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窮人總是與我們相隨,但是怎樣才算貧窮,卻取決於和「他們」所相隨的「我們」是何種人物。在滿是生產者與普遍就業的社會裡,貧窮是一回事;在生涯規劃以消費選擇為中心,而非集中於勞動、專業技能或工作的社會裡,貧窮又是另一回事。
本書首先回顧工作倫理的起源,再探討從「生產者社會」到「消費者社會」的這項轉變,及其對福利國家組織的影響。接著檢視這對窮人造成的後果為何,最後則考察了窮人與貧窮可能的未來,以及賦予工作倫理新意的可能性,使之更為符合已開發社會的現狀。
作者简介 · · · · · ·
二十世紀偉大社會學家之一,以及後現代性社會學的大師。曾擔任里茲大學的社會系教授和系主任,也曾任教於華沙大學和臺拉維夫大學。目前擔任華沙大學的講座教授。
喜欢读"工作、消費與新貧"的人也喜欢 · · · · · ·
工作、消費與新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47 条 )





论社畜、韭菜是如何养成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你养过仓鼠吗? 一只小小的仓鼠,每天除了吃和睡,大部分时间都会在跑轮上度过。 而跑轮存在的目的,就是消耗仓鼠过剩的精力,因此它不会因为缺乏运动而出现啃咬笼子、木屑等异常行为。 于是一只从出生便被囚禁在一个笼子里的仓鼠,在跑轮上度过了它短暂的一生。 我常常有种错... (展开)

力荐 | 摘记: 我们为什么成了“新穷人”?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只有167页,我读了整整两天,贴满了便签条。 齐格蒙特·鲍曼,社会学思想界的翘楚,“教授中的教授”。他让人想起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有种天真而无畏的气质,坚持自己的看法,一往无前。他勇气充沛地挑战这个社会的“魔鬼”,发挥社会学的洞察...
(展开)

在市场奴役下,人的宿命是从工具人到废弃物
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梳理了多数人在工业社会必然面临的宿命:从被需要的工具人变成过剩的废弃物。 一、工作伦理:让人服从,成为没有灵魂的小齿轮 工作即正义,不工作被认为是罪恶,这种道德纪律是从何而来?鲍曼解释道,自工业化以来...
(展开)

失去被剥削的“权利”——消费主义时代的新穷人阶级
(本文是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本科课程社会分层与流动的pre准备的稿子) 一、创造工作伦理 让我们先谈谈这本书三个关键词中的第一个:工作。鲍曼开篇就提出了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则——创造工作伦理。什么是工作伦理呢?它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每个人都必须做一些他人认同...
(展开)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庙宇手串:“幻觉”销售指南 几年前去雍和宫的时候,法物流通处游客不多,我给家里人“请”了放在车中的佛像挂饰。过了两年,雍和宫手串突然火了起来,一串难求,我也想再去看看。再去雍和宫时,发现一个长队从入口处拐弯排到大街上,走近了发现不是买票进门,而专是为了进宫门...
(展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8.3分 34266人读过
-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4)8.6分 125人读过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3)8.9分 2233人读过
-
吉林出版集团 (2010)7.7分 83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消费史/消费文化史 (benshuier)
- 劳工研究 (許一溪)
- 想你的时间我看书 (七)
- ⊱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议场猴话研究)
- 邊度有書社會人文書架 (边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工作、消費與新貧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Bridges 2013-07-16 18:23:17
这个版本要通畅许多~但不知是不是早已知晓大概观点,读后并未太多惊喜,对于如何推论和勾连的过程没有太深印象,也有可能未完全吃透。
5 有用 陳 2010-03-30 15:10:24
上班族與浪游者必看。前段分析關於工作的意識形態,以及它跟工業實況的脫節,深刻有力;可惜後段有點自我重覆。
2 有用 Zoooooe 2014-10-31 13:25:57
了解(后)现代性的必读书籍
2 有用 洛基山胡人 2022-01-29 06:43:00
生产者社会“劳动光荣”的工作伦理,决定了穷人是没有工作的人;到了消费者社会,穷人是有缺陷的消费者,就是“买不起”或“买不好”的人,是不快乐不正常的人,毕竟在消费社会中买买买最快乐。
0 有用 陈小憨˙Ꙫ˙ 2023-07-07 11:02:40 湖南
每当有人谈论伦理,你都应当意识到:一定有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行为方式不满,并希望他们有所政进。上层阶级希望劳动者只具有奴隶的价值。工人应该是勤勉的、专注的,从此之后工作成了进步的、神圣的。近来重新鼓吹工作伦理的目的,是为了 “将值得帮助的究人”和“不值得帮助的究人”分开,把责难倾倒给后者,以合理化社会对他们的冷漠,因此说明贫穷是个人缺陷的必然后果,进而促成对穷人和被剥削者的漠不关心。工作伦理虽然不再... 每当有人谈论伦理,你都应当意识到:一定有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行为方式不满,并希望他们有所政进。上层阶级希望劳动者只具有奴隶的价值。工人应该是勤勉的、专注的,从此之后工作成了进步的、神圣的。近来重新鼓吹工作伦理的目的,是为了 “将值得帮助的究人”和“不值得帮助的究人”分开,把责难倾倒给后者,以合理化社会对他们的冷漠,因此说明贫穷是个人缺陷的必然后果,进而促成对穷人和被剥削者的漠不关心。工作伦理虽然不再是减少贫困的手段,却能帮助调和社会众生和永恒存在的穷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安宁平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