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的书评 (1959)

无事小神仙 2018-06-07 16:13:08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版

若生于旧时,愿嫁沈三白。

读《浮生六记》,我所看到的不过是旧时儿女的一场爱情,一段生活,不过是历史的一部分,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留名的不仅有轰轰烈烈,也有平凡人的爱情。原来古代是真的有女扮男装,原来平民女子也并非只有史书上所言,只有三从四德,只有封建理教,也有诗情画意、生活情趣。“他年...  (展开)
浮生未歇 2017-07-04 21:39:09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版

一场游戏一场梦

青山绿水流,满院红花一线愁。鱼跃深涧,雀鸣枝头,蜓蝶锁院几何忧?望浮生,似梦似幻,追求又何求?只奈人生几许?吾此生贪恋之物只是梦中蜃楼。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三白一生,正应了这太白一叹。沈复潇洒,陈芸可爱,本是神仙眷侣,但又奈何这人生无奈。书中两章最令人神往...  (展开)
朱鸰 2017-07-04 11:17:48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版

“足本”之期(本文节选自译注者序)

文|周公度 《浮生六记》自光绪四年(1878年)首次刊印,至今有近两百种。民国历史虽然仅三十八年,版本也有近六十种。一本连传记都难写完整的作者的小书,百年之间版本如此之多,远超晚清以来的所有散文随笔作家,可谓奇迹。 对于民国的学人而言,这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一脉,...  (展开)
华月沙罗 2017-05-15 23:56:4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沈复与芸娘

我随手瞎想瞎写的啊~别当什么正经书评看。 (上)好吃懒做大男人,贤惠灵巧的小女人 这本书记载了他与妻子的相识相爱,也讲述了他大半生呼朋引伴游山玩水的生活乐趣,以及夫妇生活时风花雪月的浪漫,生活中琐屑而又有情调的趣事,涉及美食、烹调、插花、园艺,乡间度假时清闲...  (展开)
涵泳轩主 2017-03-16 11:24:08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版

陈芸的可爱之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读了《浮生六记》,认识了林语堂认为的“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沈复之妻陈芸。书中,沈复用浅白的语言和白描的方式,记录了他和妻子之间相敬如宾、恩爱情长的“实情实事”。读着这些文字,我对沈陈二人的情笃意切很是艳羡、钦佩,对陈芸的可爱深为赞赏、敬服。即...  (展开)
艾小生 2017-02-15 22:07:1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这不是什么伉俪情深!是欺瞒和压迫

听说沈复的《浮生六记》是一部写夫妻平淡生活的佳作,许多直男读后都发出了“此生得芸娘足矣”,遂读之。 芸娘其人 芸娘是沈复的表姐,自小两小无猜,二人长大了也顺理成婚。芸娘可怜,四岁没了爹,芸娘勤奋,十指供养母亲生活,弟弟读书,芸娘聪慧,自学识字,爱诗品赋,也有...  (展开)
ernie 2016-01-13 09:55:0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诗书陶育,兰语慧心 —— 芸娘二赞

一.      《浮生六记》一开始便这样介绍芸娘:她四岁失去父亲,穷得“家徒壁立”。长大后,母亲、弟弟,一家三口,就全赖她一双手做女红供给。弟弟克昌上学从师,芸娘从来没有让欠过老师的学费。      家计如此困难的情形,芸娘奋一己之力承当,不但坚持让弟弟上学,...  (展开)
Maggie_mzq 2015-12-12 19:31:35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李白曾言:“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北京阴沉沉的雾霾天里翻完这本书,我也不禁感慨:人生当如此!有所爱,有知己,有惜花剪枝的闲趣,亦有纵览山水的豪情,有把酒问月的畅饮,亦有颠沛流离的愁眠。他的文字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令人读之不觉陷入书中,为书中人物的...  (展开)
Chrysalis 2015-10-25 20:34:4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手里头捧着沈复的《浮生六记》,刚读完第一卷《闺房记乐》,心中各种思绪纷扰,是为提笔一记。 沈复的文章确实好。好在哪儿?语言清新动人,描写的都是生活里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但是读起来有时风趣,有时惆然,有时又能使人潸然泪下。 《闺房记乐》这一卷摆在首篇,看起来似乎...  (展开)
2014-06-01 21:09:36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版

