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的书评 (174)

海扬尘 2010-11-23 21:11:5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三天的心灵史

对西班牙内战我了解并不多。短短三天里的故事,中译本洋洋洒洒四十万字。也可以说是主人公罗伯特·乔丹——一个思想复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三天里的心灵轨迹。生与死的问题,爱情与战斗职责的矛盾,道德伦理与严酷现实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你反对一切杀人的行为,可你既杀过人,而...  (展开)
说了我是黑无常 2011-01-01 15:00:1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丧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Do you know what's worth fighting for 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值得为之战斗的么 When it's not worth dying for? 当并不值得为之而死的时候? Does it take your breath away 它有没有让你无法喘气 And you feel yourself suffocating? 你是否感到窒息? ----Green Day <21 Guns...  (展开)
马小军 2009-04-24 14:31:05

对我影响至深的男银之一

天哪,自己二十几岁读过爱过的书居然多数是盗版!可怜我买书并没少花一分钱,那时候,不知道有盗版这回事。可见高等教育教出了多少傻子。 最初迷上海明威的原因很简单,读他的原版书,不用上气不接下气地翻辞典查生词,我是个超懒的学生,旷课时间远远超过上课时间,上课时看...  (展开)
昭禾 2012-10-10 16:18:33

那些永恒的存在,将世界继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正本小说的时候,午后的阳光斜斜地透过窗户照耀进来,投射在屋内简洁的水泥地板上,空气中随处可见的微尘在阳光里飘扬舞蹈。向着阳光照射来的方向,抬头便看见了城市上空湛蓝的天空和一丝清晰可见的白云,屹立的高楼层层叠叠延伸向远方。 这就是我们活着的世界,美...  (展开)
小凿子 2011-12-20 16:19:1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永远的小人物……

二战,似是一个永不褪色的命题。自一九四五年夏欧洲战火熄灭,日军代表于同年九月二日在美国列舰“密苏里”号上签字投降,这段深烙人心的峥嵘岁月终告一毕,距今算起业已六十余载。半个世纪以降,后人纪念二战的方式各色不一。有人说,那是一段永无忘怀可能,却难以轻启、娓娓...  (展开)
南木tnt 2012-04-03 19:59:00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Hemingway lead me toward a world without boundaries, which mankind set for their own limitations rooted deep inside, the fear for unknown and the loneliness accompanied us all along the way. The story was quite a simple one, with clear and compact main line...  (展开)
杨维吾 2014-10-03 17:15:37

战争是个臭婊子,碰上她,没有人能自全

没有人是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每人都是大陆的一片,要为本土应卯。 那便是一块土地,那便是一方海角,那便是一座庄园,不论是你的,还是朋友的,一旦海水冲走,欧洲就要变小。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与生灵共老。 丧钟为谁敲,我本茫然不晓,不为幽明...  (展开)
Sam@房子 2013-01-15 07:35:21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版

生的渴望,生的喜悦,生的意义

罗伯特在他最后的时光中反复告诉自己,他还想活下去,因为他在这三天的进步太多了,他想做个老人,把自己学到的传下去,告诉别人,影响别人。 这里面有生的渴望,有生的喜悦,也有生的意义。人皆传闻海明威的一生中最着迷的是“死”这个词,我看这不简单。死和生就像阴和阳,只...  (展开)
阿同 2011-09-04 17:38:2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版

理想是美好的东西

全书围绕年轻人罗伯特乔丹奉命去炸一座桥而展开,他是一位爆破员,一名西班牙语讲师,也可以说是一名反法西斯主义者。这位年轻人富有理想,充满朝气,勇敢,有正义感,怀着“为全世界被压迫的人们鞠躬尽瘁的感情”,“反对所有的暴政,为你所信仰的一切,为你理想的新世界而斗...  (展开)
WittyWTT 2016-08-24 16:51:5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海明威:硬汉or柔情?

