼这个大烟斗,这个烟斗呈棕红色,极其笔直,很长,以致于象态橡栗象只好斜着身子以免把它折断。但是这都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呢?这里面有很深刻的奥妙。有一个寒风凛冽的天,因为这时正好是橡栗容易掉落的时候,果然有几颗橡栗从树上掉落了下来,而此时象态橡栗象正用他的长鼻子插进橡栗中呢。而象态橡栗象是如何站在这么光滑...2020-08-01 17:56:53 1人喜欢
情节内容:
在法布尔生活的地区,最有名的动物就是象态橡栗象了,这种生物样子看起来有些可笑,嘴里像是叼这个大烟斗,这个烟斗呈棕红色,极其笔直,很长,以致于象态橡栗象只好斜着身子以免把它折断。但是这都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呢?这里面有很深刻的奥妙。有一个寒风凛冽的天,因为这时正好是橡栗容易掉落的时候,果然有几颗橡栗从树上掉落了下来,而此时象态橡栗象正用他的长鼻子插进橡栗中呢。而象态橡栗象是如何站在这么光滑的橡栗上而不掉下来呢?是因为象态橡栗象的脚有一层粘性鞋套帮助它稳稳地粘在光滑的橡栗上。法布尔出于好奇就抓走了几只象态橡栗象回家研究。象态橡栗象主要喜欢三种橡树:绿橡树、短柔毛橡树和胭脂虫栋树。而其中绿橡树的象态橡栗象的最爱因为它上面有很多果子,而法布尔选择了种植胭脂虫栋树(一种低矮的灌木)进行种植。法布尔观察到象态橡栗象的钻洞方法是先立在鞘翅尖端和后附骨形成的三脚架上由于橡栗很坚硬直接扎不进去所以需要先啃咬然后向个个方向主要磨蚀,逐渐扎下去。而最令法布尔感动是的象态橡栗象培育幼虫的方法,法布尔首先发现象态橡栗象有时会用长鼻子把橡栗扎穿但是并没有产卵而是不屑的离开了,这就令法布尔感到很奇怪因为它花费了这么大功夫就什么也没有收获白忙活一趟?但是经过仔细的观察法布尔明白了原因,他观察到只有雌性象态橡栗象才会钻完后什么都不管就离开而雄性不会,这就真想大白了,因为雌性为了让幼虫有充足和影响的水份和食物而对橡栗非常挑剔如果它认为这颗橡栗的条件很好那么他就会在这里产卵如果认为这里哪怕有一点不利于幼虫就会立刻弃之而去,而能被挑选产卵的橡栗是少部分。而象态橡栗象母亲肯花这么多精力去为幼虫寻找好的环境的确是非常伟大。
感悟:
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看起来有些古怪,不起眼但是其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奥妙,而象态橡栗象虽然没有人情但是对幼虫的爱却并不亚于人类,他们肯花费出很多精力去寻找一个条件好的橡栗,哪怕有一点不好都不行,甘愿付出很多白费了的劳动,这点确实值得我们尊敬。
回应 2020-08-01 17:56:53
-
《昆虫记》 译者是书本的第一位读者,有时候译者的见解品味以及文字功底也是译著非常关键的要素,比如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便是译者王光先生的序言,我记得序言中有这样的话,法布尔曾问自己:只为活着,吃苦是否值得?…… 脑海里浮现了杀手里Matilda问Leon:“人生好辛苦,还是长大就好了?”Leon简单地回答:“一直如此。” 哦,一直如此,这条路你会怎么走? 法布尔给出了相当不一样的答卷,译者很详细的介绍了法布尔的生平 ... (2回应)
2012-02-17 11:43:41 1人喜欢
《昆虫记》 译者是书本的第一位读者,有时候译者的见解品味以及文字功底也是译著非常关键的要素,比如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便是译者王光先生的序言,我记得序言中有这样的话,法布尔曾问自己:只为活着,吃苦是否值得?…… 脑海里浮现了杀手里Matilda问Leon:“人生好辛苦,还是长大就好了?”Leon简单地回答:“一直如此。” 哦,一直如此,这条路你会怎么走? 法布尔给出了相当不一样的答卷,译者很详细的介绍了法布尔的生平 让人非常感叹的是他的自我修炼,在不被外界认可接纳,甚至嘲笑排斥以及生活窘迫的条件下,他以非同一般的毅力和定力,决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对工作的热忱,执著,细致,深深刻画在我心里。 回到书本,或许我对植物学和动物学有外行看热闹的兴趣,对法布尔书中的专业术语感到很有意思,让我觉得这本书比起一般的散文又多了些知识性,我发现一些植物的名称非常雅致动听,我发现原来昆虫也有自己的思维和爱好,真是佛家说:一花一世界,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种轮回。 一篇篇不太长而充满法布尔情致的散文每日伴随我在2011年的秋天。