浮生六记 不吐不快

看这本书时我正好看了一部电影叫《弗朗西斯·哈》。里面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台词,女主人公在聚会意兴阑珊时忽然语出惊人: It’s what I want in a relationship which might explain why I am single now. It's that thing when you're with someone and you love them and they...  (展开)
苏曼殊 2013-08-17 13:43:03 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版

中国三峡出版社的《浮生六记》版本小评

我读过三个版本的浮生六记。 最早读的是中国画报出版社的,豆瓣地址在这儿: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27690/ 当时三本同时都在手头,为什么先读那个版本,因为它有全译文。 画报版的排版比较笼统,举个例子: 【卷一 闺房记乐】 【原文】(卷一所有古文) 【译文】(...  (展开)
豆友1196505 2013-06-14 10:17:59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文章憎命达,浮生成六记。

荒笔已数年,本文仅供练手而已,有错误请指出——题记 早就接触到《浮生六记》一书,但那时年少,总觉得闺房琐碎,何足道哉,所以几次拿起又放下,终未竟读。昨夜睡前无事,于床头随手抽到该书,一气读去,读完已是深夜一点。可见读书虽是雅事,也是需要讲究时间、缘分...  (展开)
小丫么小虾米 2013-03-15 00:37:3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有何感动

“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这句“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如此赏心悦目,让众人夸赞。而沈复夫妻情深至笃,又是一片“夫妇何求”的感叹。再加上谁评了一句陈芸是中国古...  (展开)
融忆 2012-12-11 14:30:01 华夏出版社2006版

永志不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依然能够清晰地记得这是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中的《幼时记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里面的第二记《闲情记趣》。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文言文,当...  (展开)
一米阳光 2012-07-24 05:37:04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

如果有一天

听说这本《浮生六记》还是林语堂先生的功劳,因为他的翻译,我在学校图书馆借了本,但是相应的版本实在是久远得很,纸张泛黄,中文还是繁体字版。然而即使如此也还是坚持下来了。 我想,对于那时候的人,能够遇到一个像芸一样有趣味又识大体的女子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事(不过据...  (展开)
一枕槐安 2012-05-25 20:42:50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版

人生若夢,為歡幾何

不敢說自己已經看透了人生百態,只是如今心境淡泊,愈發欣賞恬淡的東西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唯有像沈複這樣不逐名利,體味人生真味的人才能寫出這樣清爽卻又賦真心實意的文字。 一世時光,六篇文字,娓娓道盡。人生不過如此。想到最近自己不斷暗自琢磨的...  (展开)
大梦不觉 2012-04-11 23:13:27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版

《浮生六记》偶感:幼时甚惯

对《浮生六记》沈复之妻芸娘,喜欢得紧。 且不说她与沈复“吃粥情结”,感情甚厚,更因其生活态度。闲情寄趣,率真聪慧,不卑不亢。即使最平淡生活,亦能酿出滋味。 芸娘喜食腐。“其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腐乳,吴俗呼为‘臭腐乳’;又喜食虾卤瓜。此...  (展开)
笑一笑已苍老 2011-06-05 15:32:07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版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看的是双语版本。沈复的原文,林语堂的英译文。 沈复在卷一“闺房记乐”中写道:“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折明于垢鉴矣。”此实乃作者自谦之辞,本书的可爱之处,就在于“记其实情实事而已”,不修饰词藻,不卖弄文法,平淡平实地记...  (展开)
summer至鹏城 2011-04-04 01:03:0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看《浮生六记》,爱不释手

看《浮生六记》,爱不释手。 一爱它的文字,介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流畅生动而不失古致,照着原文就能读出其中大意。不需像看唐宋散文一样必须时时查阅解析,或者直接先将它翻译成现代文,如此读来总觉得多了一层隔阂。 二爱作者夫妇二人的生活情趣。 “夏...  (展开)
芊蔚兰若 2010-11-26 00:36:05 北京出版社2003版

说不尽的“芸”,我心中的霁月。

林语堂先生曾把《浮生六记》中的芸娘定义为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对此赞扬之说,多数人亦表认同。 虽说,古往今来不少被颂扬的女子中,芸之相貌谈不上最佳。关于这点,我们在《浮生六记》的“闺房乐记”这章中便可获悉一二。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97 98 后页> (共1959条)

订阅浮生六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