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修訂本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初版
1980年五月再版 又一九八二年五月再版
1987年四月第七版
天龍八部的创作者
· · · · · ·
-
金庸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金庸生于1924年,祖籍为安徽省桐城,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望族,历史上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两位知名人物,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四十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司法部长查良钊。出自海宁的著名人物还有王国维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教案”的当事人。
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金庸15岁时曾经和同...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金庸生于1924年,祖籍为安徽省桐城,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望族,历史上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两位知名人物,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四十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司法部长查良钊。出自海宁的著名人物还有王国维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教案”的当事人。
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金庸15岁时曾经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金庸进入联合高中,那时他17岁,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另一说是写情书.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公报》,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当翻译。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姚馥兰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 friend.(你的朋友)。1955年开写《书剑恩仇录》,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
建国不久,金庸为了实现外交家的理想来到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从而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
1959年离开长城电影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又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金庸任董事长期间,《明报》成为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报》。其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是其它报纸不能比拟的。《明报月刊》则是华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对大中华关怀,深受全世界华人好评。
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1972年宣布封笔,开始修订工作。
1981年后金庸数次回大陆,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1989年辞去基本法委员职务,卸任《明报》社长职务,1992年到英国牛津大学当访问学者,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金庸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举凡历史、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金庸还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曾获法国总统“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及两所学院荣誉院士,多家大学名誉博士。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
目录 · · · · · ·
金庸修訂版(這裏的修訂版指正常修訂版,自非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自毀作品的“新修”)《天龙八部》的「后记」(寫於1978年10月):「中间在离港外游期间,曾请倪匡兄代写了四万多字。倪匡兄代写那一段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和全书并无必要连系,这次改写修订,徵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删去了。所以要请他代写,是为了报上连载不便长期断稿。但出版单行本(按:指修訂版),没有理由将别人的作品长期据为己有。」倪匡自述「写了大约六万字左右」,金庸表示「写了四万多字」,按照字數統計方法的不同(比如標點等如何計數)和記憶的誤差,兩者的差別其實並不太大,當然若作爲研究,準確的數字還應查明一下。此外,倪匡《我看金庸小说》、沈西城《妙人倪匡》,提到倪匡「代笔」的那段中,有弄瞎阿紫眼睛的情节,而这情节最终仍保留在金庸修訂版《天龙八部》裏,可见金庸并没有完全删去「倪匡代笔的那段情节」。對此,金庸在“新修版”改增的後記(約寫於2002年11月)中作了具體交代:「倪匡兄代写那一段是一个独立的情节,内容是慕容复与丁春秋在客店中大战,虽然精彩纷呈,但和全书并无必要联系,这次改写修正,征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删去了,只保留了丁春秋弄盲阿紫一节,」此前人們不明瞭的倪匡究竟代寫了那些內容的問題,經此說明,澄清不少。當年倪匡「代笔」的那段,当世知道的,也许仅有五人而已:即金庸、倪匡、董千里、沈西城、负责发排《天龙八部》连载的编辑五個當事人。不過經金庸的詳細說明,加以明報連載、舊版單行本(收有倪匡「代笔」內容)俱在,加以比對分析,倪匡的代筆內容究竟爲何,當不難得知。
