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土] 奥尔罕·帕慕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原作名: Kar
译者: 沈志兴 / 丁慧君 / 张磊 / 彭俊
出版年: 2007-5
页数: 449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系列
ISBN: 978720806840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原作名: Kar
译者: 沈志兴 / 丁慧君 / 张磊 / 彭俊
出版年: 2007-5
页数: 449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系列
ISBN: 9787208068407
内容简介 · · · · · ·
《雪》是帕慕克的第7本小说。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借着记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远小镇卡尔斯城游逛。现代与传统,政治与宗教……这些冲突把卡尔斯城的人们分为两极,整个小镇的氛围充满了压抑、愤怒、阴谋和暴力。
大雪封途,卡尔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断。大雪下得无休无止,杀人的枪声响起在舞台上,卡尔斯陷入了军事政变的恐怖之中。爱情故事、恐怖谋杀案、历史纠葛及政治冲突,都浓缩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城镇中。
雪的创作者
· · · · · ·
-
奥尔罕·帕慕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 ),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学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技大学主修建筑。2006年获诺贝文学奖,作品已经被译为40多种语言出版。
目录 · · · · · ·
01 前往卡尔斯
02 远方的街道
03 贫困和历史
04 卡和伊珮珂在新人生糕饼店
05 凶手和被害人之间初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谈话
06 穆赫塔尔的伤心故事
07 从党部到警察局,然后又回到大街上
08 “神蓝”与鲁斯特姆的故事
09 不愿自杀的一个没信仰的人
10 雪和幸福
11 卡和教长先生在一起
12 奈吉甫的离别之苦
13 和卡迪菲一起雪中漫步
14 晚餐时关于爱情、头巾和自杀的讨论
15 在民族剧院
16 奈吉甫看到的情景和卡的诗
17 姑娘烧掉自己长袍的一出戏
18 舞台上的革命
19 革命之夜
20 夜里卡睡觉时和清晨
21 卡在冰冷恐怖的房间里
22 苏纳伊·扎伊姆的军人事业和现代戏剧事业
23 和苏纳伊一起在司令部
24 六角形的雪花
25 卡和卡迪菲在旅馆的房间里
26 “神蓝”对整个西方世界的声明
27 卡劝说图尔古特先生加入联合声明
28 卡和伊珮珂在房间里
29 在法兰克福
30 短暂的幸福
31 亚细亚旅馆的秘密会议
32 关于爱情、无足轻重和“神蓝”的失踪
33 害怕被杀
34 中间人
35 卡和“神蓝”在牢房
36 生命和戏剧、艺术和政治之间的交易
37 准备最后一场戏
38 被迫“做客”的经历
39 卡和伊珮珂在旅馆
40 写了一半的章节
41 遗失的绿色笔记本
42 伊珮珂的眼里
43 最后一幕
44 四年后在卡尔斯
· · · · · · (收起)
02 远方的街道
03 贫困和历史
04 卡和伊珮珂在新人生糕饼店
05 凶手和被害人之间初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谈话
06 穆赫塔尔的伤心故事
07 从党部到警察局,然后又回到大街上
08 “神蓝”与鲁斯特姆的故事
09 不愿自杀的一个没信仰的人
10 雪和幸福
11 卡和教长先生在一起
12 奈吉甫的离别之苦
13 和卡迪菲一起雪中漫步
14 晚餐时关于爱情、头巾和自杀的讨论
15 在民族剧院
16 奈吉甫看到的情景和卡的诗
17 姑娘烧掉自己长袍的一出戏
18 舞台上的革命
19 革命之夜
20 夜里卡睡觉时和清晨
21 卡在冰冷恐怖的房间里
22 苏纳伊·扎伊姆的军人事业和现代戏剧事业
23 和苏纳伊一起在司令部
24 六角形的雪花
25 卡和卡迪菲在旅馆的房间里
26 “神蓝”对整个西方世界的声明
27 卡劝说图尔古特先生加入联合声明
28 卡和伊珮珂在房间里
29 在法兰克福
30 短暂的幸福
31 亚细亚旅馆的秘密会议
32 关于爱情、无足轻重和“神蓝”的失踪
33 害怕被杀
34 中间人
35 卡和“神蓝”在牢房
36 生命和戏剧、艺术和政治之间的交易
37 准备最后一场戏
38 被迫“做客”的经历
39 卡和伊珮珂在旅馆
40 写了一半的章节
41 遗失的绿色笔记本
42 伊珮珂的眼里
43 最后一幕
44 四年后在卡尔斯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奥尔罕·帕慕克作品系列(共21册),
这套丛书还有
《我的名字叫红》《白色城堡》《伊斯坦布尔》《我的名字叫红》《寂静的房子》
等
。
