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的书评 (1959)

陈龙 2017-04-22 21:41:42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版

《浮生六记》沈复——恩爱夫妻不到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沈复,号三白,生平不详。关于他的一切,都写在那本《浮生六记》里。中学语文课本节选了《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的一节,单独取名叫《童趣》。至今对夏蚊成雷这个词语印象深刻。此人在历史上本是默默无闻的人物,就写过一百多页的小书《浮生六记》(共六记,最后两记失传)。 ...  (展开)
Waterflows 2013-10-23 11:23:46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陈芸娘之于沈三白:事如春梦了无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了沈复的《浮生六记》。 起初带着一点了解古代上流社会的想法,打开了这本书,想学习一下沈公子哥儿的高贵生活。结果,遗憾地发现作者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自发奋斗而成的土豪。他有的,只不过是早年家道尚好时培养的一些中产阶级习惯,以及自己身为文人的一点小情趣。而当...  (展开)
锅盔君 2009-01-01 23:49:1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谁与记浮生

终日蹉跎酒对歌,浮生若梦几离合。天南地北奔波久,剩水残山已无多。 在新年第一天,往畅和园消磨一捧心事几串眼泪,期待很久的《浮生六记》,自然不负我望。谭正岩扮的沈复,梅派青衣窦晓璇扮芸娘。实在郎才女貌呵~ 先说畅和园的布置,着实精致,早有准备是园林厅堂,见了实...  (展开)
身是客 2009-10-11 13:12:09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神仙眷屬,需要經濟基礎

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套用書里的一句話:《浮生六記》之名聞之熟矣,今始得見,真不愧才子之名。這個國慶,一個人在家讀《浮生六記》,哭了二場。一場在“一粥而散”,一場在芸娘之死。 《浮生六記》,實際上只得四記,后面二記,“中山記历...  (展开)
竹简残片 2008-04-20 20:52:31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版

清淡素雅的爱

2007年4月30日,购《浮生六记》,《闲情偶寄》,《势利》。费金近半百。 5月2日早上八点多就坐在写字台前翻看沈复的《浮生六记》,约九,十点钟时读完。《浮生六记》是一部文笔清白素淡的回忆录,写布衣夫妻寻常之爱,还有闲情淡趣与坎坷生活的。沈复一寻常文人,没什么奇功伟...  (展开)
Nebula 2006-08-06 23:58:2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沈复

经常想写个关于浮生六记的东西,有可能是剧本。 芸娘是早就已经成了中国男人YY的对象了。我想写的话,应该是以沈复为中心。(“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多有镜头感啊……简直天生就是好莱坞电影的开头。) 沈复童年时就开始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娶了芸娘,短暂的幸福甜...  (展开)
kiki77 2019-03-16 21:57:42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版

沈复:一个真实且合理的存在

很多人在看完《浮生六记》后会觉得,沈复是一个不值得托付的“渣男”,不求上进、整天只知风花雪月。确实,沈复不算是一个强大的肩膀。不过我并不想批判沈复,因为我觉得沈复其实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仔细分析他的成长背景,其实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很真实也很合理的存在。 每个...  (展开)
远行客 2016-07-31 22:27:1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文章开头,先讲一个故事,某天我无聊逛某乎,发现了在这个问题“有哪些一眼看起来难以忘怀的句子?”下这样一首诗: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无人与我捻熄灯,无人共我书半生。 无人陪我夜已深,无人与我把酒分。 无人拭我相思泪,无人梦我与前尘。 无人陪我顾...  (展开)
王熊daddy 2011-07-30 19:14:1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

我看《浮生六记》

和谐,是人生最理想的一极;悲剧,则是命运最现实的一极。在《浮生六记》里,我们惊叹于沈复(字“三白”)的幸福与不幸。喜与悲,互补在《浮生六记》里面,如同一枚钱币的两面…… 一、做为自传的意义 从叙事文类演进的角度来说,由《三国演义》、《水浒传》到《红楼梦》再...  (展开)
小胖子 2007-09-24 21:11:44 华夏出版社2006版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为清初沈复所作,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疑是伪作《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逍》。这是一本自传体散文集,四记穿插相联,所记所叙虽然都是日常琐事,平淡无奇,然文字清新、情真意切。个人认为写得最好的是《闺房记乐》...  (展开)
止痛药不可靠 2009-12-29 16:00:06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