金庸修訂版(這裏的修訂版指正常修訂版,自非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自毀作品的“新修”)《天龙八部》的「后记」(寫於1978年10月):「中间在离港外游期间,曾请倪匡兄代写了四万多字。倪匡兄代写那一段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和全书并无必要连系,这次改写修订,徵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删去了。所以要请他代写,是为了报上连载不便长期断稿。但出版单行本(按:指修訂版),没有理由将别人的作品长期据为己有。」倪匡自述「写了大约六万字左右」,金庸表示「写了四万多字」,按照字數統計方法的不同(比如標點等如何計數)和記憶的誤差,兩者的差別其實並不太大,當然若作爲研究,準確的數字還應查明一下。此外,倪匡《我看金庸小说》、沈西城《妙人倪匡》,提到倪匡「代笔」的那段中,有弄瞎阿紫眼睛的情节,而这情节最终仍保留在金庸修訂版《天龙八部》裏,可见金庸并没有完全删去「倪匡代笔的那段情节」。對此,金庸在“新修版”改增的後記(約寫於2002年11月)中作了具體交代:「倪匡兄代写那一段是一个独立的情节,内容是慕容复与丁春秋在客店中大战,虽然精彩纷呈,但和全书并无必要联系,这次改写修正,征得倪匡兄的同意而删去了,只保留了丁春秋弄盲阿紫一节,」此前人們不明瞭的倪匡究竟代寫了那些內容的問題,經此說明,澄清不少。當年倪匡「代笔」的那段,当世知道的,也许仅有五人而已:即金庸、倪匡、董千里、沈西城、负责发排《天龙八部》连载的编辑五個當事人。不過經金庸的詳細說明,加以明報連載、舊版單行本(收有倪匡「代笔」內容)俱在,加以比對分析,倪匡的代筆內容究竟爲何,當不難得知。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一部《少年游》 青衫磊落险峰行,玉壁月华明。马疾香幽,崖高人远,微步毂纹生。 谁家子弟谁家院,无计悔多情。虎啸龙吟,换巢鸾凤,剑气碧烟横。 第二部《苏幕遮》 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 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万千人吾往矣,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第三部《破阵子》 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 第四部《洞仙歌》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且自逍遥没谁管。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风骤紧,缥缈峰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梦里真真语真幻。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糊涂醉,情长计短。解不了,名缰系嗔贪。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第五部《水龙吟》 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 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萧峰和阿朱寻到一家农家,买些米来煮了饭,又买了两只鸡熬了汤,饱餐一顿,只是有 饭无酒,不免有些扫兴。他见阿朱似乎满怀心事,一直不开口说话,问道:“我寻到了大仇 人,你该当为我高兴才是。” 阿朱微微一笑,说道:“是啊,我原该高兴。”萧峰见她笑得十分勉强,说道:“今晚 杀了此人之后,咱们即行北上,到雁门关外驰马打猎、牧牛放羊,再也不踏进关内一步了。 唉,阿朱,我在见到段正淳之前,本曾立誓要杀得他一家鸡犬不留。但见此人倒有义气,心 想一人作事一人当,那也不用找他家人了。”阿朱道:“你这一念之仁,多积阴德,必有后 福。”萧峰纵声长笑,说道:“我这只手下不知已杀了多少人,还有什么阴德后福?” 他风阿朱秀眉双蹙,又问:“阿朱,你为什么不高兴?你不喜欢我再杀人么?”阿朱 道:“不是不高兴,不知怎样,我肚痛得紧。”萧峰伸手搭了搭她脉搏,果觉跳动不稳,脉 象浮躁,柔声道:“路上辛苦,只怕受了风寒。我叫这老妈妈煎一碗姜汤给你喝。” 姜汤还没煎好,阿朱身子不住发抖,颤声道:“我冷,好冷。”萧峰甚是怜惜,除下身 上外袍,披在她身上。阿朱道:“大哥,你今晚得报大仇,了却这个大心愿,我本该陪你去 的,只盼待会身子好些。”萧峰道:“不!不!你在这儿歇歇,睡了一觉醒来,我已取了段 正淳的首级来啦。” 阿朱叹了口气,道:“我好为难,大哥,我真是没有法子。我不能陪你了。我很想陪着 你,和你在一起,真不想跟你分开……你……你一个人这么寂寞孤单,我对你不起。” 萧峰听她说来柔情深至,心下感动,握住她手,说道:“咱们只分开这一会儿,又有什 么要紧?阿朱,你待我真好,你的恩情我不知怎样报答才是。” 阿朱道:“不是分开一会儿,我觉得会很久很久。大哥,我离开了你,你会孤零零的, 我也是孤零零的。最好你立刻带我到雁门关外,咱们便这么牧牛放羊去。段正淳的怨仇,再 过一年来报不成...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塞上牛羊空许约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天龍八部"的人也喜欢 · · · · · ·
天龍八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03 条 )






看朱成碧,痴情无尽处
论坛 · · · · · ·
天龍八部可谓颠峰之作 | 来自狂傲狼 | 5 回应 | 2015-01-08 18:07:44 |
论交友之神交古人 | 来自狂傲狼 | 2 回应 | 2010-07-18 10:31:4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4 )
-
广州出版社 (2011)9.4分 1216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9.2分 257441人读过
-
广州出版社 (2008)9.2分 12042人读过
-
广州出版社 (2013)9.0分 186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夕爷提及读过的那些书^ ^ (相心)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天龍八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iao 2005-11-14 22:59:09
挺有意思,有意思
1 有用 shirakawa 2019-04-28 19:34:17
多少事都逃不过一个“情”字,我为情痴,谁为我痴
0 有用 白毫 2013-03-17 18:38:26
求不得苦
2 有用 breezy 2010-04-01 15:47:50
一心想着萧峰是怎么死的。何为忠何为义?是宋人如何,是辽人又如何?千辛万苦追寻的带头大哥竟然是自己的父亲?曲曲折折,悲悲戚戚。想来人生,还是一个人的人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就好了,不要太在意什么?!如何萧峰和阿朱默默隐居了,不是更好,可惜!
0 有用 三颗猫饼 2009-09-28 08:28:00
我什么时候能遇到一个像萧峰这样完美的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