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字里行间文库:呼兰河传》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小说散文化的代表。1940年写于香港。茅盾对这本书评价非常高,他说:“《字里行间文库: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的创作者
· · · · · ·
-
萧红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呼兰县人。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与萧军同居。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者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就把这人埋起来。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回家照旧地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尤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人们四季里,风、霜、雨、雪的过着,霜打了,雨淋了。大风来时是风沙走石,似乎很了不起的样子。冬天,大地被冻裂了,江河被冻住了。再冷起来,江河也被冻得锵锵地响着裂开了纹。冬天,冻掉了人的耳朵,……破了人的鼻子……裂了人的手和脚。 但这是大自然的威风,和小民们无关。 <原文开始>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页 -
年青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 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 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的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么节妇坊上为什么没写着赞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赞词?那是修节妇坊的人故意给删去的。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个女人。他怕是写上了,将来他打他女人的时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来一大群孩子可怎么办?于是一律不写。只写,温文尔雅,孝顺公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字里行间文库(共3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朝花夕拾》《经典常谈》《白夜》《闲书》《背影》
等
。
喜欢读"呼兰河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呼兰河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呼兰河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61 条 )




《呼兰河传》的双重叙事视角
萧红,一位天赋异禀的才女,一个多灾多难的女人。她出生于北方小城呼兰,在那里度过了寂寞的童年,为了躲避包办婚姻离家。在经历了情感生活的挫折磨难与战乱中的颠沛流离,最终在香港凄凉离世。在她身上,一直保有一种小女孩的性格。纤细而敏感,顽皮又灵慧,温润及忧郁,倔强...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9 )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9.2分 22040人读过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9.0分 150952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5)9.0分 11079人读过
-
凤凰出版社 (2013)8.7分 701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小蠹书箱】中国文学 (小米=qdmimi)
- 西城新书(2012年10月起) (壁虎漫步)
- 无故乱翻书 (苏静之)
- 已购买的实体书阅读计划 (碧云生)
- 购书单。(11-18) (Sphinxxxx)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呼兰河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yesshen 2014-10-10 14:06:50
或许是因为我是在食堂排队的间隙里读了大半,我并没有读出很多的美感来。我能感受到她的愤怒、对女性所受之苦的悲悯,但不知为何总有一种琐碎之感。结合她的人生,我觉得她已经足够勇敢。我明白写作者之敏感,那样的经历必然带来更多的痛苦。但我无法认同她是“中国最有才的女作家”这样的称赞。
4 有用 迪仔I编号223 2014-09-01 20:39:35
媲美爱玲张的惊人的 迷人的细节 时不时丢一句跳脱出来用景色来比拟的语句 瞬间俘获心魄 第一人称 写别人 无缝转换 抽离般冷眼旁观 冷峻 但又始终觉得她的心是如此热着。她们所谓人事物之“平平静静地”活着 皆是揪心而眩惑。 “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 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 受得住的就过去了 受不住的 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 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 媲美爱玲张的惊人的 迷人的细节 时不时丢一句跳脱出来用景色来比拟的语句 瞬间俘获心魄 第一人称 写别人 无缝转换 抽离般冷眼旁观 冷峻 但又始终觉得她的心是如此热着。她们所谓人事物之“平平静静地”活着 皆是揪心而眩惑。 “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 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 受得住的就过去了 受不住的 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 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拉去的 就风霜雨雪 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展开)
0 有用 滑溜溜的肥皂 2015-05-01 16:32:47
散文诗的长篇画卷。
0 有用 帆 2014-12-01 20:33:24
敏锐的洞察力。
0 有用 连光 2014-10-21 00:36:07
中国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