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空间的书评 (54)

设计·慢生活 ——为需要而设计
“宅者,人之本也。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黄帝宅经》 其实看英文版书名《Life Between Buildings》直译就是在建筑中的生活。生活需要交往,建筑需要空间,于是有了与本书内容相契合的书名《交往与空间》。这里也不得不佩服翻译者何人可理解的...
(展开)

室外活动与城市规划:纽约还是洛杉矶?
城市作为一个聚集着大量人口的地理单元,到底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杨 盖尔在本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创造一个有机的生动的社区,尤其是户外生活,而非仅仅注重于建筑形式上的革新。作者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出了很多药方子,包括合理将住宅区分化为更小的更明确的小区域、座位的设置...
(展开)

读书笔记《交往与空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作者 扬·盖尔,建筑师,丹麦皇家艺术学院高级讲师。《交往与空间》这本书是他35岁出版的处女作。建筑师大多大器晚成,50岁还被称为“青年建筑师”,他这个年纪在建筑行业里是非常年轻的。而他当时以一个“愣头青”的身份,出版了这本影响全球半个世纪之久的建筑规划名著。... (展开)
建筑城规第一本书,下一本是《街道的美学》
交往与空间 本书是北欧出版的最为成功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名著之一,书中对于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或者阻碍社会交往,进行广泛的研究,论述了日常社会生活对物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出创造的充满活力和有人情味的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