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品方: 燧石
原作名: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译者: 郭楠
出版年: 2021-9
页数: 180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燧石文库(Flint library)
ISBN: 9787552036107
内容简介 · · · · · ·
◎ 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制造出新穷人?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警世之作,解读消费主义下的贫穷迷思。
◎ 在当代,人们能够作的,恐怕只有接受这就是一个消费社会,但始终警觉,才有反抗的可能。
◎豆瓣年度读书榜单、知乎年度书单榜首、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图书、FT中文网年度商业书单榜首、多抓鱼年度鲜鱼榜、全国独立书店联合荐书
——————
【内容简介】
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中 ,贫穷是一回事。在消费者社会中,贫穷是另一回事。在后者社会中,生活项目围绕消费者的选择而建立,而不是围绕工作、专业技能而建立。“贫穷”曾经与失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主要指向有缺陷消费者的困境。这种差异改变了贫穷的体验方式,对于拯救苦难产生重大影 响。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鲍曼的这部作品,对于消费者社会及其影响进行了反思和论述。在本书中,鲍曼书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其社...
◎ 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制造出新穷人?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警世之作,解读消费主义下的贫穷迷思。
◎ 在当代,人们能够作的,恐怕只有接受这就是一个消费社会,但始终警觉,才有反抗的可能。
◎豆瓣年度读书榜单、知乎年度书单榜首、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图书、FT中文网年度商业书单榜首、多抓鱼年度鲜鱼榜、全国独立书店联合荐书
——————
【内容简介】
在生产者和普遍就业的社会中 ,贫穷是一回事。在消费者社会中,贫穷是另一回事。在后者社会中,生活项目围绕消费者的选择而建立,而不是围绕工作、专业技能而建立。“贫穷”曾经与失业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主要指向有缺陷消费者的困境。这种差异改变了贫穷的体验方式,对于拯救苦难产生重大影 响。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鲍曼的这部作品,对于消费者社会及其影响进行了反思和论述。在本书中,鲍曼书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后果进行盘点,并考虑了与贫困作斗争和减轻困苦的各种方式的有效性。
社会学、政治学和社会政策学的研究者会发现,这是关于含义不断变化的一个持久社会问题的一本无价之书。
————-——
【名人及媒体推荐】
这本书,马克思读后也会哀泣。
—— 《经济观察报 ·书评增刊》
阅读鲍曼的感受总是强烈的。他固然不像已故的让·鲍德里亚或年轻的娜奥米·克莱恩那样,对消费社会充满了无情的批判,但他明晰而深刻的阐释,始终在加重我们的不安。
—— 《财经国家周刊》
人们普遍陷于房子、车子、子女抚养的困境中,这既有政府公共福利缺失的原因,更有现代社会更深层的消费模式的作用。鲍曼认识到问题,艰难地试图解答。
—— 《第一财经日报》
深层次探讨变化的本质,论述我们现在从一个“生产者的社会”到一个“消费者的社会”转型的书。
—— 网易读书频道
你我都可能是他定义的当代“新穷人”。
—— 虎嗅
在众人眼中,鲍曼是全球化潮流下为穷人和被剥削者发声的道德强音。不管是关于大屠杀还是全球化的著作,他的焦点一直都是人类如何能够通过伦理决策创
造有尊严的一生。
——界面新闻
人们总是将鲍曼誉为预报后现代社会的先知型人物,事实上,他的理论建构,完全是基于个人处境产生的敏感:他本来就缺少归属感,而一个流动的、一切坚
固的东西都崩毁的消费主义世界正在降临,让他的焦虑与日俱增。
——《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简介 · · · · · ·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年11月19日-2017年1月9日),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出生于波兰,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当今用英文写作的最伟大社会学家”、“后现代性预言家”。凯斯·泰斯特说鲍曼“把世界译写成文字。通过他,现今的一切变得有连贯感”。一生出版 50多本著作。代表性中译本有《现代性与大 屠杀》《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社会学之思》《立法与阐释者》《流动的现代性 》《现代性与矛盾性》《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全球化:人类的后果》等。社会学家凯斯·泰斯特评价道,鲍曼“把世界译写成文字。通过他,现今的一切变得有连贯感……鲍曼格言式长句的写作偏好,使他的著作风格独树一帜”。
目录 · · · · · ·
驱使人们去工作
要么工作,要么死亡
制造生产者
从“更好”到“更多”
第二章 从工作伦理到消费美学
制造消费者
由美学评判的工作
使命是一种特权
消费者社会的穷人
第三章 福利国家的兴衰
服务大众,还是服务特定人群
福利国家的衰败
心满意足的大多数?
