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lobal History的4星书评 (47)

胡良军 2015-02-02 00:16:17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一书在手,世界在我心中

做书评不要去做摘抄,而是阅读后,此书对自己的触发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以便记录自身的思考,便是好的消化方式。 阅读此书后,最大的感概是在浩瀚渺茫的宇宙当中,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即便做出再轰动的事情,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老毛对于中国来讲,贡献和其重大,但站在全球一万年的...  (展开)
BleuElephant 2023-01-24 16:01:3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定是您为我们茁壮成长挡下了一切风风雨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昨天一名学生看北大出版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第七版时,问我,“P56上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怎么是BC3000年,而不是你经常讲的BC15世纪?”我对照了英文版,写得明明白白“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of China about 1500 B.C.E”,就这么凭空翻译变出了1500年历史!  (展开)
langoufei 2020-02-08 08:06:4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全球级别的通史,几个国家上百年也就几页纸的事,更多地是看超越细节的历史发展逻辑和不同区域间交互演变

果不其然,看惯了国别史再来看所谓的全球通史,特点一目了然。同时段横向比较是最大的优势,用商务语言说就是对标分析做得到位。史前人类部分与《人类简》、《枪炮、病菌与钢铁》等内容大同小异,但是按照著书时间实则是后者与《全球通史》大同小异。在无里程碑式的重要发现或...  (展开)
醉胡尘 2014-04-28 23:55:5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笔记摘录分享~

1欧亚大陆上的文明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独特性取决于各自的所在地与中东最早的文明中心地相隔之远近。中国与中东之间相隔一片辽阔的、荒漠的地区,并有大山作屏障,因此,从古代最早时候起直至今天,中国文明一直与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彼此相异。   —— 全球通史 2中国人的...  (展开)
葭芦 2018-08-03 11:56:3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常凯申”式翻译

第十三章,“传统的儒家文明”一章章首语: I am happy because I am a human and not an animal; a male, and not a female; a Chines, and not a barbarian; and because I live in Loyang, the most wonderful city in all the world. Shao Yung (Neo-Confucianist, 1011-10...  (展开)
一只阿椰 2015-09-29 23:02:0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全球通史·上》读书笔记

终于还是赶在月底前读完了《全球通史》上,作为一本再版了七次,畅销了几十年,翻译成多国语言的经典著作,仅仅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日后,还是要拿出来细细品味,现在姑且说说对它的初印象:第一,史学界多认为这本书是全球史观的典型代表,但是我觉得它体现的更是文明史...  (展开)
无法高飞的鸟儿 2022-12-08 11:58: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全球通史给我最大的启示之一,就是让我彻底摒弃了人种优越论

现在网络上很多人以所谓的“民族性”去评价一个民族的性格特点,这在我看来不是件好事。网上那些热衷于民族性理论的人,他们连人性的本质都不清楚,因此他们往往把一个民族的特点溯源于人种和基因。这种不良势头最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不被正确的观念取代,恐怕不...  (展开)
田园胡不归 2017-03-26 18:26:1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言简意赅的大师之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我暂时只读了上册。而且是挑着读的,重点在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这两编上。作者将历史划分为古代文明、古典文明(古典文明的划分是西方化的,终结在罗马帝国的结束,而中国的古典文明,我看过很多作者是中止在元灭南宋。明朝继承了元之大统,具有一定的胡化色彩。国家架构体...  (展开)
TiTi 2022-01-07 20:45:2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全球通history 入门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自身不断增长的知识,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保持平衡。 新石器时代的工作不是为了谋生而必须忍受的一种不幸,相反,他是亲属关系和村社关系的伴随物。 人性是一种巨大的潜在性,会因社会影响而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我们生来就具有基因...  (展开)
HyoBong 2020-01-03 08:20:42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浅谈

本书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以1500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书中开篇便指出“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已不合时宜,且具有误导性”。作者认为“为了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因此,研究重点应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  (展开)
刘海绵✨ 2019-03-16 15:19:5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全球通史——人类发展的血泪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血泪史!我们的文明是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和磨难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难以想象生活在不同时代黑暗时期的人们是多么的绝望和无助,然而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却注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最后留下的只是一段、甚至一句话。无论科技发展得多么突飞猛进,大...  (展开)
蟹老板 ୧⍢⃝🐳 2017-11-29 10:52:2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老师把书单开出来就立马在kindle下了,但是发现很难进行阅读。11月1日购入纸质书,11月28日读完。上下两册,很厚的两本,看完忘完。相对来说,上册读的快很多,在11月9日就已经读完。上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多,人类的起源,文明的诞生,宗教、哲学的发展。到下册的后半部分...  (展开)
北方以北 2014-03-23 20:20:13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一点读后感

不是历史专业,阅读历史读物也都是”不求甚解“,不喜欢去刻意地记忆那些人名地名和事件。 感兴趣的,是理清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边读边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发展而不是那样?“”如果某人不这么做,历史会做什么样的发展?“”历史有什么样的规律可循?同样的事情会在今天重现吗...  (展开)
coban许般 2024-01-23 21:34:4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全球通史》评论

高中的历史试卷上经常会出现这本书的摘选,因此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对它形成了比较不错的第一印象。 但可惜的是,或许是读这本书的时机不对,又或者是中国非历史专业课的教育对于一些世界地区性的历史有所侧重和删减,但以这本书面向大众的受众群体来看,里面出现了很多令...  (展开)
彷徨 2023-01-21 00:05:4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一本不太“世界史”的“通史”

高中的时候就听班主任谈及斯氏的《全球通史》,然而买来后没翻过几页,放在书柜里一躺就是许多年。读研后,此书又被作为跨考生补基础的读物被我导推荐,本该在研0暑假花上一到两周时间阅读和做笔记,然而本拖延症患者断断续续拖了半年才看完(不愧是我)。 作为一部通史而言,...  (展开)
顾前后而言左右 2023-01-11 13:11:4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一本不错的世界史入门书

上册,作者将人类起源至公元1500年这一时期划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古典文明,文明的诞生以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利用开始,人类诸文明从大河流域等适宜生存的地区发展起来,随着技术进步,各区域文明向外扩散,并开始了越加紧密的交流联结。由于文明持续发展导致的文明社会趋向...  (展开)
我是萌萌萌萌妹 2022-12-15 09:08:5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全球通史,还是西方文明发展史?

史前文明、古典文明、中世纪和近代400年西方占主导的世界这几篇写得鞭辟入里,一战后的世界收得突然,有些遗憾,真希望作者能活到今天,想看看他如何分析近20年来的全球化秩序崩坏和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者认为科技变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时滞是导致文明冲突的根本原...  (展开)
无忧loverafa 2022-07-18 16:55:1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全球通史》上册读书笔记

断断续续历经几次中断,终于读完这本书的上册,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一定要等到你课本都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中的各种细目都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读通史,各历史阶段、各民族历史纷繁复杂,不可能记住所有细节,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  (展开)
理想国读书会 2021-12-30 11:54:39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版

《全球通史》全球视野看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全球通史》更是一部视野广阔的大作,从史前史讲到了21世纪,作者更是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全球史观。 什么是全球史观呢?如果从字面理解就是从全球视野研究人类历史,如果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全球史观也可以理解为“去西方中心化”。作者认...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7条)

订阅A Global History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