2回应 2012-02-17 11:43:41 -
没有比“荒诞”更能经久不衰的了。 我们怀着自己的心愿而特别珍爱过的东西,到头来会凄惨地毁在现实的利爪之下。 生命进化并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定从低劣进入良好,随即从良好进入最佳;进化是以跳跃形式完成的,有的时候出现进步,有的时候也出现倒退。 我们应当不是把生命当作一种享乐,一种磨难,而是当作一种义务,一种只要最后期限未到我们就必须全力而尽的义务。
2022-06-01 13:57:19
-
没有比“荒诞”更能经久不衰的了。 我们怀着自己的心愿而特别珍爱过的东西,到头来会凄惨地毁在现实的利爪之下。 生命进化并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定从低劣进入良好,随即从良好进入最佳;进化是以跳跃形式完成的,有的时候出现进步,有的时候也出现倒退。 我们应当不是把生命当作一种享乐,一种磨难,而是当作一种义务,一种只要最后期限未到我们就必须全力而尽的义务。
2022-06-01 13:57:19
-
tarjin (https://www.cnblogs.com/tarjin)
情节内容: 在法布尔生活的地区,最有名的动物就是象态橡栗象了,这种生物样子看起来有些可笑,嘴里像是叼这个大烟斗,这个烟斗呈棕红色,极其笔直,很长,以致于象态橡栗象只好斜着身子以免把它折断。但是这都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呢?这里面有很深刻的奥妙。有一个寒风凛冽的天,因为这时正好是橡栗容易掉落的时候,果然有几颗橡栗从树上掉落了下来,而此时象态橡栗象正用他的长鼻子插进橡栗中呢。而象态橡栗象是如何站在这么光滑...2020-08-01 17:56:53 1人喜欢
情节内容:
在法布尔生活的地区,最有名的动物就是象态橡栗象了,这种生物样子看起来有些可笑,嘴里像是叼这个大烟斗,这个烟斗呈棕红色,极其笔直,很长,以致于象态橡栗象只好斜着身子以免把它折断。但是这都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呢?这里面有很深刻的奥妙。有一个寒风凛冽的天,因为这时正好是橡栗容易掉落的时候,果然有几颗橡栗从树上掉落了下来,而此时象态橡栗象正用他的长鼻子插进橡栗中呢。而象态橡栗象是如何站在这么光滑的橡栗上而不掉下来呢?是因为象态橡栗象的脚有一层粘性鞋套帮助它稳稳地粘在光滑的橡栗上。法布尔出于好奇就抓走了几只象态橡栗象回家研究。象态橡栗象主要喜欢三种橡树:绿橡树、短柔毛橡树和胭脂虫栋树。而其中绿橡树的象态橡栗象的最爱因为它上面有很多果子,而法布尔选择了种植胭脂虫栋树(一种低矮的灌木)进行种植。法布尔观察到象态橡栗象的钻洞方法是先立在鞘翅尖端和后附骨形成的三脚架上由于橡栗很坚硬直接扎不进去所以需要先啃咬然后向个个方向主要磨蚀,逐渐扎下去。而最令法布尔感动是的象态橡栗象培育幼虫的方法,法布尔首先发现象态橡栗象有时会用长鼻子把橡栗扎穿但是并没有产卵而是不屑的离开了,这就令法布尔感到很奇怪因为它花费了这么大功夫就什么也没有收获白忙活一趟?但是经过仔细的观察法布尔明白了原因,他观察到只有雌性象态橡栗象才会钻完后什么都不管就离开而雄性不会,这就真想大白了,因为雌性为了让幼虫有充足和影响的水份和食物而对橡栗非常挑剔如果它认为这颗橡栗的条件很好那么他就会在这里产卵如果认为这里哪怕有一点不利于幼虫就会立刻弃之而去,而能被挑选产卵的橡栗是少部分。而象态橡栗象母亲肯花这么多精力去为幼虫寻找好的环境的确是非常伟大。
感悟:
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看起来有些古怪,不起眼但是其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奥妙,而象态橡栗象虽然没有人情但是对幼虫的爱却并不亚于人类,他们肯花费出很多精力去寻找一个条件好的橡栗,哪怕有一点不好都不行,甘愿付出很多白费了的劳动,这点确实值得我们尊敬。