招致毁灭的成功
第四章 工作伦理和新穷人
定居者与游牧者/86
从“失业”到“过剩”
“底层阶级”的浮现
用于底层阶级的工作伦理
贫穷即犯罪
逐出道德义务的世界
第五章 全球化之下的工作与过剩
殖民主义,还是剩余劳动力输出
解决本土问题的全球化策略之兴衰
工作和贫穷问题的全球化新维度
社会问题转为法律和秩序问题
从社会国家到“安全国家”
第六章 新穷人的前景
失去位置的穷人
没有位置,没有道德义务
工作伦理,还是生活道德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0 条 )
论坛 · · · · · ·
翻译实在读不下去 | 来自奶油Dum | 7 回应 | 2023-05-22 14:57:48 |
這本書翻譯怎麽樣? | 来自絕緣體 | 16 回应 | 2023-05-22 14:56:35 |
这本书解答了我的烦恼 | 来自Jonathan | 7 回应 | 2023-05-15 21:01:40 |
第六章:所以,新穷人有什么出路? | 来自魔力花 | 6 回应 | 2023-05-12 21:43:46 |
鲍曼的英文长句,寻求挑战者 | 来自Flint | 4 回应 | 2023-05-11 08:17:4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4)8.6分 76人读过
-
吉林出版集团 (2010)7.8分 735人读过
-
巨流圖書公司 (2003)9.0分 6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海无涯 (佾云)
- 消费史/消费文化史 (benshuier)
- 工人与新工人 (猫不许)
- 豆瓣五星图书【社会学】 (爱玛·包法利)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54 有用 Mizuki 2021-10-04 17:55:59
“无能、懒惰的玩家必须被排除在游戏之外,他们是这场游戏的废弃品,只要不停止游戏,不停止吸纳参与者,这种废弃品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不停生产这种废弃品还有个重要原因:需要让仍在参与游戏的人看到作出其他选择的可怕后果(他们也被告知这是唯一的后果),这样他们就能够忍受,并愿意忍受这场游戏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艰辛压力。”
39 有用 crazydiamond 2021-10-10 16:41:59
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百多页的小书,涉及了工作伦理、福利国家、符号消费、社会规训等方方面面,从前现代来到后现代,语言简洁精准,对新手也很友好。很多分析相当精准,差点以为是近年的书(实际原书是98年出版)。最强的是建立了从工业生产社会进入消费者社会的连结,有种马克思和鲍德里亚手牵手的错觉(?)。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据,是一种类似逻辑推演的写法,但考虑到篇幅,也算不上致命的缺点。关于社会对穷人的态... 大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百多页的小书,涉及了工作伦理、福利国家、符号消费、社会规训等方方面面,从前现代来到后现代,语言简洁精准,对新手也很友好。很多分析相当精准,差点以为是近年的书(实际原书是98年出版)。最强的是建立了从工业生产社会进入消费者社会的连结,有种马克思和鲍德里亚手牵手的错觉(?)。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据,是一种类似逻辑推演的写法,但考虑到篇幅,也算不上致命的缺点。关于社会对穷人的态度,鲍曼的分析一针见血又不失关切,相比之下边沁简直是张牙舞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一种乌托邦式的构想收尾,略显仓促了。翻译很好。 (展开)
561 有用 宇凡 2021-09-27 10:22:06
欧洲社会学家时刻感觉自己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反衬美国社会学家真是太多保守。
16 有用 礁 2021-09-30 20:29:12
社会需要反思的声音进入更多人的脑袋。11.4万字,很推荐去看。
36 有用 霹雳石矶 2021-10-05 00:18:41
工业社会前期的哲学,无法解决工业社会后期的问题。
1 有用 昵称不可考 2023-06-01 00:25:37 广东
提供了一套尖锐的语言,解释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真实的痛苦
0 有用 cheeezu 2023-06-01 00:18:49 广东
翻译太差劲了 不如看原文
1 有用 Jane 2023-05-31 23:11:39 北京
锋利又深入的一刀,获得了看待世界的真角度。字数不多但信息很密实,需要慢慢的想,调动自己有限的社会观察来比对思考,能很清晰的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值得常读。
0 有用 爆仔 2023-05-31 22:54:17 广东
电子
0 有用 却 2023-05-31 21:30:33 广西
没看之前以为是近几年的新书,且拿到手薄薄一本,以为一天一点能轻松读完,但实则并非如此。 这本书以工业社会为背景,分别讲了很多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如工作伦理、消费者社会、底层常规工作的穷人等等。 其实作者提到的大部分理念在现今的社会仍然适用,是一本可以引人深思的书,但也许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方式还有翻译的问题,亦或是自己才疏学浅,阅读完本书还是有些云里雾里,或许有朝一日自己境界达到了,读起来可... 没看之前以为是近几年的新书,且拿到手薄薄一本,以为一天一点能轻松读完,但实则并非如此。 这本书以工业社会为背景,分别讲了很多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如工作伦理、消费者社会、底层常规工作的穷人等等。 其实作者提到的大部分理念在现今的社会仍然适用,是一本可以引人深思的书,但也许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方式还有翻译的问题,亦或是自己才疏学浅,阅读完本书还是有些云里雾里,或许有朝一日自己境界达到了,读起来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总之,个人认为本书的受众群体非常有限,并不十分推荐,以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