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社區營造 社區營造,可以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思考我們要留給下一代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並且為之付諸行動。今天我們還是要為我們最喜歡的地方,更好的明天而繼續運動下去。 我們的文化肯定地靈人傑的內在複雜關係,就社區營造而言,他其實還具有更積極的改造風水的主體性。地方的魅力來自,以及產生了,有魅力的人,這是地方之特色。 我們在本書中看到了活生生的社區營造推動者的身影,與日本社區造景的種種經驗,這些有創造力與想像力的點子,構想,可以啟發我們在地的靈感,而不是生吞活剝,直接套用。消化與吸收他們的教訓與創新能力,是我們最值得由日本學習的地方。 讓我們由大田市大森町,石見銀山的故鄉,布拉房生產的經驗,這裡不是有權利的人一槌定音的一言堂,這種社會活動,不只是企業,包括了公共事務,甚至是社會運動的源頭活水,這才是二十一世紀中得以生存的動力。 無論如何,由於地方是...
社區營造 社區營造,可以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思考我們要留給下一代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並且為之付諸行動。今天我們還是要為我們最喜歡的地方,更好的明天而繼續運動下去。 我們的文化肯定地靈人傑的內在複雜關係,就社區營造而言,他其實還具有更積極的改造風水的主體性。地方的魅力來自,以及產生了,有魅力的人,這是地方之特色。 我們在本書中看到了活生生的社區營造推動者的身影,與日本社區造景的種種經驗,這些有創造力與想像力的點子,構想,可以啟發我們在地的靈感,而不是生吞活剝,直接套用。消化與吸收他們的教訓與創新能力,是我們最值得由日本學習的地方。 讓我們由大田市大森町,石見銀山的故鄉,布拉房生產的經驗,這裡不是有權利的人一槌定音的一言堂,這種社會活動,不只是企業,包括了公共事務,甚至是社會運動的源頭活水,這才是二十一世紀中得以生存的動力。 無論如何,由於地方是人生活的空間,社區營造提供了改造地方的動力,然而,就社區營造的過程,以及目標言,其實,他要改造的是人。在社區營造的行動中,浮現了新社會。
故鄉魅力俱樂部的创作者
· · · · · ·
-
西村幸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西村幸夫,1952年生于日本福冈市。国际知名的城市计划、城市设计、城市保全与历史古迹保存专家。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都市工学系,工学博士。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国际古迹遗址会议(ICOMOS)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及世界文化遗产审核委员,“亚洲及西太平洋都市保存联盟”发起人等。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历风文化奖宣言中的一段话):函馆港的风景,是留有港都诗情的原风景……它也是函馆发展的象征,带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勇气、挚爱和光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3页 -
第一章 北海道小樽市 身为小樽市民的我们, 深盼能够凝聚大家爱乡护土的心, 坚决地来保护故乡的历史和美。 我们自认为有这个责任和义务, 也要把这样的荣光传给下一代。 谨以获得上千同志、 上万人士支持而诞生的“小樽运河保存协会”之名, 决议用自己的一颗心和一双手, 重建自己的家园。 ——“小樽运河保存协会”总会成立决议 01 十年后的小樽运河 北海道小樽市 运河问题总结研讨会相继举办 1985年小樽运河被部分填埋,道道临港线[1]拓宽工程完工迄今,已经过了十几年;全国注目,步步维艰的保存运动同样也已进行了30年,重新检视小樽运河问题,作为今后小樽社区营造再检讨的活动,陆续地举办。 1995年2月,“都市环境设计会议”举办“小樽过去都市设计座谈会”,会中以小樽为首,在与本州的历史城市作一比较之中,掀开北海道历史环境保存问题特质论坛的序幕。同年8月,“小樽再生论坛”主办“小樽街屋座谈会”,约有两百人出席。 “小樽再生论坛”(执行委员会召集人崎恒夫)是在1985年小樽运河问题结束后,为结合市民力量,推动小樽社区营造而成立的团体。他们除了向市长和道知事提出 陈情书、建议书之外,还举办演讲、系列座谈会、小樽街屋散步等活动。在1995年8月的座谈会中,又编辑发行《小樽建筑探访》(北海道新闻社)一书,以彩 色照片介绍小樽地区现存的代表性建筑物共123栋。 在“小樽街屋座谈会”上,领导运河保存运动的峰山富美以“运河虽然已经被填埋了,然而想要留下运河的心情却没有被填埋,也不会被填埋!”这样的话来表述情怀,使得在座的听众无不动容。 如今,小樽已经成为每年有600万以上观光客到访的热门观光地区。为观光带来契机的小樽运河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呢?而诱使居民发起并投入这项运动的小樽魅力又是什么呢? 商业都市小樽的建立和小樽运河 小樽这个近代都市的发展,可以说是从1873年幌内发现煤炭开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01 十年后的小樽运河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故鄉魅力俱樂部"的人也喜欢 · · · · · ·
故鄉魅力俱樂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人只在故乡的树下才得安憩

永恒与现在,记忆与未来——关于社区文化营造与城市景观保护

重生街区:重新审视日本建筑文化


通过爱这个地方的人的眼睛,才能够真正看见这个地方。(阅读中)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 | 来自上山·爱 | 2012-06-28 09:16: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8.0分 75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康永少爷的私读之公开书房(已满) (小锡兵)
- 【狐狸的书架】 (y▓▓▓ton)
- 蔡康永今天不读书 (四月茉)
- 龚老推荐 (wen_yifan)
- 康永 (westtlamm)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故鄉魅力俱樂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麒麒先生 2017-03-27 11:46:05
「社区营造,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思考我们要留给下一代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并为之付诸行动」
0 有用 麒麒先生 2017-03-27 11:46:05
「社区营造,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思考我们要留给下一代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并为之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