回应 2020-08-01 17:56:53 -
tarjin (https://www.cnblogs.com/tarjin)
情节内容: 法布尔得到了一只刚刚孵化出来的雌性小阔条纹蝶,同样是先关在金属钟形网罩里,小阔条纹蝶逐渐发育成熟了,长得胖嘟嘟的,而不出所料,又有大量的雄小阔条纹蝶前来。而法布尔仍然对这些雄小阔条纹蝶是如何找到雌小阔条纹蝶表示好奇,他用了探究大孔雀蝶同样的实验方法但是却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这次樟脑丸竟然成功的迷惑住了雄性使他们迷失了方向并没有几只成功找到雌性。这又是为什么呢,法布尔首先想到的就是是...2020-08-01 09:56:28
情节内容:
法布尔得到了一只刚刚孵化出来的雌性小阔条纹蝶,同样是先关在金属钟形网罩里,小阔条纹蝶逐渐发育成熟了,长得胖嘟嘟的,而不出所料,又有大量的雄小阔条纹蝶前来。而法布尔仍然对这些雄小阔条纹蝶是如何找到雌小阔条纹蝶表示好奇,他用了探究大孔雀蝶同样的实验方法但是却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结果,这次樟脑丸竟然成功的迷惑住了雄性使他们迷失了方向并没有几只成功找到雌性。这又是为什么呢,法布尔首先想到的就是是不是一种散发着很强气味的东西可以迷惑住雄性呢?法布尔立刻做了几个实验,他把一些气味很强的东西摆在雌性的旁边,但是实验却失败了,雄性照样成功地飞了过来。这就让法布尔很迷惑,但是一次偶然的实验给了法布尔意外的惊喜。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把雌性拿走放到了别的金属网罩里,这个新的金属网罩还就放在敞开的窗户前面,也是雄性们的必经之路但是雄性们集体飞过金属网罩的时候却一只都没有停留,他们全都在旧金属网罩上扑腾,虽然里面空无一物但是却久久不能离开,这样就真相大白了,小阔条纹蝶根本就不是根据视觉判断雌性的位置。而是根据气味,因为雌性在旧金属网罩中待过很久所以留下的气味很浓所以所有雄性全部去了旧金属网罩,而不是依靠视觉来判断。原来的樟脑丸之所以能迷惑雄性使因为那个樟脑丸上次做实验时一直放在在网罩里面和雌性在一起所以粘上了雌性的气味所以会有迷惑作用而和他的气味重不重没有关系。
感悟:
在实验中一定要非常仔细严谨,比如以前用过的实验用品不经过严格的清洗处理后就再次使用有可能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所以做实验一定要严谨,认真。而遇到了令人疑惑的结果也不要失望,多做几次实验(也可以尝试重复做几次)很可能就有意外的收获。
回应 2020-08-01 09:56:28 -
tarjin (https://www.cnblogs.com/tarjin)
情节内容: 法布尔买的一只雌性大孔雀蝶破茧而出。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全身湿漉漉的,法布尔用金属网罩立刻将它罩了起来。而不久后就传来了一镇响动,是一大群雄大孔雀蝶。不用说,它们都是为了寻找雌大孔雀蝶才来的,而在这漆黑的夜晚中房屋前厅有丛丛松树和衫柏帷幕在抵御凛冽的西北风,不远处还有一堆小灌木丛。大孔雀蝶想飞进来必须迂回穿过杂乱地树枝, 而是什么让他们可以辨认雌性的位置呢,这里只可能有三种因素:光线、声...2020-07-31 10:34:55
情节内容:
法布尔买的一只雌性大孔雀蝶破茧而出。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全身湿漉漉的,法布尔用金属网罩立刻将它罩了起来。而不久后就传来了一镇响动,是一大群雄大孔雀蝶。不用说,它们都是为了寻找雌大孔雀蝶才来的,而在这漆黑的夜晚中房屋前厅有丛丛松树和衫柏帷幕在抵御凛冽的西北风,不远处还有一堆小灌木丛。大孔雀蝶想飞进来必须迂回穿过杂乱地树枝, 而是什么让他们可以辨认雌性的位置呢,这里只可能有三种因素:光线、声音、气味。法布尔首先探究是否是光线在起作用呢,法布尔就在它们的必经之路上放了几盏灯用于对光线进行迷惑作用但是并没有效果大多数大孔雀蝶仍然可以顺利找到雌性。而声音也绝对不可能,作者把雌性放在隔音材质里即便是侧耳倾听也听不出来什么动静,如果说大孔雀蝶可以分辨这么小的声音那么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也完全可以覆盖掉这些声音。