浮生六记之闺中情趣

理想化的中国传统女人形象,三从四德,忍辱负重,陈芸身上既有上得厅堂的大气与脱俗,又有下得厨房的温婉与可人,应该算是男人理想中贤妻与娇妻的结合吧~很喜欢看闺中情趣的故事,古文里简简单单记录柴米油盐平淡爱情的作品很少,浮生六记算是个种翘楚了吧,读着时总不免会心一...  (展开)
烂牙齿糖 2009-10-29 15:38:24 作家出版社1996版

爱上秋芙——闲书四种之《秋灯琐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热爱人生的人,对于他的一些闲散的时光,一定爱惜非常。”——林语堂 《秋灯琐忆》是一篇动人的回忆性散文,记录着作者与爱妻秋芙和谐美满而富有生趣的家庭生活。 作者蒋坦,字蔼卿,浙江钱塘人士,为清朝时期的一名秀才,擅长作文与书法。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  (展开)
小刀刀 2009-04-02 08:46:19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芸娘不嫁沈三白——读《浮生六记》

这两天闲着无事,在看沈复的浮生六记,以前听人夸赞过好多次,林语堂在一篇文章里也格外推崇了番,有“娶妇如此,死无憾矣”类的句子,是说里面的女主人公芸娘的,这让我很好奇,只是一直无缘细读。书店里倒见过,翻了翻里面都是些花花绿绿的插图,配以硬币大的文字,恶俗不堪...  (展开)
萧秋水 2023-02-14 11:25:0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

沈复夫妇是艺术性和悲剧性并存的

昨天提到《浮生六记》一书,有读者表示很困惑: “我也不明白,他们其实也没有要求锦衣玉食,只是想维持一份安稳平实的生活,为什么就那么难呢?怎么就沦落到贫病交加举步维艰的地步?女儿早早送做童养媳,儿子小小年纪去做学徒不幸夭折,而芸娘自己也因病早早离世,最后沈复一...  (展开)
苏二读书 2018-03-07 21:57:03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版

娶妻愿得陈淑珍,嫁人勿嫁沈三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问我《浮生六记》这本书怎么样,好看吗?她有个同事癌症早期,在医院里,一边治疗,一边在看《浮生六记》。我问她同事夫妻感情怎么样?朋友说她同事的夫妻感情一直都很好。 《浮生六记》这本书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夫妻感情琴瑟和谐的典范,书名中的“浮生”二字...  (展开)
patricia 2013-08-07 13:44:42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版

关掉婆媳电视剧看士大夫情趣下的婚姻生活

浮生六记第一篇就是闺房记乐,但显然对夫妇之情的描写并不止于此篇,而是渗透到了整个回忆录中。 “夫妇”这一关系,既是人伦,又有情感,之间也不乏相互扶持的社会经济因素,千百年来各种寄内,悼亡,也写的不少了。浮生六记最特别的大概是细腻入微不厌其烦地慢慢铺陈开夫妇...  (展开)
缺自行车的鱼 2009-05-15 17:30:39 华夏出版社2006版

来世

中国古代的女子要想名留青史实属不易,留下名字的又或多或少的要牵扯到名利呀,情色呀,绯闻呀,随之而来的是无数文骚们的牵强附会,直到把那些女子们弄得面目全非,让人怀疑她们是否真有其人。 陈芸却与她们不同,她之所以能有名有姓的在历代女子中间存在...  (展开)
香。改变 2007-05-13 20:03:40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版

女性的悲 还是喜?

一本男人写给妻子 妾的悼词集合,给我的感觉就是以前女性生活的太压抑,总是早早的病逝,完全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始终都是一个陪衬,一个道具, 还非常理所应当的给自己的丈夫找小妾,小妾不愿意跟丈夫了,还为此生气病发,难以理解.....印象最深的是紫姬,19岁嫁给陈小云为妾...  (展开)
黄昕郴 2017-04-27 09:35:38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版

不喜欢这本书

花了两个小时,读《浮生六记》,读了一大半,忽然没了兴趣。穷是万恶之源。沈复是不争气的人,不会想着照顾妻儿,只顾自己舒服。印象深刻的一节,是去讨钱的路上,盘缠紧张,他一路念念不忘的是买酒喝,结果把路费都喝没了,也不想想卧病在床的媳妇在家怎么苦熬,不想着怎么尽...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97 98 后页> (共1959条)

订阅浮生六记的书评