喜欢读"雪"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雪"的人也喜欢 · · · · · ·
雪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6 条 )
论坛 · · · · · ·
为什么卡会出卖神蓝? | 来自十十 | 6 回应 | 2021-11-09 23:15:53 |
翻译质量如何? | 来自無负今日 | 16 回应 | 2021-03-21 15:18:53 |
何等的优美,轻盈,勇敢 | 来自AT | 11 回应 | 2014-03-24 23:40:30 |
“人不是为了原则而生活,而是为了幸福而生活。”... | 来自光脚走南极 | 4 回应 | 2012-11-27 17:05:19 |
暴风雪中一雪花——读奥尔罕·帕慕克《雪》 | 来自湿树园主 | 10 回应 | 2011-11-17 20:31:0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Knopf (2004)7.9分 109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8.5分 593人读过
-
麥田出版公司 (2008)8.5分 64人读过
-
Vintage (2005)8.3分 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景行外国文学豆列Ⅰ (mcpanther)
- 白内障封面搜集 (本多)
- 2000-2009:盘点十年100部英国畅销书 (无机客)
- 有生之年非读不可的1001本书⑥[21世纪] (Onetti)
- 书海无涯 (佾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雪的评论:
feed: rss 2.0
139 有用 禅疯子 2015-08-26 22:31:36
拿着这本书去了卡尔斯。像看旅行指南一样,跟着它走过那些街道。
4 有用 陆支羽 2013-01-02 21:04:26
1.在诗中找不到足够的幸福,那就需要政治的阴影了。2.我实在是无处可去了。好像我被放逐在了历史之外,被文明抛弃了。3.一个属于某个团体但却不信真主的人,比一个独立而信仰真主的人更值得信赖。4.人慢慢死去,像早晨喝多了拉克酒的人那样,会发现自己已经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多年了。4.你知道只有聪明和不幸才能让你写出好诗来。5.当灾难席卷这个世界时,诗人头脑的一个部分却可以对此充耳不闻。
5 有用 庄常飞 2010-03-31 00:11:45
读了此书,自然对土耳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毕竟是帕慕克作品(所以看到的土耳其未必真实,是他眼中的)。从这点来说,小说还算不错,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形形色色人们的描写,有的真的耸人听闻,但栩栩如生。 但书的写作手法真的很一般,没感觉帕慕克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结构也感觉很刻意,故弄玄虚。另外,本来认为是译者水平有限,写的这么西化(还不做备注),但后来结尾看的是英文,文笔也很一般。此类小说家,可能是政... 读了此书,自然对土耳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毕竟是帕慕克作品(所以看到的土耳其未必真实,是他眼中的)。从这点来说,小说还算不错,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形形色色人们的描写,有的真的耸人听闻,但栩栩如生。 但书的写作手法真的很一般,没感觉帕慕克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结构也感觉很刻意,故弄玄虚。另外,本来认为是译者水平有限,写的这么西化(还不做备注),但后来结尾看的是英文,文笔也很一般。此类小说家,可能是政治意义高过文学意义吧。 (展开)
5 有用 Pika Fall 2016-09-11 00:17:46
1. 曾读过作者的《我的名字叫红》,对于两者有着极为一致的感受:建筑感。 作者原本修习的专业是建筑,这点可以从其行文构造上窥见其思维范式。《我的名字叫红》是细密画,是连环套,真真假假,匠心精妙;本文是各种叙述方式转换,有时候情节的到来没有任何铺垫,却又自然。 2. 开始以为此书的时间背景很遥远,但越到后面,就感觉到其与当下距离之近,也能体会到土耳其这个国度的矛盾之复杂与变化之迅速; 3. 不同... 1. 曾读过作者的《我的名字叫红》,对于两者有着极为一致的感受:建筑感。 作者原本修习的专业是建筑,这点可以从其行文构造上窥见其思维范式。《我的名字叫红》是细密画,是连环套,真真假假,匠心精妙;本文是各种叙述方式转换,有时候情节的到来没有任何铺垫,却又自然。 2. 开始以为此书的时间背景很遥远,但越到后面,就感觉到其与当下距离之近,也能体会到土耳其这个国度的矛盾之复杂与变化之迅速; 3. 不同立场的人穿插其中,我作为不了解土耳其世界的读者,并不能很适应地理解每个人的立场,更何况书中的每个人也因为立场之外的原因,如情感,去不断改变自身的立场,可以看见土耳其作为世俗化深刻的伊斯兰国家的内在矛盾。 (展开)
3 有用 tjörn 2009-12-10 13:25:40
真的真的真的写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