而剩下唯一的可能就是气味,法布尔把一些雄大孔雀蝶剪掉触角,而这些被剪掉了触角了的大孔雀蝶没有一只成功找到雌性,说明触角确实是接受和传递信号的工具,而一定是依靠嗅觉来辨别。于是法布尔有做了个实验只要他把瓶子口稍微开一点无论藏的有多深雄性都会蜂拥而至,而只要密封的很好就没有一只雄性到访。所以一定是大孔雀蝶敏锐的嗅觉。但是这个嗅觉有多明锐呢,法布尔仍然想知道。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瓶口开开但是在旁边放了一个樟脑丸但是雄性仍然蜂拥而至说明大孔雀蝶的嗅觉非常敏感而是什么让这个嗅觉信息可以传出去的呢,经过探究作者发现是西北风把雌性的气味带出并迎面对上了外面的雄性,使雄性可以捕捉这些嗅觉信息从而确定雌性的位置。
感悟:
法布尔对实验的探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他首先先确定可能的因素(光线、声音、气味)然后再根据没一个因素设定不同的实验来研究这个因素是否有影响。在分析完之后法布尔而还并不满足他还要刨根问底地去研究气味是如何穿出的。我们做实验也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刨根问底的精神。
回应 2020-07-31 10:34:5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58 )
-
作家出版社 (2004)8.6分 9269人读过
-
-
花城出版社 (2001)9.1分 1082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0)8.2分 8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欧美严肃文学与流行文学作品选 (Lightsage)
- 0-14岁儿童阅读书目推荐 (陆书白)
- 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推荐 (磐丘)
- 【书单】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推荐(2012续) 转自 果壳网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昆虫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豆友1120428 2006-06-04 16:54:28
看过之后,自己仿佛也变成一只可爱的小虫子。
0 有用 问津 2006-10-19 12:51:06
Wanda 送给我的某年的生日礼物。
0 有用 MetalDudu 2005-12-09 00:35:09
将来我要读给我的孩子听
0 有用 山楂卷 2013-01-16 19:24:32
12/150
0 有用 fejgl 2009-11-07 04:22:59
青年时代的挚爱
0 有用 今日开始读书 2021-08-05 15:59:11
这大概是我读过让人最开心的关于昆虫的自然科学类书籍了。作者如此幽默可爱诙谐俏皮,将小虫子们描述的如同动画片里有些丰富表情与滑稽动作的蠢萌演员。透过这本书,似乎每一只昆虫都有了自己的个性和行事风格。真是一本宝藏书籍,太有趣了,总是让我边看边笑。
0 有用 Summer 2021-05-17 18:37:08
他对昆虫的热爱与执着,让我感动。他替我撕开了一个微小的窗口,却让我看到一个宏大奇异的世界。有时候感觉回到了小时候,我爷爷带着我去田间捉蚂蚱,还有那些悠长的暑假。
0 有用 你的猫在我手里 2021-02-22 00:27:46
一开始以为买错了,到底是科教还是散文,后来发现其实都算,于是很开心的读了下去。
0 有用 GS 2020-12-04 19:55:50
為了消除對昆蟲的恐懼讀了這本大名鼎鼎,不過版本太多了隨便找到的應該是這版,還真的是挺有意思的
0 有用 塞壬蒹葭板栗饼 2020-08-31 15:18:25
一个迷惑:为什么明明小时候经常徒手捉虫,长大后看见虫却吓的毛骨悚然。屎壳郎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