读完此书已近一个月,一直懒惰没有动笔,但心里一直想着,要为海明威写一篇读书笔记。 起初,大约还在读《永别了,武器》前半段的时候,有一次跟H谈起,说我不喜欢海明威,当时觉得他写的东西太单调,有点干巴巴,全是景物细节描写,看不到人物的内心,有种出奇的冷静。说实话...  (展开)
穆克寨寨主穆克张 2008-05-25 17:26:54

丧钟在为谁敲

前一阵刚刚温习了《老子》。里面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无所偏爱,任万物自为,钱锺书解道,“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心而不悯惜。”(《管锥编》第二册)这句话成了老子无神论的重要证据。我当时觉得老子真难能可贵,老早就看出了自然的本性。这次的...  (展开)
Lorna 2016-05-26 22:14:17

游击队生活的三天--《丧钟为谁而鸣》

中译本洋洋洒洒四十万字,讲了三天不到的故事。罗伯特乔丹,被称为英国人的美国人。接到闸桥命令后来到山区,和游击队员合作。共产主义的信仰很快把他们结合到一起,达到了思想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他遇到了他爱的姑娘,一个受尽法西斯迫害的单纯的女人。他们每个人都知道等在前...  (展开)
Lepus Viator 2016-01-05 00:52:31

For mankind the bell tolls.

【2016年第一本小说】 【第一次发豆瓣长评】 三天的故事,用了将近两个月读完。从没对一本书产生过这样的感觉——不是那样地动人心魄,逼着你看到结尾;也不是乏味冗长到弃书的地步。它是这两个月来忙碌生活的细水长流般的滋润,每一次再翻开继续读下去,都能带来一种...  (展开)
风语者NA 2018-11-19 21:00:14

“世界反法西斯文学”

“不,我是反法西斯主义者” “我很爱开玩笑,不过不是以称呼的方式来开,称呼就好比旗帜” “我祖父是开枪自杀的。” 罗伯特·乔丹身上有很重的海明威的影子,《丧钟》里面甚至可以说有半部海明威自传在里头 《丧钟》这部小说,三天的故事给海明威写出三个世纪的感觉,后到后...  (展开)
一天落幕 2021-01-21 21:37:4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版

丧钟为谁而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是我来成都旅游的第三天,而我用了整整两天看这本书。 第一次读海明威,恨的不行,又爱的不行。 我一直无法理解国际革命纵队的存在,但这不妨碍我对他们的钦佩。海明威用这本书使我被那个时代共产主义者的信念,和因为这种信念产生的感情深深震撼。 海明威深度剖析了西班牙...  (展开)
satura 2010-01-09 14:40:45

他站在时间一侧

他的风格是我这辈子见过最空前绝后的 凛冽 极度悲观 干练 潇洒 就像他的硬汉精神和最后的毁灭 他不属于任何时代 伫立在时间的侧面。  (展开)
青梢 2022-03-02 20:18:12 天津人民出版社版

《丧钟为谁而鸣》哪个版本好?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乙江(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826756035/ 对比了上海译文和果麦(天津人民出版社)的两个版本,分别是程中瑞和杨蔚翻译的。 森林里,棕褐色的松针铺了满地,他趴在地上,下巴抵着交叠的双臂,风高高掠...  (展开)
Solitude. 2021-09-11 01:11:29 天津人民出版社版

找不到共鸣的书评qwq

我简直就是死线战士,《丧钟为谁而鸣》这本作为库本书每次只能借半个月还不能续期,我从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的时候就借了,结果没看,然后又去还了再借,放暑假我觉得我肯定能看完,还给我延到9.6,笑死,一暑假根本没看书,现在我发现还书时间统一延长到了9.13(南开大学图书馆...  (展开)
乐之扬 2018-05-21 07:53:57

读《丧钟为谁而鸣》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近抽时间读了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对海明威最初的了解是看过他的《老人与海》。看了那部书之后就觉得海明威的小说有一种硬汉风格,能给人带来力量。这部《丧钟为谁而鸣》也是这样。本书是海明威于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是...  (展开)
Spellcure 2015-01-22 17:55:51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版

无论谁殒灭 我都受折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是海明威,又因为中学课本里收入了《老人与海》,所以连带着这本书名气非常大,不过实际上在国内看过这本或是知道故事背景的人似乎不多。卷首语约翰·邓恩的诗非常有意思,文章看来看去,其实表达的就是作者自身对这首诗的思考。不妨把全诗贴出来,我取两个版本的翻译。我...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 (共174条)

订阅丧钟为谁而鸣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